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女生眼里的爱情”刷屏:成熟的恋爱观,都是父母给的

不久前,杭州一名初三女生写的“一封情书”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原来我们不懂爱》,14岁的滕霏从自己爷爷奶奶的日常生活入笔。

原本以为争吵不是爱,后来才懂得背后饱含着对彼此的关心。

她眼中的爱情,是负责任,是长久,是忠诚。

爸爸看到后直言:女儿长大后找对象,我们可以放手不管了。

“初三女生眼里的爱情”刷屏:成熟的恋爱观,都是父母给的


其实,滕霏如今对“爱情”的认识,少不了父母的引导。

她爸爸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和她妈妈常常想,如果将来女儿长大后遇到一个我们觉得不好的男孩子,一根筋地要嫁给他怎么办?”

对女儿今后的择偶有忧虑的父母,一有机会就跟女儿谈谈爱情和婚姻方面的话题。

滕霏上五六年级开始,父母就跟她谈论身边人的爱情和婚姻,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分析拥有什么样的感情,两个人可以白头偕老。

爸爸之所以说放手不管,是因为他相信之前的铺垫教育已经起作用了。

现在的孩子接收信息的途径很多,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比我们想象的要透彻。

然而为了预防孩子早恋,“爱情”这个看似很敏感的话题,父母很少会主动和孩子交流。

但正如知识需要学习一样,良好的亲密关系也需要从小培养。

01

孩子的爱情观从何而来?

很多孩子和滕霏一样,他们的爱情观,最初是通过各种文艺作品、小说影视剧学来的。

男孩女孩心中的爱情,要轰轰烈烈,要恩恩怨怨,要至死不渝。

所以看到现实中父母长辈争吵不断,觉得他们之间只有亲情。

“初三女生眼里的爱情”刷屏:成熟的恋爱观,都是父母给的

这样理想化的爱情在琐碎的日常中很快就会破灭,怎样才能帮孩子重新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呢?

李玫瑾教授说:

在孩子上初中的时候,父母就要和孩子去聊爱情这个话题了。

如果是女儿,就妈妈去聊;如果是儿子,就要爸爸去聊。

妈妈可以跟女儿说,自己当初是如何看上你爸的,分析爸爸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男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同样,爸爸可以跟儿子聊对女性的看法。

“初三女生眼里的爱情”刷屏:成熟的恋爱观,都是父母给的


中国家庭,最缺的就是恋爱教育。家长讳莫如深,孩子就只能从艺术作品中去了解爱情,而那种认识往往是荒谬而脱离实际的。

家长与其避而不谈,不如在适当的时候告诉孩子:“你谈恋爱可以,我不反对,但你一定要有原则,要有底线!”

心理学家张怡筠曾经提到,“当孩子谈恋爱的时候,传达的信息就是,父母应该给孩子进行两性教育了。”

02

“早恋”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否定性

没有对孩子进行两性教育的家长,面对孩子早恋,犹如洪水猛兽。

一系列过激的反应,可能给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

据报道,2015年,厦门一位14岁女孩恋爱遭父母责骂,与父母发生争吵后离家出走,后来以死相逼,注射水银想要轻生。

后来被救起,但也留下了汞中毒的后遗症。

2018年,上海某中学初一女生表白被拒,但还是被母亲认定为早恋。

不久后,女孩跳楼身亡,留下遗书:爸妈对不起,我不想考试了。

事发前,母亲曾在班级群里指责学校风气不正,以及老师对学生早恋的不作为。

“初三女生眼里的爱情”刷屏:成熟的恋爱观,都是父母给的

当发现孩子恋爱,是欣赏引导他们,还是将他们推向悬崖,关键在于父母的做法。

哈佛大学儿童专家在《如何跟孩子谈爱情》中说到:

家长应该敞开心扉地和孩子谈论爱情这个话题。

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爱情、什么样的人更适合自己;

而如果父母仅是说教不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

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探讨新闻报道、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身边亲朋好友的经历也是非常好的爱情教育素材。

面对“早恋”,家长应该做、可以做的,不是禁止他们恋爱,而是如何教他们更好、更负责任地恋爱。

03

发现孩子早恋,父母应该如何做?

《非常勿扰》的嘉宾黄菡老师,在节目上亲切大方。她处理女儿早恋问题的感受和方法,非常值得大家借鉴。

如果你的女儿十二三岁就恋爱,你是什么感受?

黄菡老师说,表面佯装镇静,但其实“万箭穿心”。

父母内心会产生“嫉妒之心”和“担心之心”。

一方面感觉女儿即将离开父母的失控,有被情人背叛的感觉,另一方面,担心年幼的孩子无法处理好负责的感情问题,会受到伤害。

即使如此,她也没有表现出惊慌失措、如临大敌,而是给予女儿充分的尊重。

她认为这个年龄喜欢上一个异性,是很正常的。

“初三女生眼里的爱情”刷屏:成熟的恋爱观,都是父母给的


女儿感受到妈妈的理解,就能不遮掩地跟妈妈谈论自己的感情,而妈妈也会借此机会给予女儿更多的经验和智慧。

综艺节目《奇葩说》中有一期的辩题是:“早恋到底该不该支持呢?”

杨澜作为嘉宾表示会支持自己的女儿恋爱,她认为:

“以我的角度看来,支持早恋是对爱的一种接纳和尊重。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横加阻止,这是在逼她走向极端,并且这种感情不就是人生中应该追求的么?我们需要的只是正确的引导。”

爱的能力,是需要学习的。

我们无法确定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机,只是当这种人生体验来临的时候,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感受和记忆。

04

亲密关系是人生的重要课题

简单心理和北大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曾联合发布了《2016心理健康认知度与心理咨询行业报告》

数据显示,中国孩子普遍陷入亲密关系的困境,也就是多了不少“晚婚”青年。

我们对于亲密关系的探索是需要时间的,恋爱的过程,其实是在逐步确认:我在恋人眼中是什么样的人,我想和什么样的人共度终生?

“初三女生眼里的爱情”刷屏:成熟的恋爱观,都是父母给的


日本屋顶告白大会,曾感动了很多人。

节目的主旨,并不是鼓励孩子“早恋”。而是鼓励孩子去坦诚面对并表达自己的感情。

美国心理学家珍妮西格尔博士说:“感受被他人所爱,对我们的生活有非比寻常的影响。”

恋爱也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家长要做的不是粗暴阻止,而是培养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

江枫,心理咨询师,育儿就是育己,在写作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