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上岸的崗位有這些特徵

2020國考正在到來,如何選擇最“佳”的報考職位,確保上岸幾率的最大化對於考生來說無疑是個燒腦的問題,那麼國考中到底有沒有比較容易上岸的職位呢?這樣的職位又有什麼特徵?隨小圖來看。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進行了數據的統計分析,目的是從統計學的角度,探究哪些客觀因素對崗位進面分數有影響,影響因子是多少。我們使用SPSS(StatisticalProductandServiceSolutions)軟件對數據進行多元線性迴歸分析(regressionanalysis是確定兩種或兩種以上變量間相互依賴的定量關係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並根據影響因子繪製雷達圖(見下圖)。


最“容易”上岸的崗位有這些特徵


由上圖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最高權重

1. 競爭比例影響因子最大(0.4),說明競爭比例越高的崗位,其進面分數也越高;

2. 基層服務年限影響因子也是最大(-0.4),說明基層服務年限越長的崗位,其進面分數會越低一些。

(ps:很多考生會猜測,競爭比例與招錄人數是否有關?為此,我們對競爭比例和招錄人數做了相關性分析,得到兩者的相關係數 -0.135,P值 0.000。P值小於0.01,說明結論具有統計學意義,但是兩者之間只存在非常弱的負相關(相關係數-0.135),基本可以忽略。)

中等權重

3. 招錄機關(影響因子0.25),說明隨著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其國稅崗位進面分數也會提高。也就是說,發達城市的國稅系統比欠發達城市的國稅系統更難考一些。

4. 職位分佈(影響因子-0.11),說明西部地區的國稅崗位比其他崗位的進面分數線會偏低一些,相對好考一些。這個從國家對西部地區的單列相對較低的合格分數線(例:2018年總分不低於85分,且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不低於45分)這個政策也可以看出。

5. 機構層級(影響因子0.10),說明隨著縣、區、市和中央的層級遞升,其對應的崗位進面分數線也越高。所以考試難易層度排序:中央>市>區> 縣,這個規律基本成立,但是對進面分數的影響權重屬於中等水平。

6. 從服務基層工作經歷(影響因子-0.17)來看,對進面分數線的影響屬於負影響,也就是有服務基層工作經歷要求的崗位,其進面分數線會相對較低一些。這個與上面的分析(基層工作最低年限對進面分數的影響)一致。

基本無影響

7. 考試類別(影響因子-0.03),招考人數(影響因子-0.07),學歷(影 響因子0.07),政治面貌(影響因子0.03)。這些說明,若想猜測哪些崗位進面分數較低,這四類因素基本可以不做考慮,因為影響權重十分小,基本可以忽略。這四個因素,前兩個是崗位信息,後兩個是條件信息,條件信息在報考中一定要看清楚,是作為限制條件,一定要符合限定條件才可以報考。

統計分析結論

對於想知道哪些崗位相對更好考,其進面分數線更低,應該更多的關注競爭比例和基層工作最低年限,其次是關注招錄機關、服務基層工作經歷、職位分佈,機構層級這四類因素。在這給出,在統計意義上

最容易考上的崗位特徵:

1. 要求基層工作最低年限3年

2. 競爭比例在10:1之內

3. 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城市

4. 西部地區崗位

5. 縣級崗位

6. 有服務基層項目工作經歷要求

當然所謂最容易考上的崗位分析僅為提供報考參考,最重要的因素還是考生個人的實力。國考備考不是一朝一夕的,持之以恆才是公考er不變的選擇。

最“容易”上岸的崗位有這些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