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緊發展區塊鏈的“自主創新”引擎

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為新一輪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釋放出鮮明的導向信號。

實際上,與區塊鏈相關的事物早已不是新鮮事,北京互聯網法院目前已經運用區塊鏈技術在線採集到640多萬條證據就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個應用。其本質上是一種數據庫技術,具體講就是一種賬本技術,一個多方參與的加密分佈式記賬本。目前,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加快佈局區塊鏈技術發展。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這是大勢所趨、發展所需,我國必須走在區塊鏈發展的前列。

從“三個需要”中深化區塊鏈技術的新認識。發展區塊鏈技術是建設網絡強國,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現實需要。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代表,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是推進網絡強國建設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機遇。發展區塊鏈技術,是發展數字經濟,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根本需要。今年是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25年,我們的生產生活因網而變、因網而興,網絡世界的公平性、價值性、安全性等基礎問題也日益突出,區塊鏈技術對於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維護健康網絡生態,保障廣大人民網絡權益發揮著重要作用。

從“四個方面”中實現區塊鏈技術的新突破。我國在區塊鏈領域擁有良好基礎,為加快區塊鏈技術發展提供了先導條件。但技術的發展有其必然的客觀規律,從實踐中總結歸納、在實踐中檢驗提升、到實踐中廣泛應用,是一個更新迭代、循環往復的螺旋式上升過程。打好“基礎牌”,強化基礎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在區塊鏈這個新興領域從源頭上實現自主可控。打好“合作牌”,推動協同攻關。技術創新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在集思廣益中把握突破點,加快推進核心技術突破,為區塊鏈應用發展提供安全可控的技術支撐,上緊“安全鎖”。打好“國際牌”,加強區塊鏈標準化研究,加快與世界區塊鏈技術最新成果和規範對接,提升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打好“人才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區塊鏈技術高水平創新團隊,凝聚中國智慧,努力使我國在區塊鏈這個新興領域走在理論最前沿、佔據創新制高點。

從“五個融合”中開創區塊鏈技術的新前景。創新的意義旨在推動發展,技術的生命力在於作用實踐。純粹的技術成果,只是停留在書本的理論創新,理論只有和實際結合,才能煥發活力。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積極推進區塊鏈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推動區塊鏈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解決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難、銀行風控難、部門監管難等問題,為實體經濟賦能。推動區塊鏈技術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為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競爭、穩定透明的營商環境提供動力。推動區塊鏈技術和民生領域融合運用,在教育、就業、養老、精準脫貧、醫療健康等領域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推動區塊鏈技術和政務服務融合發展,讓數據“快速跑”,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生產服務融合發展,構建資金、信息、人才等生產要素的“互聯網”,在區域內高效有序流動。

大數據創造大價值,區塊鏈打造發展鏈。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黨的領導、政策“春風”、社會齊心和各界協力,為區塊鏈技術提供了強勁的發展動能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集中精力把區塊鏈技術這一經濟發展新指標、社會進步新事業、人民幸福新工程建設好、完成好、發展好,在新興領域展現“中國範兒”。(金羊網 文/曾俊嘉)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