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研究發現鱷魚流眼淚並非排鹽,更不是假慈悲

鱷魚,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它們是曾經馳騁地球的恐龍的遺存。

1.8億年前,爬行動物們統治著地球,無論是天空、陸地、海洋,到處都遍佈著它們的身影,直到6500萬年前,它們幾乎全部消失,但是來自霸王龍的一支變種——初龍家族中的某一分支倖存了下來,它們就是鱷魚。作為如此古老的族裔,它們亦神亦魔,也留下了種種傳說,而其中就有關於"鱷魚的眼淚"的傳說。

闢謠:研究發現鱷魚流眼淚並非排鹽,更不是假慈悲

"鱷魚的眼淚"——虛偽與狡詐

鱷魚會流眼淚嗎?鱷魚確實會流眼淚,尤其是在鱷魚進食的時候,人們經常能觀察到鱷魚一邊吃一邊流眼淚。在古代西方的傳說中,就流傳著"鱷魚的眼淚"這一諺語。這一諺語不知從何而起,對此最早的描述來自於英國學者、神學家亞歷山大·尼卡姆寫於大約1180年的博物學著作《物性論》;之後方濟會修道士巴塞洛繆斯寫於1225年的百科全書《事物本性》中也有提到過鱷魚的眼淚;然而最廣為人知的是一百多年後一本講述東方見聞的《曼德維爾遊記》。

闢謠:研究發現鱷魚流眼淚並非排鹽,更不是假慈悲

直到1563年英國的一名主教德曼·格林德爾第一次用"鱷魚的眼淚"來形容虛偽,此後這個鱷魚淚就被引申為專門諷刺那些一面傷害別人,一面裝出悲憫善良的陰險狡詐之徒,同我們這邊的"貓哭耗子假慈悲"一樣的意思。

傳說在流傳的時候總會發生一些變化。16世紀英國著名的黑奴販子、航海家約翰·霍金斯聲稱他發現在加勒比海諸島的河流中看到許多鱷魚在發現獵物的時候會哭的"像一個基督徒",用眼淚來吸引獵物過去。於是這個說法後來被英國桂冠詩人埃德曼·斯賓塞用在其著名史詩《仙后》中,隨後莎士比亞在《奧賽羅》中也引用鱷魚的眼淚來形容那些為了達到邪惡目的而使用詭計的人,此後這種說法被廣為流傳,甚至在各種童話寓言故事中廣為流傳。

闢謠:研究發現鱷魚流眼淚並非排鹽,更不是假慈悲

鱷魚的眼淚是為了排出多餘的鹽分?

無論是傳說也好,寓言也罷,"鱷魚的眼淚"多是用來形容那些虛偽的壞人,然而作為冷血的爬行動物,人們也明白鱷魚是不會這麼多愁善感的,因此就有科學家們研究鱷魚為什麼會流眼淚。

科學家家們當然不會聽信這些傳說,上個世紀甚至有科學家用洋蔥和鹽來刺激鱷魚,結果發現它們並不會因此而流眼淚。於是有人們認為鱷魚是沒有淚腺的,這個說法在當時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但是無論是野外的還是動物園裡,人們觀察到鱷魚的的確確會流眼淚,

闢謠:研究發現鱷魚流眼淚並非排鹽,更不是假慈悲

於是長期以來,人們認為鱷魚之所以會流眼淚,是因為它們需要排除體內多餘的鹽分。和人類不同,鱷魚體表沒有汗腺,它們的腎功能排洩功能也不完善,因此人們認為鱷魚和海龜、海蜥等海爬一樣,是通過眼眶附近的鹽腺講海水中的鹽分去掉,從而得到淡水,當然,這只是猜測。

直到1970年才有生物學家監測鱷魚眼淚的成分,發現海灣鱷在海水中生活了一段時間後眼淚的含鹽量確實有所增加,這也間接證明了鱷魚和海龜一樣眼眶裡有鹽腺。於是這一說法被寫入動物學專著中,在教科書、科普讀物、知識競賽、百科中廣為流傳,這難道就是事實的真相了嗎?

在當時的實驗中有人發現鱷魚眼淚的含鹽量實際上是比海龜等海爬低的,因此有少數科學家並不認可鱷魚眼眶有鹽腺的說法。

闢謠:研究發現鱷魚流眼淚並非排鹽,更不是假慈悲

1981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的塔普林(Laurence E. Taplin)和格里格(Gordon C. Grigg)發現鱷魚舌頭表面會分泌出一種清澈的液體,他們懷疑這才是鱷魚鹽腺的分泌物,但是這種液體分泌的速度太慢,難以收集。於是他們給鱷魚注射鹽水刺激鹽腺分泌,但是失敗了。最後他們採用氯醋甲膽鹼注射到鱷魚體內,以前的實驗已表明,給其他海洋爬行動物注射氯醋甲膽鹼能刺激鹽腺的分泌,果然鱷魚的舌頭開始不停地分泌這種液體。

最後它們收集發現這種分泌也的鹽分濃度要比血鹽高出3-6倍,同時他們收集鱷魚的眼裡進行對比,發現眼淚的鹽分雖然也升高了,但是隻有血鹽的2倍左右,隨後他們對鱷魚的舌頭進行解剖,在舌頭的黏膜上發現了鹽腺,其構造和海蛇舌頭下的鹽腺很像,此後其他研究也都證實了這個發現。所以鱷魚其實是靠舌頭來排除多餘的鹽分的。

闢謠:研究發現鱷魚流眼淚並非排鹽,更不是假慈悲

鱷魚的眼淚是幹嘛用的呢?

既然不是用來排出鹽分,那鱷魚流眼淚是幹嘛用的呢?實際上鱷魚流淚通常是在陸地上呆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才開始分泌眼淚,眼淚從鱷魚的瞬膜分泌出。鱷魚和蛇很相似,有三套眼瞼,最裡面一層的瞬膜除了保持眼睛的溼潤和清潔外,也能像潛水鏡一樣用於水下作業,用於保護眼睛。

闢謠:研究發現鱷魚流眼淚並非排鹽,更不是假慈悲

此外,佛羅里達大學的動物學家肯特·弗列特(Kent Vliet)2007年在鱷魚飼養場觀察、拍攝了四頭凱門鱷、三頭短吻鱷,他發現鱷魚在進食的時候的確會邊吃邊流淚,有的甚至眼睛還會冒泡沫。鱷魚吃的是加工食品,當然不會為這些食物而哭泣,弗列特推測,這是因為鱷魚進食時伴隨著吹氣,壓迫鼻竇中的空氣和眼淚混合在一起流出來。

闢謠:研究發現鱷魚流眼淚並非排鹽,更不是假慈悲

那些傳說和謠言所說的鱷魚流淚是假慈悲或者欺騙獵物固然不可信,但是排鹽的說法至今依舊在各大科普讀物上廣為流傳,有時候教科書上的也並非正確,也許這種說法在多年以後也會被推翻,但是大多數人認為的並不一定是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