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家A股上市銀行,區塊鏈的最新成果都有哪些?

33家A股上市銀行,區塊鏈的最新成果都有哪些?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今天在首屆外灘金融峰會上也表示,區塊鏈作為一項重要的新興技術,在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方面潛力巨大。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要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根據技術特點開發應用場景,加大創新力度,建立安全保障體系,確保安全有序發展。那麼,截至2019年半年末,33家A股上市銀行中,都有哪些銀行運用了區塊鏈技術?又有哪些銀行的區塊鏈技術有了比較成熟的落地運用?結合各行2019年半年報,我們將帶您一文讀懂。

國有大型商業銀行

工商銀行:1.整合構建覆蓋“全客戶、全渠道、全領域”的全新生態化業務架構完整視圖,穩步推進向基於核心業務系統與開放式生態系統“雙核驅動”的IT架構轉型,打造業界領先的人工智能、生物識別、區塊鏈、物聯網等企業級金融科技平臺,加速技術能力向業務價值轉化;2.啟動智慧政務平臺建設,聯合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共同發佈“徵拆遷資金管理區塊鏈平臺”。

農業銀行:1.區塊鏈技術應用方面,完成基於區塊鏈的在線應收賬款管理服務平臺項目一期研發,實現供應商准入、簽約、轉讓、融資等功能。

中國銀行:1.完善業務與科技深度融合機制。建設聯合創新應用實驗室和創新研發基地,持續開展新技術基礎性研究,積極推動5G、物聯網、區塊鏈、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的應用場景實踐。

建設銀行:1.推出區塊鏈服務平臺,目前已上線5個應用場景、9大領域及61個應用,雲生態效果初現;2.區塊鏈貿易金融平臺應用在行業內的影響力逐步凸現,成功簽約34家境內外金融機構,截至6月末,區塊鏈貿易金融平臺交易量突破3000億元。

交通銀行:1.建設創新實驗室,針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穿戴設備、區塊鏈等新技術方向,在全行徵集創新實驗項目,遴選優質項目團隊入駐實驗室。

股份制商業銀行

招商銀行:1.區塊鏈方面,完善並發展標準分鏈、BaaS(區塊鏈即服務)平臺生態,應用數量累計達20個;2.拓展區塊鏈領域生態,在跨境創新支付、資產證券化、供應鏈金融、區塊鏈電子發票等領域,累計完成應用項目20個。

平安銀行:1.強化領先技術應用,依託集團在人工智能、生物識別、區塊鏈、大數據等領域的核心技術和資源,將新技術深度植入到金融服務全流程,推進領先科技與用戶服務、產品營銷、風險控制、合規管理、精細化管理等多維度的有機融合,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的業務運營和經營管理;2.藉助區塊鏈、雲服務、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做活產業生態,創新打造供應鏈應收賬款雲服務平臺、小企業數字金融產品,切實解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3.藉助區塊鏈、物聯網、雲技術三重科技手段,打通供應鏈上下游,全鏈條多產品集成、數字管控,構建智能化供應鏈金融體系,為客戶提供全供應鏈服務,獲取沉澱存款;4.不斷豐富區塊鏈應用場景,為供應鏈金融、電子政務、扶貧等業務領域提供區塊鏈解決方案。

興業銀行:1.致力打造“安全銀行、流程銀行、開放銀行、智慧銀行”,重點佈局大數據、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開放接口、人工智能、用戶體驗、區塊鏈、雲服務和信息安全八大技術領域;2.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金融基礎服務平臺建設工作,持續探索5G、物聯網等新技術創新亮點和業務價值,在智慧網點建設、風控管理優化、供應鏈金融、物聯網金融等方面加快推動創新應用落地。

中信銀行:1.區塊鏈應用上,聯合同業建立了國內銀行間最大的貿易融資區塊鏈合作平臺,合作生態進一步擴大;2.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平臺已經落地應用,形成應收賬款融資的新模式。

光大銀行:1.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改造傳統風險控制技術和手段,提升風險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賦能業務發展。

華夏銀行:無

民生銀行:無

浦發銀行:無

城市商業銀行

江蘇銀行:1.致力於打造“最具互聯網大數據基因的銀行”,成功將金融科技應用於營銷管理、產品開發、客戶服務等領域,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多個業務領域落地應用;2.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技術陸續在多領域應用,“傳統+大數據”風控和綜合營銷系統不斷迭代升級;3.作為國家外匯局跨境業務區塊鏈服務平臺試點銀行,首批成功通過區塊鏈平臺落地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業務。

蘇州銀行:1.與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跨界合作,以移動支付為媒介,通過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打造食品安全溯源平臺,首創運用區塊鏈可信、不可篡改和公開透明的特性,解決食藥監針對農產品在農貿市場的多級分銷監管和銷售溯源電子化問題的同時,實現監管數據的不可篡改和實時存證,建立農產品追根溯源、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機制。

南京銀行:1.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研發產品,首筆針對下游經銷商產品--“鑫微貸”業務成功放款,首筆跨境業務區塊鏈項目試點成功,成為國家外匯管理局區塊鏈服務平臺上線首日即完成業務落地的首批銀行之一。

杭州銀行:1.基於區塊鏈技術,構建適用於銀行場景的電子存證平臺,運用技術增信,實現線上無紙化簽約。

貴陽銀行:更注重金融科技創新,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快速發展,金融科技的運用能夠使銀行業更加精準判斷客戶需求,深挖客戶價值,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服務效率,金融科技將為銀行業經營持續賦能。

北京銀行:無

成都銀行:無

寧波銀行:無

青島銀行:無

上海銀行:無

西安銀行:無

長沙銀行:無

鄭州銀行:無

農村商業銀行

常熟農商行:無

江陰農商行:無

青島農商行:無

蘇州農商行:無

無錫農商行:無

張家港農商行:無

紫金農商行:無

(注:文中信息來自對各行2019年半年報的梳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