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集市上的特殊语言 袖筒里的交易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十,山西兴县魏家滩就开始举行骡马大会的集市了,来自周边省、市、县的牲畜交易商贩云集于此。人们用传统的交易方式,在衣襟下捏手指暗示价目。牲畜牙行在市场说合交易中有一套很行家的操作规程,包括“量”、“看”、“蹓”、“试”等。|主编:刘昱|责编:张春颖 王琪|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白建斌 侯晋帅

负责砍价的牙纪们搓合交易时很神秘,他们一般都身穿长袖大袄,与买卖双方讨价还价都不直接说出,要用手语在袖筒里摸手指头。这种古老的语言已经不多见了,袖筒议价是农村集市文化的一部分,见证着农村商业的发展进程,也传递着我国乡村朴实的民风。

袖筒交易从直观上又叫“揣袖筒”,即交易双方或“牙行”(中介人)将手藏在袖筒里捏揣指头议定价格。一名经纪人和卖主正在“捏价”。

在这里,双方谈价不用口,市场听不到吆喝声,相互将手塞入对方衣服下面,用他们约定俗成的“摸价”方式,心照不宣的“议价”,你就是站在一旁,也搞不清双方讨价还价的真正价格是多少。

这样的方式,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买家的利益。价格的高低只有买家和卖家知道,以此防止别的买家趁机压价。

“捏码子”一般都用右手,双方先用左手拉长各自的右袖口来遮住右手,接着双方右手相握藏在袖中,有时也用上衣衣襟遮住相握的手;若在夏天,便用草帽作掩护,只要能挡住他人的视线就行,其中各个手指所代表的数码值则是祖辈沿袭而来的。人们在集市上攀谈,也会获得一些有效的信息。

在这样的集市上,拼的是大家的眼力,哪些是饲养繁殖的,哪些是宰杀的,都需要好好甄别。

市场上看着一片祥和,大家都在袖筒里用双手暗暗较劲儿。这种方式的独特之处就是没有赤裸裸的喊价声,问价还价全靠手捏,双方的手法不断变换,价钱也随之发生变化。

由于这样的集市在农村较多,所以大部分也是中老年人在其中议价,难得有年轻人在这里贩卖牲畜。

这种交易方式,简单保密,两个人的事由两个人来交易,不希望更多的人插嘴插手,以免抬价或压价。如果交易不成,双方用眼神表示,心照不宣,另寻他人,正如谚语讲的“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样的议价方式,不仅仅在贩卖骡马集市上存在,在古玩、古董市场上也会出现。

一场交易后,一位老大爷抽着烟稍作休息等待下一轮的交易。身后的牛羊的叫声、人们的笑声,让忙碌的市场依旧显得热闹十足。多少年过去,交易市场依然保留这独特的韵味,也让这片土地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畜力正逐步退出农村社会发展的舞台,先前繁盛的骡马交易也慢慢趋于“萧条”,但是有这样的集市,就会有这样的特殊语言,这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方式,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的智慧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