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帶著5個億去和銀行談,要年化收益率8%,銀行會答應嗎?

Lehmen


我覺得我可以回答一下提主的這個問題,雖然已經有很多的朋友給出了不同的回答,有人說的也很專業,但回答得都不是很具體。本人曾經長期從事和國內各大銀行現金存款等業務與之相關的工作,對銀行攬儲和貸款以及其他的業務流程比較熟悉瞭解。可以說,這其中有些與這個問題相關的具體原因,我們稱之為潛規則,我猜在銀行內部工作的人,也只有接觸了貸款部門的員工及主任以上的領導,才有可能瞭解。

提主所提的問題,這對銀行來說是屬於攬儲這塊的業務。想必大家都明白,銀行最主要的業務也就是攬儲,沒有客戶的存款,銀行就沒辦法開展其它業務,比如貸款等等。很多人都回答說銀行給不了那麼高的利息,那是因為大家很少接觸或瞭解銀行內部的業務運作方式,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和題主一樣,有5億存款。的確,銀行是給不了題主5億存款8%年利息的要求,但不代表銀行裡的人給不了。

就說說攬儲和貸款這兩項基本業務吧,銀行拿著客戶的存款然後再貸款給其他的人,從中賺取利息差,這是銀行的獲利方式,也是在銀行工作上班的人的獲益方法。只有想辦法吸引儲戶來存錢,然後再把存款放貸給目標客戶,才能讓銀行掙錢,而員工才能因業務業績好升職加薪。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再往下說。

打個比方吧,比如這家銀行所有的客戶存款加起來只有100億,而該銀行必須為它的儲戶提供的儲備金額為30億,但申請貸款並符合其銀行要求的客戶的貸款總額為150億,那顯然已經超出這家銀行的貸款能力,但並不代表在這家銀行工作的人沒有這個能力,大家懂嗎?這裡是個供需的環節,當需求大於供給的局面,這就是商機啊,於是,就有了像我們這樣專門給銀行提供現金存款的人。具體的過程說起來很複雜,但我相信,應該有很多人看到這就明白,就不詳說了。然後給大家再說一下,國內的各大銀行都受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督管控,所有銀行的貸款業務是有指標限制,每家銀行是做不到存款儲蓄100億而放貸100億出去的,還必須為儲戶留有一定比例的現金儲備,以便滿足儲戶們的日常現金需求。而每家銀行各個地區的總行、分行以及支行的內部貸款指標也不一樣,決定這個指標的關鍵就是其本行所吸收的客戶儲蓄總額,這裡的貸款指標對銀行來說很重要。

所以,銀行會拒絕很多有需求的人,但不會拒絕倆種人,一種是來存錢的儲戶,另一種就是符合他們要求來向銀行借錢的債戶。而我舉這個例子是想告訴大家,即便是銀行現在沒出超出當下貸款指標,他們也會想辦法讓你把錢存到他們的銀行,其一是為了應付如同上面有可能出現的局面。其二是,有了更多的存款總額,銀行放貸款指標相應的也就提高了,而這屬於銀行內部工作考核一大部分,與之相應的工作人員,上到行長,下到櫃員都會受益。

再來說像題主這樣的大款,我來告訴你們5億存款代表什麼,很多地方的支行,按2線城市以下來分,每個月從儲戶那裡新吸收的存款也不過幾千萬,有的甚至很難破千萬。分行一般所在的位置比較人群集中點,還因為行政的規模更大,一些權限的渠道更多,比如大額資金往來時的審核(銀行規定超出500萬要通過該總行後臺人工審核),所以吸收大額存款的額度會多些,但一般也就1到2個億的平均。這裡我說的是個人儲戶,不是指對公賬戶!

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當你拿5億存款去銀行,想換取8%的年利息,表面上是不行。這取決於你找的這家銀行,當這家銀行夠大,它都不carry你的5億存款,說明它的客戶存款大於它的放貸需求,所以它不會答應你。但如果你換家銀行,沒準還能拿到更高的年利息,不知道你明白了嗎?說這麼多累了,有問再說啊


浮溪哎咯


這些回答都是業餘人士自娛自樂吧...作為曾經的銀行市級分行的主要負責人,我可以回答一下。答案是:肯定可以的。銀行有各項考核指標,對存款吸儲是重中之重,績效考核在存款上的比重分配一般都和利潤持平,甚至更高,只要有大額存款,8%肯定可以。

我知道我所在地區,有一個人有大概1個億個人存款,基本上每年就在幾大銀行之間互相切換,他明確要保本保息理財,收益年化10%以上。你不給政策?好,他轉身就找另一家銀行,這一個億窟窿你覺得得花多久補起來?很難補的,估計銀行管轄支行行長、網點主任們,還沒來得及補起來就被擄下去了。所以怎麼辦?我們行保本理財申請省行各種政策,最高也就3%多,那只有行裡補,通過各種名目來補,甚至我知道一些小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了這筆錢,他們能連工資都貼進去一點的,反正他們提成高,有了存款,保住績效和崗位,算下來還是划算的,他們也不傻,願意這麼做肯定自己算過一筆賬。

而且這個人還有很多騷操作,比如月底、季末、年底,他會算好時間,正好到期,他把錢取出來,在各家銀行間兜售,這種時點末是最要老命的,市場份額考核、存款時點考核、貸存比考核,簡直就是要了老命,為撐過季末年末時點,銀行什麼樣的拼命招數都試過的。據我所知,他曾經在月末拿到了年化13%的存款利率(當然只是一個月的,一年誰受得了)。


louischen12


問這個問題一看就不是專業金融人,銀行吸儲主要目的就是負債規模。(因為負債規模決定了資產規模)還有核心負債比,和降低成本,你說8%的收益,相信哪家銀行核心負債成本都是接受不了的,銀行缺少流動性的情況下,可以去銀行間市場借的,隔夜3%,一年也就5%,怎麼會要你那5個億,順便問一下,5個億對銀行來說很多嗎?就是農商行和城商行,小型的也有百億左右的負債的。能給你8%固化收益的,你就準備好被騙本金吧。


用戶4840489330505


這個問題很簡單,如果我是銀行行長,咱們可以談談。

首先您要確定這5個億存多長時間,如果您存個3年5年的,咱們就免了吧。如果你要是承諾35年以上不動這筆錢,35年之後我按每年8%的利率給您,咱們成交了!

存款其實有個時間成本的,年化8%看著很高,但是時間一延長,就不算高了,如果您沒有明白,我可以給您算筆賬。

大型國有銀行大額存單的利率現在最高是4.125%,而且可以按月或者按年支取利息,相當於是複利4.125%的存款。我們按4%的利率計算,5億元35年4%的複利利息是14.73億元,相當於35年綜合利率是294.6%,平均到每年單利利率是8.42%,超過了您說的8%,所以成交!

由此可見,只要存款期限超過35年,8%的單利才相當於每年4%的複利,所以,理財很重要,知識更重要。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現實中,我不是銀行行長,就是銀行行長一個人說了也不算,其中還有其他風險因素。

實際的情況應該是:

您如果購買理財產品,收益率要求8%左右,銀行可能會和您商量,幫您量身定製一款理財產品。如果您要求是銀行存款,銀行肯定不會答應的。

理財產品銀行有自主決定權,5億元的資金也不是個小數目,銀行可以通過風險投資組合,給您定製一款8%的理財產品。但是,風險是要求你自己承擔的,到期收益可能超過8%,也可能不到8%,甚至有可能出現本金虧損,理財產品就是這樣。

如果是銀行存款就不同了,存款屬於風險極低的理財產品,銀行就是靠存貸差吃飯的,對外貸款利率一般都不超過8%,如果先給您的存款定個8%,不光賠本,名聲也壞了,簡直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誰也不會幹的。

所以,不要以為銀行差錢,錢多了什麼事都好商量,像這樣賠本的買賣,錢越多賠得越多,銀行是不會答應的。


互金直通車


年化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一般指的是理財、信託、基金這些產品,如果是存款一般都是直接指的利率。因此年化收益率8%很容易;但是利率8%很難,或許會有銀行同意,但是應該很少,或者對於你的貸款期限要求要極長,比如直接籤協議定存個十年或者二十年。

銀行的貸款規定

銀行吸收的存款,並非全部可以用於貸款的,攬儲後第一條是按照存款準備金率上繳央行的存款準備金,目前的存款準備金率平均值為13%,即5億的存款需要先上繳央行0.65億元的準備金。

其次,銀行的攬儲的資金不可以全部用於放貸。央行為防止銀行過度擴張,目前規定商業銀行最高的存貸比例為75%。也就說吸收了1個億最多隻允許放款0.75億,5個億的資金,按照規定銀行最多可以放貸:5*0.75=3.75億元的貸款,剩餘的資金除一部分上繳央行做準備金外,其餘的主要留做銀行日常經營所需。

8%的存款利率對應的貸款利率

銀行攬儲給予你8%的年利率,那麼5個億每年支出的成本為:5億*8%=4000萬元。

銀行可放貸的最高金額為3.75億元,那麼這3.75億最少需要賺4000萬元的利息銀行才不會虧損,假設貸款利率為M,則3.75億*M=4000萬元,可得M=10.67%。這只是明面上的不虧損而已,銀行的運營是有成本的,人工成本、房租成本、設備成本、水電成本、辦公成本等等,所以實際要不虧損,這筆資金的貸款利率最少也得12%以上,如果要有所盈利,那麼貸款利率百分十三四還差不多。

現實中銀行的貸款利率

2018年2月1日,中國社會融資成本指數在北京公佈。根據該指數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社會融資(企業)平均融資成本為7.60%,其中銀行貸款平均融資成本為6.6%,承兌匯票平均融資成本為5.19%,顯然銀行的平均貸款利率水平才6.6%,遠遠低於我們計算中所需的10.67%,銀行又如何開給你8%的存款利率呢?

有可能給予8%嗎?

有的,你比如民營銀行中億聯銀行5年期最高的存款利率已經給出了6%的,現在的民營銀行,不少專門做高利率水平的消費貸(比如騰訊的微眾銀行,主要做微粒貸,利率在萬分之3到萬分之6之間,折算為年利率為10.95%—21.9%),那麼這個是可以給出8%的;再比如你存款時點剛好在銀行的考核時點,如果銀行的存貸比指標不符合,為了避免被央行扣罰,也可能給出8%;此外最後一種,即與銀行單獨簽訂超長期限定存,超長期限的中間大概率會出現利率調整的情況,如果以十幾年前的基準利率水平來說,銀行給予你8%也不足為奇。


總結

要獲得8%的定存利率去小銀行或者民營銀行試試,有一定的概率可以,但是在大銀行裡,這個利率應該基本不可能。


鯉行者


樓主,別管他們怎麼回答你,我工商銀行就是自己攢了10多年的錢,400萬,死期5年,年息34萬多!他們愛咋bb是他們的事,大額存款死期是比小額高!如果你覺得低,可以存平安銀行死期,我師傅年息就有10%!


永湖117


會有銀行答應的,但估計很少。

銀行的存款真的是越多越好?

很多人覺得,銀行肯定缺錢,要不然為什麼幾乎每個在銀行的朋友好像都在拉存款,前幾年有一句話:一人在銀行,全家跟著忙,銀行的存款業績很重要,但是,並不是越多越好,也要看成本,銀行講究的“綠色”“低成本”存款,所謂綠色,主要是指單純的存款,而非像存單質押等與其他業務有關的存款,或者說不是因為要辦其他的業務而存款的,而低成本就好解釋了,就是給的利率低,或者費用少,最好是活期,因為活期利率低,就算是定期,給的利率加上營銷費用也是越低越好。


綜合收益8%,說句不好聽的,很多銀行員工可能說這種存款要多少有多少,銀行不會跟你談的。

這種,只有在某銀行或者某人在業績考核的關鍵點,可能會以補貼的形式讓你達到這個收益,銀行是不會輕易給你的,我所知道的,現在市面上能夠在明面上給出的最高利率,也是五年期6%,再高的,銀行就不會給了,原因下面具體說。

銀行是要盈利的

銀行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賺取存貸利息差,也就是說收了你這8%的存款,要放出5個億8%以上利率的才能賺錢,而實際上不止於此。

銀行有兩個指標,存款準備金率,就是銀行要按存款規模的一定比例作為存款準備金上存到央行,這個比例近幾年在15%左右,也就是5億的存款要上存0.75億左右,還有一個指標是存貸比,一般為了控制風險不能超過80%,也就是5個億存款,最多能發放4個億貸款。

而要賺錢,付出的存款利息要小於貸款利息,也就是5*8%<4*X,X>10%,而現在銀行最主流最穩定的貸款是房貸,利率也就在6%左右,銀行怎麼賺錢?

所以只有那些覺得給你8%的收益,還能拿這筆錢賺錢的銀行,才會跟你談,大多數銀行我覺得不能。

還有一種可能,上面也說,比如某支行或者某個人,急需要充業績,也可能給你談。


鑫財經


我覺得或許有銀行願意給出8%的收益率,不管是存款類產品還是理財產品,如果有地方中小銀行同意這麼高的收益水平,請問你敢於冒風險選擇嗎?


還好要的是8%的年化收益率,如果你說的是定期存款利率,那可以負責任地說,國內銀行幾乎沒有哪家可以同意。除非是某家銀行推出來的10年期甚至20年期以上的定存產品,因為一般五年期以內的絕對不可能發生。

不過,我記得國內曾有一家民營銀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達到了6%,就是今年上半年億聯銀行發行的智能存款產品,即億聯智存(利添利A款)五年期持有滿期的綜合利率最高達到了6%。因此,我認為如果你拿著5個億去這家民營銀行談年化收益率8%,可能性非常大。但就怕你真的不敢,因為一旦銀行破產最多賠償50萬元。


從8月23日在售高收益銀行理財產品來看,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共6款。其中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的為樂山市商業銀行的“財富通穩贏系列2019年232期”,達到了6%,但收益類型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

根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7月份銀行理財產品共發行10245只,環比增加9.12%,較上年7月減少9.37%。截止2019年7月,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已連續17個月下降。7月份的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跌至4.16%,環比下降4個基點,且這一趨勢仍將繼續。之所以持續下降,主要與今年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有關。

能夠有機會實現8%的年化收益率,應該只有部分信託理財產品可以達到,然而這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使得8%的收益率無法保證。


總之,大多數銀行肯定不能接受,但也一定會有願意的。比如我說的民營銀行或者信用社、村鎮銀行等小型金融機構,可你想明白,這些小銀行的註冊資本也不過就是10個億,甚至沒有達到10個億。


東震木


5個億的資金投資渠道已經很多了,不過資金越多越是要穩定,猥瑣發育,無論是去做生意還是投資其他地方,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即使5個億的資金倉位很大,可以把風險控制得很好,不過風險一直存在,所以放在銀行是最安全不過的。

一般情況下,拿5個億的資金跟銀行協商利率8%沒有問題,銀行還會有專門的理財團隊,為個人打造不同的理財方案,不過這不算是銀行單純的存款業務,已經屬於表外業務,不屬於存款業務的範疇,因為資金量的龐大,已經超過了銀行存款利率的可提供的範圍。

例如目前大額存單的是20萬起步,可以享受比定期存款更多的基準利率上浮,利率一般在4-5%之間,而有的大額存單門檻在百萬以上,可以享受高一點的利率之餘,還有其他結息方式的選擇。

大額存單可以滿足百萬資金的存款業務,而千萬級以上的業務,大額存單已經不能夠滿足,需要專門的客戶經理,進行私人的理財服務,建立個人的理財組合,收益率自然不跟大額存單對比,根據定製的理財組合,年化收益達到8%難度不大,畢竟資金量放在這裡,5個億的利息都足夠請一個專業人士去打理這筆資金。

最後,5個億的資金足夠組建一家金融公司,建立一個專業團隊去實現資產增值,這樣資金增值速度會比放在銀行快很多,畢竟有錢好辦事,雪球滾大都一定的程度,再變大的難度就變得容易,正如當年王健林給兒子5億去創業,現在王思聰賺到已經是幾十倍了。


財經樂少


帶著5個億去銀行談利息,要年化收益率8%,是不會有銀行答應的。


銀行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存貸款利息差,當下五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只有4.90%,作為銀行盈利支柱的房貸利率上浮後也不過是5.60%左右,顯然無法支撐8%的存款利率。


需要注意的是,銀行存款都需要向央行提交一份準備金,作為防範風險的重要手段。即便是中小銀行,最低也要8%左右,存5個億就要鎖定0.4億的準備金。剩下的4.6億要想通過貸款收回8%的利息,貸款利率就要高達8.70%。即使有中小企業願意付出更高的貸款利率,背後的壞賬風險也是極高的。


當下民營銀行存款利率代表著國內銀行存款的最高利率水平,但是五年期存款利率最高也才達到6%。民營銀行因為體量小,起步晚,知名度低,沒有線下網點,只能通過提升利率吸收存款,這是無奈的選擇。假如一家傳統商業銀行給出6%的存款利率,一定能夠更輕鬆吸收遠超5億的存款,顯然比給一個8%的年利率要好得多。


從流動性風險考慮,吸納成千上萬人的存款,安全性要比過於依賴一位大客戶要好得多。畢竟一旦資金到期後轉走,貸款沒有及時收回的話容易讓銀行資金出現問題。


從銀行資金使用成本來說,銀行也有更好選擇,那就是同業拆借。

從上圖我們就可以發現,一年期的同業拆借利率只有3.156%,連8%的一半都達不到。即便是同業拆借有資本比例限制,但是更低的成本也具有明顯優勢。


即便是私人銀行,理財收益率能達到7%就非常不錯了,8%是一個很難穩定保持的收益水平。


8%的年化收益率也不是不可以,一般來說只有一種情況下才有可能。那就是一家銀行面臨考核,為了合格短時間給出高利率應付難關,但是時間一定不會太久,也許最多一兩個月的時間,不會讓存一年甚至更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