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醫生判斷為心衰後還能鍛鍊了嗎?心衰是不是基本就被判“死刑”了?

用戶8767079710293


被醫生判斷為心衰後還能鍛鍊了嗎?心衰是不是基本就被判“死刑”了?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各種嚴重心臟疾病的最後階段,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等特點。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前,運動被列為慢性心衰患者的禁忌。但是在後來的治療過程中發現,長時間的休息或靜止會導致骨骼肌的萎縮,運動耐量的進一步下降,以及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褥瘡等併發症的出現。1979年,學者們第一次報道了運動康復治療對慢性心衰患者是安全的,且可以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運動耐力。2005年歐洲心臟病協會心臟康復和運動生理工作組和美國心臟協會下屬運動心臟康復和預防分會建議,運動康復是慢性心衰患者有效的二級預防措施,運動鍛鍊應作為心臟康復的一部分而應用於穩定的心力衰竭患者。

生活中,不少心衰病人對運動鍛鍊顧慮重重,生怕會加重病情。其實,除了有明顯症狀的心衰病人需臥床休息、減少活動外,凡症狀得到控制、病情穩定的病人,均可參加適度運動,作為輔助治療。

心衰患者運動的一個總原則就是:必須要動,量力而行。有些患者在急性期喘憋,這時候可以不動,但也不意味著一整天就是躺著,有能力的時候也要在床邊站一站。如果總是躺著,下肢容易形成血栓,甚至會出現肺栓塞。目前業內學者都認為,對於非急性期心衰患者,有氧運動是患者康復的主要方式。那麼到底什麼樣的運動是合適的運動呢?比如走路、騎車、太極拳,體力更好一點的患者可以游泳、登山,每次運動的時間為30~60分鐘。

運動分為3個部分:前10~15分鐘熱身,然後進行20~30分鐘的運動,最後再做一下整理。患者要注意的是,運動的時候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在過冷過熱的天氣運動,也不要在過飽或者飢餓時運動。

如果出現以下這些情況,說明運動過量了,需立即停止:

◎運動中因呼吸急促不能自由交談。

◎大汗、面色蒼白、心悸。

◎不能堅持運動。

◎心率明顯增快或者減慢。

◎血壓異常。

心衰病人運動時,還要注意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鍛鍊要有規律性。一般主張每週運動4小時。可以平均分配時間,即每日運動半小時左右,也可以每週中的5天安排運動,其餘兩天休息。

二、運動強度不宜過大。一般應選擇中低強度的運動進行長期鍛鍊,病情尚不穩定者宜選擇散步、慢走、甩手等方式,每次在20分鐘以內。病情穩定者可選擇太極拳、老年體操、門球等運動,每次20分鐘~30分鐘為宜。

三、運動注意“慢始慢終”。運動開始前要先活動手腳、做深呼吸,慢慢進入狀態,運動終止時採取緩慢方式過渡到平穩狀態。

四、堅持有氧運動。一般中低強度及30分鐘以內的運動多屬於有氧狀態,此種情況下僅有微汗。如果感到氣短、心慌及出汗多,則表明已經缺氧,應立即降低運動強度。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36歲的馮先生,高高大大,黑黑胖胖壯小夥,可是半年前開始覺得胸悶憋氣,本來還能幹體力活,可是後來突然就不行了。


到醫院一看,原來是高血壓,當時血壓190/120,我說是高血壓呀。他問高血壓不是頭暈頭疼嗎?怎麼會胸悶憋氣呢?

我告訴他,高血壓只有少數人開始會有頭暈頭疼,大部分人沒有感覺,但一旦出現感覺就壞了。比如你現在胸悶憋氣,估計是心臟引起的,咱們先去做個心臟彩超,結果回報心臟擴大,心功能下降,EF值45%,高血壓性心臟病。

和我判斷的一模一樣,就是因為長期高血壓導致心臟擴大。他說他沒有高血壓呀?我說您上一次測量血壓是啥時候?他說平時沒有不舒服,就從來不測量。我說這就對了,就是因為高血壓沒有不熟,你沒發現高血壓,但是高血壓長期危害都是默默無聞的,直到有一天引起更大的危害,您才可能發現,現在不但是高血壓,而且已經因為高血壓導致了心衰。

他媳婦也跟著一起來的,他媳婦的奶奶是因為心衰去世的,所以對心衰有一點了解,聽到心衰,馬上臉色變了,突然木了。

她一邊說一邊眼淚就掉了下來,說心衰就是死刑,治不好了,這可咋辦呀?

我告訴她心衰並不是你想象那樣,大部分發現早的心衰,還是能有效控制的。

於是,開始了長期的正規的控制高血壓的治療,以及抑制心臟擴大,控制心衰的治療。半年過去了,馮先生瘦了,血壓控制的很好,複查心臟超聲,心臟略有縮小,心功能EF值已經恢復到55%,已經正常。


所以說心衰並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就是判了死刑,只要早發現早治療,還是能有效控制的。

心衰其實是一個綜合結果,並不是簡單的一個心臟病,是很多心臟病都可能導致的心臟擴大後,心臟功能受損,心臟功能衰竭的綜合表現。高血壓會導致心衰,冠心病會心衰,心肌梗死會心衰,瓣膜病會心衰,心肌病會心衰,心律失常也會心衰,也就是隻要是心臟病,如果不積極正規控制,都可能會發展為心衰。

心臟一旦擴大,大部分確實不能逆轉,不能縮小,最好的結果就是不再進展,心臟擴大後就可能會心衰。目前對於心衰的治療:

第一,控制原發病,比如高血壓導致的,控制高血壓;冠心病導致的控制冠心病;瓣膜病導致的換瓣等等先治療原發疾病。

第二,所有心衰的藥物治療,針對心衰來說大同小異,都是一洛爾類、普利(部分沙坦)、螺內酯等為主,在心衰發作期還會使用到利尿劑等等藥物,在積極控制血壓及心率的基礎上,控制心衰。

第三,藥物效果不好,根據具體疾病,可能選擇起搏器治療,或心臟移植治療,但費用高,暫時不能普及。

馮先生後來瘦了,一個原因是吃的少了,一個原因就是堅持適當的活動,那有人問了,心衰能運動嗎?

必須結合具體心功能分級,目前我們常常根據臨床表現,把心臟的功能分為四級:

I級:一般活動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

II級(輕度心衰):休息時無自覺症狀,一般的活動可出現上述症狀,休息後很快緩解。

III級(中度心衰):休息時無症狀,輕於平時一般的活動即引起上述症狀,休息較長時間後方可緩解。

IV級(重度心衰):休息時亦有心衰的症狀,體力活動後加重。

心功能級別數字越高,說明心功能越差。


心功能三四級肯定不建議運動,也不能運動,因為運動後會呼吸困難,會胸悶憋氣。但心功能一級是可以適當運動,但不能劇烈,也不能感到勞累。心功能二級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更輕微的活動,而不能運動。

其實大家可以看明白,我上面說了大部分心衰就是控制好,也就是很難治癒,或說大部分擴大的心臟不能縮小。慢性嚴重的心衰,五年死亡率和癌症一樣。目前我國大概有將近450萬心衰患者,心衰患者住院死亡率約為6%。 也就是100心衰住院的,有6個都救治無效死亡。足見心衰的嚴重性。

所以心衰最好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預防,大部分心衰是高血壓不控制,冠心病不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搶救不及時導致的,所以我每天科普高血壓早發現早治療,冠心病正規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第一時間開通血管。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衰並不代表死刑,起碼從現在開始心衰已經是可以得到治癒的了!


心衰又叫心力衰竭,用白話說就是心臟供血不夠了,沒有了血液供應,身體的能量不夠,無法維持身體全部功能的運轉。這種情況如果劇烈運動,就會加大能量的需求,能量的消耗,最終使心臟無法承受,而......

傳統醫學無法治癒心衰

可以說心衰是世界上的難題,治療方法往往都是打針吃藥,但藥物可提升射血分數3%,但這個數值是上限,也就是說如果射血分數20%多的患者,吃藥與打針增長的數值,對於患者影響不大,基本感覺不到變化。


心衰患者基本上哪家醫院都會安裝起搏器、除顫器,防止心臟停跳,這也是維持心衰患者辦法。

心衰發生情況十分複雜,治療起來也很麻煩,但有一點可以明確,心衰是可以通過神經調控進行治癒的。


我曾赴北京就心衰問題,與國內心血管第一人胡老(胡大一)交流探討過,胡老對我的治療辦法給予高度評價。



羅民教授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所有心衰的患者,都是需要康復運動的,但是每位患者在實施運動康復前,都應進行一般功能評估、運動風險評估、運動耐量評估、心理評估,並針對每位患者的不同情況,依個體化原則,制定運動處方。

運動康復計劃常規分為三期,包括住院期的運動康復(Ⅰ期) 、出院早期門診康復(Ⅱ期) 和維持期康復(III期)。

I期主要是指急性心衰發作或慢性心衰加重病人的住院期間,持續約1周時間。從絕對臥床,到生活自理,都要在醫生的看護下實行。

II期是在出院後第1 ~ 6 個月,這一階段的康復訓練要在門診進行,要有醫生看護,避免發生意外。每次訓練總時間 30 ~ 60 min,頻率 3 次/ 周左右,也可增加至5 次/ 周。具體的運動量,要根據患者的個體化情況,單獨定製,而且要不斷的重新評估,調整運動方案。這一階段的目標是,最大程度的恢復或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及運動功能。

III期是指院外長期康復。可在家中進行,一般在門診康復後至少3個月,一般不需要醫生陪護。這個階段目標是預防心血管事件再發,形成健康生活和運動習慣,促進心理狀態恢復。

再回答第二個問題,有50%心衰的病人可以生存五年,我治療過的病人,最長有生存20年左右的。


用戶104487152619


被醫生判定為心衰就是判了“死刑”了?

真相不是那麼簡單!你應該瞭解以下幾個事實:

一 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區別很大。

急性心衰多是有發病誘因的,短時間內出現迅速加重的心衰症狀。當誘因解除以後,心衰的症狀會有明顯好轉,理想情況下可以恢復到發病以前的狀態。

比如年輕的急性心肌炎患者可引起嚴重心衰,甚至威脅到生命,但是患者康復以後,心功能可以恢復得非常好。再比如高血壓性心臟病,血壓急劇升高引起的心衰,把血壓控制好以後,也能夠迅速緩解。

慢性心衰則是心衰症狀長期持續存在,但也分為急性加重期和緩解期。其緩解期的心功能狀態也是明顯好於急性加重期。

二 心衰的程度差異也很大

慢性心衰心功能一般按以下標準進行分級:

1級 患者有心臟病,但一般體力活動不引起過度疲勞、心悸、氣喘或心絞痛。  

2級 體力活動輕度受限。一般體力活動引起過度疲勞、心悸、氣喘或心絞痛。  

3級 休息時無症狀,輕度體力活動即可引起過度疲勞、心悸、氣喘或心絞痛。 

4級 休息時也有心功能不全或心絞痛症狀,任何體力活動均使症狀加重。

可以看出同是心衰患者,體能差異也是非常大的,單憑“心衰”兩個字就判“死刑”也太武斷了。

三 心衰患者也是需要運動的。

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的急性發作期,需要絕對靜止休息。但是在慢性心衰的緩解期,適度地進行鍛鍊是有益於提高心臟功能的。這個“適度”的量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來定製個體化的方案。

對於心功能1級的患者來說,參加健步走也應該沒有問題,而對於心功能3級的患者來說,即使在床邊走動,也可以算運動鍛鍊。

四 心衰在一定的程度上可有所逆轉。

我認識很多心臟病的病友,有些人出現心衰已經多年,但是非常注意保養,也非常聽從醫囑,十多年心衰症狀基本上不怎麼進展,甚至有些人還可能出現有所減輕的跡象,這些患者的壽命不一定會受到心衰的影響。


綜上所述,被醫生診斷“心衰”,不可輕易悲觀失望。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相當一部分仍然會有很好的效果。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髮展,即使是現在看起來非常棘手的終末期心衰患者,將來也可能有新的治療手段來解決。


歡迎關注鄭醫生百嗑,學習更多日常疾病知識。


鄭醫生百嗑


第一,心衰和心衰之間有區別嗎?

心衰的分類有很多種,無論是以症狀為分級標準的紐約心臟病分級,還是以心功能ef值為分級標準的標準。都是判斷心衰輕重的一些重要參考指標和標準。但同樣是心衰分級肯定不同,所以心衰和心衰的區別就很大。以紐約心臟病分級為例,患者可以症狀很輕微,也可以不能活動不能平臥稍微一活動就出現胸悶氣喘。所以心衰是有輕重之分的,並不是所有的心衰一旦確診就都非常的嚴重。


第二,心衰確診以後是被判死刑了嗎?

既然明確了心衰的分級,以及心衰和心衰之間區別很大的這個道理。那麼我們就知道興衰也有輕重之分,確診心衰不等於被判了死刑。輕度的心衰患者在良好的服藥依從性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改變等治療的情況下,患者也可以活得很好、也可以沒有症狀、也可以壽命很長。但重症心衰有可能隨時會要命,這也是急性心衰發作,是比較危急的原因之一。所以心衰確診以後是被判了死刑的說法,肯定是不成立的。


第三,心衰患者能夠鍛鍊運動嗎?

心衰患者當然能夠運動!但如果是心衰急性發作期,或者是其他不能運動的情況下,心衰患者就需要減少運動,並且在醫生運動處方的指導下,有規律、有計劃的運動!心衰患者的運動一定是要在充分的心肺評估以後,進行有計劃的運動。對於運動時間,運動地點,運動強度,運動方式都有著非常嚴格的限制和標準。而且有足夠多的循證醫學證據表明,心衰患者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以對心衰患者的康復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心衰患者肯定是能夠進行體育鍛煉的。


心衰診斷以後並不是被判了死刑,但心衰診斷以後,需要我們結合心肺評估情況,讓醫生進行有針對的指導,以便進行體育鍛煉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診斷為心衰,急性期,病情不穩定者應限制體力活動,臥床休息,以降低心臟負荷,有利於心功能的恢復,宜的活動能提高骨骼肌的功能,改善運動耐量。心衰並不是判死刑。通過生活方式管理,如體重管理,飲食管理,休息活動對應的病因治療藥物治療,可以達到較好的生活質量。

千萬不要對生活失去信心,如果還有什麼具體的問題可以私聊我。


求學者s


發動機修修還可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