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師歷時一年做一事感動了全村……

退休教師歷時一年做一事感動了全村……

日來,黃驊市滕莊子鄉夏莊子村發生了一件讓全村人都喜上眉梢的好事。這好事兒,既不是誰家兒女婚嫁,也不是誰家喜遷新居,而是夏莊子有了自己的《村莊發展史》。“這可是咱夏莊子的‘歷史課本’啊!”村民們為此自豪的同時,都為義務編寫《村莊發展史》的王延興挑起了大拇指,“王老師可為咱夏莊子做貢獻了,咱村的‘驕傲’都寫在這裡面呢!”

王延興義務歷時一年編寫《村莊發展史》,這裡面的故事真不少!

退休教师历时一年做一事感动了全村……

默默無聞寫村史

事情要從去年秋天的一次全村黨員會說起。會上,夏莊子村支部書記王長海說:“鄉里讓各村上報村莊簡史,咱們村不知什麼時候建的?也不知過去的情況,如果有人給寫本村莊簡史該多好!”

王長海這句無心的話,卻使王延興上了心兒。回到家中,他便開始查閱資料、把與夏莊子有關的人或事記錄下來,著手編寫《村莊發展史》。

王延興今年68歲,是一位有著31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在教育上幹了41年,2012年退休後,當上了村裡的健身隊隊長。一直以來,王延興對教育和家鄉都有很深的感情。這次寫《村莊發展史》,他沒和任何人透漏一個字,就為了默默為村上做點事兒,為大夥兒做點事兒。每天忙忙碌碌,還不停地寫東西,王延興的這一舉動引起了老伴的注意,“你每天寫啥呀,神秘兮兮的?”王延興見瞞不住老伴,便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咱村沒有《村莊發展史》,我想給村上編一本。”

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不易。夏莊子有一千多人,編《村莊發展史》涉及村莊發展的方方面面,資料不好找,就得多跑多問村上上了年紀的老人,從他們口中瞭解村莊歷史;對於考出去的大學生,就得挨家挨戶地詢問姓名和簡歷;對於村民的姓氏,更要用心費力去統計……

“王老師默默無聞、辛辛苦苦編寫了一年,讓我們看到了夏莊子的過去,對於將來建設最美夏莊子也更有信心了!”王延興義務編寫《村莊發展史》,王長海對此特別感激。

退休教师历时一年做一事感动了全村……退休教师历时一年做一事感动了全村……

字字情深進百家

“夏莊子現有姓氏:王、張、聶、翟、李、趙、陳、梁、羅、孫、曹、郭、秦、林、田、馮、劉、溫、代、尤、宋、呂。總人口一千八百四十多人。公元一四零四年(明朝三十七年),夏氏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來直隸(河北),在此地玄村夏家莊,隨後又改名夏莊子村。以後其他姓氏陸續來夏莊子村居住至今……”

王延興從夏莊子的姓氏、由來寫起,寫了夏莊子已立村610多年,重點寫了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夏莊子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寫《村莊發展史》,每字每句都要有根據,不能憑空捏造。這字字句句都來源於我的腳下。”王延興笑著說。

王延興編寫的《村莊發展史》共8000餘字,包括後面的4個《附件》。這4個《附件》是:歷任黨支部書記、歷任大隊長(村主任)和村委會成員、夏莊子小學歷任校長成員,以及夏莊子學校培養輸送大專以上成員。尤其是《附件》裡的每一個字,幾乎都是王延興一家一戶問來的。他總是帶著感情去問、帶著感情去寫。不知多少次,王延興登門瞭解情況,人家不在,吃了閉門羹,即使能約時間,也要看人家何時有空;有時晚上出門,他經常聊到很晚才回家;也曾經因一個問題在不同人口裡得到不同答案,這就需要再不斷去核實。為了編寫村志,不愛串門的王延興已進過百家門了,每當獲得有價值的信息,他總是興奮不已,那一刻,似乎所有的艱辛都被拋到九霄雲外了。

“夏莊子小學始建於1949年,1986年修建了19間磚瓦校舍,2006年該校與朱裡口學校合校。”說到夏莊子小學時,幹了一輩子教育的王延興非常自豪,“這些年,從夏莊子小學走出去的專科生有56人,本科生50人,還有5位碩士和一位博士。他們中,有的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任教授,有的在燕山大學任教授,有的在上海大學任教授,還有的在美國製造衛星的休斯公司工作。”

痴心一片為桑梓

王延興生在夏莊子,為家鄉教育付出了大半生,如今退休了,他對家鄉的眷戀與日俱增。歷時一年完成了《村莊發展史》,王延興對這本沉甸甸的“寶貝”滿是珍愛。“能為家鄉編寫《村莊發展史》,做點兒力所能及的事,我很高興。”王延興笑著說。

回顧自己小時候離開家鄉的那些年,再感受現在“家鄉”的味道,王延興感慨萬千。幼年時,他曾隨父母離開夏莊子,在歧口待了十多年。18歲時,他又回到夏莊子,從此在家鄉紮根,為家鄉奮鬥。

編寫《村莊發展史》,在村民口中瞭解夏莊子的歷史和故事,王延興因夏莊子的每一次“進步”、每一個發展變化而感動。“1972年秋通了電,解決了祖祖輩輩無電燈的歷史。1973年修建了幾代人盼望已久的鋼筋水泥大橋,結束了河兩岸長期過河渡船的歷史。2004年引入了水質較好的機井水,2013年安裝了淨水設備。2017年建設美麗鄉村,村莊面貌煥然一新……”王延興提起這些,如數家珍,他在憶苦思甜中感慨新中國的發展速度。

如今,夏莊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麗的家園、寬闊的廣場、乾淨的街道……村莊美了,王延興編寫的《村莊發展史》也為夏莊子注入了精神文明建設的點睛之筆。

記者:周如鳳

退休教师历时一年做一事感动了全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