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经典,学好语文——李煜晖老师开讲《水浒传》啦

走进经典,学好语文

——李煜晖精讲《水浒传》发刊词

当前,很多中小学生不爱学语文,学不好语文。上了十二年的语文课,不会读书、不会写作、不善于表达和交流,别说底蕴丰厚、学有专长、思想深刻、言语可采,就连提高语文成绩都成了难题。面对现实,我的理想是让学生在素养发展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让语文教育真正助力学生的终身发展。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改变过去碎片化、浅表化、追求效率、缺乏创造的教学方式。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沉潜在经典名著的世界里,从事分析、比较、归纳、概括、鉴赏、评价等一系列高阶思维活动。再以思维发展为中心,打通阅读和写作的壁垒,在不同作家作品之间、在语文学习和当代社会生活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灵活采用适当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到来,整本书阅读日益为课程开发者、教材编写者和考试命题人所重视,社会上“读经典、读名著”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很多青少年爱读经典、想看好书,但苦于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家长愿意激发孩子的读书热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因为并不专门研究语文教育,难免有道听途说、盲人摸象的尴尬。信息时代,各种平台固然有很多读书类的课程,但要么缺乏针对性,要么专业性不强、思想性不够,更有功利、肤浅、粗制滥造者,徒耗听众的光阴。

走进经典,学好语文——李煜晖老师开讲《水浒传》啦

前不久,我调入北师大文学院,未来将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回想过去的二十年,从偏远小县考到北京,从本科读到博士,从中学调到大学,每一次变化、发展,都借助读书之力,每一个风雨晨昏都与经典相伴。于是,我很想把读书和教书的一点心得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尤其是那些正处在人生关键时期的青少年。一来为感兴趣的学生和家长解决点实际问题,二来也过过讲课的瘾,毕竟给中小学生讲课的机会不多了。

从何讲起?考虑到青少年的熟悉程度、新课标推荐书目和作品本身的影响力,我决定从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开始。其他书有没有精力继续讲下去,再说。

《水浒传》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也是一本颇具争议的书。有些朋友抱着“坚壁清野”的心态,努力想给青少年营造一个“无菌”“无尘”“无污染”的阅读环境,水浒自然首当其冲。他们会想,水浒杀人放火、诲淫诲盗,应该列为禁书,不让学生读到才好,你大张旗鼓地讲,这不误人子弟吗?恕我直言,抱着这种想法的朋友,第一不懂水浒,第二不懂教育。我八岁读金本水浒,三十年来反复十多遍;工作以后,给一两千人讲过。我和我的学生们至今都还没有学坏——这并非我们有特殊的“抗体”,而是因为这本来就是一本好书。

走进经典,学好语文——李煜晖老师开讲《水浒传》啦

从思想性上看,水浒蕴含着揭露丑恶、反抗黑暗的勇气,还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气,这种追求正义的价值观念和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任何时候都有积极意义。从艺术性看,这本被金圣叹誉为“第五才子书”的“稗官野史”,是足以与《离骚》《史记》并列的杰作,无论情节、结构、语言哪一个方面,放在世界文学名著之林都毫不逊色。固然,水浒思想上确实有糟粕,即便艺术性上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在文学评论界固美中不足,但放在语文教育领域,却恰好成了培养学生审辨思维、提高鉴别能力的好素材。一言以蔽之,名著本无良莠,就看怎样教。

也正因如此,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课程标准都把它列为推荐书目。语文教科书中也选择了不少水浒名篇,让大家精读学习,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阳冈武松打虎》等等。还有很多名校、名师,把《水浒传》作为培养学生审辨思维、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好素材,开设选修课程,用专题研讨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研读《水浒传》。

《水浒传》的书名从何而来?它是一本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吗?《水浒传》的结构跟一般的章回小说有什么不同?水浒英雄都是逼上梁山的吗?为什么晁盖不是一百零八将的一员?宋江凭什么成为梁山的头领?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心理的?作者又是怎样设计悬念吸引读者的?今天读水浒,该用怎样的思想方法分析主题、品评人物、鉴赏它的语言艺术?

在对这些问题的不断追问中,很多学生走进了水浒、爱上了水浒,进而生发出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提升语文能力。

这套课程是与云舒写、喜马拉雅合作开发的。作为线上音频课程,很难做到面对面地交流和互动,只能取其精华,以讲授为主。我把这门课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专题导读”共八课,从主题思想、故事内容、情节结构、文史知识等方面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全书的整体感知。模块二“人物品评”共二十四课,选取水浒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或人物群像,围绕他们的性格特点、塑造方法、结构功能和历史评价,逐一品鉴。模块三“文学鉴赏”共八课,聚焦水浒创作艺术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从概念、类型、作用、效果等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做深入解读。

走进经典,学好语文——李煜晖老师开讲《水浒传》啦

每一课根据内容多寡,分为若干讲,合计108讲——倒不是成心凑天罡、地煞之和,把课拆分之后就是这样。每讲都遵循这样的原则:以文本为依据,以专题为统领,以问题为导向,以理论为支撑,以客观理性为尺度,以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为目标。

为解决听者知识储备方面的问题,配套开发了“水浒两百问”,按照章回顺序,以问答的方式,就可能存在的阅读障碍做了解释和点拨。同时,邀请北师大文学院过常宝教授、李山教授,文化学者、北师大二附中纪连海老师,著名诗人、语文特级教师何郁老师,吉林教育学院张玉新教授,就一些重要问题做了精彩串讲,以飨听众。

这套课程以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学生为主要受众,对水浒感兴趣的成年人也可以参与到课程中来。通过示范性专题研究和讲授,让大家在深度理解一本书的同时,领悟读懂、读透一本名著的思想方法,提升自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是本课程的宗旨。

我讲课时,正值暑假。无书无稿,在一个封闭的小空间里,拿着一份简单的提纲,对着话筒即兴发挥。这样讲并非偷懒,主要是为保持轻松、活泼的对话氛围。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师生共舞的过程。你可以先读后听,也可以边读边听,还可以先听后读,最好不要只听不读。虽然听个乐子、学点皮毛也是有益的,但毕竟还是自己读书好。

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下学问有限、名气一般、颜值每况愈下,在娱乐至上的网络环境下,没啥优势。所恃者,唯真诚实在、干货满满而已。愿各位做水浒课程的伯乐,祝同学们成为语文学习的千里马。

走进经典,学好语文——李煜晖老师开讲《水浒传》啦

听水浒,学语文

课程目录

一、专导读题

第一课 扑朔迷离的主题思想

1.水浒书名的谜题

2.历代文人评水浒

3.水浒主题分析法

4.水浒主题之我见

第二课 壮怀激烈的失路之悲

5.生存之路的丧失

6.发展之路的阻隔

7.价值之路的幻灭

第三课 可钦可敬的侠义行为

8.侠义精神的内涵和区别

9.水浒之侠:三大典型表现

10.水浒之义:四种结交方式

11.水浒侠义行为的当代审视

第四课 形形色色的暴力倾向

12.暴力描写的分析方法

13.水浒暴力描写的类型

14.暴力内容的客观评价

第五课 男权社会的女性悖论

15.“好女人”的刻板与呆滞

16.“坏女人”:美的复苏与自我觉醒

17.“坏女人”:形象复杂与心智成熟

18.女性悖论的成因探析

第六课 独出心裁的结构艺术

19.宏观结构:首尾相顾,总括全书

20.中观结构:从弱政治性到强政治性

21.中观结构: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

22.中观结构:从领袖更替到组织变革

23.微观结构:人事相连,环环相扣

第七课 金评水浒的文学价值

24.金圣叹与明清小说的评点

25.《水浒传》的“第一读者”

26.《水浒传》的“第二作者”

第八课 重大积极的历史影响

27.对文学作品和一般社会的影响

28.对士大夫和农民起义的影响

二、人物品评

第九课 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王进

29.王进形象的三大特点

30.王进形象的结构功能

第十课 史进:落草之路和牢狱之灾

31.从落草之路看史进的性格

32.从牢狱之灾看史进的作用

第十一课 大智独行阔禅师鲁智深

33.济世救人度众生

34.穿肠酒肉大德僧

第十二课 逼上梁山的林冲

35.林冲故事的叙事单元

36.林冲故事的组织艺术

37.林冲性格的独特所在

38.林冲写法的成功之处

39.林冲形象的重要意义

第十三课 时乖命蹇的杨

40.时乖命蹇的杨志

第十四课 绿林小人王伦

41.王伦的心态

42.王伦的垮台

第十五课 天王晁盖的作用

43.晁盖的故事和性格

44.托塔天王的必要性

第十六课 领导者宋江

45.宋江的劣势和优势

46.宋江领导力的三大表现

47.宋江领导地位的确立

第十七课 智慧的化身——军师吴用

48.吴用的谋事之智

49.吴用的用人和用兵

第十八课 扁平人物公孙胜

50.扁平人物公孙胜

第十九课 慷慨重义的朱仝

51.两次私放见义气

52.一纵一打长精神

第二十课 柴进的三种形象

53.王孙贵胄

54.醉心江湖

55.从含冤到落草

第二十一课 “直男”武松

56.浓墨重彩的英雄传奇

57.以直为主的多样性格

第二十二课 雄姿英发的花荣

58.儒生本色

59.名将风采

第二十三课 匹夫秦明

60.匹夫之勇不知兵

61.匹夫之行无特操

第二十四课 一俊遮百丑的戴宗

62.戴宗的人品

63.戴宗的能力

第二十五课 错综复杂说李逵

64.故事的复杂性:江州故事和沂岭故事

65.故事的复杂性:高唐州故事及其他

66.性格的复杂性:超常性和突发性

67.性格的复杂性:矛盾性和悲剧性

68.写法的复杂性:正面描写和对比衬托

69.评价的复杂性:两极分化且莫衷一是

第二十六课 聪慧“狠人”石秀

70.石秀出场

71.石秀察奸

72.石秀锄奸

第二十七课 特殊的店主:曹正和张青

73.操刀鬼曹正:店不特殊人特殊

74.菜园子张青:特殊酒店特殊人

第二十八课 “英雄员外”卢俊义

75.瑕瑜互见的性格

76.德不配位的安排

第二十九课 梁山“招降派”

77.梁山招降派

第三十课 教唆犯王婆

78.王婆的出身

79.王婆绝技“稳、准、狠”

80.王婆的下场

第三十一课 弱势良民武大郎

81.武大的“弱”和“良”

82.武大之“惨”

第三十二课 水浒中的僧道

83.水浒“众僧相”

84.水浒道人的类型和特点

85.水浒作者对僧、道的态度

三、文学鉴赏

第三十三课 水浒诗词分类赏析

86.水浒篇首篇尾诗词赏析

87.水浒回目诗词赏析

88.水浒随文诗词赏析

第三十四课 水浒环境描写的艺术特色

89.水浒自然环境描写的艺术特色

90.水浒社会环境描写的艺术特色

91.水浒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融合

第三十五课 水浒人物的语言描写

92.人物语言和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93.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和典型性

94.人物对话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三十六课 水浒人物的心理描写

95.心理描写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96.展现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97.关于反面人物隐微心理的揭示

第三十七课 水浒细节描写的作用

98.细节之中见真实

99.细节之中见性情

100.细节描写与情节发展

第三十八课 水浒的悬念设置

101.章回悬念的设置

102.定计悬念的设置

103.谶纬悬念的设置

第三十九课 水浒打斗场面及其特色

104.比武较量

105.除恶复仇

106.寻衅滋事和对阵临敌

第四十课 水浒情节的“相犯”和“避复”

107.“相犯”的概念和表现

108.“避复”的手法和效果

走进经典,学好语文——李煜晖老师开讲《水浒传》啦

李煜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课题组成员。执教北师大二附中文、理科实验班十六年。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走进经典,学好语文——李煜晖老师开讲《水浒传》啦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专栏画家:黄亭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