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反秦義軍的天下共主是楚懷王,而不是周天子?

vvhjhv


首先。公元前256周赧王病逝後,秦國攻入雒邑,西周公投降,標誌著周朝的徹底滅亡,而在此之前周朝也已經是名存實亡,天下主要的諸侯國有齊、楚、燕、韓、趙、魏、秦等七國,也就是歷史上稱之為“戰國七雄”,周天子早以不是天下共主了。

其次,反秦的各義軍立誰為名義上的天下共主,說到底是想利用他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於蘄縣大澤鄉起事反秦,奪取陳縣後,就建立國號“張楚”,陳勝自稱楚王,秦末起義軍還有另外二支有實力的隊伍:項燕之子項梁及孫子項羽率領的八千江東子弟兵,建立的政權稱為西楚。他們都是楚國人;劉邦的沛縣集團,其謀臣武將兵士,除張良等少數人外,也都是楚地英豪。所以必然在打出一個楚人都能接受人物才能服眾。而作為曾經國君的楚懷王,在楚國人的心中一直有著較高的地位。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約懷王在武關會面。懷王不聽勸告,決定隻身前往武關,結果被秦國扣留。秦昭襄王逼迫他割地保命,被有著強烈國家責任感的楚懷王嚴詞拒絕。秦無法達成挾持楚懷王,輕鬆拿到楚國領地的目的,只能一直囚禁楚懷王。公元前296年楚懷王在秦國病逝,秦歸其喪於楚。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諸侯由是不直秦(《史記》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可以看出楚懷王的威望是多大。

公元前208年六月,項梁獲悉陳勝確已遇害的消息,於是召集劉邦等各路將領至薛縣(今山東滕縣)商議反秦大計。謀士范增獻策說:““陳勝的失敗是本來就應當的。秦朝滅亡六國,楚國最沒有罪過。且自從懷王到秦國後一去不返,楚國人懷念他直至今日。因此楚南公說:‘楚國即便是隻剩下三戶人家,滅亡秦國的也必定是楚國。’如今陳勝首先起事反秦,不擁立楚王的後裔而自立為王,他的勢力不能長久。現在您在江東起兵,楚地蜂擁而起的將領都爭相歸附您,正是因為您家世世代代是楚國的將領,故而能夠重新擁立楚王后代的緣故啊!”項梁採納范增的建議,在民間尋找到楚懷王的孫子羋心,熊心這時正在為人家放羊;項梁擁立他為楚懷王,以順從百姓的願望。陳嬰任楚國的上柱國,賜封五縣,跟隨懷王建都盱眙。項梁則自號為武信君。


凡人梵思


天下反秦義軍的共主並不是楚懷王,從來也不是,更不會是周天子了,周天子無論是勢力還是地盤,都已經消失殆盡了。

自從周平王遷都開始,成為西周與東周的分界線,周平王由於擔心西戎的威脅,將都城從鎬京(今西安)遷到了洛邑(今洛陽),從此東周就以洛陽為都城,夾在一片諸侯國中生存。



東周自從遷都後,就開始陷入了衰弱,到了後期,東周甚至不如一個小諸侯國,公元前425年,東周又分裂為東周公國和西周公國,這個時候的東周已經差不多名存實亡。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病逝,不久,秦國滅亡西周公國,公元前249年,秦國丞相呂不韋率軍滅亡東周公國,周朝正式滅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大一統的秦朝。



秦朝存在僅僅15年就滅亡了,就在秦始皇去世的第二年,秦二世胡亥即位的當年,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就拉開了秦朝滅亡的序幕,由於陳勝、吳廣是首義,又是第一個在秦朝末年建立政權的勢力,因此在反秦起義之初,陳勝被奉為天下反秦的義軍的共主。

為什麼是陳勝被奉為天下反秦義軍的首領和共主,而不是其他人呢?



有幾個原因:

1、陳勝是第一個起義的人,不僅有象徵意義,還有很大的政治意義,第一個起事的人,就是首領,就是共主。

2、陳勝的勢力在當時所有的反秦義軍中是最大的,陳勝、吳廣一起義,勢力如燎原之火迅速席捲了整個天下,陳勝的勢力迅速成為天下最大的反秦武將,勢力大就能威懾天下所有的義軍,陳勝就是共主。



3、陳勝建立的政權是張楚政權,打出的旗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以秦國公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舉行起義,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原來楚國民眾的支持,眾多支持也讓陳勝成為共主。

4、原來六國復僻的勢力,有一些原本就是陳勝的部下,比如武臣自稱趙王、韓廣自稱燕王,武臣與韓廣都是陳勝原來的部下,被派出攻打趙地和燕地,結果就自立為王了,原來就出自陳勝,陳勝也就是共主了。



但是陳勝起義僅僅六個月後被自已的車伕殺死,起義失敗,天下反秦義軍失去共主,這個時間段,天下反秦義軍基本上是各自為戰,也有不同的勢力爭著立自已的首領為王,但在這個亂世下,想讓人奉為共主,靠的就是武力與民心。

陳勝被殺之後,天下反秦義軍以楚地的項梁軍發展得最好,勢力也最大,因此項梁有成為天下共主的希望,很簡單,弱肉強食,誰強誰就當王,但是項梁並沒有自已稱王,而是找出了原來楚國國君的後裔熊心,擁立熊心為楚懷王,把楚懷王作為自已的國君,以便在反秦戰爭中能夠拉攏楚人的民心,讓勢力進一步擴大。



如果有人挑戰項梁所立的楚懷王,項梁還是會消滅這些人的,陳勝的部下秦嘉擁立了原楚國貴族景駒為楚王,以便與項梁爭老大,結果被項梁所殺,然後一步一步,項梁成為楚地的老大。

楚懷王雖然名為國君,實際上是項梁所立的傀儡,項梁立楚懷王,也不是為了忠心楚國,而是為了創業打天下拉攏人心方便,所以這個時候,天下的共主實際上是項梁。



但是項梁在反秦戰爭中,由於驕傲輕敵,被章邯殺死,項梁死後,楚懷王一度想奪權,但是最終被項羽所阻止,項羽殺了楚懷王任命的上將軍宋義,自已做了上將軍,並掌握了兵權。

在鉅鹿之戰,項羽憑藉天才般的軍事才能擊敗了秦軍主力,各諸侯國見秦軍主力失敗後,一擁而上,將秦軍主力消滅,此戰過後,秦國已無力反抗,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自從鉅鹿之戰後,項羽的個人威望達到了頂峰,天下諸侯無不以項羽為神,這個時候的天下共主就是項羽。



項羽不僅完全操縱了楚懷王,而且還以諸侯名義分封楚王,以下封王,這可是中國歷史上頭一回,諸侯分封楚王,並且項羽自認為天下共主,對天下所有的諸侯和地盤進行了分封。

如果項羽不是天下共主,那他給諸侯分封也不會有人服他,更不會讓他來封,憑什麼啊?就憑項羽的勢力強大,誰不服就殺誰的白色恐怖,最終讓項羽成為天下共主,隨後不久,項羽還殺了傀儡楚懷王。



楚懷王從被立為楚王開始,一直就是個傀儡,先是受到項梁控制,之後又是項羽控制,又怎麼可能是天下共主呢?而此時的周天子早就消亡幾十年了,更不可能是周天子。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首先,楚懷王並不是反秦義軍的天下共主,最初的陳勝吳廣起義時只是稱號為“張楚”,後來的各地起義軍之中最強大者為項梁項羽叔侄,他們只是扶持了一個名義上的楚懷王羋心,而實際的權力則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所以其實可以這樣說,反秦義軍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是楚懷王。

至於說為什麼要用楚懷王而不是用周天子的名號,最主要的原因有三。

第一,傳言深入人心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話我們大家應該都是聽過的,根據《史記》中的記載,這句話早在楚懷王客死於秦的時候,楚南公就說過這句話,而在秦朝末期,這句話更是在民眾之中流傳甚廣,所以以楚國為名號,會更好的凝聚民心。

第二,楚國覆滅秦國最有希望,用楚王名號最容易團結楚人

這一點屬於筆者的個人觀點,首先楚國地大物博,而且受到了秦國的許多壓迫,滅秦之心最強,而且大部分楚人總體來說對於秦國的制度和統治者並不認可,一直都有反抗之心。而最重要的一點,楚國在被滅之前屬於比較鬆散的世族分治制度,所以即便被滅國了,還是存在著一些有實力的大世族的,項家叔侄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第三,周天子早已經沒有什麼人在乎

早在春秋戰國,周天子就已經算是名存實亡了,更不用說秦國一統六國的十餘年之後,在戰國末期,周赧王以周天子的名義號召諸侯攻打秦國都沒什麼人響應,時隔數十年之後還打著周天子的名義的話只能是自討苦吃,因為根本沒有幾個人認這面大旗。


綜合這些原因,所以反秦義軍不會選擇周天子做名義上的天下共主,而是在權衡利弊之下,選擇了使用最有價值、最能夠聚攏人心的楚懷王的名義,來號召天下義士反秦。

曉天講歷史


當年美蘇冷戰,全世界哪個國家會去想站在聯合國那一邊呢?

對,周天子周幽王從“烽火戲諸侯”哪一個時刻起,已經從道義上失去了天下共主的的地位。

是周天子周幽王先開的玩笑,天下諸侯們才開的玩笑,看著他被犬戎滅亡了,不救。

  • 《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襃姒,盡取周賂而去。於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以奉周祀。

不過,幾百年了,大家已經習慣有一個“周天子共主”了,於是,天下諸侯們其中幾個勢力大的坐下商量爭論了好幾天,決定讓周幽王最討厭的“廢太子宜臼”繼續做周天子,並且遷都於河南洛陽,還剝奪了天子分封權,事實上此時的周天子手中也沒有土地可以分封了。

這個“廢太子宜臼”就是東周第一個國王周平王,明白了吧!東周不是他周平王自己努力建的國,是幾個諸侯”強國開會“開出來的國家。

  • 《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平王立,東遷於雒邑,闢戎寇。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

其後,周天子就失去了對天下事發表意見的權力,“政由方伯”嘛!於是,春秋五霸輪番登場。

周天子很窮的,靠受“會員費”勉強維持洛陽城的運轉,會員們從來也不願意老老實實按時繳費,拖之又拖,有時候乾脆就不交了,周天子也沒有辦法呀!

以至於周王室經常性的入不敷出,為了生活,沒少去掙“演講費”、“出場費”、“站臺費”以及其他任何可以掙錢的生意。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不知道收了多少錢,忽然宣佈了原晉國大夫韓虔、趙籍、魏斯升為諸侯,和原主人平起平坐了。“三家分晉”被周天子看在錢的份上合法化了!

  •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

自此,天下諸侯都明白了周天子是一個人儘可夫、錢到好說話之貨色了,這個天下是沒有人主持“公理”了!周威烈王為了錢自己放棄了"主持公理“的地位,也就是放棄了”天下共主“得地位。

大家都明白,萬事需要靠自己了,戰國七雄輪番登場!

一番刀光劍影,血,流遍了郊原,秦國武絕天下,壓住了所有人。所有人都悲憤莫名,只感到天下沒有公理,如此橫蠻霸道!忒不講理了呀!哪有打服的人心呢?

  • 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說的好:“秦,虎狼之國,不可信。

人人都在盼望有一個人站出來“主持公理”揍死這該死的秦國!哪怕讓他做“天下共主”呢!只要可以揍死該死的秦國。

然而,遍視天下,能和秦國一戰的也就是楚國了,楚懷王果然也不負天下人望,其一生就是和秦國戰鬥的一生,並且犧牲在了戰鬥的最前線。

  • 當時,屈原說楚懷王說:“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

楚懷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親自去了秦國搞外交戰鬥,生未能返回故里。

楚懷王死在秦國的那一刻,天下人已經把楚懷王封成了神——不畏強秦與秦國戰鬥不息的精神象徵。

古時候的社會是宗法社會,講究血統,於是,凡是楚懷王嫡系子孫天然的就非常具有反強秦的人望了。

  1. 一個放牛的小娃娃就因為他是楚懷王的嫡系子孫,天下人望就歸了他。視他為“天下共主”!項梁尊放牛娃娃為主,天下人歸附,遂成大業!
  2. 項羽掩耳盜鈴,自己殺死了放牛的小娃娃,欺瞞自己以為天下人不知,其實天下皆知他殺死了楚懷王子孫,又做橫行霸道之事,得名西楚霸王,忤逆了天下人望,終於烏江自刎,英雄末路去了。
  3. 劉邦一介布衣,故意做姿態順應天下人望,全軍縞素,為楚懷王子孫放牛娃娃披麻戴孝,為楚懷王子孫復仇,收穫了天下人望,遂成了“天下共主”!

天下霸業,無論爭鬥多少年,爭的終歸還是人心!


葭明通半瓶歷史


誰的拳頭硬,誰就可以當老大,反秦戰爭中最開始陳勝拳頭最硬,因此陳勝是盟主;陳勝死後,項家勢力最大,項家作為一個小貴族,有點不上了檯面,故將楚懷王搬出來裝點檯面。楚懷王其實就是一個傀儡,他身後的項氏家族才是真正的天下共主,擊敗秦軍的也是項家軍。周天子早就沒有了,更何況戰國時代的周天子就只是一個傀儡,反秦需要實力玩家,不需要周天子這樣的過河泥菩薩。天下共主只是名義上的,誰當這個共主,誰就會招來秦軍的重點關照,因此項家推出的楚懷王當天下共主。

秦軍當年橫掃六國,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的赫赫武功深深威懾著六國貴族,很多六國貴族都是經歷過滅國之戰的,他們對秦軍的恐懼深入骨髓。秦始皇崩後兩年,一無所有的陳勝率先發難,一時天下反秦洶洶,陳勝很快聚兵百萬,佔地千里,然後分出各路軍隊四處掠地,他自己則開始享樂成果。陳勝分出去掠地的軍隊名義上是歸陳勝節制的,事實上很多出去後就不再聽陳勝命令了。楚國的項家是自己起兵反秦的,但是他們仍然尊陳勝為盟主。

秦朝派章邯武裝了驪山刑徒軍,數數約七十萬人,出關後第一個要擊滅的人就是陳勝。秦朝刑徒軍大多數都是軍旅世家子弟,或者窮惡極惡的犯人,他們短時間內完成訓練,作戰能力遠遠超過陳勝的烏合之眾。很快章邯擊敗陳勝的百萬大軍,陳勝本人在逃亡途中被親信斬首獻秦。陳勝死後,項燕成為起義軍首領,章邯又率軍擊項燕,多次激戰後項燕戰敗身死。陳勝、項燕死後,趙國成為最強大的一支起義軍,章邯又北上擊趙,還請長城軍團南下助戰。

項羽確實是一位戰神,他殘暴好殺,戰力驚人,誅殺宋義後,他率三萬楚軍衝擊長城兵團,將秦軍陣形打亂,五萬長城兵團戰士全部戰死。章邯由於內受趙高脅迫,外受楚軍戰力影響,最終選擇了率軍投降項羽;如果章邯跟王離合作得好,以二十五之眾擊項羽三萬人,當無戰敗之危。項羽戰勝秦軍主力後,成為義軍首領,率軍入關滅秦,分封十八路諸侯,自封西楚霸王,並很快弒殺天下共主楚懷王。


大秦鐵鷹劍士


首先,楚懷王並不是什麼天下共主,他只是反秦義軍推出的一面旗幟罷了,也只代表楚政權而已。至於周天子,世上早無周天子了。

第一,秦末大起義時,周天子已經消失近半個世紀了

周代的最後一個天子是周赧王。周赧王名為天子,實際上什麼也不是。在戰國時代,周王室已經毫無地位了,也毫無政治影響力。不僅如此,周王室還分裂為兩個小國,一為西周國,一為東周國,周赧王依附於西周而生存。可以說,周天子就是寄生蟲罷了。公元前256年,西周國被秦所滅,不久後,末代天子周赧王去世,周朝的歷史實際上就宣告結束了。到陳勝吳廣起義時,距周赧王已經將近半個世紀了,周天子早被歷史遺忘了。

第二,楚懷王不是天下共主

楚懷王只是個傀儡罷了。

在秦末起義的各路義軍中,楚政權實力最強,影響最大,故而楚政權實為反秦之中堅力量。楚政權的復興,還得從陳勝說起。陳勝起義後,打出大楚的旗幟,他自立為王,建立“張楚”政權。陳勝敗亡後,楚政權的旗幟不倒。項梁、項羽繼續革命,已經年過七十的謀士范增指出,陳勝之所以失敗,原因在於“不立楚後而自立”。楚地一直流傳一種說法,“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范增勸項梁應該立楚國王室的後人。項梁採納其言,從民間尋來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立為楚王,後世也稱他楚懷王,與祖父相同。

反秦的兩大英雄,項羽與劉邦,都出自楚政權。項羽在關東殲滅了秦軍的精銳部隊,而劉邦則西進關中,攻克咸陽,秦國由是滅亡。在反秦戰爭中的,楚政權的確是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然而,真正控制楚政權的人,卻是項羽,楚懷王不過是個傀儡罷了。

第三,楚懷王“義帝”的名頭也是虛的

在反秦戰爭中,除了楚政權外,趙、韓、魏、燕、齊等政權都死灰復燃。起初這些政權是各自為政的,不過由於項羽在鉅鹿之戰的神勇表現,使得楚政權實際成為諸政權及獨立義軍的領導者。

秦滅亡後,項羽便覺得楚懷王礙手礙腳,他召集各路義軍首領,直言不諱道:懷王只不過是我們項家所立,沒有任何征伐之功,只是天下暴動剛興起時,不得不借助六國君主後裔的號召力罷了。這個話,也是實情,楚懷王完全是項梁、項羽叔侄手中的工具而已。

項羽先自立為“西楚霸王”,把權力凌架於眾諸侯之上。而後,他給楚懷王一個“義帝”的稱號,趕到江南。義帝可稱說是名義上的帝罷了,有名而無實。後來,新一輪內戰爆發後,項羽擔心各路諸侯以擁立義帝為由反對自己,索性斬草除根,派人處死楚懷王。

因此,自始至終,楚懷王都不是什麼天下共主。


君山話史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仔細思考一下,不難發現。所謂的周天子,說好聽點是天下共主,說不好聽的點,就是諸侯手中的傀儡,甚至是在戰國時期,就根本再也沒有做傀儡的資格了。因為各諸侯國都稱王了,在一定意義上,和周天子是在平等的地位上。要不然秦昭襄王時期,怎麼瞬間就把周朝給滅了,而其它六國一點異議也沒有?其原因很簡單,周朝周天子沒什麼作用了。

等到秦朝一統天下後,周天子的影響徹底地無影無蹤。那麼既然如此,為何秦末,各路起義軍都奉楚懷王為主,以楚國為尊?

表面上,楚懷王為各路義軍的天下共主,但其實很多反秦義軍都是看在楚國強大實力上,才不得不尊為其主。

首先,在六國當中,楚國在滅國之後是保留最強的反秦力量,這可以從項梁項羽叔侄起兵之時,瞬間就有江東六千子弟跟隨。在客觀程度上,楚國在滅國之際,有效地保護了楚國的有生力量,畢竟楚國的疆域太過遼闊,只要楚國百姓化整為零,等待時機,秦國自然不會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應付,所以陳涉、項羽、劉邦這些楚國故民才能夠成為日後的反秦主力。


其次,在六國當中,只有楚國反秦意願是最強的。這並不是說其它五國不想反秦,恰恰是因為其它五國在反秦起義中,大多不是戰國時期的諸侯後裔,說白了,就是五國故地的起義首領開始拉旗造反。而楚國,從陳涉首義開始,就一直走在反秦的前列。這話怎麼說呢?

眾所周知,秦國都是推行有著強烈的軍國主義法家思想。所以秦朝建立以後,便向其它六國推行所謂的秦法。而楚國和其他五國不一樣的是,五國是處於中原,楚國處於南地,保留了大量的楚國習俗和思想,比如道家思想。這其實就與秦法格格不入,僅靠十幾年的時間去強行推行,是很難的。所以這秦法在楚國就引起了強烈的反抗。以致於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


青史回聲


秦帝國末期,由於秦朝施行暴政,民不聊生,遂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爆發了大澤鄉起義,楚國舊貴族勢力項羽也趁這個機會舉起了反抗秦國暴政的大旗。但是項羽感到缺乏合理的口號反秦,畢竟言不正名不順。於是找到了一個楚國王室后羿的人,立為了楚懷王,在項羽的威懾下,楚懷王成為了反秦義軍的共主。

那麼,項羽為什麼立懷王為反秦義軍的共主,而不是周天子呢?
第一代楚懷王


周天子已經斷了傳承

周朝傳位到周赧王姬延的時候, 周朝已經衰微,各諸侯國已經不再聽周天子號令。當時秦國日益強大,已經攻佔了韓趙魏三國的很多地方,眼看就要亡國時,周天子惶惶不可終日。楚國為了抑制秦國的勢力,向周天子諫言,以周天子名義號令各國一起攻秦,以恢復周天子號令天下的尊位。周天子姬延覺得是個光復祖業的機會,遂拼湊起五千多人馬,並向其他諸侯國發天子詔書,約定一起攻秦。結果周天子姬延被放了鴿子,除了燕國、楚國派了少許兵馬前來,其他四國鬥爽約了,周天子只好帶著自己的人馬回到了周地。

眼看秦統一天下已成趨勢,周天子姬延索性帶著周朝剩下的家當投降了秦國,秦昭襄王封周天子為周公,安置姬延在梁城,並控制起來,秦國沒收了象徵國家權利的九鼎。從此以後,周朝失去了傳承,再也沒有了周天子,周皇室成員也在秦國的掌控之中,項羽也就再也不能找到周天子號令推翻秦國,況且,周王朝的覆滅離項羽那個時代已經近一百年,早就沒有了號召力,也就沒有必要以周天子為天下共主反秦了。

第二代楚懷王

楚懷王依然有號召力

楚懷王熊槐在位期間,帶領著楚國人走向了楚國的巔峰,與當時的秦國和齊國並列為三大強國。從領土面積上講,楚國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物產豐富,人口充沛,軍隊強盛。楚國時常與齊國聯合一同抗擊秦國。

秦國丞相張儀用欺騙手段欺騙楚懷王與齊國斷交,楚懷王惱羞成怒對秦國大舉用兵,結果遭到慘敗,韓國魏國趁楚國危難之際偷襲楚國,楚國國力一落千丈。

不久秦昭襄王又再一次欺騙楚懷王來到秦國談判,直接扣留了楚懷王,昭襄王要求楚懷王割地求和換取他自身的自由,懷王為了捍衛楚國的國土,斷然拒絕了秦國的無理要求,懷王最終慘死在了秦國。
西楚霸王項羽

楚懷王慘死秦國的消息傳來,楚國舉國悲痛,就像死了自己的父親一樣,令人感到惋惜,懷王為了捍衛楚國疆土拒絕割地求換取自由,這種如此大義的精神,深深的刺激著楚國人的神經,楚懷王在楚國人民的心底,如同神一般的存在。項羽深知楚懷王在楚人心裡的地位,於是找到了楚國貴族后羿熊心,立為楚懷王,為的就是利用懷王在楚國人的威望立起反秦的大旗和喚起楚國人內心深深的仇恨。

響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遺言

項羽的祖父項燕在秦楚的最後一戰被秦軍殺害,項燕戰死前發出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一如同詛咒般的誓言,這一誓言一直在楚國反秦義士之中久久迴盪。項羽立楚懷王為天下共主,就是為了實現其祖父項燕立下的誓言,推翻秦國光復楚國也是項羽作為楚國人的抱負。再說,項羽率領的楚軍又怎麼會立其他與楚國不相干的人為共主,為頭領呢。


月夜讀春秋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一句“預言”


《史記》中記載,在楚懷王死後,楚國南公說過這麼一句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為了證明這句預言的準確性,楚人陳勝建立的”張楚“政權,以及“霸王”楚人項羽建立的”西楚“政權接連對此進行了驗證。


當時的時代、當時的人們對這樣的情況很信服的,就好像”大楚興,陳勝王“一樣,要給老百姓留有自己是受命於天的印象。


而這何嘗不是處於戰亂之中人們的一種精神寄託呢?




二、不服秦


秦惠文王時,張儀忽悠楚懷王熊槐,說好的六百里土地變成了六里,後來不止六里土地沒得到,最後還割讓了城池,在外交方面與齊國也交惡 。


秦昭襄王時,又是這個楚懷王熊槐,以結盟名義被忽悠到了秦國,最後堂堂楚王竟軟禁在秦國至死。


接連幾次被秦國戲耍,楚國為此國君死亡,外交失信於天下。


而在秦統一六國的進程中,楚國的軍事實力並不差,但因為各種原因最後竟被秦國滅了。




而秦國呢?它只是近百年才慢慢步入強國之列。


老牌強國最後竟被一個新晉國家虐成這樣,楚國人都表示:”我不服!“


所以擁立熊槐的後人熊心為楚懷王(兩人都為楚懷王),更能喚醒廣大楚民對秦國的仇恨,激發更多反秦義軍的力量和擴大軍隊規模。



三、周王室式微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春秋五霸“和後來”戰國七雄“的崛起,周王室漸漸減少、甚至失去了對眾多人口、土地、諸侯國的支配權,導致大周王室要附庸國的保護才能維繫所謂的統治,最後僅剩的王畿洛邑也被強秦端掉了。


所以在周朝建立的八百年間,它有超過一半的時間是用來“打醬油”的,它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種象徵意義,而沒有絕對實力和諸侯國抗爭。


所以反秦的天下共主如果選周王室的後人(周朝已經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國給滅了),對百姓來說沒什麼激勵意義或產生反秦情緒。



綜合以上分析,反秦義軍打著興楚的旗號,選楚懷王熊心為“天下共主”是順應當時的時代潮流,是順應民意的。


千史千尋


為什麼會是周天子呢?義軍反秦時周朝早亡了,哪還有周天子?

而且從東周首位天子周平王開始,周天子就只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前期共有140多個諸侯國,各國爭相稱霸,史稱春秋時代,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後進入戰國時代,打到後來勝出者七,稱為戰國七雄。

週末代天子周赧王時,周朝分為西周國和東周國,公元前256年,周赧王病逝,秦國攻入周都城洛陽,西周公投降,周朝滅亡。前249年又滅了東周公,到秦滅亡時別說周天子,姬家血脈基本上都沒了。

不過,楚懷王這“天下共主”也只是有個名頭。史上有兩個楚懷王,一個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國君熊槐,一個就是秦末義軍共主熊心(也叫羋心)。

熊心本是楚國貴族,有楚國王室的血統,楚被秦滅之後藏在民間,以幫人放羊過活,沒有半分勢力。他能成為“天下共主”是因為項家叔侄的扶持。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後,彷彿吹響了反秦的號角,各地義軍如雨後的春筍紛紛冒出頭來,項梁也是楚國貴族,他的父親項燕是楚之名將,秦滅楚時自殺而亡。

所以項梁項羽都深恨秦朝,隨之舉起造反大旗。古人幹啥事兒都講究個名份,如果以秦朝人或楚國貴族的身份反秦,感覺份量不夠,吸引不到更多的義士來投。

項梁就聽從了范增的建議,找到正在放羊的熊心,擁立他為楚懷王,借一借祖上的名氣。

這杆大旗就此樹了起來,與那些沒名沒份的起義軍比起來,的確名正言順多了,成為義軍中最有影響力的一支。

熊心也是聰明人,沒被天上掉下的餡餅砸暈頭。他雖然本來無權無勢,卻並沒有成為項家的傀儡,而是儘量利用局勢為自己增加份量,盡力保持著獨立。

只能說那時候的人還比較純樸,要是將曹操換成項羽,早將熊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哪能容他像模像樣的當著楚王?明明是自己拼死拼活打敗了四十萬秦軍,反而讓他與諸將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

結果劉邦先入關中了。

項羽之懊悔可想而知,派人去問熊心這事兒該怎麼辦?在他想來,要不是自己叔侄,熊心還在過著苦巴巴的日子呢,而且大家都是楚國人,又有這麼長時間的交情,熊心怎麼也得站自己這邊吧?

但是熊心估計是為了制衡項羽,立挺劉邦,說依照前約。

項羽簡直要氣死,從此恨上了熊心。

按照熊心的思維,這樣一來項羽和劉邦必然會相爭,那他們就都得爭取自己的支持,自己的重要性也就凸顯出來了。

可他千算萬算也沒算到的是,項羽不是政治生物,他是名將,在政治上喜歡的是直來直往。

既然熊心這麼不給面兒,項羽就派英布等人把他給殺了。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