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睡得好吗?专家支招“助眠”

你睡得好吗?专家支招“助眠”

睡眠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生理需要,更是一种能力,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良好的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失眠可导致人的感知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易冲动等心理异常,甚至可引起幻觉。长期失眠还会导致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上升,如心脏病、高血压、老年痴呆、更年期综合征以及抑郁、焦虑障碍等。

一、睡眠问题日益严重

人的一生当中,约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与人的精神与躯体健康密切相关。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睡眠障碍的发病率也日益增长。在美国约30%-35%的人群曾经有过睡眠障碍,17%的患者认为失眠严重影响其生活,85%的患者认为未得到有效治疗。2006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在6个城市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内地成人有失眠症状者高达57%。这个比例远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

二、你是不是真正的失眠患者?

目前,睡眠问题日益严重,我们最关心自己是否符合失眠的诊断。失眠症的临床诊断标准:(1)主诉是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或是睡眠质量差;(2)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月以上;(3)日夜专注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4)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如果你已经满足以上的条件,说明你已经是失眠者了,应当引起重视,尽早进行干预。

三、“偷”走我们睡眠的罪魁祸首。

引发失眠的因素很多,除了身体疾病外,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精神压力大、饮食不合理、情绪障碍、不适宜的睡眠环境等都会导致失眠。比如目前很多年轻人为晋升、考试前“刷夜”……不少人面临学习、职场等多重“山”,心理焦虑、紧张、抑郁让入睡变得困难。

四、如何享有良好的睡眠。

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很重要。因此,保持规律作息时间;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避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如看电视、玩手机);限制傍晚以后使用尼古丁、咖啡因和酒精;避免睡前剧烈运动;如果睡前进食不易过饱等这些好的习惯均可帮助睡眠。

五、对失眠存在的一些误区。

1.害怕服安眠药物,担心成瘾:很多失眠患者都认为安眠药物会成瘾,其实是片面的观点。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精神科教授尤利赫斯认为:临床医生和就诊的患者错误地把长期治疗和成瘾相等同起来, 导致患者拒绝服药, 没有能够进行有效治疗, 影响患者病情好转。事实上,临床上大约有10% 的慢性失眠患者必须服药才能改善自己的睡眠。因此,长期失眠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合理治疗。

2.忽视情绪问题:来就诊的很多人自称神经衰弱而失眠,其实反复追问病史,发现很多人都长期有抑郁或焦虑情绪。这些病人只要找到失眠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通过抗抑郁、抗焦虑治疗,再配合物理治疗及心理治疗,是完全能把自己从失眠中解脱出来的。

3.过分关注自己的睡眠时间:其实,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因人而异,大多数人每晚睡眠在6-8小时,极少数人每晚只需睡5小时,就能达到白天精力充沛的状态,保证身体健康良好。有些患者过分关注自己的睡眠时间,每天达不到期望的睡眠维持时间就担心紧张,反而不利于睡眠。因此,阎立新主任建议:“获得良好的睡眠,提高健康睡眠意识与科学认知是关键。”由于发生在睡眠期的疾病有90多种,出现睡眠障碍最好先到正规医院睡眠专科或心理卫生科进行专业诊断、评估和监测,选择合理治疗方案,规范治疗。

你睡得好吗?专家支招“助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