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跑了,是深圳裝不下了

華為跑了,是深圳裝不下了

1500多輛車,載著幾萬人的歸屬,逃離了深圳。

有人說華為跑了,帶著理想;有人說華為跑了,帶著失望;也有人說華為跑了,帶著厭世的傷感。

作為中國的自主創新的製造業龍頭,華為一直是深圳問鼎江湖的得力門客,給深圳帶來數不盡的殊榮和實打實的稅收財富。

而華為這次研發主力大軍的逃離,已然註定華為今後將不再是深圳的一部分。失去華為的深圳,是否能繼續扛起科創這枚大旗,不得而知。

但是大家清楚的是,華為被逼逃離深圳,這將是給這個時代敲地最響的一次警鐘,是房地產擠壓實業最有力的一條罪證。

1

貪婪的謊言

「華為逃離深圳」這個話題每次出來,每次都能觸發熱議。很多人不理解,只不過是一個企業搬家,為何能招惹這麼多議論?

但如果你把華為看作一個「金礦」呢?事情就沒這麼簡單了。

1998年,華為成為中國最大通信設備製造商,也是以此實力拿下了深圳的龍崗坂田的1.3平方公里土地,建設總部基地。

那時候的坂田尚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鎮,偏安於深圳關外,「荒地」一望無際。華為與富士康在同一年來到這裡,給周邊帶來了巨大商機。

這時候,周邊的村民就睡不著了,憑空落了這麼多有錢人!做夢都能笑醒,得想辦法賺他們錢啊!

好,既然他們敢來這裡工作,就一定要買這裡的房子。於是村民們不再種莊稼,轉而開始“種房子”。幾年時間,華為和富士康就被包圍在了一片「握手樓」中。

但這種共生共長,卻讓華為片區變成了一個涇渭分明的兩極地帶,「進門是歐洲,出門便是非洲」是最直觀的感受。

華為跑了,是深圳裝不下了

華為基地如一座夢幻之城,寬敞乾淨的雙向四車道兩邊,是四季常青的樹木和花草,一大片歐式建築物掩映其中。在它周圍,馬蹄山村,新圍仔、中心圍、禾坪、風門坳等城中村形成一個貧困包圍圈,活生生將那些建築物的光芒擋了回去。

這便是09年新上任的龍崗區委書記蔣尊玉在考察華為後的第一感受。

蔣尊玉繞著華為周邊轉悠了一個多小時後心想,華為現在全年銷售收入是1491億元,納稅160億元,佔了龍崗稅收總額的55%,這麼好的企業,周邊的環境和配套卻這麼糟糕,要娛樂沒娛樂,要交通沒交通,連個高檔的館子和救急的醫院都沒有,怎麼能行?

於是他對下面人說:華為是賺錢的,受益方第一要屬我們區。華為員工是有錢的,收入在全深圳都是屈指可數,這麼好的企業和高知員工為什麼不去好好服務他們呢?

我們就先建它個「華為科技城」!一定要改造好周邊環境、引進有實力的開發商、建設醫院等生活配套設施,高標準打造服務華為的一座城,讓華為員工在工作和生活上都能享受良好的環境!

華為一聽高興壞了,這是要幫助我們呀。下班後,我們終於不用在非洲間穿梭了,搞不好居住問題也能解決。

於是華為馬上掏出200億,來支持政府投資的110億,共同打造科技新城。用心至深,連市政府投資建設的主幹道旁邊都要自掏腰包花幾千萬買來珍稀樹種種在兩邊,悉心栽培。

然而,讓華為沒想到的是,兩個月後,龍崗區政府對外組織了招標,開始研究華為周邊的規劃,並直接冠上了“華為新城”的名號。

瞬間,這個地方擠進來了各種地產項目,而且都是商業、住宅開發商,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各類商業項目全都打上了華為的標籤,大肆推介。

哦對了,前面提議建立科技城的蔣尊玉(已落馬)也建立了地產公司「保利建業」參與了這次大開發,而且還拿了44萬平米的土地。

結果有的樓盤都已經賣出去了,宣稱給華為的地塊連舊改都沒完成。一時間,華為所有人都懵圈了,搞來搞去,原來是在用華為的概念做地產生意!

地產項目對華為概念的惡炒最終讓華為無法忍受。10年4月份,涼透了心的任正非拒絕了科技城的規劃圖,說了一句話:自此,華為和你們所謂的城,沒任何關係。

之後「華為科技城」改名為「坂雪崗科技城」。

任正非是有夢想的。他希望他的員工可以住上低密度的小洋房。例如葡萄牙的里斯本、英國的溫德米爾、捷克的克倫諾夫…

希望讓員工的孩子享受好的教育,所有人能享受到好的醫療。

但是「華為科技城」事件,讓任正非及早看清了事實,他的夢在深圳只能稱作是夢。

於是華為在2012年就開始佈局,在東莞松山湖註冊了華為終端有限公司,並把終端業務放在東莞,開始大規模在莞拿地,建設其終端總部項目。

此事一時造成了不小的轟動。路人紛紛猜測華為這是要逃跑啊,龍崗區政府更是慌張,要知道華為走了,稅收可是要掉一半的。有個朋友對我講說,這些年龍崗區政府的稅收都是根據華為的銷售額去擬定的。

對此,華為官方還特地出來闢謠,「大家請放心,華為是不會離開的深圳的」。那時候這句話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答案是,半真半假。

其實那時候,華為還是願意呆在深圳的。因為深圳畢竟是一線大都市,無論是商業資源還是城市地位,都是企業最好的加持。況且華為的根在深圳,兩者都是患難與共,有離不開的情愫在裡面。

最主要是那時候地價相對還很便宜,如果按照這個地價去擴建華為還是有可能的。

然而最後,華為還是被逼上了絕路…

2

不堪重負的逃離

2015年初,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公佈《深圳市近期建設與土地利用規劃2015年度實施計劃》,全年新增用地4.3平方公里。

這意味著,2015年深圳市建設用地規模達到了972.6平方公里,距離上限976平方公里, 只有3.4平方公里!

這將讓深圳面臨著除了舊改將無地可用。於是,按照土地招拍掛形式搞出來的土地均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地王」。

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地王頻出,這無疑是房價上漲的導火索,點燃了深圳房價的預期。再加上當時超乎預期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房地產政策,讓炒房客嗅到了「機會」。

於是,2015年,深圳房價開始暴漲。2016年又趕上了「去庫存大週期」,深圳房價一發沖天。


華為跑了,是深圳裝不下了

深圳房價的禍亂是調控的太晚了。15年一年的暴漲沒人管,到16年-17年預期定型,即使是調控就再無下跌的可能性。畢竟供需在那擺著呢,你看近一年新房的調控效果就知道了。

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公佈的6月份樓市成交數據顯示,一手住宅成交均價54093元/平方米,環比微跌。這也是自2016年9月份以來,深圳新房成交均價月均環比現“21連跌”,半年總共降了147元/㎡。


華為跑了,是深圳裝不下了

深圳的房價走勢告訴我們,有一種陡峭叫做平緩。

而華為所在的龍崗區在這輪房價的暴漲中,成為了所有炒房客看好的價值窪地。

於是,龍崗房價從2015年3月份的17000元/平米的均價開始飆升,到現在為止,漲到了41000元/平米,而華為周邊5-6萬元的二手房更比比皆是。

華為員工傻眼了。縱使拿著全市最高的工資,天天加班拼命幹活又能怎樣,3年工資上漲的幅度根本和房價的漲幅無法抗衡,一輪漲幅又得奮鬥好多年。

上了幾年班的員工如此,何況是未來那些剛從大學出來的年輕人,看到這個房價不是欲哭無淚嗎?

而華為員工又是群什麼人?是從985,211重點大學畢業出來日夜加班拼命奮鬥的人。而在這輪房價暴漲後,幾乎又把這些年所有積累的財富都拱手讓給了炒房客和周邊的村民。

一邊是日夜拼搏為科技做貢獻,一邊是躺著賺錢在樓市坐享其成。這公平嗎?

華為是孤獨的,這次周邊不再是貧困包圍圈,而是炒房客如狼的眼神,周邊村民貪婪的嘴臉和主事者諾而不現的謊言。

這個包圍圈把華為人死死地困在了那1.3萬平方公里的孤島上。

終於,華為失去了最後一絲堅持的勇氣…

3

最後的選擇

7月1日,華為正式搬遷,7月2日第一批2700人的隊伍從深圳到東莞松山湖溪流背坡村去上班,約1500輛車(含70輛大巴)。

這一波,華為的研發部門整體全部搬遷到了東莞,還包括一些其他部門的人員,只留總部在深圳。

而東莞對於華為的降臨可謂是「情真意切」。幾乎華為對於規劃和基建的訴求全部答應。

華為在東莞松山湖的地塊,僅南部環湖地塊終端總部的面積就有約1900畝。從終端總部遷往松山湖之處,華為決定要在松山湖為員工建設12個“歐洲小城”,共3萬套員工住房。在市場價破3萬/平的東莞松山湖,公司只賣8500元/平,而且還帶精裝修!

華為跑了,是深圳裝不下了

一位在華為搞研發的老友對我說,“當初龍崗不怕華為跑了,是因為給了華為一片地;結果東莞卻願意給華為松山湖整個區…”

不得不說,任正非終於可以在這片土地上把之前的里斯本夢實現了。

不僅華為,這兩年同樣從深圳出走的企業還有國際半導體大廠高通,無人機龍頭大疆科技,世界500強巨無霸央企中集集團,還有正在醞釀逃離計劃的富士康…

製造業被迫“逃離深圳”,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而當一個地方沒有實體經濟作為支撐,那它縱使有再輝煌的成就,也終會是一段歷史的縮影。終有一天,所有人都會後悔在逐利場上的作為。

而對於其他城市也是一次警鐘,光引入人才而不去控房價,這難道不是在搶人才的六個錢包?六個錢包花光了,產業都跑了,未來怎麼辦?

一座城市想要留住企業,留住優秀人才,就要真心關心所有在這座城市打拼的人,為他們營造公平的生產生存生活環境,為他們的居住、生老病死、兒女上學分憂。

不分內外,外地人在這裡打拼,而炒房客,動遷戶靠著地理優勢資本優勢收著房租左手買右手賣坐享其成。如果一個人來到一個城市,打拼了很多年依然沒有歸屬感,那麼他還有什麼理由在這裡奮鬥?

4

華為將四肢伸展到了東莞

華為的深圳總部,距離松山湖總部,約為 50 公里,駕車需要 1 個小時左右。

松山湖除了有自然風景優美的環境,也因為南臨深圳、香港,北靠廣州,成為“廣深港”走廊的腹地。

華為跑了,是深圳裝不下了

松山湖用大量的工業用地以及政策優惠,吸引著包括華為、大疆、中集、長盈精密等眾多高科技產業,換取它們將部分業務放在當地。

可以說,松山湖代表著東莞,一直在承接“廣深港”溢出的產業,成為東莞最重要的技術創新區。松山湖還有著多個粵港澳合作平臺,覆蓋機器人、文化創意產業、電子信息等多個領域。有數據顯示,松山湖已經聚集了大約 250 家機器人企業。

早在 2016 年,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新華社採訪,在回答“您覺得深圳未來的危機在哪裡?”這個問題時,他認為產業不會總是聚集在高成本的地方,同時深圳已經開始沒有大塊的工業用地了。

當時他說:

140 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匹茲堡,有鋼鐵。70 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底特律,有汽車。現在,世界的中心在哪裡?不知道,會分散化,會去低成本的地方。高成本最終會摧毀你的競爭力。而且現在有了高鐵、網絡、高速公路,活力分佈的時代已經形成了,但不會聚集在高成本的地方。

我們從公示的信息瞭解到,華為松山湖總部基地,總投資為 100 億元,於 2014 年 9 月動工,佔地面積為 126.66 萬平方米,約 1900 畝,總面積約為 126.7 萬平方米。華為依然在追加松山湖的置地。相比之下,華為在深圳佔有的土地面積為 2460 畝,兩個總部的佔地是旗鼓相當的。

華為跑了,是深圳裝不下了

華為松山湖總部的規劃是一個歐式風情的建築群,仿照牛津、巴黎、盧森堡、溫德米爾等歐洲著名城市的建築風格,由 12 個建築組團構成。華為的歐洲小鎮內,還有一條總長度為 5.6 公里的有軌電車,共設立 12 個車站。

華為跑了,是深圳裝不下了

▲ 華為松山湖總部的歐式建築,圖片來自:華為員工

自從華為開始將工廠、研發等業務部門向松山湖轉移,松山湖的發展規劃都配合著華為改了好多次。早在 2016 年年初,東莞就對外公佈,2015 年華為終端在當地企業中已經是主營業務收入、納稅的第一名。

與此同時,華為給松山湖帶來了明顯的產業集聚效應,在華為小鎮隔壁的中集智谷產業園裡,2015 年售罄的一期工程,每平米均價在 8-9 千,而今年年初還在租售的二期工程,均價已經上漲到了每平米均價 1.2-1.8 萬。

中集智谷的銷售人員曾向到訪的媒體表示,入駐園區的企業基本都是華為上下游產業鏈的,他們都是衝著華為來的。

華為小鎮不缺住房不缺幼兒園

企業搬遷,可以依靠公司本身來解決,而住房問題和子女教育問題,屬於社會功能轉移,這些問題往往需要企業以及所在地的政府有關部門共同出手解決。

為了解決員工搬往松山湖後的住房和子女教育問題,華為出手一點也不吝嗇。

華為跑了,是深圳裝不下了

▲ 仍然在建的華為松山湖總部

從 2015 年開始,華為已經拿下共十宗限價住宅用地,用於建設員工配套住宅。在今年年初,華為已經開始在松山湖向員工提供共計 3 萬套的住房,其中在松山湖溪流背坡村的第一批住宅,可以容納 5000 多人居住。

華為跑了,是深圳裝不下了

▲ 清瀾山校園規劃圖

華為與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在松山湖合作辦校,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出資,由清華附中負責學校教育教學和運行。目前清瀾山學校的招生對象為學前班至 12 年級的學生。

華為深圳總部,已經是一座有著完整基本設施的“城邦”,食堂、住宅、醫院一應俱全。然而從松山湖總部的規劃看來,他們是要在當地建一個更加完整的“城邦”。

近些年來,不斷髮展壯大的科技互聯網企業,幾乎都有過搬家史,從城中心向外搬,獲得的空間也越來越大。

在人口密集、用地緊張的北京,新浪從四環內搬到了五環外的後廠村,京東從北四環搬到了東五環外的亦莊,網易從五道口“宇宙中心”剛搬到了西二旗。只是北京很大,往京郊轉移依然是在北京。

華為跑了,是深圳裝不下了

而以華為的體量,以及他們的用地需求,深圳的土地供應能力無法滿足,華為只能從深圳龍崗區的坂田上高速,往西北走上 50 公里左右,找到松山湖,也出了深圳。

【深圳住朋網】專注深圳樓市的新媒體,這裡有:及時的踩盤報告、熱辣的樓市點評、真實的成交數據以及權威的專家答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