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埋怨生活

生活中很多事都不是盡善盡美,事與願違的事情時常發生,避免不了內心就會充滿埋怨。

埋怨父母沒能讓自己出身於富貴之家,埋怨親戚在利益面前冷漠無情,埋怨朋友自己人生低谷時消聲滅跡,埋怨愛人在生活最需要她支持與鼓勵的時候悄然離開。

埋怨孩子學習不勤奮、不努力,埋怨工作太苦、太累,埋怨同事之間爾虞我詐、明爭暗鬥,埋怨命運多災多難、變幻無常。

公司新來的員工張爽,二十三歲,看上去感覺三十有餘。剛來公司第一天上班,因為辦公位置的原因,心裡憤憤不平。張爽是熟人介紹過來的,大家也就沒有太多計較,就讓她自己選擇了一個喜歡的的地方。

沒過兩天,又開始愁眉苦臉的找到經理,嫌棄她旁邊的同事身上有味。經理被迫又給她換了一個“鄰居”。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看到別人的業績出色,張爽心裡非常的不平衡,不是冷嘲熱諷,就是冷言冷語,本來良好的工作氛圍讓她攪得特別緊張。

看到這樣的情況,為了公司的正常運行,經理只好將她辭退。

不要埋怨生活

埋怨這個詞從字面的意思解釋為: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所在的人或事產生的不滿和怨恨。就像張爽的例子,她對工作位置不滿,對同時身上的氣味不滿,對別人的出色成績不滿,這都是埋怨的心裡狀態。

所謂的埋怨就是自己的內心深處埋下怨恨,對發生的事情無能為力時,情緒發洩的一種表現。

那麼埋怨會給生活帶來那些危害呢?

埋怨會讓人產生消極心理,對任何人或事都是特別悲觀。“生活太不順心了”、“感情相處太累了”、“老天對我太不公平了”,總是怨天尤人,自暴自棄。

埋怨會讓人失去判斷力,為人處世不能正常化。心中充滿埋怨的人對任何人都會存在防範之心,生怕別人傷害自己的切身利益。做事方面也是畏手畏腳,缺少把事情做好的信心。

內心充滿埋怨的人,精神壓力會成倍的增大,神經高度緊張,全身肌肉緊繃,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生活壓力變大,失去本該擁有的快樂。當埋怨聚集到一定程度,就會把不良的情緒爆發在最親近的人身上,如果雙方產生矛盾,就會產生一種報復的心態,讓整個美好的生活環境變得支離破碎。

不要埋怨生活


怎樣才能消除內心的怨恨呢?

第一 調節自己的心情,把負面的情緒先放一放。不要讓負面情緒充斥整個身心,只有讓心情平靜,才能創造生活的奇蹟。

奧斯特洛夫斯基,前蘇聯作家,堅強的布爾什維克戰士、著名的無產階級作家。但是生活對他是殘酷的:他只上過三年小學,青春都奉獻在在疾馳的戰馬與槍林彈雨中。

16歲那年,他腹部與頭部在戰鬥中嚴重負傷,右眼失明。20歲時,又因關節硬化而臥床不起。面對生活的不幸,他沒有選擇放棄。

他與命運進行了英勇的抗爭:他不想躺在殘廢榮譽軍人的功勞簿上向祖國和人民伸手,他用沸騰的精力讀完了函授大學的全部課程,並閱讀俄羅斯與世界文學名著。

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化和文學素養達到一定水平後,他寫了一本描述柯托夫斯基部隊中英雄戰士的中篇小說,寄給一家雜誌社,卻未被採用。但是他依然沒有放棄,終於完成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

奧斯特洛夫斯基沒有把負面情緒帶到生活中來,沒有抱怨生活的不幸,他靠著自己頑強的意志寫出了一本享譽世界的名著。

第二 換個生活環境,嘗試一下新的生活。當你的心裡充滿埋怨的時候,換個環境至關重要。離開讓你憋屈的地方,嘗試一下新的生活,隨著時間和環境的改變會讓你怨恨的情緒慢慢消退。

比如說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告訴任何人,去尋找一下自己內心深處的詩和遠方。沿途的風景會讓你心情變得放鬆,一個人的夜晚也會令你的心情漸漸平靜。

當你極度憂鬱的心情得到緩解的時候,可能就是那不經意的一瞬間,你就真的想開了,一切的恩恩怨怨算不了什麼,整日的積怨能解決什麼問題,豁然之間明白“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不要埋怨生活

第三 向別人傾訴自己的煩惱,聽聽別人的見解。向自己忠實的“觀眾”傾訴內心的怨恨,把心裡的委屈統統清倉“甩賣”,不留任何的剩餘“物品”。傾訴是清除心中怨恨最好的解決辦法。

有朋友對我訴說孩子不理解大人的辛苦,不願意幫助她做些家務,覺得孩子太自我,為此她很煩惱。

我就勸她,現在這種情況不少,孩子課業負擔繁重,又由於是獨生子女,你又整天忙於事業,和孩子之間從小交流少。你又覺得虧欠孩子許多母愛,導致溺愛孩子。

以後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都要讓孩子自己去做,讓孩子懂得,得到回報必須先有付出,家人彼此要相親相愛,相互照顧,以後孩子慢慢走上社會,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就會慢慢懂得這其中的道理了。

朋友聽了我的話感覺在理,也欣然接受了,同時她心裡對孩子的不理解也基本消除了。

生活是美好的,少些埋怨也是放過了自己。其實仔細想想,埋怨是人的一種心裡病態,活在充滿埋怨的生活裡,最痛苦的人是自己。人生短暫,有些人該忘就忘,有些事該放就放,不必為了別人而傷害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