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戚夫人被呂雉做成“人彘”,她的生命力真的那麼頑強嗎?

曹孟德青梅煮酒論英雄


呂后將戚夫人做成人彘的事情幾乎是一件人盡皆知的歷史小故事了,呂后將她做成人彘,足以見得呂后對於戚夫人的怨恨程度,要讓她生不如死。而我們聽到呂雉這個名字也都是狠毒的一個代名詞了。但這卻是一個痴心女子負心漢的故事。


劉邦自小就被認為是一個吊兒郎當的,以後註定沒有出息的小混混,後來做了泗水亭亭長,後來也是小有名氣。恰逢沛縣縣令的好友,也就是呂雉的父親舉家搬遷到此地,為了巴結縣令,縣裡很多人都來給呂公祝賀喬遷之喜,劉邦也就來了,其實劉邦的形象就是一個男屌絲,但是呂公似乎看到了他身上的不凡之氣,所以就主張將自己的女兒呂雉嫁給他,那個時候他已經有了和寡婦私通的長子劉肥。 呂雉就這樣嫁給了比她大十五歲的劉邦,夫妻二人生活比較清貧,夫妻二人也是男主外女主內,劉邦出門辦理公務,呂雉就在家織布耕地,奉養老人。其實整個家庭幾乎都是呂雉自己一個人撐起來的,後二人又生了劉盈和未來的魯元公主。呂雉作為劉邦的結髮妻子,在劉邦落魄的時候撐起了整個家庭,生活悽苦。



後劉邦舉兵反秦,楚漢相爭的對峙局面,呂雉攜家屬被困在楚,而劉邦身邊卻有了新歡也就是戚夫人。試想自己的妻子被敵人俘虜,無法回家,作為丈夫想的不應該是怎樣搭救妻子,怎樣舉兵大勝,而劉邦卻沉迷在溫柔鄉,對於妻子來說,心裡肯定是萬念俱灰的。 當劉邦當上皇帝之後,呂雉名正言順成為皇后,劉盈也成為太子,戚夫人仍舊是劉邦最喜愛的人,生下了兒子劉如意,母憑子貴,本來就受寵的戚夫人,有了兒子之後更加恃寵而驕,一方面她是有劉邦的寵愛的,其次她要為了自己的未來考慮,到時候劉邦垂垂老矣之後,戚夫人又將何去何從,她在劉邦生前受盡寵愛,劉邦死後自己的結局恐怕就不好說了,她會受盡自己情敵的抱負,當然包括呂雉,自己盡心竭力幫助劉邦當他的賢內助,徐娘半老之後,劉邦竟然變心喜歡上這個貌美如花的女人,自己怎麼可能甘心。

為自己將來考慮,戚夫人也開始在劉邦面前吹枕邊風,想要劉邦廢掉太子劉盈,改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劉邦也逐漸覺得劉盈這個人性格各個方面實在是不像自己,逐漸就有了廢太子的念頭,呂雉為保住兒子的太子之位也請來了劉邦十分崇敬的商山四皓,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 而劉邦死後戚夫人的日子自然是不好過的,劉如意去了自己的封地,戚夫人就留在後宮做苦力,成為舂米工,但是她即使當了奴隸之後也不安分,想通過各種形式讓自己的兒子知道,好可以來救她,誰知她還把自己的兒子給害死了。呂后也砍斷了戚夫人的手腳,眼睛挖掉,耳朵毒聾,喝了啞藥住在豬圈裡,同豬同吃同住,又叫人彘。 戚夫人成為人彘以後,沒有直接死去,而是還活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具體活了幾天,史書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就呂后來說她肯定也是不會希望戚夫人可以馬上就這樣輕易地死去,她要她受盡折磨,當然這樣肯定也不會接著就死。


首先,沒有馬上死去,說明她的傷口肯定是經過一定程度的止血處理的,其次她在豬圈裡和豬一塊生活,遭受的折磨肯定是巨大的,不僅僅要遭受著豬圈的惡臭,傷口裸露在惡臭的糞便中,肯定會感染潰爛,加上呂后再不給她提供食物和豬同吃同住,遭受的痛苦可想而知,因為自己求生的慾望,害死了自己的兒子,自己生不如死,也不久於人世。 在司馬遷的記載中,“居數日,乃召惠帝觀人彘”也就是說過了很多天,呂后才讓惠帝去參觀自己的戰利品,惠帝也因為受不了這樣的刺激,後也鬱鬱而終。



但是就當時的醫療條件來說,手腳皆斷,耳聾眼瞎的情況下,其實是撐不了幾天的,一是流血,二是傷口感染,所以戚夫人其實在當時的情況之下,其實是活不了幾天的。


趣多多視頻分享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知道什麼叫做人彘(zhi),“人彘”這種....酷刑吧是呂雉發明出來的,當時也不知道她哪裡來的靈感,也不知道是誰取得“人彘”這一名字,反正戚夫人是被呂雉做成了“人彘”


'人彘“是指將人的截掉人的四肢、割掉鼻子、挖掉雙眼、銅液灌耳、剃光全身的毛髮以及在嘴中灌以劇毒,最後被丟進廁所裡,說是廁所吧其實就是方便用的木桶,一般人在”被製作“的過程中就會死去,但戚夫人不同,硬是在桶中堅持了兩星期才過去,是戚夫人抵抗力強的原因還是呂雉沒下狠手,尚有一絲人性

我們先來驗證一下”戚夫人抵抗力強“這一原因是否能通過,第一步在不消毒的情況下截掉四肢的生還幾率只有百分之一,生還幾率可以說是基本沒有,但所謂”大膽假設“,我們就把戚夫人當作是那個”一“,。其餘的割鼻子、挖雙眼、剃毛和毒壞嗓子雖然殘忍,但卻都不致命,真正致命的是後面的”銅液灌耳”,黃銅的熔點是一千攝氏度左右,而耳朵是連接腦子的,一千度的銅液灌進腦中是必死無疑,所以最後推斷來說戚夫人基本是沒有生還的可能的。



然後我們來看第二個原因,“呂雉沒下狠手”,對於這個原因我是棄之以鼻的,呂雉黑化後能保留人性是完全沒有可能的,但作為初代製作者可能並沒有後面配方那麼完美,也就是說她遺漏掉了最致命的一步——銅液灌耳,這樣戚夫人能熬過去就好理解多了。


歷史伶俜者


死亡很可怕,但比死亡更可怕的是生不如死。

歷史上的戚夫人就經歷了這樣生不如死的經歷。

先來看看什麼是人彘,“彘”就是豬,人彘就是把人變成豬。首先要把人的四肢剁掉,然後挖出眼睛,耳朵裡面灌上桶水,再用啞藥灌入喉嚨破壞聲帶,割掉舌頭,割掉耳朵。


受刑之後的人聽不見聲音,聞不出味道,看不見東西,全身上下除了頭能動就沒有可以動的地方了。而且這種刑法最殘忍的地方在於,它會盡可能地讓人活著。讓人不斷的感受,痛苦,並在痛苦中死去。

史書上記載,呂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之後還叫他的兒子來看。一個年輕小夥子看到這樣慘不忍睹的一面之後就被嚇病了,沒幾年之後就去世了。

從記載上,我們可以看到做成人彘之後,還是活了幾天的,最起碼是讓呂雉的兒子看到了。

但是絕對活不久,因為儘管儘可能的保護性命增加痛苦,在醫學條件不發達的古代,仍然活不久。

我們很有理由推測,戚夫人再變成後人彘沒幾天就離去了。

戚夫人在經受了那樣的痛苦之後,能夠存活幾天,不應該把所有的原因都歸於戚夫人的生命力頑強,更多的應該是行刑過程中通過專業的手法,減少出血,降低生命安全。只有這樣才可以活的更久。


而且當時的戚夫人在行刑過後是沒有辦法進食的,所以儘管她身上的傷口不會致命,也遲早會渴死餓死。

而且這樣嚴重的傷口感染是必然的,在古代出現傷口感染,往往意味著死亡。各種條件之下,戚夫人都不可能活很久,行刑過後的那幾天,應該算的上是苟延殘喘吧。


人彘這種刑罰真的算是慘無人道,大家覺得呢?


替鯨照顧海


都說“最毒不過婦人心”,這雖然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在瞭解西漢呂太后及後世武則天的作為之後,便會發現此言絕非毫無道理!

中國歷史上,權力更迭,帝位之爭從來都不缺少血腥和殺戮,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失敗者被殺被囚不盡其數。


但要說中國歷史上誰死的最慘,戚夫人和蕭淑妃必定是排名一二!

何為人彘,即將人的手腳砍去,挖掉雙眼,用煙燻聾雙耳,並喝下啞藥,還有說法是割掉舌頭,使人不能再說話。

戚夫人就是如此,被呂太后做成了人彘,都說當年妲己大興炮烙之刑何其殘忍,這呂后將戚夫人做成人彘,才是真的殘忍吧。

戚夫人的生命力確實是很強的,個人認為必定是有對呂后無盡的恨意來支撐她堅強的活著,戚夫人到底在被做成人彘後活了多久,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並沒有立刻死去,而是活了好幾天。

因為呂后曾命人在多日後引漢惠帝前去觀看,或許是為了鍛鍊為人軟弱的劉盈吧,但在這之後,劉盈就患上了心病,從此一蹶不振,二十三歲便英年早逝了。

可見當時的景象,給劉盈造成了巨大的陰影和心理負擔。

作為權力爭奪的失敗者,戚夫人失去生命並不太讓人為她可憐,但如此殘忍的方式失去生命,作為一個女人,她真的很不幸。


Mr與川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女人之間的嫉妒是最有殺傷力的武器。

劉邦在做漢王的時候,遇到了戚夫人,很是寵愛,並且這個戚夫人也很給力,生了個兒子——劉如意。從這個名字就知道,劉邦對這個兒子還是很滿意的。甚至有一點時間想廢掉太子,立劉如意為大漢儲君。

這可把呂雉皇后嚇壞了。古代失去權力,很多時候就是意味著失去身家性命。

劉邦去世後,呂雉重新手握大權,於是開始了對戚夫人的瘋狂報復。

怎麼報復呢?

根據《史記 呂太后本紀》的記載:

“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

真是慘絕人寰啊!

先讓人把戚夫人的手腳砍掉,挖掉其眼睛,耳朵搞聾,嗓子毒啞,然後再把這個人不人鬼不鬼的戚夫人放入廁裡,號稱“人彘”。

過了幾天,這個“人彘”才死掉。

不少人可能要疑問,手腳斷了還能活幾天,這是不是真的呀?

要知道,漢代時候的醫術也是不低的了,呂雉是故意不讓戚夫人那麼快死掉,所以在砍斷其手腳時候,用了藥,應當是止血類的藥物。就像明清時候,判犯人凌遲之刑的時候,也就是千刀萬剮,如果沒有割夠足夠的刀數,犯人就斷氣了,那行刑的劊子手是要被追究責任的。為了讓受凌遲之人保住一口氣,甚至需要給犯人喂人參湯以補氣。

由此可知,在人為刀俎時,痛快死去算是比較好的結局了。


歷史寶藏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了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的幾天後,呂后帶著不知情的漢惠帝劉盈前去觀看人彘,這說明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後至少還活了幾天。很多人以此猜測是不是戚夫人的生命力特別頑強,其實並不是因為戚夫人的生命力旺盛,而是有其他的原因。

呂后為什麼將戚夫人做成人彘?

呂后將戚夫人做成人彘顯然是因為痛恨戚夫人,那麼呂后為什麼如此痛恨戚夫人呢?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方面,呂后是劉邦的糟糠之妻,而且在劉邦兵敗的時候呂后等人被作為人質扣押在項羽軍中,應該說呂后確實為劉邦付出了不少,但是劉邦卻冷落呂后而移情戚夫人,如此一來呂后勢必會對戚夫人懷恨在心的,畢竟呂后也是出了名的醋罈子。

另一方面,戚夫人後來想讓劉邦廢掉呂后的兒子劉盈,然後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這點比起呂、戚之間的情仇更為嚴重,呂后如此痛恨戚夫人主要應當就是因為這個事。

如何才能成功將戚夫人做成人彘?

司馬遷記載道呂后命人將戚夫人斷手足、去眼耳,然後又以藥物將戚夫人毒啞,最後將戚夫人置於廁中。

從司馬遷的這段記載來看,當時戚夫人的身體遭到的是很致命的摧殘,如果只是簡單的砍斷手腳而沒有適當的處理,那麼戚夫人很可能當場就會因為失血過多而亡的。

由此可以推測呂后將戚夫人製作人彘的時候肯定有太醫之類的人員在場,這些人的任務就是為了防止戚夫人受刑時死去。

呂后如果只是單純的想殺戚夫人那大可不必這麼麻煩,說白了呂后是想折磨戚夫人,想看著戚夫人慢慢的在痛苦中死去,所以呂后不會讓戚夫人受刑的時候就死去。

所以戚夫人在被做成人彘後還能存活一段時間,這並不是因為戚夫人的生命力特別頑強,生命力再頑強的人也不可能達到那種程度,主要還是因為呂后不想讓戚夫人很快死去。此外,我猜測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後,呂后也會叫人定期給她餵食以延長存活時間。


歷史守望者


戚夫人被呂雉“人彘”後,到底活了多久?司馬遷、司馬光均有交代

漢初最精彩的不是劉邦誅功臣,如韓信。而是呂雉與戚夫人的這一場爭鬥。

一個年老色衰,靠呂氏家族;

一個年輕貌美,依劉邦寵愛;

因為太子之位,爭鬥一觸即發。

最終,呂雉聽從張良計策,請來商山四皓,劉邦大驚。目送著四老離去,十分感嘆,說:

羽翼已成,難動矣

戚夫人哭泣,劉邦也無奈,只好讓她跳一支楚舞,他作一首楚歌。楚舞婀娜,楚歌雄邁,此情此景無不唏噓。戚夫人流淚,劉邦無助,當可奈何?



悲涼結束。

公元前195年,劉邦崩於長樂宮。隨後呂雉就下令,將戚夫人幽禁在永巷。並且,班固在《漢書》記載:

髡鉗衣赭衣,令舂

髡,剃髮也,這是一種刑。髡鉗就是剃髮,然後在脖子上束鐵圈。赭衣,囚衣,舂米。想象這一場面,狹長幽幽的長巷,戚夫人在舂米,做苦役。



曾經的美,已是不在。如今,落寞長巷,勞作舂米,人生無常。

苦不苦?苦。

丈夫沒了,兒子在遠遠的趙國,怎能不苦?或許戚夫人想過自殺,但想到心愛的兒子,便放棄了。

為解苦,解無盡的思念,便歌。經由監視的人遞報呂后,聞之大怒,怒道:

乃欲倚女子邪

劉如意被召入京,呂雉毒殺,隨後將戚夫人做成了“人彘”。這時,戚夫人再想自殺,早已沒了機會,只能我為魚肉,任人宰割。

戚夫人被呂雉“人彘”後,到底活了多久?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錄道:

居數日,乃召孝惠帝觀人彘

也就是,幾天後,呂雉為培養兒子的君王氣魄,給他上一堂“成王敗寇”的實踐課程。就拉他來看戚夫人。劉盈見後,戚夫人已面目全非,認不出她來。得知是戚夫人,劉盈大哭,由此得心病。24歲,鬱鬱而終。



班固在《漢書》裡對這一場景的敘述時間是“居數月”。過了幾個月,呂雉才把劉盈帶來上課。而司馬遷又在《史記》中解釋了,何為人彘?如下:

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

戚夫人到底活了幾天,還是幾月?

答案是幾天,原因有三點。

第一,從司馬遷定義人彘可知,活幾天,符合常識。要知道,當時的醫療水平低下,幾天也是了不起了;



第二,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所用的時間詞是“居數日”;

第三,後世唐朝的武則天效仿呂雉,將王皇后、蕭淑妃處以“骨醉”,《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皆說“數日死”。

綜上所述,戚夫人被人彘後,只活了幾天的時間。有人說,流血不致死嗎?而呂雉會輕易讓戚夫人死去麼?人彘目的何在?

每天帶來精彩歷史內容,我是史小二記,歡迎您的關注!


史小二記


歷史上戚夫人被呂雉做成“人彘”,她的生命力真的那麼頑強嗎?(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人們常常用“最毒不過婦人心”來形容狠毒的女人,而歷史上最狠毒的女人可能救數呂雉呂太后了,呂后和劉邦結婚之後,劉邦出去幹大事造反去了,呂后在家裡照料老小,劉邦在外卻認識了貌美如花的戚夫人,戚夫人能歌善舞,跟劉邦甜甜蜜蜜,而呂后卻被項羽俘虜了兩年。呂后回到劉邦身邊後,已經是昨日黃花,雖然劉邦還是把皇后位子給了呂后,心裡卻沒了呂后的位置。

戚夫人深受劉邦喜愛,除了長的美以外,筆者推測還有兩點原因,一是呂后是大家閨秀,而戚夫人和劉邦的出身差不多,自然更讓劉邦心疼,也和劉邦話題更多,二是呂后經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後,看重的更是權力,沒準兒會像現代女性在經歷負心男人後一樣,喊出“不要給我談感情,給我談錢”的口號,專心於自己的事業,這就襯托出了戚夫人的溫柔體貼。

心愛的男人被搶,呂后對戚夫人可謂是恨之入骨,更讓呂后懷恨在心是,戚夫人生了個兒子叫劉如意,聰明伶俐,戚夫人整天給劉邦吹枕邊風:我們家如意乖巧可愛,最像大王你了,所以你把我們如意立為太子,把呂后的那個太子廢掉吧。劉邦差點經不住戚夫人的魅惑,在大臣的勸說下,劉邦還是沒有改立太子。

從此以後,呂太后做事也是再三衡量,謹慎小心,居安思危,用盡各種手段快速鞏固太子劉盈和自己的地位。她也更加確信,只有“我為刀俎”,將政權牢牢掌握在手中,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

劉邦死後,呂后著手收拾戚夫人,開始,把她變為舂米女工,戚夫人哪裡甘心,幹活時還唱著: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隔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呂后知道後大發雷霆,心想:當初劉邦在世,你個賤人撒嬌獻媚,依仗劉邦的寵愛才敢那麼張狂,如今劉邦死了,你還在做著她的美夢,想靠著兒子翻身?!休想! 休想!

呂后殺機頓起,為絕後患,她再也不能留著這對母子。呂后先設法毒殺了趙王如意,然後對戚夫人下了毒手。《史記·呂太后本紀》提到: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輝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

徹骨的仇恨讓她變成了一個沒有人性的虐殺狂 ,她將戚夫人弄為“人彘 ”,讓戚夫人喪失作為人的尊嚴,她竟然還召惠帝前來觀看“人彘”,或許是要有意給親生兒子一個嚴正的警醒:宮闈鬥爭就是這麼殘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決不能手軟!

呂后將戚夫人做成“人彘 ”,就是要讓戚夫人一點一點受折磨,一點一點死去,“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戚夫人當時雖有想死之心,卻無能死之力。

然而,戚夫人到底活了多少天,史書的記載是不統一的。在醃製得法的情況下,如果是第二天掛掉肯定史書會說翌日而亡,一個“人彘”可以神志清醒地存活三天以上。在《漢書·外戚傳》中,成為人彘後的戚夫人活的時間要更長: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燻耳,飲瘖藥,使居鞠域中,名曰“人彘”。居數日,乃召惠帝視“人彘”。《漢書》說的很清楚,戚夫人成為人彘後的數日,呂后才讓漢惠帝去看她。這就意味著戚夫人至少沒有當場死去。

史料雖然沒有明確記載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後活了多久,但根據古代的醫療條件,斷手斷腳被扔進茅房的戚夫人肯定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我們可以推斷,戚夫人在受刑後沒幾天就死了。至於說戚夫人生命力頑強,筆者認為,呂后這種手段對付戚夫人,就是讓她生不如死的一點一點死去。

呂后“剛毅”一生,逢怨必報,手握權柄,為所欲為。她親手製造的“人彘之禍”雖報了她對戚夫人的怨仇,卻毀掉了兒子劉盈作為帝王的信心,更是毀掉他人生的希望。身心俱病的劉盈在抑鬱沉淪中當了七年掛名的帝王 ,死時年僅二十三歲。 而呂后也讓自己留下“毒婦”的千古惡名。



葛大小姐


戚夫人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尤其是在劉邦死了之後,被呂后做成“人彘”,很快就死去了。

那什麼是人彘呢?

就是把人的胳膊和腿砍掉,把鼻子,舌頭和耳朵割掉,把眼睛挖掉,弄成聾子,然後扔到豬圈裡,與豬生活在一起。想想看,在這樣的環境下,戚夫人這樣被人嬌寵慣了的大美人還有什麼生命力可言,又能活幾天?

應該說,呂后發明的這種刑罰非常殘酷,非常陰毒,非常沒有任

人性,但同時也非常有奇思妙想的創造性,真說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呀!

這也說明,呂后對戚夫人恨之入骨。

戚夫人貌美如花,溫柔多情,比人老珠黃的呂后不知道要強多少倍,深得劉邦喜愛和恩寵。

所以在劉邦活著的時候,戚夫人活得非常滋潤,皇恩浩蕩,雨露獨佔,真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寵冠六宮,無人能比。

呂后雖然嫉妒,可也沒有辦法,誰讓自己是個黃臉婆呢!

這時兩人之間的矛盾也就是女人間的爭風吃醋,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

可讓呂后想不到的是,戚夫人依靠劉邦對自己的喜愛,竟然說服劉邦,想要廢了呂后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另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這不但關係到劉盈的生死存亡,也關係到呂后和她身後呂氏家族的生死存亡,呂后豈能善罷甘休?

兩人的矛盾也有爭風吃醋上升為你死我活敵我矛盾。

而呂后性格剛毅,思維敏捷,手段毒辣,為大漢王朝的建立立下過漢馬功勞,絕非泛泛之輩。想當年把韓信關在籠子裡,用布蒙上,吊起來,用竹籤插死。把流放的梁王彭越帶回京城,讓劉邦殺了彭越,剁成肉醬分給諸侯王們吃,都是她的傑作。

所以面對太子之位之爭,呂后並沒有慌亂,而是按照張良的計策,請來商山四皓輔佐太子劉盈,讓他們天天跟著太子。

劉邦看見商山四皓天天跟著太子不由大驚,這可是他多次請都請不來的世外高人,現在竟然一起來輔佐太子劉盈,說明太子羽翼已經豐滿,廢不了了。於是就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

呂后和兒子劉盈也就此化險為夷。

按照呂后的性格,有恩自然要報恩,有仇自然要報仇,所以在劉邦死後,不但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而且殺了她的兒子劉如意。

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呂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之後,竟然叫自己的兒子劉盈前來觀看,豈知劉盈膽量太小,太過善良,結果被嚇成了神經病,不久就死了。

也許是太過陰毒,太過殘酷,惡有惡報的緣故吧!

總而言之,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已經完全是身不由己,死活全在別人,根本就談不上什麼生命力頑強不頑強!





行業動態觀察


行刑是門手藝活,挖眼、割舌、燻聾、灌啞、剁四肢······都有技巧,犯人受盡折磨不能死。

呂后為何對戚夫人下此狠手

這要怪戚夫人貪心不足,劉邦當皇帝后,戚夫人得寵,生下個兒子叫劉如意。這孩子聰明伶俐,深得劉邦喜愛。於是戚夫人給劉邦吹枕邊風,說呂后的兒子、太子劉盈性格軟弱,不適合做漢室繼承人,應改立劉如意為太子。劉邦聽多了,也有了這個想法。

這在古代可不是件小事,在後宮母以子貴,誰的兒子能當太子,誰就得到當皇后的權利。而且後宮爭奪皇后異常殘酷,失敗的皇后或嬪妃會被打入冷宮,皇子失去太子地位後,軟弱無能的可能被安排到邊遠地區當王,有點能力的會被囚禁,威脅大的會被處死。

戚夫人侍寵而驕,和呂后搶位子,她忘記呂后可不是一般人,是母老虎,要吃人。劉邦死後,呂后把戚夫人關進了冷宮。沒想到她每天嘰嘰歪歪唱小曲,盼望她兒子劉如意回來替她報仇。呂后知道後惡向膽邊生:當年差點害死我們母子,現在靠山死了,還想著變天啊!想的美,你己享盡榮華,還覬覦權力,我讓你生不如死。於是毒死了劉如意,然後把戚夫人做成人彘,讓她生不如死。

殘酷的人彘怎麼做?

人彘雖然殘酷,但古代有一套行刑的方法,不能讓犯人死去。如果死了,施刑者就得死。

挖眼是一種很恐怖的酷刑,行刑者將一塊像鑿成帽子樣子的石頭戴在犯人頭上,由於重力擠壓,人的眼球就會凸出眼眶,行刑者用一把像周邊鋒利的勺子將眼球挖出,這樣可減少對腦部神經組織的傷害。

割舌頭比較容易,用力捏住犯人兩腮,擠出舌頭,用快刀迅速切割。割舌頭有時是為了懲罰,有時是怕犯人咬舌自盡。

燻聾耳朵是用藥破壞犯人的鼓膜,使其失去聽力。

變啞是給犯人灌入用強腐蝕的藥,便聲帶受到嚴重破壞,無法發出聲音。

砍掉四肢是個高技能的工作,一般稱作卸掉四肢,這個“卸”字技術含量很高,不是用刀亂砍亂剁,而是按照人體結構,像解剖一樣割去人的四肢,這樣可以減少對人體其他組織的損傷,也可以及時止血,犯人不會因為施刑時流血過多而死亡。

最惡毒的報復不是一刀殺死,而是讓人生不如死。“人彘”這種刑罰變態至極,漢惠帝劉盈見到被製成人彘的戚夫人,當時就嚇哭了,精神受到極大刺激,變得癲狂,從此不理朝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