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做到自律?

不說廢話,就聊聊我這2年真實的改變,朋友圈的人都說我是自律勵志達人,要和我抱團成長,取取經,是怎麼變得自律的了?如何做到一天,一週,一個月,一年下來,一個人可以幹這麼多事情,101人生夢想清單,2年實現了40+!

說真的,一個本子拯救了我!

你是怎麼做到自律?

其實,我以前生活真的是渾渾噩噩,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一團糟。曾經我一年都讀不了10本書,也不會去健身,寫作,每天早上八點起床,著急忙慌,坐車上班,一天把生活過得就像打仗一樣,下班除了加班,回家就窩在床上不是刷電視劇,就是刷手機,淘寶,一年365天,而我是把一天重複了364遍,根本不知道明天在哪裡,就是看不到希望那種。

直到我看到了查理·芒格這麼一句話:“無論何時,如果你覺得有東西在摧毀你的生活,那個東西就是你自己。”這句話當頭一棒,打醒了我,原來是我讓自己失去了希望,我迫切想要換一種生活方式。

於是普通人的逆襲之路就開始了,人有時候就要對自己狠一點,你不逼自己一把你真的不知道你到底有多牛逼。

你是怎麼做到自律?

請先悄悄對號入座一下,你有這些問題嗎?如果有,我也不會笑你的,因為曾經我都有。

一、盤點常見問題

下班後常會聽到有人抱怨以下情況導致我們的計劃往往夭折在筆記本上,沒有達到想要的成果。

1、沒有明確的目標,回家手機、電視佔用時間太長,有拖延習慣

2、下班回家就累癱了,什麼都不想幹,有時還的照顧家人,小孩,累呀

3、下班後有很多整塊的時間,但是不知道如何度過

4、一晚上東看看西看看,晃來晃去,時間就這麼過去了,結果啥也沒幹成,感到內疚,自責,焦慮,頹廢,迷茫

二、挖掘問題根源

以上常見問題你有沒有想過是為什麼?我想過,實質往往來源於時間和精力管理的共性問題

,說法就是症狀的表現,具體的根源我總結有這麼幾點:

1、做事前,明確目標,整個人才會有的放矢地向一個方向努力

這也是最重要的,我們需要找準自己的目標點,問一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才能去前進,否則就像大海里沒有航行目標的船隻最終會迷失方向。而這個目標只有你自己心裡知道,別人是幫不了你的。

不過在《人生效率手冊》這本書中,作者提到7個人物法來幫助你找到人生目標,不知道怎麼定目標的,不妨試一試:

a、在腦海中檢索1位你最想成為的人並寫下來;b、按照此方法繼續檢索6位你想成為的人;c、把這7個人所具備的硬本領都寫下來,每個人物寫3個;d、將這些人物身上相同的硬本領圈出來按照從多到少的順序排列出來;e、把排在最前面的3項硬本領記錄下來,這就是你應該為之努力的原因與目標。

按照此方法,我找到自己下班的賺錢目標和興趣類目標就是理財、寫作、閱讀,有緊有松,有目的地來刻意練習,來提升硬本領。

2、不要苛求自己,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調整執行

我們的終極目標是管理自己,而不是模仿別人。

比如喜歡寫文的人模仿他人追求日更,也許人家已經寫作多年,經驗、筆功已是大牛,而自己剛動筆,我們就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明白日更並不是我們寫作的目的,僅僅是一種練習方式,有目的有效果的更新,才是最重要的,要找到符合自己的那個節奏點。

3、承認自身不足,享受孤獨,與優秀人同行

即使在我們熟悉的領域,我們身邊總有很多比我們優秀的人,如果是你剛涉足的領域,那更不用說。

在沒有成功和進步時,可能會有來自身邊的嘲笑和不支持,要學會給自己力量和鼓勵,學會忍受和享受孤獨,向周圍比我們優秀的人學習這才是成年人該有的姿態。

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它直接決定你的生活質量、成長速度、人生高度。

要學會靠近優秀的圈子,如果你周圍都在打遊戲,你不打,有人也許還會說你裝,如果一個宿舍的人都在用功讀書,你還敢偷懶打遊戲嗎?如果一個辦公室的人都在逛淘寶聊八卦,你還有心思學習嗎?

就像網上那句很熱門的話:你的朋友圈決定了你的格局。跟什麼樣的人相處,你就會不自覺的成為那樣的人。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優秀的人同行,就會身處積極的氛圍裡,潛移默化中學習他們身上好的品質與習慣,你不一定會比他們更優秀,但你一定會優於過去的自己。

三、親測有效,變自律的10大法寶

01 找到養成好習慣的動機

做事情的動力就像汽車的發動機,發動機越好,你的速度也會越快。

我今年二刷《人生效率手冊》這本書,注意到一個之前被我忽略的點。

那就是高效達人張萌竟然已經堅持早起快20年了。媽呀!堅持一兩天很容易,但幾十年如一日,不是常人能做到的。更令我震驚的是,她好多事情都堅持了十多年,量變引起了質變。

你是怎麼做到自律?

張萌堅持事件羅列,驚人!

她說:“所有習慣的養成,是從決定性瞬間——早起開始的。”

我深深意識到早起對於一個人的成功有多重要,再也不能小看早上這段最寶貴的時光了。

首先,這是一段高質量的時間,沒人打擾,沒有微信、電話,可以高度集中注意力,修煉自己的硬本領。其次,一天中,能多活半天,一年中就比別人多出了半年,10年就會多出5年的時間。

我默默地盤算了一下,如果利用好這多出來的時間,來修煉硬本領,實現夢想,日積月累,最終比那些沒有早起的人,甚至多活了一個人生那!

我真的被震撼了。有人說當你知道一件事正確的時候,你就會堅持去做,早起就是這樣。當天就做了一個打卡表格,貼在床頭,執行起來。

你是怎麼做到自律?

貼在床頭早睡早起的打卡表

就這樣,張萌的刺激,加上自己要修煉硬本領的動機,我就有了要養成早起好習慣的想法。

02 一次養成一個好習慣

養成一個好習慣比較難,少則幾個月,長則一年半載。哪怕你有很多想做的事情,都請你一件一件來。

貪多嚼不爛,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不要過度消耗,善用它,效果更佳。所以要專注養成當下確定好的習慣。

03 放棄完美主義

在養成好習慣的過程中,有時難免會出現意外。比如要臨時加班,有時朋友造訪,或者身體不舒服。

難道我們就因為這幾天,就否定自己不是自律的人嗎?

其實,我們在養成好習慣的過程中,最好不要追求完美,完成80%,我們就很不錯了,長期堅持下去,效果也是驚人的。

比如,我2月統計早起打卡數據,早睡早起完成打卡25次,打卡率達到83%。雖然沒有達到100%。但中間經歷了春節,這個數據已然超過了我的預期,與以前相比,我依然是進步的,走在了自律的路上。

你是怎麼做到自律?

開始打卡也不完美,但沒有放棄

04 尋找養成自律的最佳時機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高效時段,有的人是早上,有的人是晚上,有的人是中午或下午。要提升自己的效率,就該先找到自己的高效時段。

試著將同一任務放在不同時段簡單測試下就能知曉。比如我發現早上對於我就適合寫文,晚上嘈雜,適合讀書,運動,一般就這樣安排。

明確了自己的高效時段以後,儘量把每日最燒腦或最希望完美收尾的任務放到這一時段來完成,以保證腦力的高效利用。

05 找到你熱愛的事情

你是怎麼做到自律?

我的手帳記錄

很多人之所以堅持不下來,是因為自己做的事情,壓根不是自己熱愛的。很多時候,做了一些事情,淺嘗輒止,最後不了了之。

追本溯源,是因為根本就不是自己熱愛的事情,所以就無法堅持下來。比如我自己寫手帳和定投我就不需要強迫自己做,因為打心裡就喜歡做,寫文章就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就需要逼迫自己輸出,養成習慣。

所以,你要去一個個的嘗試,將這些優勢當成定位,可以是一個月,可以是三個月,直到找到你真正對的那個定位,投入進去。

現在的我專注定投和手帳,每天24小時做這件事,我也不膩,為什麼,因為熱愛,就願意去做,你不是為了成功而去工作,而是為了享受而去工作,毫無疑問,你更容易取得成功。

06 提前做好量化小工具

我們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經常會有誘惑和特殊事件出現,比如你打算寫文,突然看到了微信上有人呼你,本來要下班好好精進自己,結果又是一個加班日。

這個時候怎麼辦呢?此時就要啟動“如果……那麼……”原則,你可以在做計劃的時候,提前想到各方面誘惑和突發事件。

即你要為自己的目標設定好各種可能發生的場景,在腦中建立循環機制。

比如,如果今天八點回家,我就要健身一個小時;如果今天身體不舒服,我就歇一天,不健身了;如果......把各種場景詳細地列出來,貼在看得見的地方,如果這種情形一出現,那麼就立即執行起來。

07 偶像附體法

這個方法特別好用,我常用,屢試不爽。

因為我們總有不想努力,想放棄,想偷懶的時候,這個都是正常的。

但每當這個時候,我們更不能放縱自己,我們想一下我們的偶像,人家在幹嘛?人家是在閒著嗎?是在偷懶嗎?

你去看一下,比我們優秀百倍的人都比我們還努力,我們又有什麼理由抱怨偷懶呢?我們可以適當休息,但永遠不能停止前進的步伐。

然後,我就又滿血復活了。

偶像附體法特別好用,就是你把自己想成你的偶像,她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處理,然後,你就會找到很大的動力。

08用五斧頭進行習慣追蹤

你是怎麼做到自律?

俊英子五斧頭手帳

我的很多習慣都是藉助“五斧頭”幫我養成的,這個打卡表太神奇了,讓你的進步和成長看得見,摸得著。

我把這個五斧頭打卡叫做“習慣追蹤”(Habit Tracker )。每月會單獨拿出手帳的一頁,設置成打卡表,把一個月的每天都列出來,包括日期和星期,要打卡的項目,做成一個表格,方便打卡。直觀清晰,便於執行。

比如我最開始設置的打卡項目是閱讀,寫作,手帳,運動。也不是每天都要同時做,而是要日目標可循環,所以可以一直堅持到現在。

每天完成的項目,我就打個勾,看著自己的打卡表滿滿的勾,特別有成就感,有時侯想偷個懶,都不捨得,因為不想讓這個表格缺失太多,感覺空落落的。

現在這些習慣,就像每天吃飯刷牙洗臉一樣自然。不看書,不寫手帳,我就感覺今天缺點什麼似的,不夠踏實圓滿。

你如果想養成自己的好習慣,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和目標設置獨屬於你的五斧頭打卡表,監控進度,持續跟進。

09 做好每日的To Do List

To Do List 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待辦事項。

就是對今天將要做的事情做一個記錄。可以記在本子上,也可以記在清單app上,自己喜歡什麼方式就選擇什麼方式。

其實你會發現高效的人士都是清單控,他們喜歡把所要做的事情都一一列出來,為什麼呢?

1、一方面是為了防止忘記。因為我們都很忙,腦子裡每天都有大量的事情要去處理,家庭的,工作的,孩子的,父母的,而人的記憶有限,記下來,一件一件去做,避免遺漏,焦慮。

2、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忘記。其實是為了清空大腦,把一些需要做的事情記在本子上,這樣大腦就不會有各種瑣事縈繞,使得我們在任何一個給定時間,能夠做出最好的選擇:現在要採取哪個行動。這樣我們做任何選擇的時候都非常明白這個是現在最應該做的事,而不必擔心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沒做。我們的心態就永遠平靜,可以專注地做好事情。

3、隨時翻看自己的記錄,把做掉的事情一件件勾掉,會有一種成就感,長久下去,會讓你對時間的流逝有一種感知,可以更好地鍛鍊自己對時間的管理和安排能力。

你是怎麼做到自律?

我的To Do List

你是怎麼做到自律?

我的To Do List

你是怎麼做到自律?

我的To Do List

你是怎麼做到自律?

我的To Do List

10 做好精力管理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在小事上耗費太多精力,那在大事上就會精力不足,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減少無效的社交和無聊小事,避免消耗太多精力做一些沒用的事兒。

我們可以先從手機實行“斷舍離”

1、刪除手機裡經常不用的APP,只留下常用的,必要的

2、刪除微信臨時加的朋友和幾乎不聯繫的人

那天我點擊微信右上角的“+” -> 發起群聊 -> 選擇一個群,點開word 天,好幾屏,加起來一數,將近100多個群,我竟然不知不覺加了這麼多,其很多都沒用,但會分散你的注意力,之後利用碎片時間果斷清掉沒用的。

《拜倫傳》的主人公拜倫天生跛足,少年時代還是個很胖的瘸子,為了改變自己,此後短暫一生中,對自己的飲食十分克制,只為維持瘦削的身材。

你看,極度自律的人永遠在讓自己變得更好。他們並非沒有先天的缺陷,而是通過日復一日的努力走向更好的自己。

只有用強大的自律和內在驅動,才能把人帶到更好的地方。希望這些自律的技巧可以幫到大家,越來越好。


PS:碼字不易,如果對你有用,請贊一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