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三都镇文冲村重阳湾村,800年历史沧桑


耒阳三都镇文冲村重阳湾村,800年历史沧桑


文冲重阳湾下,从北宋走来,风风雨雨,潮起潮落,文化从未间断,历久而弥新。



NO.1


走进古村:

北宋古风今犹存

走进这里,才会感受耒阳历史的厚重,翻开族谱,才会领略耒阳文化的风韵和传承。三都镇文冲村重阳湾村,一个并不起眼的古村,却蕴含着令人惊叹的历史故事,书写着千年古县耒阳的民风民俗,传承着耒阳远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是以敬畏的心走进这里,就像曾经走进永兴板梁古村一样。虽然文冲重阳湾古屋原貌和板梁古村原貌难以相提并论,但历史的厚重,文脉的沿袭,人物的风釆,完全可以并驾齐驱。只要我们深层次了解,就会得出结论,千年古县耒阳,真是深厚得让人窒息,让人叹为观止。

耒阳三都镇文冲村重阳湾村,800年历史沧桑


板梁古村,建于700多年前的宋末,该村不仅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历代名人也是层出不穷,最大的官为五品,还出过不少举人、秀才。我在参观板梁古村时,当地人最啧啧称赞的就是一个村出了那么多名人如何了不起,似乎你们耒阳很难有类似古村。我心里是不服气的,但也不敢拿一个具体村庄去和人家相比。这次来到文冲,一了解这里的历史,我底气不仅十足起来,而且可以这样认为,耒阳这类具有厚重历史文化感的古村,应该不少,文冲重阳湾便是其中之一。

耒阳三都镇文冲村重阳湾村,800年历史沧桑


NO.2


始建于北宋:

开山鼻祖陈延海

先说建村历史,据该湾陈氏房谱记载,为宋真宗年间,当时亦称北宋,远早于板梁古村的宋末。也就是说,这里已有八百年历史,真是年代久远,古韵悠悠。重阳湾开山鼻祖叫陈延海,他老家在福建莆田,宋真宗年间,陈延海的父亲在郴州一带为官,剿“蛮夷”有功,获皇帝赏赐,将流塘、下石桥一带7500亩土地赐封给陈延海的父亲,陈父便将赏赐的田地转交给大儿子陈延海。于是,陈延海带着妻子儿女,来到流塘附近的文冲,择地建房,繁衍后代。文冲当时叫梅冲,想必是梅花盛开的地方。“梅”、“霉”同音,并不吉利,后来改名文冲,另有一番故事,这里暂且不表,留待后面述说。

耒阳三都镇文冲村重阳湾村,800年历史沧桑


古人建村是极为讲究风水的,当初陈延海来到文冲建村,看中的就是一片山谷,这片山谷中有一股清泉,有两株一公一母的重阳木,陈延海便将湾名唤作重阳树下湾,一直沿袭至今。令人称奇的是,这两株“夫妻树”至今生长茂盛,而那股泉水也没有断流,只是流量比以前更小了。

耒阳三都镇文冲村重阳湾村,800年历史沧桑


文冲重阳湾的建筑物,深受中原文化和闽南文化的影响,其房屋采取中轴对称办法,按照封建礼仪,分天井、正厅屋、梁柱等几个主体进行布局,外观亦有徽派风格,屋檐则有湘南土居成份。据该村陈紫春先生介绍,他们的祖屋,以框架木柱建筑为主,分梯形层次,由外到内,要依次上台阶,厅屋两边木柱隔开天井,再延伸湾中央。陈先生告诉我,以前他们湾中的柱木正厅屋,和上架下庄并称为东乡“落雨天湾中走,半里不湿脚”的村庄,显赫一时。只是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古建筑早变成断垣残壁了。但是,整个村庄的骨架尚在,虽然和南乡一些大村无法相比,但在东乡,仍属于比较大的湾村。

耒阳三都镇文冲村重阳湾村,800年历史沧桑


NO.3


崇文重教:

人才辈出代代传

开村以后,这里就是一个注重教育、崇尚传统文化的地方。最早,他们湾中的私塾就有两家,后来发展到整个文冲的初级教育都集中到这里。浓厚的重教氛围,让这里人才辈出,其中五品以上的官员就有两个,这和板梁古村相比毫不逊色。至于大大小小的秀才举人,更是层出不穷,代代相传。

陈希郁,字守山,文冲重阳湾下人,自幼聪明,能文能武,后投身军旅,转战南北。陈氏族谱记载其曾任广西桂林府守备,但宋朝并无守备官职,我臆测,由于陈氏族谱修撰于民国初年,恐将历代官职混为一起。守备是明代官职,类似军分区司令,而宋代一个州府的军事“司令”,则称刺史,正五品,和知府官衔同级。陈希郁官拜桂林刺史,任期长达15年之久,后卒于大宋天圣二年,也就是宋仁宗年间,后归葬于文冲,家眷及后代则留在桂林,其支系陈氏族谱亦有记载。

耒阳三都镇文冲村重阳湾村,800年历史沧桑


陈守朝,字象九,生于清顺治六年,卒于雍正四年初,曾官拜从三品的游击将军,在清绿营军中摸爬滚打多年,参加过对吴三桂的平叛,战功显赫,文冲陈氏族记载其为“征南将军”。我查了历史,清朝并没这个官职,游击将军以上为参将,如若陈守朝升职,应是参军以上官职。但也有这种因素,因陈守朝平叛有功,朝庭授予其“征南将军”荣誉军衔,这是极有可能的。文冲重阳湾下对陈守朝及为尊崇,不仅族谱记载清晰,而且至今保留着他的画像。我在79岁的陈靖球老人家里,就看到陈守朝的戎装照悬挂在墙壁上,一袭的清朝武官装饰,栩栩如生。

耒阳三都镇文冲村重阳湾村,800年历史沧桑


▲“征南将军”陈守朝

关于陈守朝,在当地又引申出一个民风民俗故事。那是某年大年三十的早上,在外征战多年的陈守朝,好不容易回家过年,和父母团聚,但大年三十早上,母亲只捞饭煮了一锅粥岀来,就见朝庭派出飞马传令兵,持一封加急文函,让他火速率兵去广西边陲作战。军令如山倒,陈守朝匆匆忙忙只吃了一碗母亲煮的粥,就带到随他而来的几个亲兵,跃马扬鞭,奔赴军营,领兵作战。这年春节,在边陲作战的陈守朝以身殉国,战死沙场。噩耗传来,陈氏全族极为悲痛,为了纪念这位先人,家族立下规则,村民早上只能呷粥,不能吃饭,后来延伸为除了吃粥,糕点、面条、米粉都不能吃,特别是大年三十,早上要以粥为供品,祭祀陈守朝这位先贤。

这个风俗,和马水地区祭祀清建威将军刘厚基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证明耒阳民风民俗的悠远历史,包含的传奇故事。更见证耒阳文化的自成一体,博大精深,令人高山仰止。

文冲陈氏家族自陈延海开基繁衍后,人丁旺盛,其主体始终在重木湾下生活,人口达三四百人,其间,也有几次大的迁徙,耒阳本地不算,最大一支迁徙是湖广填四川时代,文冲陈氏家族一次性往四川阆中市迁徙一百多人。阆中陈姓后人一直在寻根问祖,没有间断。据我分析,当时文冲陈姓家族,至少有一半人迁徙到了四川。所以四川这支陈延海后人,繁衍人口已超过千人。

据陈靖球老人介绍,四川阆中陈姓族人,中间又经过了几支分衍人口,其中有一支迁徙到了四川乐至县。这支陈姓族人名人辈出,最有名望的便是大名鼎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陈毅。据说,陈毅的后人已基本认定耒阳文冲为其先祖居住地。真相如何,由于没有具体文字资料,我这里暂且列为“疑点”,待以后陈姓家族修谱确认后,再专文述写。

耒阳三都镇文冲村重阳湾村,800年历史沧桑


▲陈靖球老人

陈毅元帅能文能武,是大诗人和军事家、外交家,如其祖辈和耒阳文冲陈姓家族有渊源,那么,更加印证文冲这支陈姓家族文化底蕴丰厚,人丁兴旺,人才辈岀。

NO.4


地名渊源:

从“梅冲”到“文冲”

出人才历来是文冲重阳湾下陈姓人引以为傲的事。话题回到文冲改名这件事来。陈延海当初在重阳湾下开村,文冲垌还不叫文冲叫梅冲,由于梅和霉同音,所以历来视为不吉利名称。但名称是古人命名的,轻易不能乱改,即使改也要压得住阵脚,被外界接受。

据陈紫春介绍,后来梅冲改名为文冲,得益于一次名震全耒阳的科举考试。有一年,文冲垌12名读书人,当中还有一位书僮,一共13人,集体到衡州府参加科考,结果不仅12位读书人全部考取了功名,连那位被人瞧不起的书僮,也考中秀才。这件事立即在四面八方引起轰动,当时文冲一些长者,趁机将悬挂在他们心头的“霉冲”改名文冲,寓意文人光耀文冲。此名一起,好评如潮,后来渐渐被外界认可,一直沿袭至今。

耒阳三都镇文冲村重阳湾村,800年历史沧桑


文冲重阳湾下,从北宋走来,风风雨雨,潮起潮落,文化从未间断,历久而弥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古村建筑早飘飘欲坠,一栋栋新房取而代之。但是,一座古村,就是一段历史,一座古村,就是一段文化。如何从残砖断垣中挖掘珍贵的文化,再加以整理并传承,是摆在当代人中最迫切的事情。

文 | 欧阳正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