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前三季度开封总结:奇瑞产值62亿,市区商品房销售均价7900元

(一)进的态势不断增强。一是运行持续攀升。

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643.9亿元,增长7.7%,居全省第4位,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增速分别提升0.3个和0.1个百分点,排名提升13个和8个位次,在全省位次从一季度的第三方阵、二季度的第二方阵、跨入第一方阵。二是工业较快增长。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分别高于全国2.9个、全省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升4个和2个位次。30个工业行业中,20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八大产业链实现工业总产值806.5亿元,增长17.7%。其中,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新材料等产业较快增长,分别增长41%、40.4%、26%。奇瑞汽车累计完成产量9.6万台,实现产值62亿元,同比增长96.8%,住成电装、亚普汽车产值分别增长28.8%、17.7%。支撑指标支撑有力,工业增值税、工业用电量、全社会用电量分别增长19.7%、2.4%和4.1%,分别居全省第2、第7和第8位。三是项目进展顺利。前三季度,我市502个“6590”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78.9亿元,占年计划的86%。其中,29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2.9亿元,占年计划的91.6%;市领导分包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62.2亿元,占年计划的85.1%;新开工项目完成审批事项1388项,占全年需审批数的90.7%;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317.6亿元,占年计划的81.4%,泰丰制药中药复方制剂建设项目、河南邯钢福然德汽车钢板成型、冲压生产线项目、创世纪智能机器人、鑫杞农产品现货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奇瑞汽车整车30万台扩建、开封·中关村智酷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易华录数据湖项目等87个项目竣工;续建项目完成投资291.4亿元,占年计划的94%。
四是财税持续增收。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1.9亿元,为年预算的78.7%,增长13.5%,分别高于全国10.2个、全省6.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较上半年提升1个位次。全市税收收入完成91.4亿元,增长17.7%,居全省第1位,较上半年提升1个位次;税收占比75%,高于全省5.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34.9亿元,增长15.7%。五是消费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9%,增速分别高于全国2.7个、全省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前三季度接待国内外游客5679万人次,增长18.8%;旅游综合收入完成494.7亿元,增长20.5%。房地产市场平稳增长,全市商品房合同备案销售面积、套数、金额分别增长36.5%、27.8%、52.5%;市区商品房销售均价7900元/㎡,增长11.8%。六是外贸形势喜人。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59.3亿元,增长43.4%,居全省第1位;其中出口额完成52.1亿元,增长45%,居全省第2位。实际利用外资5.7亿美元,完成省下目标的80.6%,高于全省平均进度5.2个百分点。

(二)好的局面继续提升。一是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前三季度,在全国全省经济增速放缓、较上半年分别回落0.1个和0.3个百分点的形势下,我市经济逆势上行,生产总值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1个百分点,达到年初预期上限。同时,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8%、9.1%、8.1%,增幅分别居全省第4、第2、第6位,二产、三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3%。

二是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企业效益持续提升,前8个月,八大产业链利润增长14.4%,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利润增长378%,精细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纺织服装产业利润增速均超过20%;“三大改造”持续推进,全市完成技改投资132.3亿元,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30%以上。自贸区累计入驻企业4909家,是挂牌前的27倍;新增注册资本841.3亿元。全市新增市场主体4.55万户,增长18.4%,其中,新增企业1.55万户,增长49.3%。三是金融环境不断改善。截至9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255.9亿元、1658.2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196亿元、148.4亿元,新增存、贷款余额均超过上年全年水平,余额存贷比达到73.5%。坚持每月组织银企集中签约活动,对接重点项目148个,累计为全市重大项目发放贷款84.3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前8个月累计新增164亿元,同比多增72.3亿元,增长78.8%。四是“六个专项”有力推进。问题协议处置、省交办问题楼盘化解率、征收项目清零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94.3%、80.7%和97.7%;重信重访连续5个月低于省既定目标,居全省第5位;依法破产68户僵尸企业,后续破产清算及职工安置工作进展顺利;违建拆除提前完成既定目标。五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全市营商环境在2018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7位,其中:政务服务、获得电力指标居全省第1位,市场监管、缴纳税费指标居全省第2位;“便捷开工”改革深入实施,共有112个项目线上审批;聚焦企业办事难点、堵点问题,梳理20类高频事项,在全省率先推行“一件事”集成服务,推出政务“汴捷办”APP。六是招商工作成效明显。市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开展实地招商,取得显著成效。菊花文化节共签约项目102个,总投资664.2亿元。前三季度,全市新增省外资金项目171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483.2亿元,完成省下目标的75.9%。

(三)稳的基础更加巩固。一是农业生产稳。全市粮食预计总产 258.2万吨,增长3.8%。二是项目投资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9%,增速分别高于全国4.5个、全省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扣除并列因素,居全省第2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9.5%,高于全省1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三是就业形势稳。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5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的较低水平。

四是物价总体稳。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1.8%,低于全省0.7个百分点。五是民生保障稳。全市民生支出完成231.7亿元,增长14.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67.2%。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9%,高于生产总值1.3个百分点。11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以及危房改造、棚改安置房、背街小巷改造任务全部完成。

总体上看,今年外部环境整体趋紧、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我们遇到的困难比估计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期的好。在年初经济运行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措施有力,各县区、各部门齐心协力、务实重干,推动我市经济运行逐月攀升、逆势上扬,特别是庆祝建国70周年系列活动盛况空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在全省专项督查巡查中提升至第三名等,进一步鼓舞人心、激发干劲,广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状态越来越好,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信心、决心进一步增强。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市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还依然突出,需高度关注、妥善应对。一是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国际经贸摩擦不确定性较大,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联合国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下滑0.7个百分点至2.3%;国内、省内经济增长保持在预期合理区间之内,但经济增速逐季下滑,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我市经济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农业占比偏高,新旧动能转换艰难,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产业、新业态形成有效支撑尚待时日。同时,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市的传导及关联影响需高度关注。二是“三大攻坚战”任务艰巨。脱贫攻坚方面,未脱贫人口总量大,兜底保障任务重,已脱贫人口数量多,巩固成果、防止返贫压力较大,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进度滞后,部分县区出现资金等项目现象。污染防治攻坚方面,前九个月,全市PM10累计浓度9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十,PM2.5累计浓度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14,优良天数124天、同比减少41天、全省排名第14,形势严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方面,问题楼盘、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等领域压力依然较大。三是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工业经济虽开局良好,在全省排名一直位列第一方阵,但纵向看,与全国、全省趋势一样,呈逐季回落态势,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落0.7、0.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持续低迷,新增大项目缺乏,工业持续增长基础不稳。
四是部分年度任务完成压力较大。经济指标上,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等指标与年度预期存在差距;重点项目上,汴梁小宋城二期、城摞城顺天门遗址展示馆等项目进度不尽理想;民生实事上,市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城市书吧等项目进展缓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