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最完備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上海 用“原核”創新力打造中國強“芯”


擁有最完備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上海 用“原核”創新力打造中國強“芯”


來源/東方IC

打造強“芯”之路,一直是中國科技創新的追求和夢想。徐徐展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地圖,各省市組成的集成電路產業“星空”中,上海正是最璀璨的那一顆。中國大陸第一條8英寸生產線、第一條完全由國資控股的12英寸生產線、國內第一家集成電路上市公司……近年來,上海更把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作為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支撐點,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鏈較為完善、產業集聚度較高、技術水平較為先進的地區。

“一核多極”築高地

走進張江科學城,一座總面積近1500平方米的成果展示空間,可以帶你領略上海乃至整個中國的創新之夢。國內唯一掌握CPU、GPU、Chipset三大核心技術的兆芯集成電路,成功研發出全球首顆TPCM3.0標準芯片的華大半導體,國內首家量產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格科微電子……站在“中國芯”展示區,科創上海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原來,上海擁有最完備的集成電路產業鏈,集成電路的“原核”創新力國內首屈一指;原來,手機電腦、人工智能的關鍵核心技術,不少就是從“家門口”走出的。

集成電路產業,擁有一條漫長的創新鏈和產業鏈,堪稱國之重器,是國家的“硬核”實力之一。在這條產業鏈上,從上至下遍佈了600多家上海企業,幾乎佔全國的半壁江山。目前,上海市集成電路企業主要涉及芯片設計、芯片製造、設備材料、封裝測試等領域,形成了以浦東新區為核心,松江、嘉定、楊浦、青浦等多個地區分散發展的“一核多極”空間分佈格局。

就創新實力來看,僅浦東張江就集聚了中芯國際、華虹宏力、華力微電子、華大半導體、紫光展銳、上海微電子裝備、盛美半導體等多家知名企業;在設計領域,上海一些集成電路企業的研發能力已達到7納米,其中紫光展銳在全球手機芯片市場份額位列第三;在製造領域,中芯國際、華虹集團的年銷售額在國內位居前兩位,28納米先進工藝已量產,14納米工藝研發基本完成。

2018年,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銷售規模達到1450億元,增長23%,佔全國比重超兩成。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工業投資在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一批大項目的帶動下,延續去年以來的較快增長態勢。隨著上海市在集成電路產業的佈局日趨完善,市場將持續擴大,預計2020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上海“主筆”中國路線圖

在集成電路的產業鏈條上,技術創新是“原動力”。世界發達國家你追我趕,角力集成電路產業上的“芯”創新。僅以英特爾一家企業為例,去年用於芯片的研發投入就高達199億美元。

1992年至今,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開始編寫半導體技術路線圖(ITRS路線圖),累計發佈了九個版本。路線圖給出未來15年集成電路技術演進方案和設想,為國際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供了創新之源。記者從上週舉行的“2019中國(上海)集成電路創新峰會院士圓桌會議”獲悉,“中國集成電路技術路線圖”也正在悄然描繪,上海將牽頭制定“中國集成電路技術路線圖”。與此同時,由復旦大學牽頭,聯合中芯國際和華虹微電子成立的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在上海成立。中心正是瞄準集成電路關鍵共性技術,計劃在2025年前後,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集成電路共性技術創新機構,為“中國芯”找準共性創新引擎。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表示,上海牽頭制定中國集成電路技術路線圖是一種嘗試,希望借鑑ITRS模式,結合中國IC產業實際,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從目前公佈的《中國集成電路技術路線圖(草稿)》來看,中國“路線圖”並沒有照搬集成電路產業的“鐵律”——“摩爾定律”,而是關注在集成電路發展上“彎道超車”的其他可能性。“應用為王的時代來了,中國巨大的市場和應用場景,一定會催生出富有中國特色的集成電路產品,這些產品一旦批量化生產,就能形成中國模式、中國標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九院科技委副主任趙元富說。

“四年前,科委投入每年3000萬元,支撐一款汽車上的工業器件共性技術研發,現在這款器件的國產率已經達到30%,價格也比以往大大降低。”在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幹頻看來,集成電路產業上的彎道超車是可行的。“我們通過差異化競爭,點上突破,為國產集成電路開拓了市場。隨著5G、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中國的高鐵、手機等工業產品不斷推陳出新,遍佈全球,由中國應用催生出的集成電路產品會越來越多。”

新民晚報記者 馬亞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