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人,13萬輛坦克裝甲車,懸在北約頭頂的斯拉夫之劍

說起冷戰時期的蘇聯軍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是蘇聯駐紮在歐洲境內數量龐大的鋼鐵洪流。上世紀80年代末期,根據歐洲軍備組織統計的數據顯示,整個蘇聯紅軍有70%以上的作戰單位部署於歐洲,不少精銳力量甚至駐紮在東歐的華約國家中。蘇軍鋼鐵洪流為何令西方世界恐慌至極?

200萬人,13萬輛坦克裝甲車,懸在北約頭頂的斯拉夫之劍

拋開戰略火箭軍的核武器不談,蘇軍鋼鐵洪流的常規作戰力量主要由陸軍機械化、摩托化部隊、空軍戰術航空兵等組成。這些常規力量對歐洲的北約國家在人員與裝備數量上分別形成了2:1和3:1的優勢,北約認為如果不依靠戰術核武器的話根本無法抵禦蘇軍鋼鐵洪流的衝擊。接下來盤點一下蘇軍鋼鐵洪流的主要作戰裝備以及力量構成。

有質有量的"T系列"

200萬人,13萬輛坦克裝甲車,懸在北約頭頂的斯拉夫之劍

首先,蘇軍鋼鐵洪流中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當屬各式T系列主戰坦克了。冷戰時期蘇軍無論在坦克數量與質量上都對北約國家形成碾壓之勢。T-54、T-62、T-64三種坦克更是開創了戰後世界第一、二、三代主戰坦克的設計先河,蘇聯的工程師為人類坦克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00萬人,13萬輛坦克裝甲車,懸在北約頭頂的斯拉夫之劍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後期,蘇軍歐洲裝甲突擊集群大都完成了以T-64、T-72、T-80等為代表的第三代主戰坦克換裝。其中T-72數量最多,作為"低端車型"使用;而T-64、T-80由於配置更高且價格昂貴,主要裝備在以"近衛"冠名的王牌部隊中,各型坦克總數超過5萬輛。

200萬人,13萬輛坦克裝甲車,懸在北約頭頂的斯拉夫之劍

1976年,蘇聯開始裝備T-80坦克,其綜合作戰性能遠超同時期的德國"豹2"、美國M1等。T-80是全世界第一款採用燃氣輪機為主動力的坦克,27.8馬力/噸的功重比即使在今天仍為翹楚,賦予了T-80"飛行坦克"的綽號。同時,T-80還是蘇軍第一種裝備炮射反坦克導彈與炮長熱像儀的坦克,不僅極大地提高了T-80的作戰範圍,而且賦予了遠距離夜視能力。

200萬人,13萬輛坦克裝甲車,懸在北約頭頂的斯拉夫之劍

T-80在保證低矮外形的條件下,通過合理佈置複合裝甲與反應裝甲,使得T-80正向裝甲等效防禦厚度接近600mm,冷戰時期的北約坦克根本無法正面擊穿T-80的裝甲。不過如此卓絕的性能使得T-80的造價相當於T-64的3倍還多,截止蘇聯解體時T-80僅生產4000餘輛,主要裝備在蘇軍駐東德、捷克斯洛伐克突擊群與莫斯科衛戍部隊中。

步兵戰車的先河

200萬人,13萬輛坦克裝甲車,懸在北約頭頂的斯拉夫之劍

二戰結束後,隨著核武器的出現,"如何讓步兵在核沾染環境下伴隨坦克作戰"成為了橫亙蘇軍的一道難題,但這也為步兵戰車的誕生創造了條件。最終於1967年正式裝備部隊的BMP-1型是全世界首款步兵戰車,車載步兵根本無需下車作戰,依託車內射擊孔與備用武器即可,甚至還能搭載便攜式單兵防空導彈。蘇聯解體前BMP-3的出現更是標誌著蘇軍步兵戰車的巔峰。

200萬人,13萬輛坦克裝甲車,懸在北約頭頂的斯拉夫之劍

BMP系列履帶式步兵戰車通常裝備在機械化裝甲突擊群中,而BTR系列輪式步兵戰車則成為了蘇軍摩托化部隊的主力車型。從BTR-70開始,BTR系列輪式戰車正式完成了從裝甲輸送車到步兵戰車的蛻變。BTR-70型步兵戰車首次採用了8x8佈局,加大的主輪提升了越野通過性。隨後,蘇聯以BTR-70為平臺,改裝出"九度音"大口徑自行迫擊炮、2S14型自行反坦克炮等,這些改型提升了蘇軍摩托化部隊的火力壓制能力,亦使蘇聯摩托化部隊更具威脅。

無懈可擊的薩姆走廊

200萬人,13萬輛坦克裝甲車,懸在北約頭頂的斯拉夫之劍

當然,如果沒有制空權的話,即使是再強大的陸戰部隊在敵軍空中力量面前也不過是一堆廢銅爛鐵。蘇聯陸軍因此建立了一支龐大的野戰防空力量,從近程到區域防空無所不包。到上世紀80年代後期更是實現了新型地空導彈車載平臺的履帶化,極大地提高了越野機動能力。蘇軍鋼鐵洪流甚至無需國土防空軍的遠程防空體系作為保護傘,僅憑自主的野戰防空就可完成機械化突擊作戰。

200萬人,13萬輛坦克裝甲車,懸在北約頭頂的斯拉夫之劍

蘇軍野戰防空裝備主要由各式單兵防空導彈、ZSU-23四管23mm自行防空炮、"通古斯卡"彈炮合一系統、SA-8/SA-9/SA-13近程防空導彈、SA-6/SA-12中遠程防空導彈等組成,屬於典型的攻勢防空思想建設,成為了全世界體系最全、性能最強的野戰機動防空力量。

收割北約裝甲部隊的"死亡鐮刀"

200萬人,13萬輛坦克裝甲車,懸在北約頭頂的斯拉夫之劍

綽號"雌鹿"的米-24武裝直升機,成為了懸在北約心中的一把"死神鐮刀"。由於美國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在越南戰場上大放異彩,蘇聯同樣不甘示弱,於1973年推出了第一代米-24武裝直升機。米-24最大的設計特點在於具備強大對地攻擊掛載能力的同時,保留了機內的人員艙,最多可容納8名步兵。雖然西方國家對米-24體積狹小的步兵艙往往嗤之以鼻,不過阿富汗戰爭中米-24的步兵艙為緊急情況下挽救脫險人員作出了重大貢獻。

200萬人,13萬輛坦克裝甲車,懸在北約頭頂的斯拉夫之劍

上世紀80年代末卡莫夫設計局的卡-50擊敗米-28成為蘇聯新一代武裝直升機。由於配備了高度自動化的操縱系統,卡-50將飛行員與武器操作員合二為一,成為全世界唯一一款單人制武裝直升機。雖然由於蘇聯的解體卡-50未能正式服役,不過蘇聯航空人員為豐富世界武裝直升機的設計貢獻出了自己的智慧。

不相上下的空中力量

200萬人,13萬輛坦克裝甲車,懸在北約頭頂的斯拉夫之劍

而在空軍方面,蘇軍戰術航空兵的作戰單位主要有殲擊航空兵、強擊航空兵等,依託東歐星羅棋佈的地面場站進行指揮與目標引導。早在上世紀60年代末蘇聯就已經實現了全部地面指揮系統的自動化,大大簡化了操作流程,從而提高了作戰效率。由於歐洲境內的空中管制極為繁雜,各種頻率、輻射能量的電磁波充斥著天空,進而帶來了異常複雜的電磁環境。高度自動化的地面指揮系統為蘇軍戰術航空兵的作戰引導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使得飛機自身無需開啟搜索雷達、按照地面指引就能發現目標,並根據目標的威脅程度確定射擊順序。

受到地面探測雷達的搜索距離限制,蘇軍戰術航空兵的作戰半徑通常不大於300公里。因此戰術航空兵裝備的作戰飛機通常以輕型為主,憑藉著巨大的數量使得北約防空體系無從招架,最終壓垮對方。

200萬人,13萬輛坦克裝甲車,懸在北約頭頂的斯拉夫之劍

1982年米格-29交付戰術航空兵使用,並迅速取代米格-21成為新寵。米格-29裝備了劃時代的"舒拉-M"型頭盔瞄準具與R-73大離軸角近程空空導彈,同時還具備強勁的亞音速機動性,使得以美國F-15、F-16等為代表的西方三代機在近距格鬥時完全不是米格-29的對手,迫使美國空軍在下一代戰鬥機計劃——ATF方案中加入了"低可探測性"即隱身性來應對。

200萬人,13萬輛坦克裝甲車,懸在北約頭頂的斯拉夫之劍

強擊航空兵中的裝備同樣不容忽視。上世紀80年代開始,蘇-24、蘇-25大批量裝備強擊航空兵。其中蘇-24採用了可變後略翼設計,具備優異的低空突防能力,可攜帶遠程地空導彈以及精確制導彈藥,從而對北約地面高價值目標採取"外科手術"式打擊。蘇-25更是加裝了厚重的鈦合金裝甲,即使面對小口徑防空炮直射也安然無恙,在阿富汗戰場上表現了卓越的生存性能。

200萬人,13萬輛坦克裝甲車,懸在北約頭頂的斯拉夫之劍

往事如煙,隨著蘇聯的解體,威震四方的鋼鐵洪流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一支偉大的軍隊由此消失。曾經令敵人膽寒的力量並沒有在戰場上展現出應有的價值,最終卻毀在了自己人手中,這一切不能不令人唏噓,更值得我們去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