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在產業園、基本無陳列、賣書賊便宜,這書店是開著玩的嗎?

開在產業園、基本無陳列、賣書賊便宜,這書店是開著玩的嗎?

本文約3400字,預計一盞茶的時間閱讀完畢

商務君按:當下,線下實體店開闢線上業務彷彿已經成為許多行業實體業務生存發展的方向。但是,在二手書交易市場卻又有這樣一個平臺,它發家於線上,並且通過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迅速在市場上建立了廣泛的影響力,但是在其風頭正盛之時,它卻將觸角伸向了線下,開設了二手實體書店。實體書店的市場還有可供開發的空間嗎?二手書店的運營之道有哪些可供借鑑?

开在产业园、基本无陈列、卖书贼便宜,这书店是开着玩的吗?

10月20日,一家二手書電商——多抓魚悄然入局實體書店。沒有過多的宣傳,多抓魚在其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大望路電影產業園區的辦公樓旁邊租下了一座三層高的獨立小樓,並由此正式開啟了線下二手交易業務。

开在产业园、基本无陈列、卖书贼便宜,这书店是开着玩的吗?

成立不到三年,多抓魚已經在線上二手書交易市場佔據了不小的份額。那麼,既然已經在線上市場初嘗甜頭,多抓魚為何還要在實體店一片唱衰的大環境下,“逆行”開線下書店?又是什麼支撐多抓魚從無到有再到迅速走紅二手書交易市場?此次多抓魚二手書店的開創,能否為當下實體書店的經營開闢更多的可能性?佈局線下業務之後,多抓魚下一步的產業觸角又將伸向哪裡?

走“便宜風”,做讓讀者可以逛起來的書店

多抓魚入局實體書店領域是偶然的,用多抓魚創始人貓助的話講,“開書店這一想法其實就是突發奇想”。在多抓魚的運營中,她發現,有海量好書由於出版時缺乏好的宣傳和展示,導致這些書在線上經常“無人問津”,因此就想把這些在線上比較長尾的書拿到線下銷售,看看會有何不同。

开在产业园、基本无陈列、卖书贼便宜,这书店是开着玩的吗?

同時,多抓魚第一家實體書店的正式成立又是必然的。因為在萌生了開實體店的想法後,多抓魚於去年10月起,就開始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舉辦多場線下快閃書店活動,既測試了市場反應,又積累了一些線下業務的經驗。其中,去年國慶節期間在北京舉辦的最大的一場快閃書店活動,6天銷售量就接近2萬冊,後來在不同城市的線下活動的市場反饋也都不錯,這也印證了貓助等人最初的想法,“開實體店”的種子在這時也就埋下了。

开在产业园、基本无陈列、卖书贼便宜,这书店是开着玩的吗?

去年國慶期間,多抓魚在北京舉辦的第一場為期6天的快閃書店活動

決定並正式籌備開實體店是在今年4月份,多抓魚租下了辦公樓旁的一座三層獨立小樓作為書店的落腳點,據多抓魚線下店負責人思凡介紹,當初為書店選址在此,一方面是因為“一開始想選的那些交通便利,自然人流很大的地方要麼租金太高,要麼空間太大,我們第一次做怕不太好做”;另一方面,由於新書店一開業有許多需要與線上打通的地方,靠近辦公區,相關技術人員方便隨時對技術系統進行升級和維護。

开在产业园、基本无陈列、卖书贼便宜,这书店是开着玩的吗?开在产业园、基本无陈列、卖书贼便宜,这书店是开着玩的吗?

這座三層小樓總面積共660平方米,其中負一層和一層為淘書區,二層被稱為“漁民食堂”,是讀者開闢出的一塊閱讀區,據思凡介紹,待營業成熟後,二層也會舉辦一些文化活動來豐富書店的業務。與一般書店不同的是,在圖書選品和陳列上,多抓魚書店沒有做太細緻的劃分,主要是以文學和社科兩類為主,輔以藝術類、繪本、生活雜誌等。

开在产业园、基本无陈列、卖书贼便宜,这书店是开着玩的吗?

之所以只做這樣粗線條的劃分,思凡解釋:“首先,二手書的特性決定了我們不能對圖書進行太細緻的劃分,因為目前書店大約有近2.5萬本圖書,每本圖書庫存深度也就是1-2本,也就是說大約有近1萬種書籍陳列在店內,如果做太細緻的劃分,人工成本會很大。其次,最重要的是,不做特別的分類主要是想讓讀者可以‘逛起來’,享受到淘書的樂趣。”另外,思凡還談到,他們也會在開業之初廣泛收集讀者的反饋,後期也可能會對這種模式做出適當調整,如為讀者做一些導視圖或者書單等。

开在产业园、基本无陈列、卖书贼便宜,这书店是开着玩的吗?

除了在圖書陳列方面有所不同,思凡認為多抓魚書店與一般書店最大的區別在於“我們走的是‘便宜風’”,“我們希望讀者可以拿200元不到的錢,就能在店裡買到很多東西,並且能逛很久,逛得開心”,這也與多抓魚這一平臺起初創辦的意義相吻合,即讓更多的人可以在有限的消費水平內,可以高頻度地隨心所欲地看自己想看的書。

背靠線上平臺,擁有獨特且成熟的運行系統

多抓魚書店之所以可以用半年的時間迅速成立,主要是由於書店與其線上平臺是打通的。而多抓魚線上平臺雖然也僅成立不到三年的時間,但已經摸索出了獨有的一套成熟的運作體系,即建立在動態定價系統上的C2B2C模式。

多抓魚起初是在微信上賣書的“電商品牌”,從只擁有20人左右的種子用戶到2018年線上用戶數累積達140萬,圖書銷量超200萬餘,日均買賣書籍2萬本,多抓魚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作為二手交易市場曾經的黑馬,多抓魚主要是摸透了二手市場的運行規則,正如貓助所言:“二手市場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交易效率,一個是交易信用,多抓魚用動態定價系統解決了交易效率的問題,用翻新技術解決了交易信用的問題。”

首先,交易效率的核心問題是解決“如何快速判斷二手書收或不收以及多少錢收”的問題。為此,多抓魚創立了一個掃碼定價系統,即只需要掃描書本上的ISBN碼就可以知道這本書多抓魚收還是不收、多少錢收。至於多少錢收的問題,多抓魚則根據經濟學原理做了一個算法模型,系統會根據書本在市場上的供需關係和質量,去判斷此刻適合它的最高效率的價格。通常,如果是供需均衡比較均衡的書,多抓魚是三折收;如果該書質量還不錯或者在市場上比較稀缺,一般也會是在五折以上收購。

开在产业园、基本无陈列、卖书贼便宜,这书店是开着玩的吗?

酒精消毒、砂紙清理汙漬

开在产业园、基本无陈列、卖书贼便宜,这书店是开着玩的吗?

對收回的書放入臭氧機消毒

其次,解決交易信用的問題多抓魚主要是基於C2B2C的模式採用了翻新技術。與以往二手書交易平臺C2C模式不同的是,多抓魚採用C2B2C買斷式切入二手書交易市場,從C端用戶手裡賣書,在清潔加工處理後,再賣給C端用戶,從中賺取差價,解決了以往C2C模式中突出的質量問題。對於已經入庫的二手書,出庫前多抓魚會對其會進行再包裝:對書本進行酒精消毒,用砂紙清理汙漬,最後再用臭氧消毒劑進行消毒。之所以這樣做,貓助給出瞭解釋:

“未來,希望大家在想到二手產品的時候,不再想到髒亂差和丟面子,而是想到方便、放心和多抓魚。

同樣的理念和技術被多抓魚拿來用在實體店的運營上。店內所陳列的圖書都是在倉庫中經過加工處理後上架的,並且店內圖書的價格是通過微信掃描圖書上的ISBN碼來獲知的,這一點使書店的圖書與線上店的價格保持一致,並且能夠根據市場需求不斷進行動態調價。用獨有的定價系統和運行模式做支撐,再加上多抓魚書店主打“便宜風”的運營理念,使得多抓魚在成立之初便建立了獨有的市場優勢。

不斷拓寬業務外延,做不設限的多抓魚

“多抓魚式的循環商店模式可以運用到更多耐用品上,但前提是要規模化”,這是貓助在多抓魚成立之初就有的設想。因此,以二手書為切口,打開二手交易市場,但又不止做書,是多抓魚一開始就做好的業務規劃。就目前發展情況來看,多抓魚在二手圖書交易市場已經建立了較為明顯的品牌優勢,那麼下一步,多抓魚即將重點開發的業務板塊則放在了二手百貨。多抓魚在二手百貨領域的“野心”目前在線上線下都可以看見。

开在产业园、基本无陈列、卖书贼便宜,这书店是开着玩的吗?

多抓魚線上百貨業務正式開始於今年6月,即二手交易業務從書籍這個單一品類,拓寬到家居用品、興趣愛好用品、包袋飾品等多品類,但是目前其線上百貨服務已經在北京、上海開始試運營。跟閒魚、轉轉等二手平臺不同的是,多抓魚的百貨業務依然實用C2B2C模式,提供買手上門收購服務:多抓魚的買手從用戶手上買斷商品,再賣給其他用戶。

开在产业园、基本无陈列、卖书贼便宜,这书店是开着玩的吗?

書店裡的多抓魚百貨區

在線下,多抓魚在新開業的實體書店內也開始了百貨業務。書店的負一層專門開闢了一塊區域用作多抓魚百貨區,裡面擺放了許多二手衣服、掛飾、包包、餐具、玩具手賬等。據思凡介紹,線下店對多抓魚百貨的展示,“一方面是讓更多二手物品可以循環起來,讀者在買書的同時也可以淘到一些物美價廉的小物件,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讀者感受到多抓魚‘不止賣書’的人設。”

开在产业园、基本无陈列、卖书贼便宜,这书店是开着玩的吗?

未來,除了在百貨業務上投放精力外,繼續在實體店領域深耕或許也是多抓魚的一個業務重心。談到書店未來的發展規劃,思凡有很多設想。在目前“書店+”的跨界趨勢下,多抓魚也計劃嘗試“書店+咖啡”的模式,可能會引入一臺自助咖啡機器,店裡賣的咖啡不會太貴,只要滿足讀者閱讀需求即可,要讓讀者感覺‘便宜且值得’”。而且在前期“磨合期”過了之後,多抓魚也打算在正式的做一些文化活動,一方面為書店引流,另一方面豐富讀者在書店的體驗感。

开在产业园、基本无陈列、卖书贼便宜,这书店是开着玩的吗?

另外,在北京店探索出一套較為成熟的運營模式和操作系統後,多抓魚未來還打算在全國各地開設分店,慢慢的從一線城市推廣到二線城市,並且根據不同城市的特性選擇店鋪形式,滿足不同區域讀者的需求。

在線下轉線上已經成為發展趨勢的當下,多抓魚二手書店的開設無疑是“反其道而行”。它的出現能否為沉寂已久的二手書市場注入活力?它的發展模式能否為陷入瓶頸期的實體書店帶來新的可能?我們拭目以待!

开在产业园、基本无陈列、卖书贼便宜,这书店是开着玩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