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我的故鄉,我愛上高

故鄉

獨上江樓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在?

風景依稀似去年。

趙瑕

<>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我越來越愛賴在家裡不走了,從小到大每到開學返校總是心情特別的低落,原以為上了大學真正獨立之後這個情況會緩解,沒想到越發嚴重了,今年國慶長假趁著在家的時間,早上出門,用腳步丈量我的上高。

上高,我的故鄉,我愛上高

上高,我的故鄉,我愛上高

上高烈士陵園

Oct.1

上高戰役(上高戰役、錦江作戰、鄱陽掃蕩戰、宜春會戰)是抗日戰爭中中方取得全面勝利的一場戰役,被軍委會參謀總長何應欽稱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

1941年3月,駐南昌的34師團大賀茂因友鄰第33師團預定要調到華北,要求33師團走前配合自己掃蕩周圍的中國軍主力,卻因兩個師團嚴重不配合導致34師團扎進4箇中國軍的合圍圈,是為"上高戰役"。中國軍隊統計擊斃日軍大佐聯隊長濱田以下日軍15000餘人,日軍自報傷亡千餘人。

上高會戰在政治和軍事上,給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極為沉重的打擊,大大加速了其必然走向滅亡的歷史命運,大大減輕了東南亞各國人民的深重苦難,延緩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同盟的正義戰爭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因而具有深遠的國際意義。

上高,我的故鄉,我愛上高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上高人,作為從小接受愛國教育的人,如果不是因為電影《我的上高》的上映,我甚至不會主動去了解這段家鄉的歷史,那我也就不會知道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上高人民的英勇奮戰,全員出動保障後勤,我就不會知道我的家鄉有如此輝煌的歷史,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種種原因的影響下,這段歷史卻漸漸被湮滅,直到烈士陵園被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才逐漸讓他綻放光芒。歷史應該永遠被銘記,歷史應該時刻被當做提醒我們的警鐘,因為有你們讓我們得到幸福,感恩,祈願你越來越好。


上高,我的故鄉,我愛上高


上高,我的故鄉,我愛上高

上高,我的故鄉,我愛上高

錦陽廣場

Oct.2

依山傍水,面向新政府大樓的錦陽廣場顯得氣勢磅礴,早晨在廣場各個角落散佈著打太極,拉二胡,聊天散步,晨跑,跳舞以及環衛工人們,朝氣蓬勃的上高人向我們詮釋了那句話,上高最大的優勢就是上高人!


上高,我的故鄉,我愛上高


上高,我的故鄉,我愛上高

上高,我的故鄉,我愛上高

鏡山口

Oct.3

地名由來—— 鏡山距縣城東一公里處,“其山有三,端圓如鏡。”鏡山有上鏡山、中鏡山、下鏡山三座山峰,其山頂皆如圓鏡一般,故取名鏡山。它西枕敖嶺,南臨錦水。中鏡山、下鏡山與上鏡山對峙形成的峽谷——鏡山口,320國道貫穿而過,山上松杉蔽日,林深草長,地形極為險要。

上高,我的故鄉,我愛上高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上高,我的故鄉,我愛上高

上高縣歷史沿革節選

春秋戰國時,上高鏡域先後屬吳、越、楚三國。

秦朝,上高屬九江郡。

漢代,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置建城縣(含今高安、上高、宜豐、萬載及樟樹市一部分)時為建城縣地,屬豫章郡。

東漢中平間(184—189年),在萍居建城的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人聚居地析置上蔡縣,這是本縣立縣之始。

西晉大康元年(280年),因上蔡人懷念故土,改上蔡縣為望蔡縣,屬豫章郡。

唐朝,武德五年(622年)復立望蔡縣,屬靖州;七年(624年)屬米州;同年改筠州;八年(625年)望蔡縣併入高安縣,屬洪州。中和元年到五年(881—884年),鎮南節度使鍾傳以望蔡地居高安之上游,加上地形也比較高,初置上高鎮。

五代十國時,南唐升元中(937-942年)廢上高鎮,改設上高場。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升場為縣,始名上高縣,屬筠州。

民國三年(1914年)江西省分為四道,上高縣屬廬陵道;十五年(1926年)廢道,上高直屬於省;二十一年(1932年)省下設行政區,上高隸屬第八行政區;二十四年(1935年),上高屬第二行政區。

1949年7月14日上高縣解放,屬袁州區;1952年9月屬南昌專區;1958年12月屬宜春專區;1968年2月屬宜春地區;2000年8月宜春撤區設市,上高屬宜春市至今。

這是我的家鄉上高,不知道你是否願意與我攜手在她的街頭感受她的魅力?

晨姑娘,一個97年愛美的天秤座小姑娘,愛生活愛文字愛書寫,創建了個人公眾號,即將在醫學路上奮鬥終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