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出樂壇和全齡人群的“青春樣”,《我們的歌》放聲“代際潮音”

唱出華語樂壇和全齡人群的“青春樣”,《我們的歌》放聲“代際潮音”

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2006年,27歲的周杰倫和51歲的費玉清合作了一曲《千里之外》,跨代混搭所帶來的獨特美感,讓這首歌成為全民傳唱的經典強音。

2019年10月27日晚,東方衛視《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迎來首播,“代際潮音競演”的全新形式讓人眼前一亮。觀眾翹首以待——這是不是意味著,一個震撼樂壇的機遇再度降臨,更多的《千里之外》將在這裡被唱響?

唱出樂壇和全齡人群的“青春樣”,《我們的歌》放聲“代際潮音”


作為東方衛視“中國夢之聲”品牌的迭代升級之作,《我們的歌》以音樂為載體,實現跨越代際的交流對話,在融合與互鑑中,依靠源源不斷的創造力持續為音樂市場輸出精品內容,為中國電視音樂節目發展創造新的可能,唱出華語樂壇和全齡人群的“青春樣”。


唱出樂壇和全齡人群的“青春樣”,《我們的歌》放聲“代際潮音”


緊貼時代審美

每次品牌迭代都承載著一種共同的音樂心聲

很多人說,東方衛視的“中國夢之聲”一直在顛覆中百變。

事實上,作為國內綜藝界元老級的王牌音樂IP之一,“中國夢之聲”系列所傳達的,始終是緊貼時代審美的音樂心聲。

從遴選新聲力量的主線節目,到星素對戰薈萃華語金曲的《天籟之戰》,到主打音樂組合文化的《下一站傳奇》,再到今年走向代際交流的《我們的歌》,每一次的變化,都是在為電視節目和音樂產業開掘新的可能,都是在用好聽的音樂、動人的情感,傳遞中國大眾的美好心聲,致敬時代,溫暖當下!

唱出樂壇和全齡人群的“青春樣”,《我們的歌》放聲“代際潮音”


串聯起這一系列創新的基點,不僅得益於東方衛視多年積累的節目創制經驗和深厚音樂資源,更來源於對大眾情感需求的持續關注、對華語音樂潮流風向的細膩感知,它代表了東方衛視持續強化的現實主義創作路線在音樂節目上的理念突破。

樂壇斷代嚴重,審美鴻溝加深,越來越難出現傳唱度高的全民金曲,是今天的華語樂壇不容忽視的現象。在越來越多的音樂節目朝著圈層化、年輕化路線進軍的當下,東方衛視直面碎片傳播、分眾傳播盛行的文化環境,致力於讓音樂成為黏合社會情感的紐帶。

沿著這條思路,《我們的歌》在代際跨界、領域跨界中找到了一條高度相通的精神脈絡。節目用新聲歌手和榜樣歌手的合作競唱,締造了一個新老融合、新舊交接的莊重儀式,它寓意著在一代又一代音樂人的努力下,華語樂壇後繼有人,蓬勃發展,同時通過音樂人們的切磋與合作,為經典金曲注入新的活力,實現華語音樂吐故納新,永葆青春。


唱出樂壇和全齡人群的“青春樣”,《我們的歌》放聲“代際潮音”


做足三大期待

這是檔可以讓全家老小用遙控器集體說“Yes”的節目

經過多年的爆炸式發展,音樂類節目不可避免出現了瓶頸和定式。《我們的歌》新鮮首播之後,廣大觀眾不吝點贊,“萬萬沒想到,音樂節目還能這麼玩!”沿著代際、潮音、競演三大核心元素,節目模式鮮明,類型獨特,做足了新意和誠意。

第一,首創跨代同框,在盲選配對中共赴未知挑戰。

“榜樣歌手”費玉清、任賢齊、李克勤、羅琦和“新聲歌手”劉宇寧、許魏洲、周深、王琳凱作為首發歌手登臺。迎接他們的,是一場“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神秘音樂配對之旅。演唱完畢之後,由雙方共同決定是否組成搭檔,共赴接下來的挑戰。

唱出樂壇和全齡人群的“青春樣”,《我們的歌》放聲“代際潮音”


這些歌唱界的能力者不僅代表了兩個鮮明有別的音樂時代,而且來自流行、古典、嘻哈、搖滾等不同的音樂領域,這構成了節目的多樣性,讓每種跨代同框都值得期待。出道30多年的李克勤感慨道:“從來沒有試過在一個舞臺上和一個完全不知道他是誰的歌手合唱,非常的amazing!”

儘管兩代人有年齡和閱歷上的差距,但他們對於音樂的觀點並不是對立的。老一輩分享的人生故事,晚一輩傾吐的追夢歷程,也很容易讓電視機前的觀眾產生“鏡像思考”。合作中,前輩的藝德、藝能、藝商會潛移默化影響晚輩,前輩也從晚輩身上汲取新鮮的養分,發掘他們的才華與閃光。

第二,打破審美鴻溝,傳遞不同時代的共鳴與交融。

舞臺上大寫的“Y”字,作為整個節目的模式眼,以“融合”為要義表達了三層意思:它在視覺上象徵著兩股音樂力量從不同的時代走來,在此發生相遇和共鳴;同時,“Y”取意於節目的英文Slogan“Young Forever”,它代表這檔節目滿懷朝氣,旨在喚起每個人的青春態;此外,盲選配對的歌手在決定是否和對方搭檔之前,確認選擇鍵的樣式也是一個“Y”字,不難看出,節目所在尋求的是代際之間的情投意合、審美相通。

唱出樂壇和全齡人群的“青春樣”,《我們的歌》放聲“代際潮音”


當時代金曲再度迴響,《我們的歌》宛如帶著觀眾坐上了一部時光機,所見的不光是華語樂壇的光輝歲月,還有年長一代的青春記憶。節目中,“演員”許魏洲重拾“歌手”初心,和即將封麥的費玉清再唱1992年的《你是我永遠的鄉愁》;周深的飄渺空靈撞上公認的“極品音色”李克勤,連羅琦都被這曲《一追再追》打動到溼了眼眶;在提到劉宇寧時,任賢齊拿兩人的追夢經歷類比,“他的經歷和我很像,因為他在街頭直播演唱,跟我小時候在地下道拿著吉他唱歌給路人聽,是一樣的道理”。

“老”與“新”的融合,展開的不僅是華語音樂的年代剖面,也讓兩代歌手透過音樂這道橋樑,擦碰出內心世界的豐富火花,賦予了歲月金曲歷久彌新的時代氣息。

第三,共創時代潮音,實現華語音樂的傳承與創新。

《我們的歌》採取極具挑戰性的賽制規則,所帶來的不僅是打破舒適區的考驗和挑戰,更將多角度呈現出榜樣歌手對潮流音樂的嘗試,以及新聲歌手對自我風格的凝練。兩代歌手帶著對音樂的不同理解,推動華語音樂跨越代際、走向新生,迸發全新光彩。

唱出樂壇和全齡人群的“青春樣”,《我們的歌》放聲“代際潮音”


經典悠揚,新聲鼎沸。寶刀不老,後生可畏。來到這裡的歌手,都有一種機會難得、不容辜負的使命感。羅琦和劉宇寧的混搭明明有一種天然的契合,但雙方都希望能有更多的突破,於是選擇放棄合作;王琳凱充滿律動的說唱調動起了多位榜樣歌手的興趣,他堅持要和一位女性前輩歌手合作,以期在互補中迸發更大的音樂能量。

節目剛剛拉開帷幕,接下來,四組歌手將通過為期一週的緊張籌備,共創令人耳目一新的時代潮音。我們暫不知道下一曲《千里之外》能否從這裡誕生,但我們至少欣喜地看到,作為一檔電視節目,它已經在傳承與創新、經典與潮流、懷舊與青春之間,架起了一道強而有力的橋樑——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是一檔可以讓全家老小用遙控器集體說“Yes”的節目,因為在這場共赴青春的音樂約會里,正在唱響的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