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01

前幾天,無意中看到一個親子對話的節目,覺得對我們教育孩子也蠻有警示意義,非常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節目形式是讓孩子和父母面對面坐在一起 ,孩子給父母講自己的工作。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其中一期請到了一對母子,兒子名叫天天,27歲,是一名時尚公關。

母親55歲,是一位建築預算員。

兒子告訴自己的母親,自己的工作全年無休,什麼大事兒小事兒都幫客戶做,非常的累。

還提到了有一次為了籤合同,他被逼著喝白酒。

客戶表示,一杯白酒一萬塊,這個項目多少錢,取決於能喝多少白酒。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他就拼命喝,喝完之後馬上進了醫院洗胃,喝到了胃出血……

當兒子很平靜的講完這一切,母親非常的心疼,她問兒子:

“你這些年就幹這些東西嗎?我只是想讓你有個穩定的工作……”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而兒子對此的回應是:

“但是同樣你給過我一句話,你希望我自己買房、買車、買所有......”

“你總是在跟我算錢啊。”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02

從節目中可以看到,兒子天天拼命的工作賺錢,其實很大程度上,是被逼無奈的選擇,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

天天小的時候,一直都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爺爺奶奶過世之後,他回到父母身邊。

但是,父母對他的強勢干預與控制遠勝於愛護。

他們拆掉了他房間的門鎖,隨時推門就進,哪怕他在洗澡。

父母會強行看他的日記、查他的手機、砸他手機,跟蹤他,不許他有任何的秘密。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天天到了18歲的時候,媽媽又直接切斷了對他的經濟支持。

明確告訴他,以後我們倆就是借貸關係,你別想從我這裡拿到一分錢。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現在的天天,對外是笑臉迎人的時尚公關,能八面玲瓏的維護各種關係,回家後卻極度缺乏安全感。

他坦言:“我的世界只有黑色、白色和灰色,我會認為它能夠給我安全感,就是我的世界是沒有顏色的。”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可以看到,在天天的原生家庭中,父母在他童年時期是嚴重缺位,把他交給爺爺奶奶照顧。

在他青春期又嚴重管制,不許他有秘密,要求他一切按照父母的意思而辦。

剛到了18歲成年時,父母又馬上切斷孩子經濟來源。

把孩子推出門外,希望孩子馬上獨立自強,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而當現在孩子能夠獨立,父母又希望孩子多回家看看,跟他們無話不談,親密無間……

可現實是,現在的天天跟父母只是表面的和平,實際上關係很疏離。

每次的電話聊天,也都只是“你吃飯了嗎?”“你多注意身體”幾句話反覆說而已。

03

在節目之中,他也對媽媽開始講述自己藏在心裡的委屈。

他對媽媽說:“你知道……當我爺爺奶奶去世的那一天,我的家沒了……”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媽媽不理解:“媽媽家不是家嗎?”

天天告訴媽媽:“對於我的認知,不是。

我從小到大,幾乎在跟爺爺奶奶長大。

你知道我的記憶停留在哪兒嗎?你有送我上過學嗎?

你有因為我想吃鐵板牛柳,你給我端過嗎?

你有在我上學的時候,你願意給我兩塊錢嗎?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甚至於說我小的時候,你們(爸爸媽媽)每天都在打架,我活在害怕中……”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以上天天一連串的問題,媽媽的回答都是沒有或極少。

在提到父母吵架的時候,媽媽打斷天天,告訴他:

“這不都是正常家庭孩子出來(都會面對的)的嗎?”

而天天則反問:“正常家庭孩子的爸媽,會吵架吵到孩子需要去請別人幫助嗎?”

媽媽輕描淡寫:“誰都年輕過。”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天天也點頭:"好同樣的,你也是第一次當媽媽,我不怪你。

我也是第一次當孩子,我也不希望你來怪我。

因為我特別討厭責備,因為當責備點太多的時候,我說實話,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了。我會選擇逃避。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今天這個節目,我不希望弄得你特別難受,我只希望告訴你的是最真的一面。

所有的人,當在外面受委屈了,可能爹媽永遠都護著……”

此時媽媽再次打斷,插了一句:“所以說為什麼願意讓你回家啊。”

“你覺得我愛你嗎?”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天天繼續為了能讓媽媽理解而做出努力:

“這個問題太大了,你知道為什麼我不想回答嗎?

我覺得是以愛的名義道德綁架。你們希望的是,我按照你的活法去活。

我承認,你的經驗比我多很多,你的社會閱歷也比我多很多。

但是你從來忽略的一個點,是我的感受。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你愛我嗎?愛,所有的孩子都會說爹媽特別愛自己,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說白了,我每天活得像傀儡一樣。

我每天我在外面,對這些人已經是帶著面具活,回家我還要戴著面具活。

因為什麼,

我要偽造成我媽想要的樣子,有意義嗎?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我再給你分享一件事兒吧,你知道……”

可此刻,媽媽打斷了天天的表述,她哭了。

離開座位,到旁邊開始啜泣。天天過去抱住媽媽,講對不起。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但媽媽止住眼淚,抬起頭,似乎有些義憤填膺的對天天說:

“天天,如果真的不是因為有你的話,小天天,我跟你爸的婚姻早完蛋了,你知道嗎?!”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聽完這句話,原本在安慰媽媽的天天搖了搖頭,走開了,留下一句:

“這個待會兒說吧。”

04

看到這段的時候,心裡挺有感觸的。

天天一直在試圖跟母親解釋,自己為什麼會有孤獨感,為什麼跟父母會有疏離感。

一方面,父母對他是“冷漠”的,在他最需要父母陪伴照顧,最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最想依靠父母的時候,父母的角色卻嚴重缺位。

他們忙於自己的事業、忙於爭吵、忙於瑣事,沒有重視過對天天的教育問題,沒有關注過天天的性格養成。

對童年的天天來說,只有爺爺奶奶家這一個家。

而爸爸媽媽家,對他已經是個陌生的地方了。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可是另一方面,父母對他又是過於“炙熱”的。

他們對於回到身邊的,青春期的天天,又急切而盲目的“瞎管”一通。

父母不斷責備他、要求他,不斷監視他、控制他,希望他按照父母要求的樣子而活。

他想開誠佈公的讓父母知道,他們當初的爭吵和教育方式,實際上是讓他這個孩子,受到了傷害。

那個傷口很深、到現在都在隱隱作痛。

他希望得到媽媽的理解,希望媽媽能夠看到。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可是在媽媽這裡,她哭泣並非因為自責,而是傷心。

因為兒子的一切表達成了“白眼狼”的標誌。

在媽媽看來,她為了孩子,忍受著自己不認可的婚姻。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愛孩子,可是孩子到頭來卻不滿懷感恩,這讓她非常的失望和憤怒。

兒子表達的意思和母親聽到的意思,之間隔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天下所有父母與孩子的隔閡和疏離,似乎也都隔著這樣的鴻溝。

孩子在等待著父母的理解,希望父母“看見”他的傷口。

而父母們,細數著自己對孩子的付出,等待著孩子們說“謝謝”。

可是最終,父母和孩子,都沒有得償所願。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只剩下長久的沉默和疏遠。

05

中國有句老話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可這句話也未必全對。

做父母的,對孩子肯定是愛的,但教育同樣要講究方式方法。

愛需要陪伴、愛需要表達、愛需要在一點一滴中讓孩子感受到。

黃磊在被問到會不會看女兒多多的日記的時候,說了一段話挺對的:

“她有她的人生,她有她的未來。

我要讓她有更好的人生,更好的未來。

我現在就要教給她這樣做是對的,那樣做是不對的。

我自己都做成錯的了,她怎麼能知道對的是什麼樣?”

這對母子的聊天記錄,揭開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其實真的是這樣,父母總是會擔心孩子走歪路,總希望幫助自己的孩子,獲得最幸福的人生。

但最好的捷徑,從來不是為孩子準備多少錢,為孩子忍受每日爭吵的婚姻、責罵孩子多少件他做得不到位的事情,或者監視孩子的一舉一動。

而是說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給他一個相對良好的原生家庭。

在一點一滴中,培養孩子的人生觀、是非觀和行為習慣。

讓孩子從原生家庭中知道什麼是愛、什麼是善、什麼是健康的相處模式。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只有父母從源頭上給了孩子愛和尊重,孩子內心才會有滿滿的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