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懷王為何要發出一道愚蠢的盟約,先入關中為王?

豬豬大師


因為沒有‘’先入關中者為王‘’這道盟約,是沒有諸侯主動攻擊秦國核心區域關中地區的,包括劉邦也不願意西進。

這和當時的政治形勢有關,楚懷王熊心做出這道命令是在反秦起義處於低谷時期。



首先是陳勝、吳廣領導的起義軍失敗,陳勝、吳廣先後被殺,陳勝部將周文部打進函谷關,卻被秦將章邯一路反殺,最終陳勝部起義失敗。

不僅如此,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剿滅了整個黃河以南的反秦義軍主力,魏國首領魏咎被殺,齊國首領田儋被殺,楚國首領項梁被殺,趙國都城被圍,整個天下的反秦鬥爭受到沉重打擊。



楚懷王熊心做為楚國名義上的首領,他這個楚懷王還是項梁立的,之前只是個放牛娃,項梁在時,楚懷王不過是個傀儡,現在項梁戰死,楚懷王熊心開始處心積慮的想奪回政權。

要想奪回政權,楚懷王進行了內部人事安排,自己掌兵權,奪項羽和呂臣軍隊,之後令自已親信宋義為上將軍,項羽、范增為副將,帶兵北上救趙。

在外部,楚懷王必須要有足夠的賞賜封賞諸侯,一是讓諸侯服從自己,三是提高自己的威望。



於是‘’先入關中者為王‘’這對諸侯們來說是莫大的誘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所以劉邦去了,不要覺得劉邦有多麼偉大,他就是衝著‘’先入關中者為王‘’這個賞賜去的。因為當時西進攻打咸陽沒人去的,諸侯們普遍認為咸陽是秦都,防守力量最強,誰去就是送死,當年的周文就是榜樣,當然有封王賞賜就不一樣了,但也只有劉邦一支隊伍去而已。

當時的諸侯普遍和宋義的想法是一樣的,畏懼秦軍主力,宋義北上救趙,到了鉅鹿附近就開始觀望,並不急於出手,反而是保存實力,靜觀其變。宋義這一態度,基本上是當時諸侯的想法,鉅鹿城外燕國、齊國都是在觀望,不敢主動出擊,要不是出了個項羽,秦軍主力真沒這麼容易被擊破。



所以楚懷王的這道命令很有必要,既是調動諸侯積極性,又為自己增加權威,只可惜後來事態的發展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楚懷王的心思你別猜,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我來說說吧!

一、楚懷王本是項梁扶上去的傀儡,目的是為了利用楚懷王凝聚人心、提高人氣、籠絡人才和聚集兵源。

秦滅六國,其他五國的軍隊基本上被秦屠殺殆盡,只有楚國仍然保留著一定的實力,楚國雖亡,但是,仍然有許多散落的人才。

所以,原來的六國再度自立起義時,楚國力量最為強悍。

楚懷王本是楚國君主的子孫,號召力自然是最大的,所以,項梁扶持傀儡,楚懷王是最佳選擇。

二、項梁被殺後,楚懷王想就此崛起,掌控大權。

項梁由於大意,被章邯幹掉。楚懷王本是傀儡,他自己也知道,項梁如果在世,他很難有機會翻身,但是,項梁突然被章邯幹掉了,這讓楚懷王驚喜不已,這可是千載難逢的翻身良機呀!抗爭命運的時刻已經來臨!

所以,楚懷王立刻行動起來,幾項措施還是非常靠譜的。

1.牢牢把控項氏的軍權。項梁一死,他趁項羽羽毛還沒有長全,迅速把楚國的軍權牢牢地控制在手裡。楚懷王利用自己的身份剝奪了項羽的軍權,為了表示對項羽的安慰,給項羽封了個沒有實權的長安候,因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被項梁控制的時光是暗無天日的,現在,必須抑制項羽。怪只怪項梁身前沒有做好安排,根本沒想到自己會突然身死,項羽又年輕,沒有很好的應對之策,讓楚懷王輕鬆地鑽了空子。

2.打壓項羽的同時,迅速培養自己的親信。他組織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分兩路攻打秦國。秦國的主力部隊正在圍攻趙國,有章邯和王離兩大軍團共計四十餘萬兵力,所以楚國主力軍必須北上;另外一路非主力軍向西攻打咸陽,幹掉咸陽的軍隊、幹掉秦二世。

兩路領軍將領的人選,楚懷王費盡了心思。

他提拔了宋義作為北上軍隊的大將軍,而讓項羽給宋義當副手。一是用宋義壓制項羽,管住項羽。二是提拔宋義作為心腹和親信,統領最精銳的主力軍隊,就是要牢牢掌控楚國的軍事。

楚懷王之所以沒有除掉項羽,是因為項羽有超強的統兵打仗能力,沒有到必須除掉的時候。

他同時提拔了劉邦作為西進軍隊的大將軍,楚懷王一方面希望劉邦能夠成功,一方面也不是太看好劉邦,因為劉邦的兵力太少,楚軍主力都在宋義那兒呢。他讓劉邦帶兵西進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吸引分散秦國的兵力,配合北上救趙的主力軍作戰。這個決策有利而無害,如果劉邦真能打進咸陽,那麼劉邦是自己提拔的,應該會心存感恩,就算劉邦自立,那麼這邊還有宋義呢,等到宋義北伐取得勝利,可以率領勝利之師一舉西進,楚懷王反正都是不吃虧的。

三、“先入關中者為王”的盟約一舉多得,並不愚蠢。

1.“先入關中者為王”看似會引起各路諸侯爭先恐後的西進,其實不然。原因很簡單,因為還有章邯、王離的主力大軍正在北方呢,如果貿然西進攻擊咸陽,待到章邯、王離回軍,就會形成前後夾擊的險境,所以,一般諸侯是不敢貿然出擊咸陽的,只有消滅了秦軍在外的主力,才能放心進擊咸陽。

2.“先入關中者為王”是一道恩賜令。是楚懷王送給劉邦的恩賜令,因為楚軍只有劉邦的軍隊是西進攻取關中的軍隊,宋義的主力部隊是開往鉅鹿準備與秦軍主力開戰的,所以,劉邦是最有可能先入關中的,這也可以看成是拉攏劉邦的一項手段。但是,憑劉邦的一點兵力是不是能攻入關中,又或是真的攻入關中,能不能坐穩關中王,楚懷王心知肚明,楚懷王最大的寶是押在宋義身上的,在他的心裡,是要通過宋義的成功,達到自己政治理想的巔峰的,所以,最終由誰做什麼王,肯定是由自己說了算的,這一道恩賜令真正說起來也只是一道“偽恩賜”!

3.“先入關中者為王”是一道催命符。有了這個約定,北伐的軍隊就會奮力殺敵,以期早日取得勝利而轉戰關中,有了這個約定,一些零散的勢力,都會不約而同殺向關中,直取咸陽,零散的勢力雖然弱,但是數量多了,也不是開玩笑的。劉邦的軍隊越打越多,就是得到了一些零散勢力和散兵遊勇的加入,因為他們是同一條路線、同一個夢想。這也加快了秦朝滅亡的進程,所以,說這個約定是秦二世的催命符,凝聚起了超強人氣和戰略意圖。

4.“先入關中者為王”是一副提氣散、興奮劑。關中財寶無數,美女如雲,秦始皇將所有的家當都放在了咸陽,有誰不垂涎欲滴。捨生忘死的戰爭到底是為什麼,不就是為了過上好日子嗎?這個約定是激發天下人貪婪慾望的興奮劑,提振天下人勇氣的提氣散,極大地激發了天下人攻取咸陽的鬥志和勇氣。

5.“先入關中者為王”是一道平衡術。楚懷王雖然把最大的寶押在了宋義身上,但是亂世之中,人心難測,如果宋義做大之後,學著項梁幹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他必須要有兩手準備,如果劉邦先進關中為王,不尊自己,那就利用宋義幹掉劉邦,如果宋義做大之後不尊自己,就利用劉邦抗衡宋義。如果兩人都想自立山頭,那就是天意,楚懷王也只能認命了,他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剩下的就是等待!

可惜,令楚懷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最大的希望——宋義,在北伐的路上就被項羽殺掉,項羽崛起的速度太快太快,一個多月的時間,楚懷王的夢想就被項羽無情地打破,最終,楚懷王連個壽終正寢都沒享受到,被項羽派人殺害,令人唏噓不已。

我是正史風雲,致力於正史的研究和分析,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帶給您一些快樂或歷史人文知識。期待著您的點評!啥?關注了,啥也不說了!眼淚汪汪滴!




正史風雲


楚懷王與諸侯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這條盟約並不愚蠢,是當時楚懷王為了激勵反秦將領,而制定的獎勵措施。

1、這條盟約是為了激勵諸侯王反秦

據史書記載,楚懷王熊心是反區秦大將項梁所立,是秦末反秦各路諸侯的首領。

當時,首先揭竿起義的陳勝已死,並且反秦大將項梁戰敗死亡,秦國軍隊力量還非常強大,所以楚懷王為了激勵諸侯王反秦,儘快滅亡秦國,就與諸侯王約定“先入關中為王”

2、當時並不是所有將領都搶著想去關中

因為當時,秦國大將項梁剛剛戰敗,秦國軍隊還非常強大,常常乘勝追擊,各路將領都認為先入關中不利。

而只有項羽因為怨恨秦軍擊敗項梁,所以自告奮勇,願意同劉邦一道西進入關。

3、因為項羽暴虐,所以楚懷王沒有派項羽與劉邦一起西進入關

當時,諸侯將領都反映,項羽為人兇悍暴躁、狡黠狠毒。曾經在攻打襄城的時候屠城,城中沒留下一個活口,全部坑殺而死。他所經過的地方,沒有不遭殘殺毀滅的。

並且楚軍屢次輕率出兵,以前的陳勝、項梁都失敗了,諸侯將領建議變更辦法,派遣忠厚年長者,持仁義之師而西進,向秦國的父老兄弟講明道理。

而秦國的父老兄弟都飽受秦始皇危害很久了,如果要是真有位寬厚年長者前去,不施暴虐,應該容易攻下關中。而項羽兇暴,不可派遣,只有沛公劉邦一向是寬大厚道的長者,可以派遣。

4、所以派遣劉邦西進,攻入關中

因為諸侯將領的建議,楚懷王於是派遣沛公劉邦西進進取關中,而沒有同意項羽一起前行的請求。

改派項羽與宋義北上,救助當時已經被秦軍圍困的趙國,並且封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但是後來,項羽將宋義殺了,自封為項王。

結語

項羽雖然是被後世經常讚揚的英雄將領,但是他採取暴政,屠城坑殺,極度殘忍。並且剛愎自用,不捨得封賞有功之將,所以後來項羽的很多部將都歸附了沛公劉邦,讓劉邦最終先入關中,佔取道義上的優勢。


管理故事會


這一盟約是為了救趙國而做出的決策。

當時楚國的形式十分危急。

楚國實際上的當權者,項羽的叔父項梁在定陶被秦朝章邯軍大敗,項梁身死。

諸侯震驚!

好哥倆項羽和劉邦只得從陳留撤軍。

項羽和呂臣各居彭城東西,而劉邦則前突至碭郡,三軍拱衛彭城。

於是,楚懷王將國都從盱眙遷至彭城。

而嚇得楚軍東躲西藏驚恐不已的章邯軍卻大搖大擺的北上去打趙國去了。

劉邦的老朋友趙國丞相張耳派使者到楚國求救。

救不救趙國,?如何救趙國?

救趙國是大義所在,也是在救楚國自己。

當時抗秦的首義,張楚政權的陳勝已被秦軍擊敗。

而戰國時期的山東六國貴族後裔紛紛被各路義軍推舉出來號召百姓抗秦。

楚懷王熊心正是作為楚懷王熊槐的孫子被項梁推舉出來的。

作為抗秦各諸侯王的比較強的一支,救援趙國是大義所在。

各路諸侯分立才能有效的分解秦軍的力量,所以,救趙王歇,就等於救自己。

楚懷王內部商議已定要救趙國,但是,面對強大的剛剛擊殺了項梁的秦軍,

如何救趙,變成了最關鍵的問題。

分散秦軍兵力,分兵兩路,一北進救趙,一西進攻擊秦都關中成了最好的方案。

秦軍的主力在邯鄲,如果傾盡全力去攻打,以楚方新敗之軍,風險未免太大。

所以,兵分兩路,一路北上相機救趙;

而一路西進,進攻關中,“攻秦救趙”,分解秦軍的主力兵力成了當時最好的方案。

北路,以宋義為主將,項羽為次將。

西路:以劉邦為主將。

其實,誰都不願意西進,畢竟秦兵正盛,關中腹地的防衛能力更是強盛。

除了項羽,誰都不願意往西。

但是楚國諸老將偏偏不願讓項羽領軍西進。

認為項羽太年輕,而且老愛屠城,不易聚攏人心。

而西路軍單靠兵力是不行的,必須有個寬厚的長者領軍,

西進途中,寬柔並濟,又拉又打,才能長途奔襲到咸陽。

所以,年屆五十的劉邦,被選中擔此大任。

楚懷王定下先入關中為王,也算得是鼓勵兩路軍積極作戰的好策略。

以當時的情況,兩路軍的難度相當,甚至西路軍更艱難。

不能說是一項愚蠢的盟約。


泰林說趣史


這裡是芒果論史!

楚懷王熊心定下“懷王之約”並不見得是一種愚蠢的行為,相反的,這個約定是一種積極的、正面的對楚軍將士的激勵行為。

其實,楚懷王定下懷王之約的歷史背景和大家想象中的有所不同。因為這個時間點距離秦朝滅亡的日子已經不遠了,所以大家可能就想當然的認為秦王朝大勢已去,起義軍風頭正盛,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秦末第一個帶頭起義的陳勝,而起義事業做得較好的是項梁,在楚懷王定下懷王之約前,陳勝早已經潰敗滅亡,田儋為章邯所殺,項梁身首異處,趙國被秦軍包圍,各路諸侯不敢救援。無論從哪個方向來看,在軍事上秦軍的實力是碾壓起義軍的。

也就是說,在楚懷王定下懷王之約的時候,正是整個秦末起義軍的低谷期,秦朝的滅亡不能歸結到章邯軍隊實力不行,是秦王朝內部的極度腐敗和項羽的神勇促成了章邯的投降,秦與起義軍的形勢變化是一場出人意料的反轉。

但在這場反轉之前,絕大多數人都不看好起義軍。楚懷王將軍隊分為兩路,一路向北救援趙國,一路向西攻入關中。向北走意味著要和章邯率領的大軍團進行殊死搏鬥,向西走則意味著進入秦王朝的核心領地,與秦軍決戰。

僅僅是一個章邯就已經打得起義軍喘不過氣了,那繼續向西呢?想必拱衛中央的軍隊不會比章邯的軍隊差吧?因此,幾乎沒有人願意向西進入關中,所有人都想向北走,唯一有意願西進的僅是劉邦、項羽二人而已。


向北走,意味著可以不出力氣幹活,就如同那些圍觀趙國被困卻不敢出兵救援的其他諸侯國一樣,而向西走,則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眾多將領的共同決策下,項羽向西走的請求被駁回了,原因在於項羽暴虐嗜殺,楚軍實力不足以擊潰秦軍,反而會激起民怨。

但是劉邦不一樣,劉邦是一個“長者”,嘴巴會好聽的說話,反正都不能擊敗秦軍,倒不如讓劉邦去哄哄百姓,從內部瓦解秦人對秦軍的支持,擴大起義軍實力。劉邦西進的時候,一共有5000人,想靠這點人端了秦朝的大本營,無異於痴心妄想,所以說,楚懷王給劉邦的作戰定位其實並非滅秦。

經過以上的講述,大家想必已經明白了楚軍當時的整體氛圍,唱衰起義軍是團體共識,人人都覺得秦王朝很強大,人人都覺得起義軍打不過秦軍,如此這般帶來的是士氣的極度低落,楚懷王如果不給出點東西激勵人心,說不得這支起義軍就會崩潰了。


“先入關中者王之”雖然是一個憑空劃出的大餅,但實際上卻很有效,這讓劉邦、項羽等將領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加強了楚軍的凝聚力。所以說,根本不會出現題主所言“大家都去打關中,而不北上”的情況,楚懷王的這個決策並不愚笨,反而還很聰明呢。

喜歡別忘了點個關注哦!


芒果論史


在定陶大戰時,項梁被秦國大將章邯所殺,楚懷王接收掌領軍權。

項梁在世時,楚懷王只是他立的一個傀儡,為了號召以前的楚國人出來抗秦的作用,所以楚懷王對此一直有怨恨。項羽是項梁的侄子,感情上對他也是很排斥。另外,項羽的能力太強,在軍中很有號召力,擔心他氣勢過盛。

再有,項羽的性格殘暴,飛揚跋扈,常有屠城的嗜好,別人很難駕馭。所以,他要打壓項羽,扶持劉邦。

項梁前使項羽別攻襄城,襄城堅守不下。已拔,皆阬之。《史記.項羽本紀》項梁使沛公及項羽別攻城陽,屠之。《史記.項羽本紀》

重整軍隊後,他把軍隊一分為二。一路以宋義為主將,項羽為副將,負責向上北伐。當時,秦將章邯已經對趙國進行了合圍之勢,讓項羽去解救趙國。章邯是一個硬茬子,殺了陳勝,平定了起義軍,項梁也被他收了,能力是很強的,楚懷王是故意給項羽出難題;

另一路以劉邦為主將,向西進攻,目標秦國首都咸陽。這樣可以逼迫秦軍回軍救援,“圍魏救趙”,明顯派了劉邦一份好差事。最終,劉邦順利攻破咸陽,因為害怕項羽報復,不敢稱王,於是退軍霸上。

楚懷王定下“先入關中為王”,一方面是為了激勵各路諸侯向秦國首都進攻,加速秦國滅亡,另一個是為了打壓項羽。

但是,他沒有想到,項羽不但把主將宋義殺了,掌管兵權,而且通過鉅鹿之戰打敗章邯率領的秦軍,收編他們的軍隊後,實力大增。整編軍隊後,往西進攻,最終攻入關中。

項羽稱王后,開始對楚懷王進行報復。漢元年(公元前205年),項羽將楚懷王流放於今天的湖南地區。在路上,指使英布截殺他於江中。

我是老魚,請關注我,每天和你一起看世界,品歷史,長見識,樹人格。


老魚侃世界


這道盟約並不愚蠢,可以說項羽之敗,與這道盟約有非常大的關係,鴻門宴上的冷處理,分封劉邦等,都是受制於這道盟約。這是楚懷王熊心制約和奪取項家領導權的重要一步,項梁在定陶戰死後,在外攻城略地的項羽和劉邦得知馬上收兵後退,陳勝部將呂臣也與英布等駐兵彭城,項梁立起來的旗幟楚懷王藉此機會靠前指揮抓領導權,“懷王恐,從盱臺之彭城,並項羽、呂臣軍自將之”,並且以呂臣為司徒,以其父呂青為令尹。封沛公劉邦為武安侯碭郡長,帶領碭郡兵。


後楚懷王熊心本是楚國貴族,在楚國滅亡後,隱匿民間為人牧羊。(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項梁起事後,採納范增的建議,自稱武信君,楚地民眾因為楚懷王熊槐因不割地而困死在秦國而可憐懷念他,故項梁找到他的後代熊心立為楚懷王,以從民望,都城設在盱臺。但項梁這一次看走眼,熊心在楚國滅亡後流落民間,牧羊為生,這幾年的時間,應該是熊心長見識知人情冷暖的重要經歷,詩書未必能讀,對於權謀手腕倒是無師自通,從項梁死後熊心馬上從後方盱臺來到前線彭城一事,可見有膽識有謀略,接下來他的做法就更有意思了。


章邯從一舉擊破叩函谷關的周文軍,一路逼死陳勝吳廣,大破義軍,到東阿先破田齊軍,定陶再敗項梁,以為楚地名將死盡,就移師北上,攻打魏趙等國。魏國先破,魏王咎自殺,其弟魏豹投奔楚國,楚懷王這時展現出王者風範,給魏豹幾千兵馬,讓他率領再去恢復魏地,這是極有遠見的戰略,為對手樹立敵人壯大己方。與此同時,收了項家軍權的熊心,又連續下了兩著棋。(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首先,對章邯大軍與王離北方軍團合圍趙國鉅鹿的事做出反應,命原楚國老臣宋義為卿子冠軍,率項羽、范增、英布等將北上救趙。又在掌控南方各支義軍的領導權後,與他們訂下著名的懷王之約,即先入關中者為王。還命令劉邦收集項梁、陳勝餘部西行攻秦,項羽看到這情形,不願決前去救趙,自告奮勇也要西行攻秦。熊心不同意。(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從這裡可以看出,這是有意在扶持其他勢力與楚國中堅項家抗衡,帝王之道邊用邊壓,只有手下多頭並起,才能左右騰挪,獲得最大的迴旋空間,如果劉邦項羽一同西向攻秦,項羽先入關的可能性更大,那時軍權再回項家人手裡,又有了天下名望,不符合楚懷王的利益,所以壓制項羽,提拔劉邦。就這一道看似簡單的盟約,對後來突破危局的項羽形成極大的壓力,迫使他不得不廢罷楚懷王自立,在政治上形成非常被動的局面。


南方鵬


楚懷王與眾將“先入關中者王之”的約定,是在吸取陳勝、項梁失敗經驗的基礎上做出的。

他試圖達成三個目標:提出楚懷王對天下秩序的構想,贏得諸侯支持;改變單純軍事路線,瓦解大秦;釋放楚國國內矛盾,併力反秦!

只不過,計劃不如變化快,形勢的發展使這個約定成了一紙空文。

“先入關中者王之”提出時的各方形勢。

趙數請救,懷王乃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北救趙。令沛公西略地入關。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為王。——《史記.高祖本紀》。

楚懷王提出這個約定時,天下的形勢是:

1、反秦大業陷入危機,但大秦也已遭重擊。

九月,章邯大敗項梁,楚軍主力損失大半!

隨後,章邯“以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秦軍攻取邯鄲,圍困鉅鹿。

此時,王離軍兵糧足,天下諸侯紛紛派兵救援,但只能對峙,不敢直接與秦軍交鋒。

但是,在此前的戰爭中,秦帝國也遭到了巨大打擊。尤其是滎陽的李由集團已經遭遇重創,在李由被劉邦擊殺後,秦帝國在黃河以南地區力量虛弱。

這就給了楚懷王趁勢西進的機遇!

2、楚國:楚懷王已奪回大權,但楚國力量、威信不足。

定陶之戰後,楚懷王將呂臣、項羽的軍隊合併,“自將之”,一舉奪回了軍權。

但是,定陶之戰,楚軍軍力嚴重受損。連章邯都認為“楚地兵不足憂”了。

值得注意的是:項羽不是項梁。此時項羽的威望不足,並不能繼承項梁的影響力。項羽的軍隊已經被楚懷王掌握。因此:“先入關中者為王”的約定跟限制項家勢力應該沒有太大關係。

3、諸侯國:自顧不暇,但各懷利益。

一旦鉅鹿城破,趙滅亡後,章邯再移兵討伐,各諸侯誰也不能倖免。

但是,各諸侯的“團結”只是因為大家身出在危急時刻。一旦危機過去,各諸侯彼此利益不同,楚控制關中,對天下諸侯都是威脅!

楚懷王“先入關中者王之”,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的。

“先入關中者王之”,改單純軍事路線為政治、軍事雙管齊下的路線。

“且楚數進取,前陳王、項梁皆敗。比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救矣,今誠得長者住,毋侵暴,宜可下。”

這既是楚懷王派遣劉邦西進的原因,同時,也反映出楚懷王對未來作戰的規劃。

看來,楚懷王君臣吸取了趁勝、項梁單純軍事路線的教訓,決心以政治手段瓦解秦帝國。

而這一轉變,在當時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時,大秦的勢力呈現出北強南弱的特點。章邯、王離,都部署在河北戰場,其勢甚眾。但是,在廣大中原地區,由於滎陽李由在定陶之戰前已被劉邦擊殺,統治力量十分薄弱。

楚懷王的部署是雙管齊下:北路,由宋義、項羽的主力以軍事手段解決;南路,由劉邦率領少量軍力,以政治手段為主,收攏舊貴族、分散的義軍,瓦解秦統治。

“先入關中者王之”,正是楚懷王採取政治手段的產物。

這就是告誡楚將,以後關中秦民就是你的子民。以此來引導眾將執行楚懷王政治攻勢的構想!

提出了楚國的政治主張:恢復舊制,贏得諸侯支持

此時,天下大亂,山東六國舊貴族、秦舊官僚、起義軍餘部都有較強實力。

誠如楚軍老將曾和楚懷王說:陳勝、項梁數敗。

楚軍要想以單純地軍事行動擴張實力,力有不逮。只有採取政治手段,充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可以有效擴張。

“先入關中者王之”,就是鮮明的政治口號,表明了楚國對未來世界的構想:恢復諸侯分治。

楚懷王對滅秦後的政治構想是:舊貴族各復其國。關中地賞賜給表現傑出的反秦人士。

這個秩序安排,既保障了各諸侯的利益,也維繫了天下力量的基本平衡,滿足了舊貴族的訴求。

有利於團結各諸侯,先團結一直,解決大家的主要矛盾:與秦帝國之間的矛盾。

後來,項羽分封天下不公,引發了諸侯的接連反抗。這說明:當諸侯們的訴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們並不會因為單純的軍事壓力而屈從。

而自從“先入關中者王之”提出後,諸侯聯合反秦空前團結,這與這個政治主張是分不開的。

釋放楚國國內矛盾。

此時楚國的力量結構十分複雜。既有舊楚國貴族勢力,也有農民起義軍勢力。

儘管楚懷王表面上掌握了全局,但其控制力並不牢固。

楚懷王以“先入關中者王之”的主張,給了楚國內部實力派一個出口:不必在楚爭權奪利,有本事入關為王!

同時,由於提前說明了封賞。這就意味著:宋義(項羽)、劉邦攻取的地盤,只有關中地是他們的封賞,對其他地區,依然是楚懷王的。

這就有效地減少了眾將擁兵自重,過早割據的風險。

吸取陳勝教訓,激勵眾將反秦。

陳勝起義時,他所派出攻略各地的將領,往往與當地舊貴族聯合,形成獨立之勢,不再支援陳勝反秦。

“先入關中者王之”,正是吸取了這一教訓。

從韓信、英布、彭越等人後來的表現看:裂土封王,是當時天下英雄的普遍渴望。

後來,垓下之戰前,劉邦也以“割關東地封之”來動員韓信、英布、彭越等人。

看來,以裂土封王激勵眾將,在當時是最為有效的一種激勵手段!

因此,先入關中者王之的約定,既充分動員了楚軍眾將,宣傳了楚懷王的政治主張,也利於楚國的內部穩定,是當時十分明智的決策。

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項羽的意外崛起,楚懷王的構想破產。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楚懷王不過是眾多軍閥手中的傀儡。作為一個傀儡,他是不能有自己的意志的。他所發佈的每一條政令幾乎都是在大軍閥的授意之下,或者充分揣摩了大軍閥的心思之後,再發布的。但是作為一個人他又有自己的意志。他一方面想過要奪回權力做個真正的大王。一方面又不得不認清現實,想方設法多活兩天。在這種矛盾心態下,他自然會做出一些,常人難以理解的舉動。

先入關中為王的這道盟約,正是集中體現了他的這種心態。

一,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當時秦朝尚有強大的實力,起義軍們並無必勝的把握。楚懷王拋出這道盟約正是赤裸裸的陽謀。各大軍閥心懷不軌,楚懷王早就心知肚明。索性以一道盟約的形式,把事情挑明。讓大家公開競爭。若是戰敗,誰都不能入主關中,這道盟約自然無效。敗軍之際人心渙散,各個軍閥的威望降低。懷王有名分在手,可以乘機收攏敗軍,未嘗沒有有傀儡變真王的可能。

二,苟延殘喘,拖延時間。關中乃是秦國重地。秦朝定都咸陽,入了關中秦國算是滅了大半了。這個目標夠遠大,夠艱難。即使起義軍厲害,想來也得十好幾年才能實現這個目標。這樣懷王就可以多活一陣子。甚至可以想法子輾轉騰挪,為自己留條後路。

所以不要小瞧任何一個人,哪怕他是個失敗者。


己亥元辰


“先入關中者為王”,在本質來說,這只是一句激勵人心的政治口號。當時楚國才剛剛建立,而章邯率領的秦軍則一路擊周文、敗田臧、殺陳王、除項梁、連滅魏王齊王繼而強攻趙國,在這種背景下,為激勵大家與秦國英勇作戰,楚懷王才發出這樣一個約定。

從當時的情況看,這個約定雖然非常誘人,但因為秦軍實在太過強大,所以沒有人會把這個約定當回事。因為,從正常情況看,即使真有機會平定關中,也應該是大家聯合作戰的結果,絕不是某一個人長驅直入殺入關中。

換句話說,就是項羽率領楚系各位大佬共同擊敗秦軍,然後一塊進入關中,繼而征服秦國故地;甚至而言,是項羽率楚系大佬與趙、魏、燕、齊眾多大佬一塊進入關中,繼而征服秦國故地。 如果是這種結果,你說,誰才是 “先入定關中者”?

而且從正常情形去看,無論入關中,還是定關中,都會以這種方式實現的。如果當時,有人就說某個大佬有機會單獨入關中,並能定關中,人們肯定會覺是他在講夢話。 因為,這似乎是無法想象的事。且說秦國不是紙糊的,就算秦國是紙糊的,眾多大佬雲集,憑什麼讓某個人先進關中?



再退一萬步說,就算關中很好進入、很好平定,那也是眾多大佬蜂擁進入。到時你說,誰才是 “先入定關中者”?

雖然從歷史上看,劉邦恰恰就把這種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但問題是,這種結果的出現,其實是巧合中的巧合、偶然中的偶然。要知道,在公元前206年七月份時,章邯就率領二十萬秦軍投降項羽;而此時的劉邦才剛剛攻下河南南陽的宛城,而直到一個月後,劉邦才攻破武關。

假如,在章邯投降後,項羽與各路諸侯達成共識,直接殺向函谷關,估計以秦國的力量,是絕對無法抵抗的,而劉邦自然也就沒有機會。如果是這種結果,那你說先入定關中的人是誰呢?該由誰來當這個關中王呢?顯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甚至而言,即便劉邦因機緣巧合最先進入關中,但最後他仍然得老老實實把關中給讓出來。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當時的各路諸侯,沒有人會真正把楚懷王的這句約定當回事,因為歸根結底,在天下大亂之際,決定你是否有資格封王的條件,絕不不是楚懷王的一個約定,甚至都項羽都決定不了,它只能靠你背後的槍桿子有多硬。

所以,當時絕沒有哪個諸侯真會傻傻的認為只要自己能夠第一個平定關中,就可以如願以償佔據關中,當關中王。如果某個諸侯對天下形勢的判斷還停留在這種層次,那他在諸侯兼併戰中絕對撐不過第一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