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放弃城市生活,回家种70亩红薯,他说明年要种三百亩


图中看到的主人公,叫罗艳琴,今年48岁,原来在郑州发展,2014年回到家乡滑县万古镇杜庄村再创业,创办了禾生金农民种植合作社,她现在是700亩地的地主,地是从乡里乡亲手里流转过来的,一亩地年租金1000元。今年她种了70亩地的麦茬红薯,收购了村里粉条加工厂,走红薯深加工路子,为农民创收探索新的路子。

见到罗艳琴是在她的家中,说是家,其实是村边一棵大杨树下的小院子里。看到正在练书法的她,我们不禁有点惊讶。笔墨纸砚在城市的许多家庭已销声匿迹,在农家却摆上了桌面,还能静下心来练书法。问其怎么有这个雅兴,她说,每天写几个能让自己心静如水。

环顾她的家,没有一件高大上的家具,家里的摆设处处充满了农味。茶台上没有摆放名贵花木,而是摆放了一个红薯盆景。一个红薯,一个容器,便成了艺术。原来,听说过红薯盆景,今天一见,眼界大开,红薯不仅是美食,还是居家好饰品。


屋里门的一侧是五谷丰登场景。陶缸里的黍子、谷子、高粱、迎春花藤、柿子等向客人展示了女主人的思想和品味。一位来自郑州的女士看到这个场景,情不自禁的发出感叹,这样的生活,在闹市里怎么也想象不到,羡慕!

屋里门的另一侧是“金山”,玉米棒,带秆小麦,向客人介绍了主人的身份。主人是农民。闲聊中,罗女士说,这两年红薯市场行情比较稳定,尤其是城市人把红薯当成保健食品,市场空间很大,明年要种300亩。100亩种鲜食品种,200亩种淀粉品种。

说起红薯,罗女士娓娓道来,红薯是个宝。红薯叶、红薯梗都是人们喜欢的菜品,红薯还是抗癌、防止衰老、动脉硬化、便秘等的好食品。《本草纲目》中讲,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原来只知道红薯好吃,不知道红薯还有这功效。


罗女士说,今年种的是淀粉红薯,收麦后才种,亩产5000——6000斤,要把这些红薯加工成纯手工粉条,让人们吃到天然的粉条。明年要种春红薯,春红薯产量高,亩产可以达到10000斤,带领乡亲致富。在这里愿她红薯产业越做越大!你有什么好建议,欢迎留言。《海鹰视线》图文均为原创,欢迎转发、收藏、点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