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超10萬畝“不毛之地”變“河洛江南”!

孟津超10萬畝“不毛之地”變“河洛江南”!

從“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走路沙沙響,見鹼不見糧”的“不毛之地”,到“春夏麥浪滾滾,秋冬稻米飄香,荷塘碧連萬頃,魚塘櫛比鱗次”的河洛江南、魚米之鄉。61年前,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舉全縣之力修建的黃河渠,成了當地人的豐收河、幸福河。它讓超10萬畝沙荒鹽鹼沼澤地變成米糧田,讓近20萬過著“早上湯、中午糠、晚上稀飯照月亮”生活的群眾,摘掉了窮帽、解決了溫飽、奔向了小康。

孟津超10万亩“不毛之地”变“河洛江南”!

正是孟津米熟時品咂稻穀謝黃河

時下正是水稻收穫的季節,位於洛陽市孟津縣東北部黃河與邙山之間的狹長地帶上,金黃的稻田一直綿延到天際線。

稻田裡,穿梭而過的收割脫粒一體機,快速將已彎成“鐮刀”的稻穗“囊入口中”,又瞬間“吐出”一堆堆禾杆,最後將稻穀留在了“腹中”。

然而再能“吃”的“大胃王”,也經不起如此“吞吐”,幾個回合下來,收割脫粒一體機便停在了地頭,等待著稻農將稻穀取出。

孟津超10万亩“不毛之地”变“河洛江南”!

剛開始往編織袋裡灌裝稻穀,撐口袋的孟津縣會盟鎮老城村稻農牛長安,就順手捻起一撮“稻穀”送入口中,品咂起來。

“有啥好吃的,帶著殼啥味道?”

“香,甜,糯,這喝黃河水長的稻子,就是不一樣!”

“撐好口(袋)吧!別弄撒啦!”

“撒不了,管教它顆粒歸倉。”

……

一句遞一句,牛長安和鄉親們聊了起來。他種水稻有30多年了,每年種一畝多地,能收一千多斤稻穀,碾成米有個七百來斤,除了自家吃,就是給朋友送點,當然也多少賣點。而吃了他家的米,朋友都說味道好,每年新米還沒下來,就有朋友打電話要。

孟津超10万亩“不毛之地”变“河洛江南”!

至於為什麼這裡的米好吃,牛長安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生長期長的原因,但重要的還是澆了黃河水,因為黃河水是冰雪融水,又流經黃土高原,含沙量大,水裡礦物質含量高,種出來的米味道自然就好。”他說,這得感謝老一輩人,是老一輩人戰天鬥地,修了黃河渠引來了黃河水,讓原是鹽鹼不長莊稼的地方種上了水稻。

沙荒鹽鹼加沼澤 掃捧鹽土“曬鹽”吃

牛長安的話也反映了當地群眾的心聲,就在腳下這片一望無際的稻田上,61年前卻是另一番景象。

78歲的鄭世勳家住孟津縣會盟鎮雷河村,距離孟津縣人民政府2011年在黃河邊上樹立的“黃河中下游地理分界線紀念碑”約1公里遠。他在這裡長大、上學,參加工作後又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被調到原孟津縣老城鄉,也就是現在的孟津縣會盟鎮,任職副鄉長。

孟津超10万亩“不毛之地”变“河洛江南”!

由孟津縣黃河渠道管理所提供的翻拍圖片

在他的記憶裡,孟津縣白鶴鎮東部和會盟鎮全部的黃河灘區,當時整個白茫茫一片。“夏天白茫茫是水,冬天白茫茫是鹽鹼。”鄭世勳說,由於黃河南侵,築堤防汛,河床高於灘地,一下大雨就把灘區給淹了,“有一年黃河水漫過了河灘,一直淹到了當時的孟津縣城所在地,也就是現在的會盟鎮老城村。”

洪澇、沼澤、沙荒、鹽鹼之下,這裡的土地只能種些黑豆、高粱,產量也不過幾十斤,甚至絕收。當地人把這裡稱為“不毛之地”,當地的東李河、蔣廟等10多個村莊因此南遷。當地至今還留傳著“下去孟津坡,扒住米湯鍋,菜餅子,糠窩窩,逢年過節吃塊饃”的順口溜。

“那會兒興發救濟糧、統銷糧,這裡是‘老照顧對象’了,差不多年年吃統銷、季季要救濟。”鄭世勳說,由於物資匱乏,吃不起鹽,他的奶奶還去黃河灘裡掃點鹽鹼土,回到家裡水洗後再“曬鹽”吃,“算是有點鹹味兒,還有點苦,後來才知道是鹽鹼裡含有的氯化鎂是苦的。”

孟津超10万亩“不毛之地”变“河洛江南”!

現在的黃河渠渠首通水時的狀況 由孟津縣黃河渠道管理所供圖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孟津縣委、縣政府提出了“馴黃興利、修渠治窮、向黃河進軍、向黃河要糧”的設想,並多次到外地實地考察,在論證了沼澤鹽鹼的治理方法後,決定在孟津東部區域修建黃河渠,旱時灌溉,澇時排澇,並利用黃河水泥沙大的特點,壓鹽鹼、沖洗鹽鹼,以改善土壤,發展生產。

舉全縣之力修渠 不要一分錢苦戰仨月

一通存放於孟津縣黃河渠道管理所,落款為“中共孟津縣委員會、孟津縣人民委員會”,時間為1958年6月26日的“黃渠紀念”石碑,記載了當時修渠的情況。

孟津超10万亩“不毛之地”变“河洛江南”!

孟津縣政府2011年1月10日立的黃河中下游地理分界線紀念碑

“全縣人民群眾黨政工團企業學校及偃師縣的友誼協作共達二萬餘人……於一九五八年三月十六日開工至六月十六日完成……大渠全長七十華里寬二十公尺深十六公尺……”

家住孟津縣白鶴鎮,今年已60歲的韓照京和父親韓西均都曾在孟津縣黃河渠道管理所工作。他的父親還曾參與過黃河渠的修建、擔任過黃河渠道管理所的所長職務,而他本人則在這裡工作了30多年。

“這通碑最早是在黃河渠渠首的位置,後來渠首淹在水庫裡了,碑就存在這了。”韓照京說,據他父親生前回憶,由於缺少技術人員,修渠是邊設計、邊測量、邊放線、邊施工,民工們也是邊學邊幹。

“有時候挖了一段,也挖的有一定深度了,下面突然冒水了,就再改線重新挖。”韓照京說,施工的條件相當差,沒有機械設備,全靠人工挖土抬筐,能用的工具只是些钁頭、耙子、鍁、扁擔、筐,直到後來才有了獨輪車、人拉滑子、以輕帶重的捲揚機,“不過那時候人的熱情很高,沒有人叫苦的,放眼望去人山人海,旗幟飄揚。”

孟津超10万亩“不毛之地”变“河洛江南”!

黃河渠孟津縣會盟鎮老城村段現狀,為便於收稻子,渠道目前斷水

政協孟津縣委員會官網上刊發的一篇由時任孟津縣委書記衛乃如等人口述整理的、題為《馴黃興利造福人民——孟津黃河渠修建始末》文章也記錄了當時修渠的艱苦狀況。

修渠是在經濟極度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整個修渠費用僅有18.3萬元。修渠受益的三個鄉主動承擔工程最艱鉅的工段挖掘工作;其他9個鄉則提出不向縣要一分錢,自帶口糧、生活費、工具,並提前進入工地;領導幹部、技術骨幹則與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哪裡危險就衝向那裡,最終確保了黃河大渠順利建成。

多次改建玉成魚米之鄉 黃河渠成豐收水幸福河

黃色的河道里,一堵混凝土牆置於中間,牆的一側黃水流淌,另一側則是泥沙淤積。這是照片裡呈現的孟津縣黃河渠澄沙池的景象。

“渠修通不到兩年,配套建設的百餘畝澄沙池,就被泥沙平了。”1966年進入孟津縣水利局從事測繪技術工作的賈西辰說,新建澄沙池時,通過集思廣益,採取了在池中闢建分水牆,輪番沉沙、衝沙和灌溉方式,也正是這一創造性的改建,保持了黃河渠的高效益和長壽命。

孟津超10万亩“不毛之地”变“河洛江南”!

黃河渠灌溉平面圖 孟津縣黃河渠道管理所供圖

“渠建成後曾三移渠首閘,兩修澄沙池,裁彎子,築堤壩,加寬加固渠道,修建提灌站、發電站,直到1973年才完成了全部配套工作。”孟津縣黃河渠道管理所所長郭俊峰說,2006年因修建西霞院水庫,渠首包括澄沙池都淹沒在了水庫裡,目前的渠首改建在西霞院水庫大壩上,而由於小浪底水庫和西霞院水庫的建設,現在的渠水也成了一汪碧水。

孟津超10万亩“不毛之地”变“河洛江南”!

目前,黃河渠乾渠全長35公里,設38條支渠,4條退水渠,渠水可直達田間地頭,渠水所流經的孟津縣白鶴鎮、會盟鎮,形成了萬畝荷塘、萬畝稻田、萬畝麥田、萬畝孟津梨、萬畝魚塘產業和景觀。

孟津超10万亩“不毛之地”变“河洛江南”!

昔日的沙荒鹽鹼沼澤遍佈的窮鄉僻壤,變成了 “河洛江南”。而就在幾個月前的孟津縣鄉村振興建設試點中,會盟鎮雙槐村還將黃河渠水引入村莊水系建設中,用於提升鄉村環境。

孟津超10万亩“不毛之地”变“河洛江南”!

“一條黃河渠,反映了孟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修渠過程中表現出的不怕苦、不怕難、眾志成城精神,堪稱孟津版的‘紅旗渠’精神,也生動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孟津縣委書記楊劭春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孟津縣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繼承弘揚孟津版“紅旗渠精神”,統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治理和高質量發展,讓黃河渠、黃河水真正變成群眾的豐收河、幸福河。

記者:付首鵬 通訊員:楊育新 朱曉玲

孟津超10万亩“不毛之地”变“河洛江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