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緒管理”不到位?想讓孩子少發脾氣,家長要做好榜樣

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1. 什麼是情緒管理能力?——首先了解情緒管理的概念,家長才會有意識。
  2. 孩子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為什麼?——刨根問底,瞭解孩子的內心。
  3. 缺少情緒管理能力,對孩子有什麼影響?——瞭解負面情緒帶來的傷害
  4. 如何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提高情緒管理能力?——家長掌握具體的做法,才能夠遊刃有餘

孩子“情緒管理”不到位?想讓孩子少發脾氣,家長要做好榜樣

說好出門的時候穿紅色的裙子,孩子就是要穿綠色的,不給穿還不高興,立刻就發脾氣了。不少父母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都說孩子是父母上輩子的情人,但是一天天的相處,怎麼感覺更像是仇人呢?

家長都覺得孩子的不聽話是天性,是因為不懂事才會大哭大鬧,其實這是“情緒管理”出了問題。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不僅影響當前的狀態,還將影響到他自身未來的發展。

寶媽小孫對於孩子脾氣問題很苦惱,以前兩三歲的時候,孩子就情緒不怎麼穩定,容易起伏大,或者哭很久都哄不好,本以為長大一點兒,懂事了就好了。可是等到快要成年了,他還是這個樣子。

孩子開學上高一,都說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在小孫的眼裡,這個說法還真不假。從報考哪所高中開始,一家人就有了矛盾,爸爸媽媽想讓孩子去管理比較嚴格的一所中學,好壓壓孩子的臭脾氣,這孩子自己肯定不答應呀,多麼受限制的事情,肯定是不同意的。

一來二去大家沒談攏,孩子發脾氣也沒用,索性離家出走了。幸好民警及時發現了孩子,不然真的要餓“死”街頭了。

孩子不顧一切,把離家出走當兒戲,用生命在開玩笑,這不得不提醒家長們,孩子的情緒管理可不只是發脾氣這麼簡單,嚴重的時候,也會危及性命。

孩子“情緒管理”不到位?想讓孩子少發脾氣,家長要做好榜樣


一、什麼是情緒管理能力

情緒管理能力指的是孩子對自己心情及行為的掌控能力,一般來說,情緒管理能力是與年齡成正比的,而孩子處於情緒發展的不同階段,會出現不同的情緒特徵。

嬰幼兒時期的基礎情緒。餓了要喝奶孩子會哭,被搶了奶瓶孩子也會哭。看見新奇的玩具會笑的非常開心,遇見同年齡的小朋友會有好奇的眼神。諸如此類的情緒變化,便是孩子們在小寶寶的時候,出現的最基本的情緒。

因自我意識萌發,所產生的情緒。都說2歲的孩子都第一次的叛逆期,這是因為孩子們的獨立、自我意識萌發,才出現了不同的行為表現和情緒。

等到再長大一點兒了,孩子們的情緒就會隨著自己的感知、情感等方面的變化而變化,是成長曆程中必須經歷的過程。

孩子“情緒管理”不到位?想讓孩子少發脾氣,家長要做好榜樣


二、孩子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為什麼?

孩子缺乏安全感。比如當爸爸媽媽第一次把孩子送去幼兒園,明明出門的時候還好好的,但是還沒有到學校,孩子就開始緊張了,開始問爸爸媽媽能不能不要上學這樣的話,等到幼兒園門口的,那場撕心裂肺的離別大片隨之上演。這就是孩子

因為缺乏安全感才會有的情緒失控問題。

孩子還未健全的心智。心智,也就是思想、邏輯、行動力等方面的不足,導致了孩子對於情緒的管理很無力,即使有的時候,他們知道這樣做不對,但是總會力不從心。

對父母強烈的依賴。過度依賴父母,也是孩子們會出現情緒問題的關鍵,畢竟,誰都喜歡待在自己舒適圈內,沒有孩子願意主動地去克服自己內心的障礙。所以太過依戀父母,擺脫不了內心的不安,會使孩子表現出更加劇烈的情緒反應。

會哭鬧孩子,往往是情感表達未完全,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孩子“情緒管理”不到位?想讓孩子少發脾氣,家長要做好榜樣


三、缺少情緒管理能力,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前有男子因為公交車走過了站,自己沒有下車,而與司機發生了搶方向盤的事情;後有乘客無禮舉動激怒老司機,隨便停靠在路邊理論,置其他的乘客生命於不顧之事。

矛盾的背後,讓我們感受更多的是情緒管理的好壞,對自身及他人的影響。

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的孩子,容易暴躁易怒。有報道說,一位小朋友因為媽媽關了自己的電腦,朝窗戶縱身一躍,告別了這個世界。不得不說,情緒管理能力低下的孩子是不僅情緒不穩定,還容易暴躁,做出衝動的行為。

忍耐能力差,想要就要得到。往往孩子忍耐力不好,會伴隨著“聽風就是雨”的習慣,太容易被他人、自己的心情左右,想要什麼就要馬上得到,用“肆意妄為”來形容這些孩子一點都不過分。

缺少情緒管理能力,孩子不能吃苦,喜歡享受,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對於人格的健全、形成正確的三觀是非常不利的。

孩子“情緒管理”不到位?想讓孩子少發脾氣,家長要做好榜樣


四、如何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提高情緒管理能力?

情緒管理是孩子自控力的表現,也是他們如何把握情緒的尺度的表現。錯誤的情緒管理毀人一生,家長們再不點醒孩子就真的來不及了。

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父母就要做好榜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積極正能量。正所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我們作為家長,在孩子的面前都經常發脾氣,很隨意的丟東西,摔東西等,那麼孩子也很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正確的管理情緒的能力。

接受孩子的消極情緒,鼓勵孩子走出消極情緒。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再多的說教都是無效的,只會更加激怒孩子的情緒,不利於溝通。先試著接納孩子的情緒,等到平靜下來了,再就事論事,提出不足之處。

教導孩子學會自己處理自己的消極情緒。情緒的發洩需要窗口,孩子的隨意正是缺少了窗口,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許多發洩情緒的途徑,用正確的方式來宣洩內心的不滿。

孩子的情緒管理如何,影響著自己的成長,也關乎身邊人的安全、情感等問題,缺少情緒管理能力的孩子,其家長是責無旁貸的,希望每一位爸爸媽媽都能通過以上方式,給孩子進行良好的情緒引導。

孩子“情緒管理”不到位?想讓孩子少發脾氣,家長要做好榜樣

我是小鴻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贊 + 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