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大陸的原始住民命運:印第安人從何而來,何去何從又何歸?

兩洋之間的美洲大陸直到新航路開闢的時才被歐洲人發現,融入世界文明。北美大陸最初沒有人類居住,

印第安人的祖先通過大陸橋從亞洲進入美洲北部,然後逐步向南遷移,終於佈滿整個美洲大陸。這些原住民的命運如何,我們今天一探究竟。

美洲大陸的原始住民命運:印第安人從何而來,何去何從又何歸?

一、北美印第安人的起源

對於印第安人從哪裡來,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印第安人的祖先原來可能生活在亞洲或太平洋上的某些島嶼,大約在1.5萬年前,他們遠徙美洲。仔細看看地圖,亞洲可是和美洲隔著一個太平洋呢,不過往地圖北邊看,白令海峽在冰川時代形成的陸橋可能是遷徙的途徑,大陸橋可能不是人類遷徙的唯一方式,但“亞洲起源說”應該是目前學術界的普遍認識。

二、印第安人文化

北美印第安人在不同時期的人口數量具體有多少,現在很難統計,他們曾廣泛分佈在北美大陸各地區,在社會組織和生存方式上各不相同,分屬不同的部落或部落聯盟。印第安人的社會結構以血緣關係為基礎,大致存在血緣家庭、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聯盟的梯級。1500年前後,歐洲發現北美洲,

當時北美地區流行的土著語言約有300種,此外還有數百種不同的方言,不過卻沒能留下任何文字。

在印第安人的價值體系中,人與自然的關係居於首要地位。雖然印第安人的部落很多,不同部落的生活差異很大,但印第安人對土地和戰爭的態度卻差不多,印第安人認為,他們對土地只擁有有限權力,而部落間戰爭的意義在於儀式,不是衝突。在這樣一種“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自然環境中,印第安人的生活也是自由的。在歐洲白人沒有踏上美洲之前,千百年來,美洲廣袤的大地,賜予人們賴以生存的一切,印第安人過著淳樸而自然的生活。他們採摘野果,收割植物,下河捕魚,上山打獵。

美洲大陸的原始住民命運:印第安人從何而來,何去何從又何歸?

戴爾·範·埃夫裡在《天賦人權被剝奪:美國印第安人》寫道:印第安人對於周圍每一件事物的自然特性都有著不同尋常的感受能力。他們從不認為土地個人私有比自由自在地擁有天空更合理。但是他們比其他業主更加深情地熱愛這片土地。大地就是他的家鄉,是先祖遺骨的安放之地,是天生的宗教聖地,聖潔無比。他們崇尚自由,因而相信世間萬物是自由的,每一個人均可以自在地擁有自然界的賜予,不可以據為己有。

印第安人擁有自己的道德標準處事規範,他們注重親情和友愛,普遍看重誠實、勇敢、自尊和自由等價值。他們喜歡收養被擄掠的人,使之成為本部落的成員。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而緩慢的演進過程,約在公元前8000年以後,出現工具和技術的革新。公元500年以後,北美的印第安文化迎來一個高峰期。大約在1250年以後,他們的文化出現停滯甚至倒退的現象。或許是北美自然資源豐厚,印第安人缺少進取之心。或許是地理環境的惡劣,北美的印第安人沒有發展出類似瑪雅一樣的文明。

美洲大陸的原始住民命運:印第安人從何而來,何去何從又何歸?

三、戰爭還是屠殺?

歐洲殖民者的到來,成為印第安人的噩夢。歐洲殖民者很早就和印第安人發生了衝突,不過殖民者才到北美洲的時候,生存都成問題,所以印第安人的襲擊對殖民者也造成很大的麻煩。一些比較友好的印第安部分用糧食交換英國的鐵器,但這些糧食對殖民者來說遠遠不夠。

1609——1610年的冬季,由於沒有印第安人的食物,詹姆斯敦的殖民者基本上沒有食物可吃。

北美早期的殖民者,幾乎都遇到疾病、飢餓、長途航行的疲勞。新英格蘭的酷寒氣候也讓不少人喪生。對於普利茅斯地區的殖民者來說,如果沒有瓦婆濃族酋長麻薩速特的食物接濟,可能所有人都活不過到達美洲的第一個冬天。一年後,倖存者們邀請印第安人參加秋收的盛宴,這也是感恩節的起源。

大部分印第安人是帶著驚奇和歡迎的態度對待新到來的殖民者,不過印第安人的善念沒有換來好報,留下更多的是啟示和教訓。隨著殖民者的增多,印第安人的村子很快就變成了廢墟,杳無人煙。歐洲人不僅帶來了槍炮,更帶來了疫病(可能是天花或黑死病),帕圖西特族和其他幾個部落,在1617年左右完全滅絕。印第安人死的死、逃的逃,不知所終。屍體就地腐爛,骨骸堆置,“景象如此壯觀…以至於…看起來像新築成的山地。”這些話的作者莫頓,是“

五月花號”移民的第一個歷史記錄者,莫頓對這種景象記憶猶新,因為殖民者正是在帕圖西特村的廢墟上建造出普利茅斯城。

美洲大陸的原始住民命運:印第安人從何而來,何去何從又何歸?

隨著美國的建立和西進運動的進行,印第安人與白人的衝突變成了屠殺。為了越來越多的土地,美國政府採取了強迫遷移的方法,印第安人不斷地被趕往面積不大的貧瘠的保留地。“

幾乎每一批向西挺進的人流,都踩著印第安人的白骨和血跡行進”。在聯邦部隊的押解下,印第安人奉命遷居的印第安部落,一路風餐露宿,飢寒交迫,許多老弱婦孺禁不起勞累,染上疾病,死在途中,從森林、草原、沃土流放到西部荒漠,印第安人被迫遷徙之路是印第安人的“血淚之路”。而保留地一旦又發現有礦藏或其他利用價值,他們又被趕往更窮的地方。

美洲大陸的原始住民命運:印第安人從何而來,何去何從又何歸?

四、結語

西部遷移給印第安人帶來的是滅族災難,西雅圖的印第安酋長曾滿懷悲憤的說道:我們視大地每一方土地為聖潔,它們滲透了紅人亙古以來的記憶……我們確知一事,大地並不屬於人;人,屬於大地,萬物相互效力。也許,你我都是兄弟。也許,有一天白人會發現:他們所信的上帝,與我們所信的神,是同一位。上帝視大地為至寶,傷害大地就是褻瀆大地的創造者……

演說字字情真意切,催人淚下,引人深思。展現了印第安人對這片大地深沉的熱愛,滲透著印第安人亙古的家園記憶;表達了印第安人內心的極度痛苦和無奈,批評白人趁火打劫,貪得無厭;斥責了現代文明對原始生態的破壞,任由大地成為片片荒漠。然而,

印第安人無法阻止白人和工業文明的“西進”,美國的繁榮也是建立在這些原住民的血淚之上。

參考文獻:

1.【美】艾倫·韋恩斯坦,大衛·盧布爾著,《彩色美國史》(上),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8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