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村之皇糧國課只完三成的鄂州孫家竹林灣

皇糧國課只完三成的孫家竹林灣

從樊口薛家溝出發,沿著蜿蜒伸展的長江大堤溯江而上,約莫半小時車程便來到了黃柏山大閘,大堤內側,依傍江堤,一排排鱗次櫛比的村民樓舍,掩映於茂林修竹之中。在這裡居住著近百戶孫姓人家,此灣即孫家竹林灣。


百年古村之皇糧國課只完三成的鄂州孫家竹林灣


據孫氏譜載,元末紛爭,兵災交加,湖廣蹂躪,百姓顛沛流離,居無定所。湖廣之地,人煙稀少,明朝建立後,孫氏遷黃始祖昆季四人將婦挈雛,直抵黃岡坪江(團風)岸,上岸之時,昆季四人“塊粑支燭”酬神許願,兄弟分袂,約定傍河而居。始祖紹四公行一,居道觀河;均德公行二,居淋山河;文信公行三,居牛車河;受四公行四,居西洋河。

遷鄂邑孫家竹林莊之一世祖孫伯公,系均德公十二世孫,從小尚武,行俠仗義,單人獨騎,能戰百人,年少行伍,屢建奇功。是時,坪江(團風)對岸之江南一線,蘆林百里,人煙稀少,常有強人出沒,為非作歹、殃及生靈。朝廷震驚,便御令孫伯將軍率部屬千人及其六子,開赴坪江(團風)對岸之龍王磯(黃柏山大閘旁)安營駐紮,籌備緝捕盜匪、強人,歷經年餘,藏匿三十里蘆洲灣之大小盜匪、強人被緝捕者近百人,肅清了匪患,確保了一方百姓生命財產安全。從此,南來北往之商旅無不歡聲載道,方圓數十里之百姓,無不簞食壺漿以迎孫伯將軍。在維護一方秩序之餘,孫伯公又親率子弟及士卒,披荊斬棘,墾荒屯田,賑濟一方。因其平匪之功,“府令褒旌,賜田百頃,皇糧國課,只完三成”。孫伯公之子子孫孫蔭及於此,至明朝社稷消亡而止,而其後裔者皆一直躬耕於此,安居樂業,繁衍發展。而今,孫家竹林灣已幾近四百人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