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女放棄城市生活,回家種70畝紅薯,他說明年要種三百畝


圖中看到的主人公,叫羅豔琴,今年48歲,原來在鄭州發展,2014年回到家鄉滑縣萬古鎮杜莊村再創業,創辦了禾生金農民種植合作社,她現在是700畝地的地主,地是從鄉里鄉親手裡流轉過來的,一畝地年租金1000元。今年她種了70畝地的麥茬紅薯,收購了村裡粉條加工廠,走紅薯深加工路子,為農民創收探索新的路子。

見到羅豔琴是在她的家中,說是家,其實是村邊一棵大楊樹下的小院子裡。看到正在練書法的她,我們不禁有點驚訝。筆墨紙硯在城市的許多家庭已銷聲匿跡,在農家卻擺上了桌面,還能靜下心來練書法。問其怎麼有這個雅興,她說,每天寫幾個能讓自己心靜如水。

環顧她的家,沒有一件高大上的傢俱,家裡的擺設處處充滿了農味。茶臺上沒有擺放名貴花木,而是擺放了一個紅薯盆景。一個紅薯,一個容器,便成了藝術。原來,聽說過紅薯盆景,今天一見,眼界大開,紅薯不僅是美食,還是居家好飾品。


屋裡門的一側是五穀豐登場景。陶缸裡的黍子、穀子、高粱、迎春花藤、柿子等向客人展示了女主人的思想和品味。一位來自鄭州的女士看到這個場景,情不自禁的發出感嘆,這樣的生活,在鬧市裡怎麼也想象不到,羨慕!

屋裡門的另一側是“金山”,玉米棒,帶稈小麥,向客人介紹了主人的身份。主人是農民。閒聊中,羅女士說,這兩年紅薯市場行情比較穩定,尤其是城市人把紅薯當成保健食品,市場空間很大,明年要種300畝。100畝種鮮食品種,200畝種澱粉品種。

說起紅薯,羅女士娓娓道來,紅薯是個寶。紅薯葉、紅薯梗都是人們喜歡的菜品,紅薯還是抗癌、防止衰老、動脈硬化、便秘等的好食品。《本草綱目》中講,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原來只知道紅薯好吃,不知道紅薯還有這功效。


羅女士說,今年種的是澱粉紅薯,收麥後才種,畝產5000——6000斤,要把這些紅薯加工成純手工粉條,讓人們吃到天然的粉條。明年要種春紅薯,春紅薯產量高,畝產可以達到10000斤,帶領鄉親致富。在這裡願她紅薯產業越做越大!你有什麼好建議,歡迎留言。《海鷹視線》圖文均為原創,歡迎轉發、收藏、點評、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