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脱掉书生气饰演小混混的易烊千玺,依然值得被肯定


《少年的你》:脱掉书生气饰演小混混的易烊千玺,依然值得被肯定


小的时候我们向往成年后的独立,成年以后我们希望回到童年时的天真,这是大部分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的感到自相矛盾的事。可有一些人,他们却只想赶紧长大,长大后也再也不希望回到童年。因为,她们不愿意再经历一次被欺凌的少年。

“如果重来一次,你还会那样做吗?”

“没有如果,我也不想要那样的如果。”

这是《少年的你》当中最后陈念(周冬雨饰演)和小北(易烊千玺饰演)一起坐在警车上时的对话。一个是母亲一边四处躲债一边挣钱供她考大学的单亲少女,一个是在十三岁之后就流浪在外的孤独少年;一个是为了考上自己理想大学而默默忍受着校园欺凌的优等生,一个是为了活得自在到处“惹事”且多次进派出所的小混混。


《少年的你》:脱掉书生气饰演小混混的易烊千玺,依然值得被肯定


两个看起来永远不会有交集的人,最终却走在了一起,互相帮助支持,彼此疗养伤口,共同承担“罪恶”。只因为,他们都是少年。少年的小北懂陈念被同学欺凌的痛苦与煎熬,懂她坚持复读大学的信念与对未来生活的积极;少年的陈念懂小北的孤独与叛逆,懂他一个人面对无依无靠生活的勇敢与担当。

老师、母亲与警察都说可以帮助陈念,也都满怀热忱,可是高考的重压,和身在校园这个集体里需要的关怀与失去信任背后要承受的异样眼光,都需要她自己去承受。陈念好在还有母亲电话上的挂念与鼓励,而小北,一个被家庭抛弃的孩子,一个独自混迹与社会边缘的小混混,他除了身边的几个“不成熟”的兄弟,没有任何人可以信任。


《少年的你》:脱掉书生气饰演小混混的易烊千玺,依然值得被肯定


电影最令我感动,同时也最令我揪心的是最后警察应用“囚徒困境”的审讯方式对他们二人的心理拷问。这种审讯方式是犯罪心理学专家对二人以上的团伙作案最常见,也是最令人难以抗拒的审讯方式。其过程是将每个人完全隔离进行询问,采用其他人已经招供的部分警察已经知道的信息来“恐吓”(欺骗)单个受询人。

当受询人身处遭受背叛与无助的环境当中,心理防线被攻破后,警察还会以招供后可以得到宽大处理的方式“引诱”受询人在情绪失控下招供犯罪事实。一般情况下,即便是久经沙场的惯犯也很难因为“被背叛”而熬过去。一种情况是出于对“背叛”自己的人的报复而将罪责夸大并嫁祸他人,另一种情况是出于自保获得宽大处理而说出实情。

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只对警察有利。即便是被夸大的供述,警察也可以交叉对比以及使用掌握的证据进行分析而酌情判罪。这便是“囚徒困境”。然而,在《少年的你》当中,陈念和小北都躲过了警察的“欺骗”坚信对方不会背叛自己,最终反而让警察崩溃。


《少年的你》:脱掉书生气饰演小混混的易烊千玺,依然值得被肯定


但是,在这部电影中,让我所感动的并非他们的彼此信任,反而是这样的信任让我揪心与痛苦。我因痛苦而感动。

就像电影最后郑警官的上司拍着他肩膀说他成熟的时候,他只好无言地走开。因为这次审讯是他负责的,同时他也是最清楚二人的这种信任是因为对他们警察和所有大人,甚至是除了对方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信任所做出的决定。而

这个决定需要让小北承受几十年以上的牢狱之灾,同时也会让陈念因为“逃罪”而承受一生的愧疚与煎熬。郑警官不想因这样的事“成熟”!

郑警官从成年人的视角,同时也是在清楚内情的情况下以真诚帮助他们的方式去包容和想尽办法挽救他们,甚至在崩溃后选择破坏审讯规则将他们二人带到同一个房间,最终还被组织处分,可得到的却仍然是拒绝回答与“不信任”。


《少年的你》:脱掉书生气饰演小混混的易烊千玺,依然值得被肯定


郑警官崩溃了,我为他这种崩溃揪心的同时,也为他们二人的信任而感动。就像郑警官对“只管规则不管同情”的同事的说的那样——他们还是少年。许多学生因为一些心理上的原因对同学进行欺凌,最终把人打死却没有人承认这是事实,许多学生无意的模仿大人或者对女生的挑逗行为会导致女生承受无数的心灵创伤,他们自身却从未察觉。

只因为,他们还是少年,而我们曾是他们。

他们承受着现有生活带来的痛苦与煎熬。他们或许懂人与人之间的心思较量,但并不懂得成年人世界的许多利益分配与规则;他们懂付出才有回报,但并不懂社会运转并不是单纯靠简单的伦理道德所能支撑;他们懂成绩好的孩子就能获得更多关注与一个好的未来,但并不懂那些许多混迹在社会边缘的成年人是如何活下来的;他们懂这世界有好人有恶人,但他们并不懂成年的好人与恶人更多是源于利益和资源的争夺,而不是简单的信任与背叛。


《少年的你》:脱掉书生气饰演小混混的易烊千玺,依然值得被肯定


为什么战争期间一些未成年士兵会因为一些成年人提供的口号就做出许多惨绝人寰的举动?为什么高中生觉得高考之后就拥有了自由而集体狂欢?为什么校园欺凌发生的时候只有极少数人会站出来去帮助他人,而且大多还是以两败俱伤或者独自承受孤独的方式?因为他们还是少年,他们无法承受集体荣誉感被剥夺,他们无法摆脱异样目光带来的如刀一般的刺刻。更为重要的,他们的个人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无法与这个错得离谱的集体进行反抗。

他们希望成年人能帮助他们,但成年人却只能以“社会运转规则”去处理他们的事情;他们渴望成年人去理解他们,但成年人面临更多错综关系与社会压力很多时候只能在权衡中选择冷漠;他们在血淋淋般的记忆面前哭不出声,成年人却顶多提供一个拥抱与问候。少年与成年的悲欢,总不相通。因为所信奉的规则不同而不相通,因为所面临的悲欢不同,而不相通。


《少年的你》:脱掉书生气饰演小混混的易烊千玺,依然值得被肯定


而《少年的你》,准确地将这种不相通刻画出来。

陈念在同学胡小蝶自杀后,因为在一堆拿着手机拍照发消息的同学面前脱掉外套给她遮住尸体而被警察询问。最终使得她在没告密的情况下被同班同学以“告密者”的方式对待,还被之前欺凌胡小蝶的同学以同样的方式欺凌。她无奈报警,可警察将欺负她的人一通询问后,即便最终将那几位同学开除,可她反而迎来更多的异样目光,以及更为惨痛的欺凌。

对于陈念而言,不告密是错,告密仍然是错,因为最终承受欺凌的仍然是她。欺凌者不会找警察,却会找她,警察说保护她,却不可能全天跟着。因为,或许还要更多的陈念也需要类似的保护,警察不可能全部保护。何况,即便是保护,也需要值得保护的证据。

电影中的郑警官表现出了这样的两难困境。他一方面多次找上陈念希望她信任并帮助她,而承受了欺凌感到畏惧的陈念却也知道他不可能一直跟着她。而多次被欺凌的事实,以及需要走法律程序消耗个人时间而不能顾及高考的原因,她不能选择信任郑警官,只能独自承受。


《少年的你》:脱掉书生气饰演小混混的易烊千玺,依然值得被肯定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这大概是每个曾承受过相似欺凌的女性观众最渴望在那一瞬间听到的话。这句话是陈念在遭受最为严重的欺凌之后,且在之前一直充当“护卫”在上下学的路上保护她的小北对她说的,她也因为这句话最终抵抗了“囚徒困境”似的询问。

我们自然都渴望在独自承受欺凌的时候得到这样的保护,并听到这样的话,但想必我们谁也不希望自己曾经历这样的事,也不希望其他人会经历这样的事。而《少年的你》这部电影,易烊千玺借小北的口说的“不想要那样的如果”,以及在电影结束后对“校园欺凌”现象的评价与希望观众重视对少年的关怀,是这部电影所表现的,以及最值得我们去知晓的意义与价值。


《少年的你》:脱掉书生气饰演小混混的易烊千玺,依然值得被肯定


陈念与小北曾经历的故事结束在警车经过一个高架岔口的镜头里,他们那段故事的结局虽然是一起走进了监狱,却在郑警官的帮助下没有因为“少年的懵懂”而走上岔道分道扬镳。

他们在最懵懂的年纪彼此信任而最终走在一起,这大概是让我们所有成年人都应该记住的一个道理:或许少年与成年的悲欢永不相通,但是得到他人的信任与陪伴,甚至奋不顾身地保护的人,一定是在他人遭受困难或欺凌的关键时刻敢于坚持内心的同情和善良去帮助对方的人!这一点任何年纪的人都相通!


《少年的你》:脱掉书生气饰演小混混的易烊千玺,依然值得被肯定


最后说一下,《少年的你》整部电影的艺术处理都近乎完美,值得载入电影史册!此外,易烊千玺这一次在电影中的表演也非常优秀,即便电影中有那么多的哭戏,但每一次他都很好地把握住了情绪,并且电影中所饰演的小混混形象更是与《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书生气完全脱离开来。这是如今年轻演员中少有的,可以将不同角色形象都表演的十分贴切的演员!


往期相关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