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孕媽肚子經常出現下墜感,是胎兒入盆的信號嗎?

Three-C


孕晚期,離與寶寶見面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媽媽們是不是在興奮的同時又帶著些緊張的情緒呢?在孕晚期裡,媽媽們都會關心一個問題,就是胎寶寶有沒有入盆,胎寶寶入盆是分娩前的一種徵兆,同樣的胎寶寶入盆頭部會進入到媽媽的骨盆腔,入盆之後,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面的姿勢就會固定了,頭位是最理想的分娩姿勢,胎寶寶能否順利入盆對分娩有著很大的影響!



在確定懷孕以後媽媽們面臨的就是長達十個月的孕期,在這個時期裡媽媽的肚子正在孕育一個嶄新的小生命,這個小生命會在媽媽肚子裡努力生長髮育,隨著這個小生命的生長髮育,媽媽的肚子也會發生很多變化,最直接變化就是肚子日益增大,同時還會有一些不適感,如孕早、中期的生長痛,在孕晚期的時候,媽媽的肚子已經非常大了,此時身子也會變得非常笨重,此時肚子還會出現下墜感,孕晚期肚子下墜是怎麼回事呢?是不是胎寶寶入盆的信號呢?

在入盆的“信號”中,肚子有下墜感就是其中一種,但是在孕晚期並不能只從媽媽肚子出現下墜感這一種表現來判斷是否入盆,媽媽肚子出現下墜感也可能與以下幾種原因有關:

1)增大的肚子:在孕晚期的時候,特別是7-9個月這個階段,胎寶寶發育比較迅速,媽媽的體重也增加的比較快,這個時候媽媽的肚子也增大的非常明顯,站著的時候可能都看不到自己的腳了,這個時候站著的時候因為重力的原因,媽媽們就會感覺肚子有種下墜感,有的媽媽肚子特別大,還會有種支撐不住的感覺,有時候還會有墜疼感,墨媽現在孕34周了,孕期增重比較多,肚子也比較大,現在站著或走動時候偶爾也會感覺肚子墜得慌。

2)下懷:在懷孕期間,有的媽媽是屬於上懷,就是肚子比較靠上,有的媽媽就是下懷,肚子比較靠下,下懷的媽媽們在孕晚期的時候肚子增大明顯也會有下墜感,除此之外因為是下懷,肚子比較靠下,平時小便也會比較頻繁,所以即使是出現了入盆的信號,下懷的媽媽們也不易發現。

3)胎動:大多數媽媽們都是在孕18-20周的時候感覺到寶寶的胎動,這個時候寶寶的胎動都是比較輕微的,孕晚期28-35周是胎寶寶胎動比較頻繁的一個階段,此時胎寶寶的體積比較大,都快“佔滿”媽媽的整個子宮了,胎寶寶在活動的這個過程中可能就會碰到媽媽的肚子,踢到媽媽的膀胱,從而讓媽媽的肚子出現一種下墜的感覺。

4)假性宮縮:一般來說在孕20周左右的時候媽媽們就已經可以感受到假性宮縮了,在孕晚期的時候,子宮肌層敏感性增強,假性宮縮就會出現得更頻繁,孕中期假性宮縮可能是幾天出現一次,孕晚期就是一天出現多次,孕33周左右一天還可能會出現7-8次,只要一個不超過4次就是正常的;孕晚期媽媽的肚子已經非常大了,出現假性宮縮的時候,媽媽們就會感覺肚子發緊發硬有下墜感。

5)懸垂腹:說到懷孕後的肚子,很多媽媽們都知道圓肚、尖肚,卻不知道懸垂腹,懸垂腹也是一種孕期的腹部形狀,懸垂腹的特點就是媽媽腹部的走向是向前、向下膨脹隆起的,腹部向前集中,從後看看不出肚子,從前或側面看懸垂腹肚子特別的碩大又有些下垂,因為腹部的力量向前向下集中,所以在孕晚期的時候,懸垂腹媽媽們肚子下墜的感覺就會非常明顯。

以上就是孕晚期媽媽們感覺到肚子下墜的一些原因,接著我們再來說說入盆。

入盆是指在孕晚期的時候,胎寶寶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圍中,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使其頭部通過媽媽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從而使其身體的位置得到鞏固,入盆也是胎寶寶在為出生做準備,胎寶寶能夠順利入盆的話,媽媽分娩也會順利很多。

入盆的時間):

前面我們說到入盆也是分娩前的一種徵兆,入盆也可以說是胎寶寶在調整自己的姿勢,以一個最適合分娩的姿勢等待分娩的到來,關於入盆的時間,初產婦和經產婦也會有所不同,一般初產婦入盆的時間相對來說會早一些,通常在孕36周左右入盆,有時候在孕34周左右就入盆了,而經產婦通常是在分娩前兩天或分娩當天才入盆,當然這只是一個大概的數據,有的初產婦媽媽入盆也晚,同樣的有的經產婦媽媽入盆時間也早,媽媽們需要記住的是,入盆只能算是分娩前的一種徵兆,並不是說入盆了胎寶寶馬上就要出生了,具體還要看真正的臨產症狀。

說完入盆的時間,再來說說媽媽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入盆的“信號”~

通常入盆的感覺非常明顯,“信號”也比較多,肚子下墜只能算其中一種,所以不能單單依靠肚子下墜來判斷胎兒是否入盆。

入盆的“信號”):

  1. 胎兒下降感:這也可以理解為我們所說的肚子下墜,在孕晚期胎兒還沒有入盆的時候,胎兒發育速度加快,媽媽體重增長也迅速,肚子也會越來越大,增大的子宮對腸胃膈肌的擠壓也增加了,媽媽們呼吸就會變得不順暢,感覺肚子頂著非常難受,飯後也會感覺很難受,胎兒入盆以後,媽媽的肚子就會往下移,對腸胃膈肌的擠壓就會減輕很多,這個時候媽媽們就會感覺上腹部舒服了很多,胃口也變好了,飯後也沒有明顯不適感了,反酸燒心的這種症狀也減輕了很多。
  2. 肚形變化:由於胎先露部下降進入骨盆,媽媽宮底的位置相應的也會降低,此時肚子不僅僅是下墜感,就連形狀也發生了變化,胎兒入盆,宮底位置降低,媽媽肚子隆起的部位就會向下、向前移動,側面看身形輪廓也發生了變化,肚子從“西瓜”狀變為“柚子”狀,媽媽們可參考下圖。
  3. 頻繁跑廁所:墨媽記得自己入盆的那會,一天都在往廁所跑,為什麼胎兒入盆上廁所就會頻繁呢?很簡單,胎兒在還沒有入盆之前增大的子宮擠壓腸胃膈肌,媽媽們上腹部就容易出現不適感,胎兒入盆之後,子宮向下移,對腸胃膈肌的擠壓減輕了,下移增大的子宮對膀胱和直腸的壓迫卻增加了,膀胱的容量減少,媽媽們小便的次數就會增多,同時便秘的情況也會有所加重。

以上就是胎兒在入盆的時候給媽媽們提供的一些較為明顯的“信號”,除了以上幾個症狀,有的媽媽在胎兒入盆的時候還會伴有頻繁的假性宮縮,有時候還會伴隨著假臨產的症狀,也就是出現宮縮的時候有明顯的腹痛感,但是強度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強,墨媽二胎入盆的時候就出現了假臨產的症狀,持續了大概一個小時左右就完全消失了,沒有經驗的媽媽們是很難區分的,如出現宮縮並伴有明顯的腹痛感,建議媽媽們直接去醫院、還有的媽媽在胎兒入盆的時候會陰的壓迫感增強,有時候還會伴有疼痛感,恥骨的媽媽們在胎兒入盆的時候,恥骨痛的這種症狀會加重很多。



簡單來說呢,肚子下墜可以說是胎兒入盆的一種信號,但也不能單靠肚子下墜來判斷胎兒是否入盆,孕晚期媽媽增大的肚子、子宮前壁,脂肪堆積比較多,下懷、懸垂腹、假性宮縮等因素都有可能會使媽媽的肚子出現下墜感,所以判斷胎兒是否入盆還要從多方面來判斷,最準確的就是通過醫生的檢查判斷胎兒是否入盆!

我是墨媽,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現階段也是一位孕媽媽,專注於孕產育嬰等方面的解答,對孕產育嬰有著豐富的經驗,關注墨媽與您分享更多孕產育嬰小知識~(本文系原創,抄襲搬運必究,文章配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墨媽育兒經


孕晚期,孕媽肚子經常出現下墜感,是胎兒入盆的信號嗎?

不一定,也可能是肚子太大墜的。

孕晚期,隨著孕期增加,胎兒越來越大,肚子也越大越大,很多孕婦羊水多,或者胎兒比較大,子宮前壁等原因,孕婦的肚子看起來特別大,往下墜的慌,同時肚子還有種墜疼感,特別累,這種情況可以諮詢一下醫生能否使用託腹帶,可以緩解大肚子的不適。

肚子有下墜感,是胎兒入盆的信號嗎?

其實不然,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具體可以看肚子的位置,以及孕婦的感覺。

胎兒入盆的時候,子宮下移,孕婦的感覺特別明顯,入盆前,孕婦噁心難受,呼吸不暢,食慾不振,吃一點就飽了,但是入盆後,子宮對腸胃嗝嘰擠壓減小,這些不適反應消失,但是對膀胱下體壓迫增加,孕婦會尿頻加重,恥骨疼痛,分泌物增加,腰痠背痛,肚子墜痛。


同時,胎兒入盆,肚子位置也會向下移動,肚子跟胸部的距離增加,肚臍的方向由之前的水平開始往下,肚子的形狀也由西瓜狀變成了柚子狀,特別明顯。

所以說,胎兒是否入盆,可以看孕婦的感覺以及肚子形狀位置,只有下墜感並不一定是入盆的信號。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叮麻育兒


懷孕之後隨著孕週期的增加,等到懷孕36周左右的時候,孕媽身體會變得比較笨重,而且有些孕媽經常會感覺自己的肚子出現下墜感,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但是,孕媽媽感覺肚子有下墜感並不表示胎寶寶一定入盆了,也可能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導致肚子有下墜感,孕媽媽可以瞭解一下,早知道早預防:

1.假性宮縮導致的。假性宮縮,是一種偶發的子宮收縮,其特點是出現時間無規律,且時強時弱,假性宮縮多出現於孕28周至分娩前,孕媽最明顯的體驗就是感覺腹部發緊、發硬、還伴隨下墜感,通常在睡覺或者走路時會出現這種現象。孕晚期肚子發緊或小腹痛,表示已經開始假性宮縮,假性宮縮力量較弱,但是也有幫助胎頭入盆的作用,為以後的生產做準備。



2.勞累過度導致的。孕晚期還有很多孕婦需要工作或者帶孩子,她們比較忙碌,閒暇之餘還得外出走走,長時間的勞累過度不僅會刺激假性宮縮加重,還會讓胎兒提前入盆,甚至胎兒早產。其中肚子下墜也是非常常見的表現,安全起見建議孕婦每天保證充足的休息以及適量的運動,儘量做到勞逸結合,不要讓自己太累。

3.肚子太大導致的。有些孕婦肚子特別大,站起來可能看不到腳尖了,對於這種孕婦,她們的肚子很可能會出現下墜的情況,有種支撐不住的感覺,建議在醫生的指揮下使用託腹帶,能減少肚子下墜的情況,讓孕婦更輕鬆一些。

既然肚子下墜是胎兒入盆的信號,那麼孕期如何才能知道胎兒是否入盆了呢?

1.肚子形狀發生變化,出現下墜感。孕晚期很多孕婦會出現肚子下墜的感覺,可能是胎兒入盆導致的。胎兒入盆的時候,子宮位置下移,肚子的形狀由西瓜狀變成了柚子狀,然後慢慢往下移動,出現下墜的感覺;同時,肚子跟胸部之間的距離明顯增加,等能放下一個拳頭的時候,胎兒基本入盆成功了。

2.孕婦呼吸暢通,胃口非常好。由於胎兒入盆,胎位下降,減輕了對膈肌、肺部、心臟、胃部的壓迫,這些部位的器官功能會逐步恢復,所以會覺得呼吸輕鬆了,吃得也多了。



3.孕婦尿頻加重,恥骨疼痛。儲存尿液的膀胱位於小腹內,子宮前壁,當胎兒入盆,子宮不斷變大壓迫膀胱,從而導致孕媽媽出現尿頻的情況。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到胎兒出生才會結束,孕媽媽需要注意自身情況,晚上少吃利尿的食物,不要喝太多水,以免頻繁尿頻影響睡眠;同時還可以使用孕婦枕的幫助,緩解睡眠時身體的不適。


在胎兒入盆後,孕媽媽也需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比如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定期做產檢、多和家人溝通等,預防對未來的分娩產生恐懼。


叨叨麻麻說


入盆對於寶媽們來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畢竟在廣大寶媽眼裡,認為入盆了才會分娩發動,才可以順產。

入盆也就是講胎先露(往往是胎頭)進入骨盆入口平面,醫生評估胎兒是否入盆的手段主要靠腹部觸診(下圖3),當一手握住胎先露後,左右不會搖動提示已經入盆。

入盆又分淺入盆和深入盆。入盆後寶媽們會出現一些入盆的症狀,常見的包括:

  • 下墜感

  • 胃口好轉

  • 呼吸較前順暢

入盆的誤區1 很多寶媽認為入盆了就提示分娩將近,其實入盆不是分娩的預測值,預測分娩時間的主要條件應該是宮頸條件,也就是瓜蒂,當寶寶成熟快生的時候會分泌一種激素,促進宮頸條件成熟,並觸發產程(宮縮)發動。

入盆的誤區2 很多寶媽覺得分娩前不入盆的寶媽不能自己生,然而大部分經產婦及少部分初產婦需要在強有力的宮縮下才入盆。

題主講孕晚期有下腹墜脹感,可能是入盆的一種徵兆,也可能是產程發動的一種徵兆,如果孕周還在34周前,需要及時就診,避免早產。

知識創造價值,專業產科醫生為你的孕期保駕護航,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答。專業推算孕周,評估胎兒體重,規化產檢。帶給你們一個愉快的孕期體驗

產科醫療顧問


孕媽在孕晚期出現肚子下墜感, 如果伴隨陣痛,考慮應是孕媽要分娩的一種信號,如果沒有伴隨陣痛,孕媽便要想一想之前的產檢,胎兒有沒有入盆,或者觀察肚型和自己的感受,因為有可能是胎兒在入盆,也有可能是胎兒即將要出生。

怎樣區分是不是胎兒入盆或孕媽即將分娩呢?

孕媽(即將)分娩的感覺:見紅、破水和宮縮,是孕婦(即將)分娩的三種表現,一般出現其一,另外兩個表現也會伴隨出現,在孕婦子宮腹壁的陣陣壓力下,胎兒會經過媽媽的骨和軟產道里慢慢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孕婦腹部有有規律的陣痛和下墜感。

胎兒入盆的感覺:在胎兒還沒有入盆時,由於胎兒個頭大,把孕媽的子宮撐得很大,孕媽的所有內臟器官被往上擠壓,孕媽偶爾出現呼吸不順暢、便秘和食慾難以消化等;當胎兒慢慢調整位置,頭部朝下進入孕媽的骨盆中,位置也跟著向下移動,這時有的孕媽會感覺肚子墜墜的,肚型也開始有了變化,上窄下寬像柚子,孕媽胃部的壓力變小,孕媽呼吸變得比之前輕鬆,開始老想排尿的感覺,食慾也恢復了,有的孕媽腹部可能還有微微刺痛,時間不長,刺痛感一會就消失了。

還有一種比較另類的情況:在孕晚期,即便胎兒沒有入盆,一樣會發生產兆,孕媽肚子有下墜感,但沒有伴隨宮縮疼,可能只是有些不舒服。


所以最終還是要看孕媽出現反應的情況下,才能知曉到底是不是胎兒入盆,還是孕媽即將分娩,在還沒有分娩之前,孕媽要注意做產檢。


大牛牛育兒


出現下墜感不一定是入盆哦!

一般孕晚期腹部下墜感是因為懷孕晚期子宮變大,子宮韌帶會有牽扯,胎兒越來越大會導致身體有壓迫感,如果沒有其他不適症狀的話,孕晚期肚子有下墜感是正常的。到了孕晚期,孕婦要注意休息,避免活動鍛鍊,不要再做家務了,如果下墜感比較明顯,建議臥床保胎。

對於出現的情況該怎麼處理吶?

1、子宮增大壓迫肋骨導致腹痛
這屬於生理性的,不需要特殊治療,左側臥位有利於疼痛緩解。
2、假宮縮導致腹痛
假宮縮預示孕婦不久將臨產,應做好準備,如保持充分的休息,多吃些能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養精蓄銳。
3、胎動導致腹痛
自測胎動。從妊娠28周起,每日早、中、晚3次臥床計數胎動,每次1小時,相加乘以4即為12小時胎動,若胎動≥30/12小時或≤3次/小時為正常。

雷氏普愛


孕晚期,孕媽肚子經常出現下墜感,是胎兒入盆的信號嗎?


以育兒的經驗懷大寶的時候胎兒入盆後肚子會有明顯的下墜感,而且上廁所的時間也會變得更頻繁,入盆是寶寶分娩前最重要的信號,這預示著胎兒在孕媽的宮內已經發育成熟,隨著胎兒入盆已經做好了隨時分娩的準備,這也是孕晚期進入預產期最明顯的徵兆。


在育兒的經驗中為孕媽普及下“胎兒入盆”的一些知識,希望孕媽們能用的上,此時的胎兒依舊處於孕媽的宮內等待發動分娩,在宮內羊水以及胎膜的保護下呈頭部朝下.臀部向上而整個身體呈蜷縮的姿勢等待分娩的到來,專業術語就是“胎兒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的過程與結果。


  • 作為新孕媽懷孕知識本就缺乏,那麼我們如何判斷胎兒是否入盆呢?育兒與孕媽媽們分享一些小知識幫助孕媽們以更好的分辨,開篇育兒有說過胎兒入盆後孕媽的腹部會有明顯的下墜感,對於胎兒的明顯下墜孕媽的身體其實是可以明顯感覺到的,特別是孕36周後會感覺更加的明顯。


  • 宮高的差異雖然不會很明顯的感覺到但是孕36周與32週會有明顯的差異感,一個是孕期處於最高,一個則恢復到32周之前的狀態,也就是胎兒入盆後宮高會有明顯的下降,這是懷孕孕晚期胎兒入盆後的又一變化,孕媽需要稍作了解。


  • 胎兒入盆會形成持續的向下的力,雖不至於發動分娩,但是這種持續的壓迫感會使孕媽的“會陰”以及“骶骨”會有非常明顯的壓迫以及輕微的疼痛感,這是孕媽在孕晚期身體下半身時刻都能感覺到的,這也是處於孕晚期的孕媽判斷胎兒入盆後的又一方法。

在胎兒入盆後有一標準是孕媽的“尿頻”會變的更為明顯,與孕中期的尿頻差異較大,較之孕早期的“尿頻”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胎兒入盆後孕媽的子宮會再次的開始壓迫孕媽的膀胱加之胎兒的幫助,孕媽的尿頻會變的更為嚴重與頻繁,育兒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敘述過孕期尿頻的原因,我們作簡單的回顧,孕早期以及孕晚期尿頻是因為子宮壓迫孕媽的膀胱致使其存儲功能降低,膀胱的空間被壓縮,而孕媽需要排洩兩個人產生的“垃圾”,因而尿頻就會變的頻繁。而孕晚期隨著胎兒入盆後子宮再次壓迫孕媽的膀胱,尿頻的再次發生是較為明顯的胎兒入盆徵兆。


育兒小貼士


“孕晚期,孕媽肚子經常出現下墜感”不一定就是胎兒入盆,後續需要更多的徵兆能幫助我們確認胎兒是否入盆,因為在孕晚期胎兒發育的過於強壯,也會導致孕媽的腹部有一定的下墜感,而一旦胎兒入盆就預示這胎兒已經做好隨時分娩的準備,孕媽在確認胎兒入盆後就應該積極的準備寶寶所需要的東西以備胎兒一旦發動的不時之需。


我是育兒,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二胎媽媽,專注孕產育嬰等知識的普及,關注育兒與您分享更多孕產育嬰小知識
(本文系原創,抄襲搬運必究,文章配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育兒


寶寶經過幾個的成長,會慢慢發育成一小冬瓜一一樣,特別到了孕後期,就是一天一個樣,因為孕後期是孩子猛長期,從孕婦的飲食就可以知道了,很多的孕婦一下子就長就幾十斤就是這個原因,就是因為胎兒的猛長期,需要的營養特別多,孕婦只能通過大量的飲食才能滿足肚子的小王爺,如果攝入的營養不夠,那麼可能會出現胎兒發育緩慢,特別是鈣的攝入,如果說還不足,最明顯的就是孕婦會特別容易屁股疼和腰疼,而且容易抽筋。



孕後期肚子出現的下墜感,就是胎兒入盆了嗎?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為什麼會出現肚子的下墜,就知道胎兒是不是入盆了。

第一、地心引力。隨著胎兒的不斷髮育成長,胎兒變大,那麼隨著羊水自然變多,不然無法保護到胎兒,而且如果羊水不足,是特別容易出現胎兒缺氧的情況,羊水和胎兒的變化,由於地球的地心引力,那麼肚子的承受壓力自然而然就會變大,所以肚子就慢慢下移。



第二、孕婦子宮變化。到了孕後期,孕婦的宮高會下降,這個也和孩子的發育有息息相關的,因為肚子下移動,所以子宮也慢慢變化,子宮的下降,對胃來說是一個大的解放,而胃的解放,就是胃口大大曾加,呼吸也特別的通暢了,但是也帶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對腸道和膀胱的一個壓迫,特別是坐骨神經,所以孕婦再孕後期,久坐的話,屁股特別的疼。

第三、胎兒入盆。如果是胎兒入盆的話,肚子的下墜感是比較強烈的,而且肚子會比較圓一點,都孕後期的時候,可以在肚子上放手機、碗筷的,特別搞笑的是,米飯不會有落到地方,但是悲劇的是看到自己腳,胎兒入盆以後,恥骨會變疼、尿頻比較嚴重,出現假性宮縮比較頻率一點,而假性宮縮和真宮縮最大區別就是宮縮不規律,時間比較短,疼痛和大姨媽一樣。



孕後期,胎兒入盆注意事項

到了孕後期,不是每個人都會有胎兒入盆的,而且每個人都是同一個時間段出現的,胎兒入盆有些35-36就出現了,但是如果大自然的規律,一般入盆兩週就差不多生了,但是如果是經產婦,很多都是到快生才去入盆,所以說只要產檢工作正常,那麼就安心養胎把吧。

到了孕後期,要注意休息,不要過多勞累,因為勞累過度,勞累過度會導致假性宮縮,而有種情況也特別危險,就是孕期同房,特別是孕後期,還同房的話,可能會直接孕婦乳房,從而比例到神經末梢,再到大腦處理之後,孕婦就可能出現宮縮,導致早產。




到了孕後期,很多事項要注意了,孕婦的胎位是否正位,羊水量、胎兒發育情況、胎心監護、等等,孕婦要堅持堅持產檢才更加安全。


在孕後期,你肚子下墜感怎麼樣,我是藝跡育兒,多平臺達人,專注育兒經驗多年,歡迎關注我,給你不一樣的育兒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