格菲研究:海爾生物國內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領跑者—公司經營

3. 公司經營

3.1. 市場地位

3.1.1. 公司位置

2018年全球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市場規模約188.99億元,同期公司營業收入為8.42億元,全球市場佔有率約4.46%。2018年國內市場規模約14.60億元,同期公司營業收入8.42億元,國內市場佔有率約57.67%,在國內市場當中收入、利潤規模及市場佔有率位居首位。2018年,市場主要參與者中,國產品牌廠商主要財務數據對比如下:

表 3 同行業公司營收規模對比

格菲研究:海爾生物國內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領跑者—公司經營

另外,在研發人員數量、投入方面,海爾生物醫療在國內品牌企業中,處於領先水平。相關對比數據如下:

表 4 同行業公司研發投入對比

格菲研究:海爾生物國內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領跑者—公司經營

3.1.2. 對標公司

3.1.3.

同行業當中,可以與海爾生物醫療對標的公司主要有三家,分別為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普和希健康醫療、中科美菱,相關對比內容如下表所示:

表 5 同行業公司對標分析

格菲研究:海爾生物國內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領跑者—公司經營

來源:各公司官網,格菲科創板研究院整理

3.2.經營分析

3.2.1. 產品收入構成

海爾生物醫療業務收入較為單一,主要收入體現為低溫存儲設備銷售。2016—2018年間,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較為穩定,產品收入結構不斷優化。如下表所示:

表 6 海爾生物醫療主營業務收入

格菲研究:海爾生物國內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領跑者—公司經營

來源:招股說明書、格菲科創板研究院整理

從整體收入來看,2016—2018年間,公司營業收入由47601萬元增長至82628萬元,年複合增長率維持在30%以上,表明公司處於快速擴張狀態。但是從收入結構來看,公司主要收入依賴於生物樣本庫、藥品及試劑安全等應用場景,兩者合計佔比分別為89.28%、83.06%、75.02%,比重雖逐年下降,但仍然擺脫不了收入單一的風險。

3.2.2. 生意模式

公司生意模式較為簡單,主要是從上游供應商採購壓縮機、鈑金、發泡劑、蒸發器等原材料及零部件進行組裝,通過經銷和直銷的渠道出售給醫院、科研院所等機構,公司產業鏈結構如下:

圖 8 海爾生物醫療產業鏈位置

格菲研究:海爾生物國內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領跑者—公司經營

2018年度,發行人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除海爾集團為關聯方以外,其餘供應商均為非關聯方,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 7 海爾生物醫療前5大供應商

格菲研究:海爾生物國內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領跑者—公司經營

公司營銷模式採用經銷和直銷相結合,2016—2018年經銷業務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4.5%、82.5%、76.07%,佔比逐年降低,直銷業務規模有所提升。這將有助於公司實現營銷渠道扁平化,改善公司的盈利質量。

2016—2018年內,公司前五大經銷商佔比相對穩定,不存在過度依賴單一經銷商的情況,使得公司能夠對下游經銷商進行更有效的管控。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 8 海爾生物醫療前5大經銷商

格菲研究:海爾生物國內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領跑者—公司經營

來源:招股說明書、格菲科創板研究院整理

格菲科創板研究院分析認為,海爾生物醫療生意模式較為簡單,公司所在產業鏈地位較高,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較為分散,使得公司具有較強的定價和議價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產品核心零部件壓縮機由海爾集團供應,考慮到公司可視為海爾集團子公司的關係,因此不存在被“卡脖子”的風險。

在境內業務中,為激勵開發商開拓市場,擴大銷售,公司制定了完善的銷售返利政策。2018年最新銷售返利政策如下表所示:

表 9 海爾生物醫療2018年最新銷售返利政策

格菲研究:海爾生物國內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領跑者—公司經營

從以上銷售返利政策來看,下游經銷商銷售數量越多,返利係數越高,這樣可以更好地刺激經銷商的主觀能動性,為公司創造更多價值。從公司招股書披露的近三年的銷售返利政策來看,銷售返利政策並未出現大幅變動。

3.2.3.競爭力分析

公司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技術研發方面的創新。公司在國內企業實現技術突破和產業化生產之前,國內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的研發生產均由國外廠商開展。公司通過自主創新,自2005年起實現了低溫存儲產品的技術研發突破及產業化生產,實現了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的進口替代。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髮展,在生物醫療低溫存儲領域,公司通過低溫存儲與物聯網管理系統相結合,實現了人、機、樣本的三項實時交互,實現了設備的智能化運行。在這方面,公司在行業內已經實現了技術方面的領先,佔據了一定的競爭優勢。

3.2.4. 未來佈局

本次股票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按照項目的輕重緩急分別投資於下列項目:

表 10 海爾生物醫療募投資金用途

格菲研究:海爾生物國內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領跑者—公司經營

2016--2018年,海爾生物醫療產能利用率分別為 62.13%、81.02%、73.12%,產銷率分別為101.86%、83.27%、113.00%。公司產能利用率平均達到70%以上,不存在產能不足的情況。本次募集資金,投資建設的海爾生物醫療產業化項目,主要是將產能進行搬遷,脫離海爾集團原有生產線,有利於提升公司經營的獨立性。因此,該募投項目合理性不存在問題。

此外,公司將本次募集資金的20000萬元投入到銷售網絡的建設當中,將有利於公司產品觸及更底層的市場,保證公司營業收入維持穩定快速增長,增加市場佔有率。

3.2.5. 盈利預測

隨著公司國內市場龍頭地位的穩固,“三費”營收佔比下降,以及整體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張,未來兩年,我們分別給予公司營業收入、淨利潤20%、25%的複合增長。具體如下表所示:

表 11 海爾生物醫療盈利預測

格菲研究:海爾生物國內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領跑者—公司經營

格菲研究注:

海爾生物醫療依託母公司海爾集團成熟的技術和營銷網絡,迅速成長為該細分行業龍頭老大。但是,格菲科創板研究院分析認為,對比世界知名健康醫療綜合服務商賽默飛世爾,海爾生物醫療產品較為單一,橫向拓展能力不足,未來仍然面臨諸多的風險和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