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见过蒙叔用热爱在方寸之间与植物的和鸣▼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我们曾经在拈花湾见过最具禅意的庭院▼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也见过东原亲山极具禅意的示范区▼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所以,不仅是在庭院,只要造景,本文一定让你不枉此阅。

上干货!

设计庭院时,不能只在平面图上进行构思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应该经常三维地想象庭院的立体空间是如何构成的。

用立体的思维,同时考虑现状条件和空间尺度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造出不现实的空想庭院。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庭院在构成方面,有的只包括树木,有的只有石头,但更多情况下,树木、石头和水体等组合要素构成的庭院更为普遍。一个好的庭院,能让人感觉到美,虽然采用形状美、色调美的材料很有必要,但光凭这些是造不出好庭院的。如何布设这些材料和设施,如何组合他们,才是决定一个庭院好坏的关键。

庭院的形式

接受设计委托后, 不要立即拿起半截就开跑,要先了解需求及现状,在掌握诸多限制条件的基础上,再来搞设计。

对于刚出道的设计师,尚不熟悉业务时,对于设计成怎样风格的庭院、如何表达为好,很难做出确切的判断。下面列出庭院的形式,以作参考:

【规整式】

对称性规整式

· 对某一轴线左右对称

· 以某一圆心放射状对称

非对称性规整式

非对称的直线、圆形等形式

【自然式】

写景式:将自然景色原封不动截取下来的形式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缩景式:将自然景色缩小表达的形式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象征式:用木石表达山峦,用铺沙表现大海的形式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抽象式:不拘泥于自然或材料,自由表达对美的追求的表现形式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此外,也有满足运动需求设计的庭院、以种菜为主的实用性菜园式庭院,以及综合各种形式的复合式庭院。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有了构思不要一口气画完,静心放置一段时间,往往会有更好的想法浮现出来。此外,不要对一个庭院赋予过多的目标期盼,那样最容易变得不伦不类。重要的是,设计人要想清楚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表达什么?然后就应明确锁定的目标,从而缩小范围,设定出哪些是空间构成上的要点。

构成上的要点

所谓构成山的要点(修景重点),是指构成庭院的重要设施,需要考虑一下注意事项:

· 种植比其他部分(或场所)体型大数量多树木

· 使用比其他部分(或场所)更多集中

使用更多的石头

· 作出比其他部分地坪地形

除上述以外,还可设计跌水、瀑布、蹲踞组景,欧式可设露台或壁泉、葡萄架等。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除了中轴对称式的庭院,上述庭院构成中的重点景物,在非对称式庭院里该如何布局呢

首先,从重要视点眺望庭院时,应将重点景物(最想表现的景色或设施)布置在庭院的左侧或右侧,避免放在中央部位。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如果庭院很大,横向距离长,从一个视点只能观察到一侧景物时,可以将景物布置在左侧或者右侧,但要做些变化,要有类似主次之分。此外,不要左右两侧重复采用同样的图案,这点很重要。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那么到底重点景物放左还是放右呢?由地形、环境、面向庭院的房间的使用情况来决定。综合考虑后作出决策:

· 当用地范围内有难以搬移的大树或大石时,就以这附近作为重点考虑对象。

· 用地一侧呈高地状,可以以斜面中地坪高的部分作为考虑重点。

· 相邻土地上存在不美观或想遮挡起来的物体或场所时,这个地方就应作为重点加以考虑。

· 邻居一方有大树或树林是,应把邻侧作为重点加以利用。

· 当庭院左右两侧进深有较大不同时,如果没有特别限制,应将进深大的一侧作为重点加以考虑。

· 如果远处景观很好,就应该在不损害景色的情况下,将

对景一侧作为重点考虑。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用地内有高大树木的情形(不好的例子)

在一眼可以望全的用地内存在不可挪移的大树时,如果将重点景物放置在相反一侧,那么因为右侧有大树的存在,左侧景物会被大树的气势所压倒,从而失去其作为重点而策划的意义。此时应将重点景物移至大树一侧。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用地内有高大树木的情形(好的例子)

将重点景物移至大树一侧, 加强所要表现景色的效果得到加强,从而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即便庭院的一个局部,也要明确重点与非重点之分

例如,在蹲踞景的附近放置比水钵更醒目的大石灯,在一个视点画面里放置两个石灯等,这样的做法违背了最想表达的景色或景物的意愿。

贪多的结果就是忘记了

精简方能彰显重点”的原理,

最终很容易让人感到散乱、缺乏稳定感,

应特别注意。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需要种树遮挡视线的一方应作为重点

相邻地上有不愿看到的物体或有不愿被窥视的窗子等时,通常考虑树种加以遮挡,此时应将这一面作为修景的重点。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邻地上有高大树木或树林时,应作为重点。

邻地上有高大树木或树林时,应作为重点加以利用。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庭院进深较深一侧应作为重点

庭院 左、右进深不同时,进深较大一侧作为修景的重点,空间处理起来较为容易。



设计是种修行,亦如作庭


▲利用远景时的重点

远处的大海或山景良好是,不要将重点放在远景一侧,而是要保持视野开阔,重点对近处进行修景。


最后引用日本造园大师枡野俊明的一席话:

“作庭’对于我来说是把‘自己’放在不同空间进行表现的一种精神性很高的设计过程。它不仅仅是追求造型美,而且,被称为‘石立僧’的禅僧们是把庭园作为‘自己的表现’的场所,并把作庭过程视为每日修行的一部分......每当为一座花园寻找合适的石头其他材料时,我常常要深入自然进行研究。在寻找植物的过程中,我会带着感情地画出许多草图。当开始立石和布置植物时,我完全沉浸在各种相关元素的对话之中。我要寻求一颗石头或一株树木所具备的某种精神,从而确定其合适的位置......”。


PS:

《作庭记——自然式庭院设计法则》

  1. 来源:园林 微信公众号 生生景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