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做程序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宁波做程序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宁波做程序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通宵写代码,一时熬夜一时爽”

“工作996,生病ICU”

“穿着格子衬衫找BUG”

在宁波做程序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关于程序员的“梗”已是刷得满屏。那么问题来了:比起人尽皆知的“北上深杭”,在宁波做程序员是怎样一番体验?要想创建“软件名城”,宁波该如何培育“码农”们耕耘的土壤?

在宁波做程序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8:00,到公司打开电脑,制定工作计划,做好工作安排,开始新的一天;

14:00,为宁波蔬菜批发市场设计数据库,与同事开个小会,写一段Java代码;

18:00,和客户沟通完毕,若是没有急事,完成一天的工作,下班回家。”

这是国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应用研发部经理王丙勤近期的工作日常。在他看来,宁波的程序员生涯并不像其他城市这般“996·ICU”,反倒能有时间兼顾家庭。但,安适不等同于安逸。因为现有的平台,足以让他一边挑战自己,一边施展能力。

王丙勤是旁人眼中的“学霸技术宅”。2008年,这位硕士毕业于中科大的山东小伙,顺利进入了位于上海的跨国通信巨头——阿尔卡特朗讯。他当年的工作,还是为3G基站做研发测试,一个部门有几百号人。

不过,“立业”之后更要考虑“成家”。为了“投奔”妻子所在地,2013年,王丙勤来到宁波,想觅得一份IT工作。他一投递简历,便“相中”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旗下的“国研软件”。面试时,领导问他是否愿意接手,带队负责公司新兴的物联网项目?他便一口答应。

彼时的物联网,不仅对王丙勤来说颇为新鲜,就连整个宁波都鲜有“硬件芯片+软件应用”的融合案例。当王丙勤边学习“充电”,边携队友完成“在冷链车放置RFID芯片就能在后台读取温度和位置”的功能后,他豁然发现:自己的价值已从大公司的“螺丝钉”,转型成了自力更生的“先行者”:

“以前,我耕耘的是非常细分的领域,只要负责非常小一个模块的算法。来了宁波独立带项目,就要从宏观角度把握一整套创新设计。比如我们最近的浙江省农贸市场管理平台:它要采集哪些信息?该如何设计用户管理、交易结算系统,还要确保数据安全加密?这需要很全面的知识点。”

在宁波做程序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即便从程序员“升级”至部门经理,仍免不了一番酸甜苦辣。王丙勤还记得,在公司刚刚研发宁波的“咪表停车”系统时,他们每次都要等夜深人静的凌晨2点,赶到施工现场维护设备,这样才能确保软件的稳定性。王丙勤的团队,正是遍及宁波市三区上千台“智慧咪表”的“幕后英雄”。

提及有时夜以继日的加班,王丙勤只是把它当成事业的一部分,并坦言道:“一个从无到有、与民生相关的项目,完成后会非常有成就感,就像培养一个孩子长大一样。”

如今的国研软件,在民生领域找到了新的发力方向——从农贸市场出发,瞄准城市供应链节点的信息化改造,业务遍及北京、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等10余个省份。王丙勤相信,伴随公司的成长和行业地位的提升,员工们的获得感也会随之而来,这正是他选择留下来的理由。

在宁波做程序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面向消费端的互联网“上半场”中,坐落于“北上深杭”的BAT(百度、阿里、腾讯)和TMD(今日头条、美团、滴滴)无疑是龙头明星,坐拥知名度与人才集聚效应。正因如此,王丙勤和同事们也感觉到,在宁波招IT人才,虽然不乏名校硕士求职,但应聘者大多是宁波本地人,亦或是有亲属在宁波。

但鲜有人知的是,在产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宁波却独有自己的优势,甚至不乏像国研软件这样的总部企业,或是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在上周发布的《2019长三角数字经济指数报告》中,宁波的“数字政务”领域排名第二,还在城市交通监控指数排名上独树一帜,超过了上海、杭州、南京。

同时,宁波还在“人才生态”领域持续加码,不仅对本土创新人才给予奖励,还助力他们安居乐业。据国研软件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这几年新入职的高校毕业生,至少有十来人申请到了鄞州南部商务区的人才公寓,享受500-600元的实惠月租。

“软件人才在意的,无非是成长机会、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宁波要想留住IT人才,还需要政府加大对软件行业的支持,让这座城市集聚更多的头部企业。”王丙勤说。

今年6月,宁波市发布了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实施细则,鼓励软件行业做大做强。我们希望,在IT的新赛道上,能有更多人才助力宁波跑出“加速度”。

END

文字:严瑾 编辑:诸新民 美编:周驰

一个共享财智的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