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制暴的循環——土耳其為何如此執著的“追殺”庫爾德人

其實,不惜觸怒美國老大,堅持越境追殺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人,對土耳其來說已經不算頭一回了,只是這次沒有美國看場子,庫爾德人被動的如同土軍刀俎下的魚肉一般。

要說土耳其為何一直抱著對庫爾德人趕盡殺絕的執念,還得從兩族的前生今世三百年開始追溯。

以暴制暴的循環——土耳其為何如此執著的“追殺”庫爾德人

土耳其境內庫爾德人的比例

都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客觀看,部分激進的庫爾德人,手上也沾滿了土耳其人的鮮血。

大家都知道,中東的四大族群包括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土耳其)和庫爾德人。在近現代的民族獨立浪潮中,前面三個民族都建立了自己的主權國家,只剩下庫爾德人一直處於有民無國的狀態。

其實,在漫長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戰鬥力強悍的庫爾德人作為土耳其蘇丹的僱傭軍,曾立下赫赫戰功,一些上層庫爾德人還被蘇丹封為了領主帕夏(Paşa),控制了大量土地和財富,享受著帝國的優待。雖然爆發過地方起義,但性質上屬於庫爾德上層階級與土耳其人之間的權力爭奪、家族勢力的較量,兩次起義的首領也均表示陳服於奧斯曼帝國,並非通常意義上的民族獨立運動。

縱觀整個奧斯曼帝國時代,土耳其人和庫爾德人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相處的還算和諧。

以暴制暴的循環——土耳其為何如此執著的“追殺”庫爾德人

奧斯曼時代的庫爾德人,看這派頭,過的應該很不錯

然而,好景不常在,一戰後,奧斯曼帝國戰敗,隨即被肢解,庫爾德僱傭軍失去了以往的殊榮和優待。

此時,中東地區各民族也迎來了獨立建國的大好機會。庫爾德人和阿拉伯人一同,得到了英法的許諾,幫自己建立民族國家——庫爾德斯坦。這些條款被寫入了《色佛爾條約》。

而然,很快土耳其崛起了一位強人——凱末爾將軍。考慮到要拉攏已經脫亞入歐的土耳其對抗新生蘇俄/聯,加之,凱末爾本人也非常不好惹,英法答應用《洛桑條約》替代《色佛爾條約》。

對於正在歡天喜地的籌備建國的庫爾德人來說,這無異於晴天霹靂一般。

根據新條約,取代庫爾德斯坦共和國的是民族的強行分割,庫爾德聚集區被分別劃歸了三個國家——土耳其、英屬伊拉克和法屬敘利亞分別統治。其中,土耳其的庫爾德人量最大,比其他鄰國相加的總和還多,自此,成了土耳其歷屆政府最大的一塊心病。

以暴制暴的循環——土耳其為何如此執著的“追殺”庫爾德人

1923年簽訂的《洛桑條約》,是近現代庫爾德人和土耳其互打冤家的歷史源頭。

土耳其共和國傳承凱末爾的意志,一面大力推行世俗化,一面塑造大突厥主義國家。

世俗化這點,跟庫爾德人沒衝突。畢竟,庫爾德人本身就屬於非常世俗化的穆斯林,早在保守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代,女人就不蒙面,不穿罩袍,跟男人一樣外出活動;

而大突厥主義,卻得到了土耳其境內庫爾德人的極力抵制。畢竟,土耳其也算是個多民族國家,政府要強行用土耳其公民的身份來稀釋掉境內各族的民族認同,實在不得人心,也不合道理。

在上世紀20年代末至50年代的這段時間裡,庫爾德人被要求放棄自己的語言、文化和民族特性;民眾集體改叫土耳其語名字,穿西方服飾,庫爾德語書刊報紙被查封,電視和廣播也禁止使用庫爾德語。政府甚至以法律形式,強制8000個庫爾德村鎮改用土耳其語名稱,用拉丁化的土耳其語重新拼寫。

以暴制暴的循環——土耳其為何如此執著的“追殺”庫爾德人

幾十年間,數百萬庫爾德人被“土耳其化”。

甚至,凱末爾政府時代,都不肯承認庫爾德民族的存在,僅僅把他們叫做“山地土耳其人”。

以暴制暴的循環——土耳其為何如此執著的“追殺”庫爾德人

現代土耳其之父,凱末爾將軍

在大規模的同化政策下,用了兩代人的功夫,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人幾乎都不會讀寫庫爾德語了。甚至後來一直令土耳其政府頭疼,花了數十年進行圍剿的庫爾德工人黨的老大奧賈蘭本人都不掌握庫爾德文,一直用土耳其語領導庫爾德獨立運動,跟土耳其政府打冤家。

與此同時,聚集在南部山區的庫爾德人極力抵制同化,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就想盡一切辦法,堅持抗爭。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在土耳其軍政府的高壓政策下,不會說庫爾德語的奧賈蘭,開始聯合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人,拿著全球募集的海外庫爾德人的支援和毒品交易的收入,打算效仿猶太人建立以色列的模式,在以土耳其為主的四國摳出幾塊地盤,組成自己的民族國家。

以暴制暴的循環——土耳其為何如此執著的“追殺”庫爾德人

庫爾德激進派的建國理想——覆蓋四國邊境的庫爾德斯坦

那邊,土耳其怒了,馬上派重兵對進軍南部山區,進行封鎖、圍剿。這令本來就欠發達的東南部地區生活更加艱難,人們滿腦子都是仇恨,哪還有心思生產發展。結果,人口占土耳其15%的庫區,工業總產值僅佔2%,收入連平均水平的一半都不到;

顯然,艱難的生活進一步加深了庫爾德人對土耳其政府的仇恨,更刺激了他們武裝鬥爭,獨立建國的訴求。

到了1984年8月,庫爾德工人黨發動第17次武裝暴動。這次暴動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傷害範圍之廣、造成死傷之多,成了庫爾德人和土耳其政府大開殺戮的導火索。

隨後的15年,庫爾德工人黨成了南部庫區的實際控制者。

這15年,激進的庫爾德工人黨也把東南部庫爾德區,變成了土耳其人的人間地獄。奧賈蘭和他的手下們,用類似“恐怖襲擊”的手段和偏激的心理,不斷跟土耳其政府示威和叫板。

在庫爾德工人黨控制的區域,當地土耳其政府的公務員屬於“高危職業”,甚至只要表達了跟政府合作的意願,就會遭到報復。給政府工務車加油後,加油站連裡面的職工、老闆都被炸死,作為跟土耳其人“妥協”的懲罰。

主動遵守土政府法令的,小心全家被“滅門”。去土耳其中北部大城市求學,被認作是“叛逃”,看土耳其語節目,是“庫奸”........庫區少量的土耳其居民也被血腥報復,橫屍遍野,有的甚至還被羞辱性的割掉了五官。

那邊,本來生活就很窘迫的庫爾德居民被迫繳納“獨立稅”。不繳,很快就送你們全家提前見真主。

以暴制暴的循環——土耳其為何如此執著的“追殺”庫爾德人

而且,奧賈蘭和他旗下的庫爾德工人黨已經不滿足於在自己南部山區的小天地裡折騰。上世紀90年代初,一群庫爾德人衝擊德國慕尼黑、法國馬塞和瑞士伯爾尼的土耳其領館並劫持人質。很長一段時間內,土耳其人量最大的德國各個主要城市的土耳其人房產、銀行和旅行社頻也遭遇各式襲擊。

從80年代中期開始,土耳其花了十幾年,對庫爾德武裝進行了不予餘力的絞殺,進山燒山、進村理村,進城炸城,直到把山頭燒光,把所有建築物炸平為止。

遭到圍剿的庫爾德工人黨武裝為了報復,不斷加大對土城市的襲擊和海外土耳其人的騷擾。雙方都殺紅了眼。

客觀看,除了土耳其和境內庫爾德人互相打冤家外,在周邊的伊拉克、敘利亞境內,庫爾德人的獨立運動,也全被視為分裂國家行為,是各國的重點打擊對象,庫爾德工人黨也被這些國家定義為了恐怖主義組織。這幾國雖然民族、信仰流派和政治理念不同,互相看著也不順眼,但打壓庫爾德獨立運動方面,立場倒是高度一致。

畢竟,要在幾個主權國家的領土內割地建國,放哪國,哪國也咽不下這口氣。

以暴制暴的循環——土耳其為何如此執著的“追殺”庫爾德人

目前,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已經得到了充分自治,獨立傾向不明顯

這種冤冤相報局面,直到1999年初,奧賈蘭在希臘被土特工誘捕,押回土耳其而告終。

當時的土耳其,正滿懷希望的要加入歐盟(忙了幾十年,現在還進去,這馬拉松跑的),為了努力迎合歐洲各國”人道主義“的理念,土耳其政府強忍著怒火,僅僅給死對頭奧賈蘭判了個”終身監禁“。

同時,跟奧賈蘭並肩戰鬥的隊伍們,在土耳其海陸空的立體圍剿下,跨越國界,一路跑到了敘利亞的庫爾德聚集區,這為今日的土軍越境追殺埋下了伏筆。

那邊,獄中,奧賈蘭在進行深入的閱讀和思考後,竟然“想通了”。他提出,庫爾德人最理想的狀態“並非武裝暴力建國,而是謀求最大程度的自治“。

然而,奧賈蘭脫離”戰友“們的時間太長了,號召力遠不及從前;且當今的土耳其的掌門人,也今非昔比,是把蘇萊曼大帝視作偶像,致力於重現“奧斯曼帝國時代的榮耀”的埃爾多安——埃蘇丹,他老人家可是出了名的不好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