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70年代農民娶妻的那些彩禮,花多少錢?

七十年代的農村,雖然經歷了一場偉大的“破舊立新”運動,但是傳統的要彩禮之風,並沒有多大的改變。根據記憶大致如下:

1、奶金

所謂的“奶金”,是女兒出嫁時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少則300,多則500。我的一位小學老師就因為要了500元的“奶金”,人送外號“500元”。那年月500元可是個大數目,她對象因為拿不出這筆錢,就叫她爹給攪黃了。後來她賭氣嫁了個老光棍,結果落得個終生的痛苦。

回憶70年代農民娶妻的那些彩禮,花多少錢?

​2、手錶一塊,自行車、縫紉機各一臺。 再加上襯衣、鞋襪、化妝品、生活用具,等等。總計大約在1500元左右。1500元在那個年代絕對是天文數字,相當於現在的十幾萬。所以很多家庭都要舉債。一般來說,知識女性要得少,有的只有一對箱子、兩床被褥而已。

回憶70年代農民娶妻的那些彩禮,花多少錢?

​3、住房

回憶70年代農民娶妻的那些彩禮,花多少錢?

​那時城鄉的住房都非常緊張,所以婚後多與父母同住,實在住不開的,也有租房或自己蓋的。我哥結婚那年,買了一間半解放前的土草房,價格是450元。

4、婚禮

那個年代結婚不辦宴席,因為禮錢少,收不回成本。所以大多旅行結婚。旅行結婚不是遊山玩水,而是為了購買一些緊缺商品。近的去市裡,遠的去省城。住店必須出示介紹信和結婚證,否則一旦被執勤民兵逮著,那可就麻大煩了!

回憶70年代農民娶妻的那些彩禮,花多少錢?

​現在的彩禮之風,據說有些地方非常嚴重,但我們這裡沒聽說誰家的姑娘要十幾、二十萬的彩禮。而且彩禮並不歸孃家所有,是要作為陪嫁送回去的,否則會被人笑話為賣姑娘。

我家鄰居乾洗店老闆的女兒,找了個城裡沒有房子的農民,她不同意,想要十萬元的彩禮。卻因遭到女兒的強烈反對而作罷。另外女方給男方買樓買車的也不稀奇。現在都說農民娶妻難,但我們這裡的農民娶城裡姑娘的也不少:除了洗衣店的女兒,我兒子的大學同學就嫁了個農民。還有兒子單位的女護士,也嫁了個農民。這在過去簡直就是“做夢娶媳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