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投“硬科技”助推新型智慧農業高質量發展

10月22日,以“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為主題的第二十六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隆重開幕。本屆農高會科技成果“高”“新”特色更加鮮明,無人自動化、節水省肥、訂單農業……“新奇特”的農業科技讓人眼花繚亂。尤其是楊凌華中農投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華中農投”)展出的“新材料、新科技、新模式、新農業”,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圍觀,成為農高會上的一大亮點。農高會上展出的這些農業“硬科技”,正是我國以科技為支撐,走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的生動縮影。

華中農投“硬科技”助推新型智慧農業高質量發展

第二十六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陝西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國中致開幕詞

科技強則農業強,科技興則農業興。黨的十九大做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期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歸根到底要靠農業科技的支撐和引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我們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進步,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高度重視農業科技發展,堅持科教興農戰略,不斷加強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應用,積極推廣優良品種和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應用,科技對農業發展的引領和支撐能力不斷提升。據科技部資料,2018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3%,比2005年提高了10.3個百分點。農業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顯示,受過農業專業技術培訓的農業生產經營人員達3467萬人。科技興農為推進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入了強勁動能,成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重要抓手。

華中農投“硬科技”助推新型智慧農業高質量發展

陝西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國中與楊凌華中農投董事局主席趙一丁親切交談

數字經濟的突飛猛進,為傳統產業融合轉型升級帶來機遇。以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與農業深度融合,為我國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驅動力,數字農業、智慧農業應運而生。傳統的農業正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種植生產越來越智能化,社會分工細化以及社會組織方式變革衍生出農業眾籌、訂單農業、社區支持農業、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農產品私人定製等社會化農業新業態。進入數字經濟時代,發展智慧農業無疑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根本出路。

黨和政府在智慧農業和智慧農業產業化上給予了諸多政策扶持,近年來的中央一號文件均把智慧農業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要求加快科技研發,實施智慧農業工程,推進農業物聯網試驗示範和農業裝備智能化。鼓勵農戶和返鄉下鄉人員通過訂單農業、股份合作、入園創業就業等多種方式,參與建設,分享收益。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主旨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調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實施智慧農業林業水利工程,推進物聯網實驗和遙感技術的應用。探索“訂單農業+保險+期貨(權)”試點。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的一大重點則為加快突破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文件要求,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實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行動,培育一批農業戰略科技創新力量,推動生物種業、重型農機、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領域自主創新。建設農業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基地,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平臺,加強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科技創新聯盟、產業創新中心、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科技園區等建設。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培育農業科技創新型企業,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牽頭實施技術創新項目。

華中農投“硬科技”助推新型智慧農業高質量發展

楊凌華中農投“懸浮365智能種植技術”展區一角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王徵兵表示:“智慧農業是未來中國農業的發展方向。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高速發展,可實現農業和營養的精準化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而隨著這些技術在農業的應用和推廣,服務、施肥、操作都將更加精準。”

在此次楊凌農高會上,“華中農投”展示的“懸浮365全自動智能種植技術”引發關注,該項目在楊凌基地的落地運營開啟了新型智慧農業發展的新模式。在展館裡,人們可以清晰真實地看到種子從種植到成熟的全過程。該技術採用無人自動化、離土栽培方式,按“華新標準”執行綠色循環封閉化運轉,連續365天,天天產出安全、營養豐富的有機蔬菜,節水節肥、低本低耗,將農業廢棄物再利用,實現了農業汙染“零排放”和農業生產的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

據瞭解,華中農投“懸浮365智能種植技術”可以清晰明瞭地顯示出光照、土壤溼度、土壤溫度、棚內溫度、棚內溼度等,讓人足不出戶就能實時對農作物進行診斷,有效解決農業增效慢、農民增收難的問題,助力脫貧攻堅和新型農業高質量發展。

“華中農投”還在現場向人們展示了新型“萬向柔構”多拼材料,特別是在半導體科技管理技術、MES生產管理系統、病蟲害監測防治技術、各類農廢秸稈及動物廢棄物轉化利用碳基肥專利技術,以及一批“華中農投”自主研發的無人機、暴風機、半導體、電路板、各種新型傳感器,秀出了新型智慧農業的無窮魅力。

華中農投“硬科技”助推新型智慧農業高質量發展

第二十六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展區

楊凌華中農投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局主席趙一丁表示,我國農業現代化需要以“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五大技術作為核心支撐。今天,我們也在深度學習“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的會議精神,加快推動新型智慧農業區塊鏈技術創新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型智慧農業的“硬科技”。我們將堅持智慧興農和訂單農業,推進結構調整,優化產業佈局,突出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不斷提升我國農業的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為我國新型智慧農業的核心競爭力做出應有的貢獻,助推智慧農業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