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昨夜星辰彩泉街

德陽--昨夜星辰彩泉街

1983年德陽建市之初,修建東西幹道(現長江路)時,在現涼山路街口與長江西路交匯之處,建起了一座直徑10多米的大轉盤,來來往往的車輛行人圍繞著轉盤分道分流。在轉盤中間有一根高約30米的燈柱,轉盤之內則是城市新景觀:噴泉。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電力驅動下,噴泉池子裡的眾多小噴嘴在悅耳的港臺流行音樂伴奏聲中,噴湧出一股股十數米高的水柱,還不停地變幻著各式各樣的水幕造型,而燈柱和池壁的射燈管也隨音樂旋律不停地變幻著赤橙黃綠青藍紫的顏色。

在小朋友們的歡呼聲中,噴泉在夜空中越發色彩斑斕,流光溢彩,煞是好看。

在文化娛樂生活還十分貧瘠的年代,這裡成為當年德陽的“著名”地標之一。此處儼然成為市民們納涼休閒的打卡之地,大家都親切的稱呼它為“彩泉”。

自此,這條連通南北的“老南外街”也便漸漸約定俗成被德陽人親切地稱為“彩泉街”了。

伴著改革開放之春風,政府順勢將彩泉街全力打造成為一條商業步行街。

那時候在彩泉街路口西側位置,經營著一家叫“陳豆腐”的中餐館,到了飯點,人氣旺盛座無虛席。但誰又能想到這裡曾經是一座紅軍大院呢。

遠近聞名的酒類品牌“風雛大麴”和“清酒”的生產商德陽酒廠,就座落在現人民商場的原址。而現在街口東側的新德陽大酒店,則是建市之初德陽供銷社下屬門市部的舊址。


德陽--昨夜星辰彩泉街


順著一條溝渠再向南,“二重”的103和104生活區一大片四層樓通走廊的紅磚房奪人眼目。

從“彩泉”路口到現在的上美廣場僅僅長約500米的路段,不太寬的街道左右兩邊,居然整齊地規劃出了一間間不足十平米的簡易棚——即所謂以街為市的店鋪。

這裡活躍著上百家經營著服裝鞋帽、軟硬箱包、手工藝品、地方特色飲食的小生意人,這些商品和人們日常生話息息相關。每到傍晚時分,彩泉街便人來人往,川流不息,逐漸擁擠熱鬧了起來。

與我同在部隊文工團的一位戰友在此開了一家服裝店,貨是從成都荷花池市場進的。這位老兄還別出心裁地將“薩克斯”斜掛在店鋪的板壁顯眼之處。那年頭,西洋樂器可是個新鮮的玩意兒。人來人往中,偶爾吹上兩首或輕柔舒緩或歡快流暢的曲子倒成了招攬顧客的一個獨一無二的促銷手段,生意也就出奇的好。

在那全民經商的熱潮中,彩泉商業街也如火如荼不失時機地登上了德陽的歷史舞臺!

廣告從空中俯瞰德陽,市中區(現旌陽區)呈現南北狹長東西稍窄之地勢。隨著城市不斷滾動發展,作為城市的設計規劃部門,在以南北方向為縱、東西方向為橫的設計理念中增設了主、副幹道,並給所有街道重新命名定位:南北方向均以山戀為名,東西方向則以流水為靈。

德陽--昨夜星辰彩泉街

於是,老德陽人茶餘飯後經常逛逛的南北方向的“彩泉商業街”就不得不變成了現今搜索引擎裡的涼山路了。但,至今有情懷的老德陽人仍稱呼它為“彩泉街(gai)”而非涼山路。

流轉不息的時間,難以打消人們腦海心田中深刻的印記,卻可以打造出一座城市面向未來的美好願景,也悄然打磨出一扇都市人追求精緻生活的窗。

如今漫步在寬敞明亮的彩泉街,從不同店鋪裡進進進出出的人流仍然能讓我感受到昔日那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

今非昔比,人們對生活品質和理念的追求讓曾經單一的經營品種陡然豐富了起來。從跨街天橋西側一路北行,品牌鞋類專賣店、宏信證券、祖傳玉店、寵物市場、褲王專賣、七色紡、聖美化妝美容、風采合唱團、海天盛筵、未來時空電腦城,令人目不睱接眼花繚亂。

到了涼山路口向東折返一路又南行,“新德大酒店”重新煥發著生機、“勁浪”店員近乎嘶啞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弘威武道館"的三節棍哼嗨哈一噼啪作響、“周大福店”和“金嘉利鑽石店”卻一家門庭若市另一家門可羅雀。“建設銀行”和“長城華西銀行”緊閉著門庭,難道里面還在盤點著明天的額度?只有“福安娜家紡”和“杭州絲綢店”依然給我溫柔如絲的感覺,在我的手指輕輕撫摸那一匹匹綢緞的瞬間。

站在天橋向北望,這段不長的涼山路居然濃縮了一段看似波瀾不驚的德陽商業史。過去年代商品的匱乏早己成為歷史。而今,無論吃穿住行,娛樂,美容,休閒,體育等等一切消費,都能通過手機滿足自己精準的需求。

放眼德陽這一座城的精神,竟然在這一條不足500米的新街道展示得淋漓盡致,令人回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