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區區長黃偉:共建美好住區 共享幸福福田

為落實中央“房住不炒” 要求,著力破解大城市房價上漲過快難題,當前,深圳正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公共住房建設行動,大規模建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以及公共租賃住房。

深圳特區報就此項工作落實部署情況採訪了福田區區長黃偉,瞭解工作落實部署情況。

黃偉表示,福田作為深圳中心城區,背山面水、通山達海、環境優美,是全市行政、金融、文化、商貿和國際交往中心,也是這個城市“住有宜居”夢想的發源地。上世紀80年代起,深圳就在福田分批規劃開發了通新嶺、南華村、紅荔村、蓮花二村、梅林一村、益田村等大型公共住房社區,完善的配套、優美的環境,使之成為當時“宜居”的標杆。在此基礎上,福田探索構建了一套公共住宅、商品住宅“雙輪驅動”的住房保障體系,形成了滾動開發的建設模式。隨著市場化住房制度改革的推進、城區建設全面鋪開後空間的受限,福田公共住房建設一度趨緩。隨之而來中心城區房價高企、職住分離等問題凸顯,成為幸福福田建設的極大困擾。

近年來,按照市委市政府新一輪住房制度改革的工作部署,福田區委區政府把有限的最寶貴資源用於開發籌措公共住房。“十三五”期間,未出讓一塊商品住房用地,將所有新供應居住用地全部用於保障房建設,窮盡辦法、創新手段,多渠道保障、多形式籌集,已開工籌建公共住房2.9萬套,打出一組具有福田特色的“組合拳”。

一是“棚改+保障”。把城市更新、棚改作為保障房籌集的重要途徑,明確棚改項目住宅部分除返遷房外全部用於保障房建設。舉全區之力推動了華富村、南華村、香蜜二村等棚改項目,僅華富村東、西區棚改項目將配建不少於13萬平方米、2400套保障房。

二是“公建+上蓋”。為集約利用土地,在全市率先開工建設多個公共配套上蓋保障房項目,已啟動福景、福沙全市第一批消防站上蓋保障房項目、中康全市第一個變電站附建保障房項目等。其中,中康項目可籌措約14700平方米、380套保障房。

三是“工改+飛地”。突破舊體制舊思維,實行跨區工改保項目建設。積極推進企業將原特區外自有工業用地用於建設保障房,建成後由我區回購或對企業配售,已建成龍華偉祿雅苑、龍崗坤宜福苑、寶安匯裕名都等多個大型安居工程住區。

四是“統租+補貼”。積極盤活社會存量房源,創新籌集深圳市首個城中村人才公寓——水圍青年人才公寓,以及天健繽悅薈、榮超城市春天花園、呈元驛人才公寓等多個項目,政府補貼後再以人才住房價格對各類人才出租,擴大保障房來源。

當前,中央賦予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新歷史使命。福田區明確提出要努力實現“住有宜居”、打造民生幸福標杆。為此,更需以前瞻眼光,對標全球住房建設的最佳實踐,努力實現“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場”,形成公共住房與商品住宅相協同的住房體系。福田將進一步窮盡資源、窮盡辦法,切實履行好公共住房建設的重大責任。近期,我們在可開發居住用地極度緊張情況下,通過規劃調整等方式,一次性梳理出6塊安居工程建設用地,預計提供公共住房3500套。後續還將通過棚改、城市更新配建、公建上蓋、統租補助等方式,批量提供更多公共住房,舉全區之力,加快推進公共住房大規模建設,確保高質量完成“十三五”期間3.6萬套公共住房建設任務,與廣大市民群眾一起共建美好住區、共享幸福福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