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多措并举“扫黑除恶”

涟源市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0月15日,全市共打掉涉黑犯罪组织1个、恶势力集团2个、恶势力团伙20个,破案125起,刑拘154人;起诉涉恶案件59件86人,审结涉恶案件72件114人;共受理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239件,办结154件,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刑事案件发案率逐步下降,经济发展环境明显优化,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

依法严惩:切实提升打击实效

一是扎实搞好线索摸排核查,涟源市政法机关不断拓展线索来源渠道,出台《涟源市涉黑涉恶问题线索流转办法》,建立线索(案件)集体会商机制、交办督办制度、核查反馈制度,并纳入执法办案、绩效和综治考核。涟源市扫黑办定期组织线索、案件分析研判,并邀请涟源市的主要领导参加。二是狠抓大案要案攻坚。紧盯涉黑涉恶案件特别是重大案件不放松,对黑恶势力露头就打、穷追猛打,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深入开展治安乱象“清源”、打击整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三贷三霸”、娱乐服务场所毒黄赌问题等专项行动。成功侦破娄底首例“软暴力”涉恶案件、“6.26”涉黑案件等大要案件,其中“4.17”湘西涉黑专案侦办工作得到省市高度肯定,“2018.04.02”电信诈骗案被选入“全国十大反电信网络诈骗优秀案例”。

深挖彻查:同步推进“打伞”“打财”

首先健全联动机制。涟源市纪检监察机关出台“1+6+2”制度文件,不断强化与政法机关协调联动,建立问题线索双向移送核查反馈制度、落实纪检公安“双专班”办案制度、规范无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签字背书制度。其次是全力“打伞”“破网”。落实“两个一律”“一案三查”要求,对已侦破的黑恶案件开展“过筛清零”行动,深挖背后可能存在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桥头河“6.26”涉黑案件背后已查处涉案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26人,其中涉黑涉恶腐败4人、“保护伞”8人。再次是收缴“黑”“恶”之财。将抓捕犯罪嫌疑人与查扣涉案资产同步进行,依法运用追缴、没收违法所得和赃款赃物、判处财产刑、行政罚款等多种手段,有力摧毁黑恶势力经济基础。目前公安机关已冻结扣押涉案资产4000余万元,审判机关已判处财产刑23.8万元,纪检监察机关已追缴违纪资金134.36万元。

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专项整治

涟源市出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关于在全市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涉黑涉恶问题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对25个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作出明确分工,对13个重点行业领域的整治内容、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作出明确规定。

涟源市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在工程项目建设领域,严厉打击“三强”行为,加大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及背后“保护伞”的问责力度,共查处优化经济类刑事案件105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34人,行政案件218起,行政拘留289人。在医疗卫生领域,共摸排医疗乱象线索26条,处理医疗纠纷11起、妨碍公务执法1起、扰乱医院正常工作秩序非法上访1起,取缔黑救护车1台;查处无证行医案件26起、医疗机构违法行医案件24起,取缔非法诊所6家,医闹事件明显减少,医疗卫生环境明显改善。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对34个在建项目进行招投标问题专项整治,对“6.26”案件中黑恶势力串通公司串标、围标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并对三家涉案公司作出相应行政处罚。

涟源市各部门加大与扫黑办、政法机关对接力度,将日常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线索信息及时向公安机关通报,建立线索发现移交机制;政法机关对在办案中发现的行业管理漏洞,及时通报相关部门,提出加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建议,形成行业主管部门与政法机关整体联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的工作格局。目前检察机关已向乡镇、部门发出相关检察建议3份,推动以案促治、以案促建。

固本强基:夯实筑牢基层基础

涟源市组织部门出台《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关于在全市基层组织建设领域开展涉黑涉恶问题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等文件,把开展专项排查整顿工作纳入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近期重新确定了20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派出工作组帮扶整顿,并明确市级领导联点指导,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整治到位。

健全联审机制。坚决把不符合条件人员挡在门外,严防黑恶势力侵蚀基层组织。3月份对全市3749名村“两委”干部进行“八联审”,审核出有问题的村、社区干部179名,其中15名不符合换届选举任职资格条件的人员被清理出队伍;全面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市级备案和村、社区干部“凡进必审”机制,先后审核村“两委”干部候选人186名,取消资格7人。

建强基层组织。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教育管理,坚持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基层党支部书记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出台《涟源市党支部“五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目前已有1126个党支部达到了“五化”标准。(记者 谭小斌 杨蕾 通讯员 陈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