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少年的你》道出了我們的心聲

陳念,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少年的你》道出了我們的心聲

01

前天,電影《少年的你》全國上映,僅僅三天,票房破四億。除了易烊千璽的偶像光環自帶流量外,電影的劇情,男女主角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的。

電影為我們真實還原了校園欺凌給青春留下的血淋淋的傷痕。

陳念是一個命運悲慘的人物。

她在復讀學校一心高考,遠離人群,卻還是遭到了不少暴力與欺凌。

她在被人欺負時與小北相遇。

“你保護世界,而我,保護你。”是小北對陳念說的最動聽的情話。

然而,小北也是一個命運多舛的悲劇性人物。

他從小沒讀過什麼書,很早就在社會上混。缺少了家庭的關愛,但他一直有一顆學習的心。

“陳念,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讓人瞬間淚目。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活得都不容易,我們都一邊在渴求別人的關心,一邊又習慣了這個冷漠的世界。

這讓我想起了幾個月前,王源在《我是唱作人》的舞臺上演繹了一首由他獨立創作的歌曲—《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陳念,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少年的你》道出了我們的心聲

在唱到歌曲的高潮部分時,王源崩潰大哭,這是他第一次在舞臺上情緒失控,動情之處,也令人動容。

“這世上除了我,只有千萬個你”,“世上沒有真的感同身受,面對其實只有一個人”,幼時成名,過早地踏入複雜的社會,也讓他小小的心靈受到了不可逆轉的創傷。

面對其他人的冷漠與虛偽,唯有戴上了“逢場作戲”的面具。

02

幾天前,在下午茶時,閨蜜給我分享了一段她的經歷。

她碩士畢業,剛剛來到上海找工作。

在閒聊中,她對我說:

“你覺得在大城市工作的人是不是都利字當頭,沒有感情?”

我當時愣了一下,然後立刻回覆她:“你為什麼會這樣覺得呢?

“因為我前幾天接到寶山一家公司的面試邀請,時間是早上八點,我是住在閔行區的一個距離地鐵還有五六公里的地方,當時請求公司晚一點面試,沒有任何回應。

於是,我早上六點鐘出門,公交轉地鐵,到約定面試地點的時候已經八點半了,面試自然是沒有進行,還被HR數落“不尊重別人的時間價值”。

“我為了來這兒,在路上花的時間比她多得多,好嗎,我的時間和尊嚴就可以隨意踐踏嗎,難道只有在獲得了別人眼裡所謂的成功以後,才能擁有被別人理解的權利嗎?“

閨蜜還提及自己臨近畢業的時候,要寄回家的東西太多,宿舍又在六樓,曾經跟一個廣東的室友半開玩笑地說“真的是不想收拾東西啊,你幫我好不好?“

室友冷冷地說:”我才懶得管你的事呢!“

雖是對這玩笑之言沒有任何期望,但聽了以後,心裡還是極為不舒服,“難道當代人真的吝嗇到連一句暖心的話都不願意去說了嗎?”

聽了閨蜜的一席話,突然讓我意識到,在當今這個經濟發展迅速,壓力日趨增加、人際溝通稀少的社會,關心他人是一種多麼難能可貴的力量。

03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詞叫做同理心。

簡單來說,同理心就是與他人一同感受痛苦的能力。

同理心強的人在觀察他人的行為和情緒反應時,可以自動化地感染對方的情緒,代入情境,陪著當事人一同感受逆境,讓他們不再是一個人默默地承受痛苦。

陳念,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少年的你》道出了我們的心聲

心理學家Joan Halifax曾經在TED上分享過她幼年時的一些經歷。

小時候,她一直飽受著身體上的折磨。

但幸運的是,負責照顧她的黑人女傭是一個很善良又有同理心的女性,從沒有讓她受到任何傷害,這也對她的一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她對照顧她的黑人女傭一直心存感激。

04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同理心是付出,但它其實也是一種溫柔的力量,會讓善意在人群中一直傳遞下去。

1.有同理心的人更容易與他人建立深層次的關係

具有同理心,讓我們可以很容易覺察出他人的情緒反應,感同身受,就好像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

因此,我們會知道對方現在可能很傷心、很難過,那麼就可以前去安慰她。

當對方知道我們可以理解他的感受時,會覺得很懂他,彼此便產生了共鳴。

就這樣,建立起了深厚的關係。

2.有同理心的人可以提升主觀幸福感

富有同理心,讓我們減少自我與他人的分別心,更願意與他人分享快樂,承擔痛苦,為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從而獲得內心的安寧與幸福。

在日常生活中,發自內心的對別人好,真誠待人,懂得換位思考,照顧別人的情緒和感受,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為融洽。這不僅是在關愛別人,同時也是在善待自己。

願你善意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同時也可以積極回應那些善良的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