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包產到組”到摘掉“人民公社”牌子 全國農村改革從這裡拉開序幕

1976年10月,成都十餘萬群眾走上街頭,歡慶粉碎“四人幫”。

1972年6月,紅原縣麥窪區供銷社組織犛牛流動商店深入夏季牧場為牧民群眾服務。

1976年四川石油管理局鑽成兩口超深井,標誌著四川的超深井鑽探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圖為現在的雙機鑽頁岩氣水平井。

1978年1月,廣漢縣金魚公社實行“分組作業,定產定工,超產獎勵”,成為四川第一個實施“包產到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公社。1980年9月,廣漢縣向陽公社在全國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牌子,正式換上向陽鄉人民政府的牌子。

1975年4月,中央樂團和中國京劇團到大邑縣安仁鎮,為農民聯合演出《紅燈記》。

1979年11月,溫江農民在市場上選購商品。

壯哉

1969年-1979年

闖漩渦喲,迎激流嗬,水飛千里船似箭囉。

乘風破浪嘛奔大海呀嘛,齊心協力把船扳哪。

濤聲不斷歌不斷,回聲盪漾白雲間囉。

高峽風光看不盡哪,輕舟飛過萬重山喲。

——《船工號子》

讀檔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開建

1970年9月1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工程開工建設。中心總部設在涼山州西昌市,發射場建在市區外的犛牛山中,主體工程於1983年初竣工,並於當年交付使用。整個發射中心由總部、發射場、通信總站、指揮控制中心和3個跟蹤測量站,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生活保障單位組成。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要承擔通信衛星、廣播衛星、氣象衛星等的實驗發射和應用發射,是中國對外開放最早、承擔衛星發射最多、自動化程度較高、綜合發射能力較強的航天發射場。自1984年1月發射中國第一顆通信衛星以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至今已成功進行了130餘次發射,將160餘顆國內外航天器送入太空。

成昆鐵路建成通車

成昆鐵路是全國第一條全線使用內燃機車牽引的Ⅰ級幹線,北起四川省成都市,南至雲南省昆明市,線路全長1100公里,1958年7月開工建設,其間歷經多次停工復工,1970年7月1日全線建成通車。

成昆鐵路全線貫穿地勢險峻、地形多樣、地質複雜的山川河谷,線路所經區域有“露天地質博物館”之稱,沿線地帶被外國專家稱作“鐵路禁區”,長期被認為是不可能修築鐵路的地方。1984年12月18日,成昆鐵路作為象徵20世紀人類征服大自然和進入宇宙空間的三大事件之一,獲得聯合國特別獎,其象牙雕刻模型與同時獲獎的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模型、美國阿波羅宇宙飛船採集回來的月球岩石一道,被永久陳列於聯合國總部大廳。

寶成鐵路電氣化改造完成

寶成(寶雞-成都)鐵路北起陝西寶雞市,南到四川成都市,全長668.2公里,貫穿川、陝、甘三省19個縣(市),有80%的線路經過秦嶺、大巴、劍門等山嶽地區,共開挖隧道300餘座、架設橋樑900餘座,是連接西南和西北地區的交通幹線,是四川省與其他省(區、市)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第一條鐵路通道。1953年11月,寶成鐵路四川段全面破土動工。1958年1月1日,寶成鐵路全線正式通車。

1958年6月起,寶成鐵路進行電氣化改造工程,1960年6月建成寶雞至鳳州段工程,1967年開始進行剩餘部分改造,1975年7月1日,寶成鐵路綿陽至成都段電氣化工程竣工,全線完成電氣化改造,寶成鐵路成為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

文藝創作活躍

1977年5月,《四川音樂》復刊,這是“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第一份復刊的省級文藝刊物。1979年1月,《四川文藝》更名為《四川文學》復刊。至1980年1月,《星星》詩刊復刊,《科學文藝》《紅巖》《戲劇與電影》先後創刊。隨著一批有影響的文藝刊物紛紛復刊與創刊,四川文藝創作活動趨於活躍,相繼產生了周克芹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峨眉電影製片廠電影《特級警報333》、羅中立油畫《父親》等一大批轟動全國的文藝創作成果,推動了全省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

□本報記者黃大海

金秋時節,廣漢市金魚鎮涼水村,70歲的6組組長葉常理在田裡忙碌。“有些水稻倒了,扶起來才好收割。”

葉常理腳下這片土地頗不尋常。41年前,此處率先“包產到組”,與安徽鳳陽小崗村包產到戶一樣,是中國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最早實踐之一。

而後的幾十年間,一場以土地為名的農村改革接力賽在巴蜀大地漸次進行,四川在農村產權“多權同確”、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等10個方面重點攻堅,走在全國前列。再回望當年拉開的那場農村改革序幕,川人無愧“敢為天下先”。

“分”田地

定產到組激發村民積極性

“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樑”,這是上世紀50年代家喻戶曉的歌謠。1958年,繼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河南省駐馬店市遂平縣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成立後,全國各地陸續開始建人民公社,廣漢的金魚公社、向陽公社也相繼掛牌。

人民公社真如歌謠中唱的那般?從廣漢的角度看,自1959年起,農業減產,糧食奇缺,公共食堂搞瓜代菜。

“中國農民種了幾千年的地,到最後連肚皮都填不飽,當時的金魚公社在私底下開始探索出路,打‘擦邊球’先分田埂。”葉常理說。相關資料記載,金魚公社9隊從1975年開始“分”田埂,家家戶戶在田埂上種上油菜和黃豆,這一年,9隊隊員破天荒吃上了豆腐。

其實,“分”田埂讓社員們壓力很大。“當時都是悶起幹,沒有人說,也不知道上級會不會同意。”葉常理說。

1978年初,在省委和縣委支持下,金魚公社在全省率先進行“分組作業,定產定工,超產獎勵”的改革。“‘包產到組’之後,每個組的‘攤攤’劃小了,每個人的活路由組長定,一個人耽誤幹活,會影響大家掙工分。”57歲的金魚鎮政府機關幹部張榮順介紹,當時社員的積極性明顯提高,“磨洋工”“梭邊邊”的人明顯少了。

掛新牌

政社分離開啟發展新篇章

距離金魚公社20多分鐘車程的向陽公社,那時同樣也在為填不飽肚子犯愁。“吃的稀飯浪打浪。”向陽鎮江南村原黨支部書記師用全介紹,從1958年到1976年,向陽年人均分配只增加了6元。“一年忙活下來,很多村民家裡光景都不好。”

問題出在哪兒?“什麼都管,但什麼都管不好。”師用全介紹,人民公社是工農兵學商“五位一體”,平均主義“大鍋飯”問題嚴重。

必須要改。1979年9月,廣漢縣委在向陽公社進行政、社工作分開試點,得到省委肯定。1980年5月,廣漢縣委在向陽公社進行人民公社體制改革試點。9月,“廣漢縣向陽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的牌子被摘下,掛上“廣漢縣向陽鄉人民政府”的牌子。向陽鄉成為全國最早改變政社合一人民公社體制,實行黨政分工、政企分開的新體制鄉。

一“摘”一“掛”,意義深遠。1982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發《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的通知,提出“改社建鄉、政社分開”,恢復鄉、社、村(組)的建制。12月,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新修訂的憲法,正式結束中國農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體制。

改社建鄉,“包產到戶”等工作隨之跟上。“之後,我們家5口人分到5畝多地,我們小組的200畝土地增產糧食1萬多斤。”師用全說,過年的時候,村裡的鞭炮從除夕一直響到正月十五,沒過幾年,村民們都蓋上二層瓦房,日子越過越好。

切片

入廠14年來第一次漲了工資

□本報記者付真卿

“一改革,大家的幹勁馬上就有了。”雖然距離那場重大變革已有41年,年近八旬的鄭義和老人回憶起來,仍然興奮不已。那時,他是寧江機床廠的一名技術員。

1965年,在國家三線建設的大潮中,寧江機床廠由南京機床廠一分為二遷建,落戶四川灌縣(今都江堰市)。“我們廠的產品十分走俏,你聽說過‘三轉一響’嗎?”鄭義和說,“三轉一響”指自行車、縫紉機、手錶和收音機,在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這四樣東西是國內每個家庭所希望擁有的物品。寧江機床廠生產的機床,就是用來製造自行車、縫紉機和手錶等產品的。但受限於當時“統購統銷”的政策,企業業績一直無法快速增長。

轉折出現在1978年。10月,省委決定在工業方面進行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試點,允許企業在國家計劃之外自主安排生產,在企業增收時可以提取不同比例的利潤留成自行支配,例如給職工發放獎金。包括寧江機床廠、成都無縫鋼管廠在內的6家企業被確定為首批試點企業。這是全國最早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嘗試,國有企業改革的序幕由此拉開。

“這等於給企業鬆了綁,大家還看到了增收的希望。”鄭義和回憶,試點開始以後,寧江機床廠的產能迅速提高,但生產的機床除了滿足國家計劃指標,剩餘的產品銷路卻成了問題。

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報》第四版刊登了一則面向國內外的商業廣告,廣告的投放方正是寧江機床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生產資料廣告,在一家四川企業敢為天下先的勇氣下誕生了。從當年6月25日到8月15日,寧江機床廠就簽訂1300餘臺機床的供貨合同,為前幾年全年產量的2倍,其產品在全國市場佔有率提高到80%。入廠14年的鄭義和第一次漲了工資,從53元漲到70多元。

不止寧江機床廠,其他5家試點企業在擴大自主權後效益均明顯提高。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1979年,《關於擴大企業自主權加快生產建設步伐的試點意見》《關於進一步搞好地方工業企業擴大自主權試點工作的通知》相繼出臺,試點範圍逐步擴大到100家工業企業,後進一步擴大到40家商業企業。當年7月,國務院要求各地和各部門按照統一規定的辦法也選擇少數企業進行擴權試點,企業擴權試點走出四川,擴展到全國。責任編輯 陳四四 編輯詹萍版式設計 曲詠梅本版圖片均為本報資料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