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哪十國?

mengchuan


I Have a Dream,這美夢就是穿越到大唐,看那盛世榮光,建功邊塞。如果時光定位受到干擾,來到五代十國,那就是噩夢。

五代十國,我稱為亂朝,國家分裂,神州板蕩,君臣失序,上下凌替、篡弒相尋,烝報無已,華夷互攻、海內腥羶,瀰漫著血腥之氣。

五代十國起於907年,朱溫篡唐,終於960年趙匡胤建宋,但北宋建國後又花了十九年才陸續掃平荊南、武平(馬氏楚國殘餘)、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復統華夏,五代十國才真正結束。

中國歷史堪與五代十國相比的混亂分裂時期也只有五胡十六國之時。

五代分別為梁、唐、晉、漢、週五個佔據中原的小朝廷,五代雖僅有五十三年,卻凡易八姓十四帝,每代傳襲,多不過十餘年,少則只有四五年,儼然城頭變幻大王旗。八姓為後梁朱姓,後唐朱邪、李姓(後唐先祖沙陀人,始姓朱邪,後被唐朝賜姓李),後晉石姓,後漢劉姓,後周郭、柴二姓、大宋趙姓。

十國則為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

五代皇帝大多兇殘狡詐,無恥昏聵,尤以梁太祖朱溫、晉高祖石敬瑭為最,這二人一個陰狡禍賊,淫奸子婦;一個無恥甘為兒皇帝,割讓燕雲十六州,遺禍後世。正史說後唐明宗,周世宗忝為明君,我卻獨愛後唐莊宗,李存勖,“生子當如李亞子”,生得勇猛,活得精彩,雖然最後死於伶人之手。

五代的主題就是謀朝篡位,先是907年朱溫篡唐,然後912年被其子梁廢帝朱友珪所殺,後朱友珪又被梁末帝朱友貞殺死,923年,後唐莊宗攻滅後梁,朱友貞自殺殉國。

莊宗滅了後梁,自己又在926年死於興教門之變,後繼的明宗李嗣源算是正常死亡,但934年,其子後唐閔帝李從厚即位僅五個月就被唐末帝李從珂造反殺害,936年,晉高祖石敬瑭叛亂,李從珂自焚洛陽宮玄武樓而亡。石敬瑭這個老賊割讓燕雲十六州借了遼兵造反成功,最後居然善終,也是老天無眼。947年後晉為契丹所滅,後晉末帝石重貴被擄北返。

947年,後漢高祖劉知遠建後漢,950年,郭威反,漢隱帝劉承祐死於亂軍,湘陰公劉贇未及即位就被廢黜後毒殺。郭威雖然造反成功,卻被劉承祐殺了全家,“嬰孺無免者”,後來才迫不得已傳位養子柴榮,周世宗。

周世宗與北周武帝一樣可惜,已有一統天下的氣象,可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留下孤兒寡母,被權臣篡位,建立新朝,在他們打下的基礎上一統天下。

這才是戰禍連綿,殺戮無窮,寧為太平犬不做離亂人。

十國中,吳國與南唐相襲,版圖最大,南唐後主詞賦名滿天下,又有大小周後,如果沒有亡國之恨,那是君王楷模。

吳越錢鏐在位四十一年,在五代十國之際可謂難得,又保境安民,開發兩浙,疏浚西湖,修築錢塘大堤,福澤後世,還有“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美文。

南漢後主劉鋹庸懦無能,國事糜爛,認為大臣都有家室,為了顧及子孫不肯盡忠,閹人無根,最為可信,當官就要行“葵花寶典”自宮,荒唐至極,而短短數年就有高達二萬人之多自閹為臣,為了求官,南漢文人無恥到如此地步,更是荒唐。

五代十國有些異人,比如馮道,效力四朝十帝,可謂真正的官場不倒翁,坐看風雲起。

戰亂頻乃,生活艱辛,也會有些花邊故事調劑:

後蜀主孟昶的花蕊夫人,“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狀其容”,孟昶降宋後,為趙匡胤霸佔寵愛。

又有小周後,南唐後主皇后周娥皇之妹,大周后尚未逝去,小周後已為李煜所寵。975年,南唐被宋所滅,小周後隨李煜歸宋,後被趙匡義強幸,有偽作【熙陵幸小周後圖】,趙光義葬永熙陵。

五代還有花間詞,讓這亂世添了脂粉之氣。

馮延巳做【謁金門·風乍起】,“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南唐元宗李璟調侃道“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孟昶作玉樓春“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來形容花蕊夫人。

歐陽炯的【賀明朝】“憶昔花間初識面,紅袖半遮妝臉”。

五代十國有些事件,遺禍後世,影響深遠,燕雲十六州脫離中原版圖;又定難軍逐漸獨立,後來成為西夏;而靜海軍,交趾,即後世越南自此脫離中央統治。

“山嶽崩頹,既履危亡之運,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活著五代十國,生而為人,何其不幸。


慕信


五代十國,指的是唐朝滅亡後至北宋建立前這一政權割據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原地區存在後梁、後唐、後晉、後漢以及後周五個割據政權。

是五代時期的第一個政權。公元907年,後梁太祖朱溫逼迫唐哀宗李柷禪位,建立了梁國,史稱“後梁”。公元923年,“後梁”被後唐所滅。

後唐,公元923年,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於魏州稱帝,沿用國號唐,史稱“後唐”。公元936年,後唐被後晉高祖石敬瑭所滅。

後晉,公元936年,後晉高祖石敬瑭建國,定國號為晉,史稱“後晉”。947年,後晉少帝被契丹人俘虜,後晉滅亡。

後漢,元947年,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借後晉滅亡的機會,在太原登基稱帝,定國號為漢,史稱“後漢”。950年,劉知遠次子漢隱帝被叛軍所殺,後漢滅亡。

後周,後漢鄴都留守郭威所建。後漢隱帝因猜忌郭威,遣人慾殺之。公元950年郭威發兵攻入開封,滅後漢。次年,郭威登基稱帝,國號為周,史稱“後周”。959年,周世宗柴榮去世。不久節度使趙匡胤黃袍加身登基稱帝,建立北宋,後周滅亡。

除此之外,在中原以外的地區還存在有前蜀國、後蜀國、南吳國、南唐國、吳越國、閩國、南楚國、南漢國、南平國以及北漢國等十個割據政權。其中,除過北漢政權位於北方,其他九個政權均在南方地區。

公元979年,北宋在將南漢納入版圖之後,宋太宗趙光義親征北漢,北漢末帝被迫投降,北漢滅亡,標誌著五代十國時期結束。


環球網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一統的唐朝滅亡後,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大分裂時期,從907唐亡年到960北宋建立,歷來都是以五代為正統一脈相承,因為北方五代是有連續性的而南方十國很多都是同時存在。

五代是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907年朱溫篡唐,建立後梁,共歷三帝,享國17年。923年,沙陀族人李存勖滅亡後梁,建立後唐,定都洛陽,後唐是五代十國時期疆域最廣闊的朝代,但是也沒輝煌多久。十四年後,936年,石敬瑭滅亡後唐建立後晉,石敬瑭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以保護自己的帝位,但947年後晉還是被契丹給滅了,可笑吧。後晉滅亡後,契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中原站不住腳,撤退了。劉知遠把握時機,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後漢也是五代十國最短命的朝代,只堅持了四年,951年郭威叛變滅後漢,建立後周,後周是一個開明的朝代,改革弊政,發展經濟和軍事,為後來大一統奠定了基礎。960年陳橋兵變,趙匡胤篡位建立北宋,後周滅亡。

五代時期常年征戰,社會混亂不堪。紛爭四起,都是短命朝代。基本控制著淮河以北的黃河流域中原地區,都城不是洛陽就是開封,繼承了唐朝的東都,後來的北宋也是定都開封,朝代一直沿著時間線傳承下去的,所以五代被公認為歷史正統。


天少歷史


五代十國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大分裂時期,這段時期非常的混亂。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五代十國到底是哪五代?它們和其他朝代是什麼關係。

要說五代十國,首先要從唐朝說起。唐朝是我國最出名,也最強大的朝代之一。但是盛極必衰,歷史上每個朝代基本都是維持在三百年左右。

唐朝末年因為一系列原因,世道變的非常亂,掌握著軍權的節度使們紛紛開始造反,權臣與宦官的政權,農民起義也頻頻發生,國家到了風雨飄搖的時期。

後來一個叫做朱溫的人手下兵馬最強,成功的控制住了皇帝,逼迫皇帝禪位給自己。自此延續了289年的大唐滅亡,五代十國時期開始了。

什麼是五代十國

這個時候唐朝雖然已經滅亡了,但朱溫並沒有統一全國,梁朝控制的區別只有中原、北方的幾個省。後來北方政權更替,前後變換了五次,所以被稱為五代。

而除了中原政權,南方地區還有大大小小的很多勢力,一共分裂為了十個國家,所以被稱為十國。這就是五代十國的由來。

五代的第一代--後梁

朱溫得到了皇位以後,把新的國號定為了梁,後世史學界稱其為後梁,我們也可以叫它梁朝,這就是五代中的第一代。

這些勢力都不承認它的正統身份,朱溫就準備把這些不服他的人一個個都收拾了,統一全國。

其中在山西有個叫李克用的人,他以前就跟朱溫有矛盾,兩人以前都是唐朝的節度使,勢力也都差不多。朱溫奪了皇位後,李克用根本不甩他,也不承認他的皇帝身份。於是朱溫就發兵去討伐他,第一個拿他來開刀。

五代的第二代--後唐

朱溫和李克用剛打了沒多久,李克用就生病先死了,後來他的兒子李存勖扛起大旗繼續戰鬥。雙方的戰爭持續了很多年,最後以李存勖的勝利而告終。後梁就這麼被滅了。

李存勖勝利後,奪取了皇位,他想恢復大唐的輝煌,於是就定國號為唐。後世為了把他的唐跟我們所熟知的大唐區分開,將其稱為後唐,這就是五代中的第二代。

五代的第三代--後晉

後唐建立後,開始發展的還算穩定,左右出擊收復了很多疆土,是五代時期疆土最大的一個,不過離統一全國也還差很遠。在經歷了十幾年後,後唐的統治也漸漸混亂起來,內部權力爭奪非常厲害。幾方為了爭奪權力,大打出手,最後被一個叫石敬瑭的人得手,這人是李克用的養子的女婿,在歷史上可謂臭名昭著,是個民族敗類。

石敬瑭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情,就是為了借兵,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所謂的燕雲十六州,就是現在北京、河北附近很大一片地區。這裡在古代非常重要,因為地勢較高,易守難攻,是抵禦遊牧民族入侵的重要防線。正是因為石敬瑭割讓了這裡,導致此後的一百多年裡,中原政權一直受到遊牧民族的威脅。

石敬瑭得到了契丹人的支持,推翻了後唐,建立了後晉,這是五代中的第三代。

五代的第四代--後漢

契丹人被石敬瑭引來後,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契丹人就此進入中原,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搞的天怒人怨的,後來百姓們被逼的紛紛起兵反抗,契丹人最後敗逃。

一個叫做劉知遠的人趁機發展壯大,最後取代了後晉,建立了後漢,這是五代中的第四代。

五代的第五代--後周

但是劉知遠也不是什麼好人,比契丹人也好不到哪去,他統治的後漢也是民不聊生,朝廷從上到下都非常的殘暴黑暗。

劉知遠登基沒多久就病死了,他的手下們紛紛開始奪權,最後一個叫做郭威的勝出,打敗了其他人,推翻了後漢,建立了後周,這就是五代中的最後一代了。

相比於劉知遠,郭威就好多了,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後周在他的統治下,發展的很好,國家漸漸的煥發出生機,百姓的生活也慢慢好了起來。郭威也在一點點的擴張領土,收復其他的小國。

郭威手下有個大將軍,非常有威望,叫做趙匡胤。當年郭威起兵時候,趙匡胤就投靠了他,為他建立後周立了不少的功勞。郭威死後,他的養子柴榮繼位,柴榮同樣很器重趙匡胤,後來沒幾年柴榮也死了。趙匡胤就趁著柴榮的兒子還小,發動了陳橋兵變,兵不血刃的奪取了江山。

後來趙匡胤一步步的滅掉了南方十國,統一了天下,建立了大宋,分裂了多年的中國才終於又重新統一。


漂浮菌


五代是指繼唐朝後的五個據有中原腹地的正統王朝,十國是五代期間存在的十個割據勢力。唐僖宗時爆發黃巢之亂,唐王朝驚惶失措,剿撫並用,黃巢部將朱溫叛變歸順朝廷,被賜名全忠,朱溫從節度使一步步走向梁王,成為各藩鎮實力最強的一支,907年朱溫廢唐哀帝建立梁朝,史稱後梁,是五代第一個朝代。


在唐末藩鎮割據時,梁王朱溫與晉王李克用結仇,隨後兩家兵連禍結戰火不斷,朱溫前期佔據優勢。李克用死後,半截英雄李存勖繼位,拉攏分化連消帶打瓦解梁軍勢力,經過連場惡戰,923年李存勖滅後梁建(後)唐,是第二個朝代。(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後唐皇帝李從珂迫反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並稱兒皇帝,借來契丹兵攻滅後唐,建立(後)晉,此為第三個朝代。晉出帝石重貴激怒契丹,契丹出兵攻滅後晉,又禍亂中原,受到各地軍民的抵抗,耶律德光不勝其煩,感嘆“不意中原人如此難制”,便撤兵北歸。

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遼晉交兵時擁兵觀望保存實力,待契丹撤軍後便出來摘桃子,收拾舊山河,947年,劉知遠稱帝,建(後)漢,這是第四個朝代。


劉知遠死後其子劉承佑繼位,鑑於節度使權大難制,武夫專擅國政,於是誘殺楊邠、史弘肇、王章,又派人前往鄴都謀殺郭威,激起了郭威反叛,951年滅後漢,建(後)周,此為第五個朝代。(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與五代同時存在有十個地方政權,其中南方九個,即吳、南唐、吳越、楚、前蜀、後蜀、南漢、南平(荊南)、閩,北方有劉知遠之弟劉崇繼承的(北)漢。即“吳唐吳越前後蜀,南北兩漢閩平楚”,史稱十國。

探索歷史,思考人生,用今人眼光審視逝去故事,鏡古燭今,我是南方鵬,歡迎關注。


南方鵬


五代十國是指907年朱溫篡唐建立後梁開始到979年宋太宗趙匡義攻滅北漢為止共72年的歷史時期。五代十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又一次大分裂、大動盪時期,是華夏文明又經歷一次生死考驗,也是我中華文明的分水嶺,五代十國之前的那種積極向上、雍容大度、開放自信、不屈不撓的華夏文明不復存在,中華文明逐漸走向封閉、束縛,中國進入近古時期。

五代十國曆史表面上很亂,但其實很簡單。所謂五代,就是指北方中原地區五個朝代輪流交替,合稱五代;所謂十國,就是指盤踞在南方的九個割據政權,外加一個盤踞在北方的割據政權,合稱十國。五代為: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十國為: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共十個割據政權。其實當時在“五代”之外,還存在很多其他地方割據政權,不過影響力不及“十國”大,所以“十國”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當時諸多政權。

五代十國其實是唐朝安史之亂之後藩鎮割據遺漏下的惡果,也是唐朝藩鎮割據的延續。當時唐代宗為了儘快平定安史之亂,大赦叛軍,叛軍的主要將領被封為節度使。唐廷任命降臣田承嗣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節度使,李懷仙為盧龍(今河北北部)節度使,李寶臣為成德(今河北中部)節度使,薛嵩為相衛節度使。這也就是令唐王朝頭痛一百多年的“河朔三鎮”。

當時為了分化各地地方勢力,又大封其他地方勢力為節度使,使節度使制度遍佈全國,藩鎮勢力進一步做大。雖然唐朝中間有數次嘗試根除藩鎮勢力,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公元878年爆發的黃巢起義,戰火遍佈全國,起義失敗後,唐朝國力大損,各地節度使實際已經成為地方諸侯,各個節度使之間互相攻伐兼併,唐朝名存實亡。直到907年,中原地區最大的割據勢力,梁王朱溫廢掉唐哀帝,建立後梁,其他南方各節度使趁機紛紛稱王稱帝,五代十國開始了。


史海沉沉


五代十國的歷史,很多人會覺得很亂,因為涉及到的國家和人名太多,而他們所建的政權又都很短暫,總共加起來也不到百年,所以讓人讀來總有種雲裡霧裡的感覺。

但事實上,五代十國的歷史表面上很亂,但其實很簡單。所謂五代,就是指北方五個朝代輪流交替;所謂十國,就是指盤踞在南方七省的九個國家,外加一個盤踞在北方的國家。

我們先從五代說起,大家知道黃巢起義後,唐帝國基本名存實亡,只剩下一副空架子。而在剿滅黃巢起義中,有兩個節度使趁機做大,一個是盤踞山西的晉王李克用,一個是盤踞河南的梁王朱溫。

朱溫本來是黃巢的手下,後來歸降唐朝,屢立戰功,被唐僖宗賜名“全忠”,進而敕封梁王,後來朱溫率軍進入關中,控制唐朝中央政權。七年後,朱溫代唐稱帝,建國號為梁,史稱“後梁”,這也就是五代中的第一代。



當時,朱溫雖然稱帝,但盤踞在山西的晉王李克用卻根本不甩他,也不承認他的皇帝身份,於是雙方在潞州展開大戰。這場戰役從907年的五月份開始,一直持續到908年的三月份才結束,李克用也在這戰役中病逝。

後來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繼位,親率大軍偷襲朱溫,致使朱溫大軍傷亡數以萬計,至此這場戰役才以朱溫的失敗而告終。朱溫也由此感嘆道:“生子當如李亞子(李存勖小名),李克用雖死猶生!我的兒子與之相比,就像豬狗一樣!”

四年後,朱溫因繼承人問題被親兒子所殺,李存勖趁機發兵滅粱並稱帝,定國號為大唐,是為莊宗,史稱“後唐”,這也就是五代中的第二代。至於後來的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其實基本都屬於是李存勖內部軍方大佬輪流坐莊。

先是李存勖的乾哥哥李嗣源搶了李存勖的皇位,然後李嗣源的乾兒子李從珂,又搶了李嗣源親兒子李從厚的皇位。最後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搶了李嗣源乾兒子李從珂的皇位,於是後唐滅亡,石敬瑭稱帝后,改國號晉,史稱“後晉”。

十年後,石敬瑭的後晉被契丹所滅,於是他的親密助手劉知遠趁機在太原稱帝,改國號為漢,史稱“後漢”。四年後,劉知遠的親密助手郭威,又搶了劉知遠兒子的皇位,並改國號為周,史稱“後周”,這也就是北方所謂的五代。

再後來,郭威的養子柴榮繼承了郭威的皇位,柴榮的親密助手趙匡胤搶了柴榮孤兒寡母的皇位,建立北宋,並最終一統天下。



五代說完,我們再來說一說十國。所謂十國,主要就是江南七省割據,他們分別是:四川軍閥建立的蜀國;湖北軍閥建立的荊國;湖南軍閥建立的楚國;江蘇軍閥建立的吳國;浙江軍閥建立的越國;福建軍閥建立的閩國;廣東軍閥建立的漢國。這些國家其實很好記,因為這些國家的國號,基本與這些省的簡稱相似。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是七省割據,為什麼會有十國。那是因為王建建在四川建立的蜀國,被唐莊宗李存勖滅掉後,讓孟知祥當西川節度使,後來孟祥再度讓四川獨立,又重建蜀國。這兩個蜀國的皇帝,一個是王氏,一個是孟氏,史稱前蜀後蜀,通常來說算兩個國家。

同時,江蘇楊行密建立的吳國,後來被徐知誥(李煜的爺爺,稱帝后恢復李姓,改名為昪)篡權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這樣一來,南方就有九個國家。當時,南唐雖偏安於淮河以南,卻是十國當中版圖較大和實力最強的國家,共傳三世一帝二主,享國三十九年。



南唐最鼎盛時,先後滅掉滅閩和楚國,佔據南方三十五個州,大約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但後來,南唐李璟(李煜的父親)在淮南戰場被柴榮給擊敗,不得不將江北十四州割讓給柴榮,後周的疆域由此從淮河北岸推進到長江北岸,為北宋滅南唐打下基礎。

而這戰後的南唐,只剩下蘇南(不含蘇州)、皖南、江西、閩東地區。從此,傷筋動骨的南唐再無爭奪天下的可能,只能混吃混喝,等著最後那一刀。於是十八年後,宋軍攻佔金陵,後主李煜出降,南唐覆滅。

十國中的最後一個國家,是盤踞在山西的北漢,它是十國中唯一一個在北方的國家,是五代中的後漢劉知遠的後裔所建立。趙匡胤建立宋朝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群雄,於979年滅北漢,十國就此結束。


我是趙帥鍋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亂世,朝代更迭之快,政權交錯之複雜絕無僅有,再加上我們初中高中的歷史課程對於五代十國也是一語帶過,所以大家不是很瞭解也十分正常。那麼守仁君在這裡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先說五代

後梁 :建國者是朱全忠,時間公元907年,定都洛陽。

朱全忠又叫朱溫。唐末黃巢起義時朱溫是黃巢手下大將,曾攻克洛陽,長安。後來朱溫降唐,和李克用一起鎮壓黃巢義軍,立下大功。累功升為梁王,勢力以河南為中心。公元907年建立後梁,六年後,被自己的三子朱友珪殺死。一年後,朱友珪的弟弟朱友貞造反,殺了朱友珪。朱友貞即梁末帝。最終被割據河東(山西)的李存勖殺死,公元923年後梁國滅。延續三帝17年

後唐:建國者是李存勖,時間是公元923年。定都洛陽。後唐的前身是晉國,當時唐末黃巢起義,李克用和朱溫同為唐朝大將,功勳赫赫。黃巢覆滅後,朱溫是梁王,李克用是晉王。後來朱溫滅唐建立後梁。李克用拒不稱臣,自居李唐正統和朱溫一直處於戰爭狀態。李克用死後,他的長子李存勖繼承他爹的遺志接著和後梁作對,公元923年建立後唐,隨後滅掉後梁,入主中原。

三年後,李存勖遭部下和其弟李嗣源叛變,兵敗被殺。其弟李嗣源繼位。李嗣源死後,其子李從厚繼位,一年後,被弟弟李從珂殺死。後來被石敬瑭聯合契丹擊敗,從珂自焚,公元936年後唐國滅。延續四帝14年

後晉 :建國者石敬瑭,時間公元936年。定都開封

石敬瑭是李克用,李存勖手下大將。後唐建立後成為河東節度使。李從珂繼位後,石敬瑭和李從珂因為互相猜疑最終兵鋒相向。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邀請契丹相助,並且認比自己小十一歲的契丹國主耶律德光為父,甘當“兒皇帝”,被後人痛罵為賣國賊!石敬瑭聯合契丹,在公元936年滅掉後唐,建立後晉。六年後死亡,其養子石重貴繼位。石重貴繼位後,推翻他爹的政策,並且悍然和契丹開戰,可惜戰敗被俘,公元947年後晉國滅。延續二帝11年

後漢:建國者劉知遠,時間947年。定都開封

契丹滅後晉之後在中原燒殺搶略。百姓不堪其擾,便自發組織義軍偷襲契丹軍隊,契丹軍隊招架不住,且國主耶律德光死亡,契丹遂撤出中原,時任河東節度使的劉知遠抓住時機稱帝,隨後定都開封。一年後劉知遠病逝,其子劉承佑繼位。劉承佑猜忌後漢權臣郭威,最終郭威造反,殺劉承佑。公元950年後漢國滅,延續二帝四年。

後周 :建立者郭威,時間公元950年。定都開封

郭威為劉志遠手下大將,後漢建立後郭威任鄴城留守,後因劉承佑猜忌且派人刺殺,郭威最終造反。殺死劉承佑後建立後周,公元955年病逝,因其妻兒皆被劉承佑所殺,遂立其養子柴榮為太子,後繼位。是為周世宗。周世宗是五代第一明君,由於字數已經太多了,這裡就不詳細寫了。公元959年病逝,其子柴宗訓繼位。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廢柴宗訓為鄭王。五代正式結束。後周延續三帝10年。

(小編已經累暈,休息會爬起來接著寫。)

然後再說說十國,十國比較亂,且有先有後,需要先總後分。十國分別是指吳、南唐、吳越、楚、前蜀、後蜀、南漢、南平、閩,北漢。

吳 :創始人楊行密,在公元892年被唐封為淮南節度使。902年被封為吳王。後來國內屢次經歷大變,權臣徐溫掌權。多次廢立吳王,在公元937年,吳末帝楊溥讓位徐溫養子徐知誥。吳國滅亡。(始於唐朝,終於後晉,歷時36年)

南唐:南唐創始人徐知誥,公元937年篡吳稱帝,原來定國號為齊,隨後突然自稱李唐後裔,改姓名為李昇,改國號為唐,為了與唐朝,後唐區別,史稱南唐。公元957年,其子李璟兵敗後周,去帝稱王。公元961年,李璟之子李煜繼位。公元973年大宋攻伐南唐,李煜被俘,南唐國滅。(始於後晉,終於大宋,存在三帝39年)

南吳和南唐為前後繼承關係,勢力範圍大致在今天的今天的江蘇,安徽,江西,還有部分福建,貴州,湖北,

吳越

吳越的創始人時錢鏐在唐朝時被封為鎮海,鎮東節度使,公元907年,後梁封錢鏐為吳越王,公元932年(後唐)錢鏐死亡,其子錢元瓘繼位。公元941年(後晉),錢元瓘去世,其子錢弘佐繼位。公元947年(同年中原後晉滅亡,後漢建立),錢弘佐去世,其弟錢弘倧繼位。後來胡進思發動政變,其弟錢弘俶繼位。公元978年,錢弘俶向北宋投降,吳越滅亡。(始於大唐,終於大宋,延續五帝72年,是為五代十國存在最久的國家)

勢力範圍在今天浙江,還有部分福建。

創建者馬殷,始於公元896年(時任大唐武安軍節度使),公元951年被南唐滅國。(始於大唐,終於後周,延續六王45年)勢力範圍在今天的湖南一帶。

前蜀

創始人為大唐西川節度使王建。公元907年因不服朱溫滅唐建立蜀國,公元925年,後唐伐蜀,蜀國滅亡。(始於後梁,終於後唐,歷時二主23 年)勢力範圍在今天的四川,雲南一帶。

後蜀

創始人為孟知祥。後唐滅前蜀後,孟知祥因功被任命為西川節度使。公元934年,孟知祥自立為蜀王,7個月後去世,其子孟昶繼位。公元965年被北宋擊敗滅亡。(始於後唐,終於大宋,共歷二主33年)

前蜀後蜀前後相承,勢力範圍在四川,雲南一帶。

南漢

公元917年,劉巖稱帝,建立漢,史稱南漢。公元971年,南漢末帝劉鋹投降大宋。(始於後梁,終於大宋。歷時四主55年)勢力範圍在今天廣東廣西一帶

北漢

創始人劉崇,是後漢高祖劉知遠弟弟,劉知遠建立後漢後,讓其弟劉崇為河東節度使。後來郭威滅後漢。劉崇自立為帝,奉後漢為正統,史稱北漢。公元979 年被大宋滅亡。(始於後周,終於大宋,歷時29年是五代十國裡最後一個被滅的國家。)勢力範圍在今天山西一帶。

南平

創始人為高季興,公元907年被朱溫封為荊南節度使,公元963年降宋。(始於後梁,終於大宋,歷時五主四十年)勢力範圍在今天湖北。

建立者王審知,公元909 年被後梁封為閩王,公元945年,南唐滅亡閩國,(始於後梁,終於後晉,歷時五主37年)勢力範圍在今天的福建一小部分。

五代十國大致就是這麼回事,小編已經累死,有事燒紙。

(五代十國前期)


(後期)


守仁讀仁


五代十國是我國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它起自唐末的藩鎮割據,並通過相互之間的吞併到了晚唐時期,也就逐步形成相對較固定的割據,五代十國的稱謂出自《新五代史》。

其中“五代”指的是從907年梁王朱溫篡唐開始,到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結束這一段歷史;而“十國”的存在時間相對於“五代”來說就更久一點,它起自902年楊行密被分封為吳王,到979年宋太宗趙匡義平滅北漢為止的77年曆史。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五代十國具體指的是哪些國家。

“五代”

五代指的是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分別為“梁”、“唐”、“晉”、“漢”、“周”,不過為了區別從前那些已存在的相同國號的朝代,這個五個小朝代均被冠以“後”來記載。

一、後梁

後梁的建立者為梁太祖朱溫,他本是黃巢起義軍的將軍,後又投靠大唐成為一強大的藩鎮,907年廢唐帝自立為帝,定都開封,中國歷史進入紛亂時期。

後梁自開國前就一直和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爭霸,梁太祖朱溫晚年荒淫與兒媳扒灰,被其子

朱友珪殺死,朱友珪由於弒父被其弟朱友貞所殺。923年,李存勖滅後梁,後梁共歷三帝,前後17年。

二、後唐

後唐的前身是割據河東的晉王李克用家族,他是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亦是朱溫最大的競爭對手,後梁建立後,晉王仍奉唐朝為正朔。

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稱帝,以“唐”為國號,同年滅亡後梁,定都洛陽。925年滅前蜀,李存勖的勢力本可以一統天下的,不幸在926年死於興教門之變。

後唐政權轉至李克用義子

李嗣源之手,李嗣源開創了“明宗之治”。李嗣源死後由其子李從厚繼位,不過李從厚將義兄潞王李從珂和姐夫石敬瑭當成眼中釘。李從珂和石敬瑭聯手扳倒李從厚,李從珂繼位後又與石敬瑭不對頭,都想弄死對方。936年,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自稱兒皇帝,藉助契丹軍滅亡後唐。後唐傳二世四帝,歷14年。

三、後晉

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他是歷史上有名的漢奸,不惜犧牲民族利益侍奉異族。雖然他作為中原皇帝,但是一輩子活在遼人的陰影中。在位第七年(942年),石敬瑭既不敢得罪手握重兵的劉知遠,更不敢得罪“父皇帝”耶律德光,憂鬱成疾而死。

石敬瑭死後,大臣未擁立其子石重睿為帝,而是擁立其侄子石重貴為帝。

石重貴向契丹稱孫不稱臣,契丹和後晉雙方開始不停地作戰。947年,契丹俘虜石重貴滅後晉,耶律德光佔據中原稱帝,改國號為“遼”。

後晉傳二帝,歷12年,應了那句“成也契丹,敗也契丹”。

四、後漢

耶律德光在中原稱帝后,放縱契丹兵在中原燒殺搶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回草原。河東節度使劉知遠抓住時機,在太原稱帝,國號漢,後攻克並定都於東京開封。



劉知遠在位一年病逝,其子漢隱帝劉承佑繼位,由於其猜忌郭威,使得郭威反叛被殺,後漢共歷二帝,立國僅三年多(947~951年)。

五、後周

後周建立者為郭威,在位三年病逝傳位養子柴榮。周世宗柴榮是五代時期最偉大的君主,有雄才大略,一生都在致力於全國統一。

周世宗在位六年,他曾說過“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可惜天不假年,但是其在位期間曾擊敗北漢、遼國聯軍,鞏固了北部邊防;擊敗後蜀,收復秦、階、成、鳳四州;三次親征南唐,得南唐淮南、江北十四州、六十縣,與後周劃江為界;又親征北漢,收復莫、瀛、易三州和瓦橋、益津、淤口三關,此戰卻導致柴榮駕崩。

柴宗訓繼位後,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後周滅亡,歷三帝,存10年(951~960年)。宋朝建立後,五代歷史到此結束。

“十國”

十國則指的是在中原地區之外存在的十個主要的地方割據政權,時間跨度為唐末、五代及宋初三個時期,下面按照十國建立先後的時間來簡述其歷史。

南吳:902年,唐朝封楊行密為吳王,都廣陵(即揚州),吳國建立,史稱“楊吳、南吳、弘農、淮南”。楊行密死後,吳國的朝政被徐溫和徐知誥(李昪)所操縱。937年,楊溥禪位於宰相徐知誥,吳國滅亡。吳共歷4主(楊行密、楊渥、楊隆演、楊溥),共36年。

南楚:907年,朱溫建立後梁後封武安軍節度使馬殷為楚王,以潭州(今長沙)為王都,她是歷史上唯一以湖南為中心建立的王朝。馬殷臨終前定下“兄終弟及”的繼位方式,因此埋下巨大的禍根,馬殷諸子爭立,史稱“眾駒爭槽”

951年南楚發生內亂,南唐乘機攻滅南楚。歷六主,立國56年。

吳越:907年,朱溫封兩浙節度使錢鏐為吳越王,都錢塘(今杭州),吳越國建立。吳越國是十國中最為穩定的割據政權,978年,吳越王錢俶為了避免戰亂納土歸宋,立國72年,歷三代五王。
前蜀:907年,蜀王王建在成都自立為帝,國號蜀,史稱前蜀。925年,後唐莊宗李存勖發兵攻打前蜀,後主

王衍投降,前蜀滅亡。歷二帝,享國十八年。

閩國:909年,王審知受朱溫封為閩王,都閩侯(今福建省福州市),史稱閩國。王審知去世後,諸子爭立,骨肉相殘。

王審知三子王延鈞殺長兄王延翰繼立,王延鈞又被長子王繼鵬殺害,後被其叔王延羲與侄王繼業捕殺,王延羲繼位,王延政又在建州建國稱殷帝。945年,南唐趁閩國內亂時出兵滅閩國,存36年曆六主。

南漢:917年,南海王劉龑在番禺(今廣州)稱帝,國號“大越”,次年改國號漢,史稱南漢。南漢多是暴虐無道、荒淫無度的君主,也如閩國一般兄弟爭立,骨肉相殘,其國君信任宦官,甚至出現滿朝大臣皆是閹人。971年南漢末主劉鋹投降北宋,南漢歷四帝(劉龑、劉玢、劉晟、劉鋹),存54年。
南平:924年,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受後唐封為南平王,建都荊州(今湖北江陵)。高季興在907年被朱溫任命為荊南節度使。高季興身處亂世,卻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則,他喜歡劫掠各諸侯使者的財物,還不知廉恥的向各諸侯國稱帝者稱臣,以獲取賞賜和維持商貿往來,由是被諸國視為“高賴子”。

高季興死,其子高從誨繼立,後經高保融、高保勖,直到第五主高繼衝,於963年納地歸宋,存國39年。

後蜀:934年,劍南兩川節度使、蜀王孟知祥於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後蜀。蜀國在先主孟知祥、後主孟昶統治時期,境內很少發生戰爭,社會經濟有所發展。不過樂極生悲,後主孟昶奢侈無度、荒廢朝政。965年,宋太祖發兵攻蜀,孟昶降,後蜀亡,歷2主共31年。

南唐:937年,徐知誥篡南吳政權建立齊國,939年改名為李昪,並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南唐曾國力強盛,到中主李璟時雖趁機滅亡南楚和閩國,但是楚地和閩地後又被楚人和閩人所佔,算得上是得不償失,國力開始衰敗。後來有割地後周,稱臣去帝號,到了後主李煜時朝政混亂、國力頹敗。975年十一月,北宋攻佔南京,李煜投降,南唐滅亡,傳三世三帝,享國39年。

北漢:北漢算得上是後漢的殘餘勢力,951年郭威曾欲迎立河東節度使劉崇長子劉贇為帝,行至半路便被廢為湘陰公,後周建立後被幽禁而死。郭威稱帝后,劉崇隨即也在太原稱帝,國號仍為“漢”,史稱北漢。北漢是十國中最後一個政權,也是實力最弱的國家,在後周和宋朝的進攻下,屢靠遼兵增援才得以倖存。

979年,宋太宗趙匡義率軍親征北漢,末主劉繼元被迫出降,北漢滅亡。傳三世四帝,享國28年。

十國之外存在的諸多政權

五代十國時期還存在過岐國、北平國、趙國、桀燕等小國以及靜海軍節度使、清源軍節度使、武平節度使、定難軍節度使(西夏前身)等其他節度使的割據政權。

所以近現代有部分史學家與學者對該時期有新的定義,認為北漢乃是後漢的殘餘,而桀燕、岐兩個割據政權列入,那麼就剛好是“五代十一國”,柏楊的著作中就是如此定義的。

歡迎關注【最愛肉丸子先生】,用輕鬆有趣的方法,為你解讀有趣有料的歷史!


最愛肉丸子先生


五代十國是唐朝滅亡後的一次大分裂時期,從朱溫滅唐算起,到趙匡胤建立北宋結束,時間比較短:53年。不過就這53年這麼短時間裡,中原迭代了5個小朝廷,四周先後存在過十幾個割據政權。

每個大一統王朝後面都要跟進一個亂世,漢朝之後是諸侯爭霸、三國鼎立;西晉之後是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大唐之後則是五代十國亂世。閒話不敘,且介紹一下五代十國情況:

五個前後更替的小朝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與五代並存的十國是:南吳、南唐、吳越、南楚、前蜀、後蜀、南漢、南平、閩國、北漢。

•大家都沒能統一天下,為啥“梁唐晉漢周”這五個就能成為朝代、代表中央呢?那是因為後梁佔據中原,滅了大唐,奪取、繼承了唐朝國祚,代表了正統,周圍小國大多稱臣,使用人家年號。而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則依次滅了前面的朝廷,繼承了前朝衣缽。

不過“五代十國”這只是籠統說法,另外還有別的割據政權:契丹、大理、吐蕃、定難軍、武平軍。當然,“十國”也不是所有割據政權,都臣服中原“五代”小朝廷。

“五胡十六國”跟“五代十國”最大區別就是:五胡十六國中的“十六國”大多舊的滅掉、新的建立(同時共存的不多);而五代十國中的“十國”大部分同時並存。

•幾個例外:北漢在北周時期才建立,後蜀代前蜀,南唐代南吳、南唐滅閩、南楚,北宋建立後,一口氣剩下的6個:南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這樣“十國”就全歸北宋了。

可惜北宋號稱統一,但是仍有契丹、大理、吐蕃、定難軍等幾方勢力難以平定。於是乎,契丹成為“遼國”,定難軍成為“西夏”。在宋朝幾百年中,大多數時間其實一直是三足鼎立,算不得大一統(先有北宋、遼西夏;再有南宋、金、西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