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只能独行》:关心自己的灵魂,度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 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

>> 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被废黜的是人的灵魂。

>> 所谓灵魂,也就是承载我们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内在空间罢了。

《灵魂只能独行》:关心自己的灵魂,度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 无论在什么时代,每一个个体都必须并且能够独自面对他自己的上帝,靠自己获得他的精神个性。

>> “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问题是训示太多,教育太少。”

>> 在一个关注灵魂的人眼中,自然中的一丘一壑,一草一木,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故事。

>> 说到底,每一个人的灵魂教育都只能是自我教育。

>> 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幸福,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满足的傻瓜幸福。

>> 人和猪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灵魂,猪没有灵魂。

>> 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

>> 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

>> 勇气与焦虑是属于同一个自我的。

>> “一棵树不会太关心它结的果实,它只是在它生命液汁的欢乐流溢中自然生长,而只要它的种子是好的,它的根扎在沃土中,它必将结好的果实。”

>> 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一定是这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

《灵魂只能独行》:关心自己的灵魂,度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 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品德,它反对的是对他人的故意伤害,主张自己活也让别人活,那么,“己所欲,勿施于人”便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它尊重的是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进而提倡自己按自己的方式活,也让别人按别人的方式活。

>> 我还知道,任何一个人的灵魂都不可能和任何一个集体在一起。灵魂永远只能独行。

>> 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

>> 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够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 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在此意义上,幸福是一种能力。

>> 春天是诗人的季节,秋天是哲学家的季节。

>> 一般人追求可望也可即的东西,诗人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哲学家追求不可望也不可即的东西。

>> 哲学是对人生的思考和体悟,文学则是对之的丰满而贴切的表达。

>> 有的人喜欢用哲学语汇表达日常的体验,我喜欢用日常语汇表达哲学的体验。

>> 有两类哲学家,一类努力于使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另一类努力于使简单的事物变得复杂。

《灵魂只能独行》:关心自己的灵魂,度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 童心和成熟并不互相排斥。一个人在精神上足够成熟,能够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难,同时心灵依然单纯,对世界仍然怀着儿童般的兴致,这完全是可能的。

>> 真正的成熟应该具有生长能力,因而毋宁说在本质上始终是包含着童心的。

>>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 所谓不是这块料,大约不是指能力,应是指气质。

>> 关心自己的灵魂,省察自己的人生,重视生活的意义远过于生活本身。

>> 关心自己的灵魂,度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 我们时代既需要德国哲学的思辨品格,也需要法国哲学的实践品格,而两者都是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 历史是时代的坐标,哲学是人生的坐标。

>> 虚无及对虚无的反抗,孤独及孤独中的充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