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臉頰部長“大棗”醫生檢查竟是癌

龍騰南陽訊 吃飯咬破腮幫子,爛了,很多人可能不當回事兒。但是您可別忽視,咬破腮幫子或許是某些疾病的徵兆。這不,南陽48歲的王女士右頰部的潰瘍一直不好,足足持續了5個月,竟長出“大棗”般腫物,後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南陽市口腔醫院檢查,竟是頰癌!


女子臉頰部長“大棗”醫生檢查竟是癌

咬破腮幫,長期不好

王女士講,5個月前,她吃飯時咬破右側腮幫子,當時無明顯疼痛及其它不適,想著不礙事,就沒管它。3個月前,她自覺側臥時右側面頰部有一腫物,不疼不癢,也沒當回事。後來,右側腫物逐漸增大,妨礙咀嚼,但是不疼。半個月前,她到當地縣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建議轉診到南陽市口腔醫院治療。1周前,在家人的陪同下王女士到南陽市口腔醫院診治,醫生檢查發現她右側磨牙區對應頰部可見約3cm×3cm“大棗”般腫物,口內還有6顆殘根牙、3顆殘冠,長期刺激口腔粘膜。醫生切取潰瘍部做活檢檢查,診斷為:"右頰"粘膜鱗狀細胞癌。

超出想象,難以接受

一提到癌,王女士和家人都難以接受,後悔這病都是拖出來的,應該早點來看。醫生說要想治好這個病,得手術治療,需要把右臉部腫物擴大切除,那豈不是毀容了?王女士無法接受!腫物擴大切除後,面部缺損那麼多,該怎麼辦?醫生講可以將王女士右側前臂帶蒂的血管和肉製作成皮瓣移植到面部缺損部位,進行美容修復,前臂上的缺損,可以從腹部上取下一塊皮膚進行修復。聽完醫生的詳細講解,王女士及家人心中的疑慮終於被打消,放心做手術。

團隊合作,成功手術

目前,治療口頰癌的方法主要是手術治療,必要時配合放化療。頰癌的手術治療難點在於口腔結構的複雜性和功能的多樣性。腫瘤切除後,需要有材料修補口腔結構缺損,否則輕者可能無法進食、發聲,嚴重者可能無法呼吸。

術前,該院口腔頜面外一科專家湯曉雨主任及團隊醫生和麻醉科專家進行了術前討論,為王女士制定了周密的手術計劃:右側頰黏膜惡性腫瘤擴大切除術,頸淋巴清掃術,同期遊離前臂皮瓣移植修復頰部缺損。

手術開始後,4名醫生緊密協作。一組進行腫瘤的切除和頸部轉移淋巴結的清掃。另一組進行前臂皮瓣的選取和轉移修復術+顯微血管吻合。醫生從患者右前臂切取皮瓣,進行口腔粘膜的修復,這也是整個“換臉術”中最大的難點。遊離皮瓣必須帶有血管,需要與頸部的血管吻合,符合吻合條件的血管直徑只有0.5-1毫米粗,吻合的針線比頭髮絲直徑還要細。醫生在顯微鏡下精密操作,吻合後,血流暢通,皮瓣移植成功。同時從腹部取皮移植到前臂,進行前臂修復。兩組醫生分工協作,奮戰8小時40分,手術順利完成。

科學預防,遠離癌症

口腔癌都是拖出來的病,口郟癌是口腔癌的一種,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預防口頰癌?湯曉雨主任有以下建議:

1、定期口腔檢查,注意口腔衛生,減少致病因素。儘早拔除殘根殘冠,儘早替換口腔不良修復體,磨去尖銳的牙齒,以免刺激口腔黏膜,誘發癌變。

2、要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戒菸限酒,避免嚼檳榔。不要吃口味太重的食物,儘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到口腔黏膜。

3、有口腔疾病家族史的、癌症高發區的人群,最好定期做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治療,不要拖延。

全媒體記者 劉力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