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建民:重塑保險發展韌性 應對低利率風險挑戰

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繆建民27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等機構聯合舉辦的首屆外灘金融峰會上表示,當前,低利率潮在全球蔓延,深刻影響了各國經濟金融發展,也給保險業持續發展帶來很大挑戰。保險業應從優化商業模式、加強資產負債管理、預期管理和逆週期管理等方面著手,重塑我國保險業發展韌性。

繆建民認為,我國的市場利率目前正處於低位徘徊。從經濟基本面看,國內需求疲弱伴隨外部需求放緩,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內利率市場化改革接近尾聲,在經濟下行以及短期結構性通脹與中長期通縮風險的雙重壓力下,通過降準、減稅等工具穩定了宏觀經濟和總需求,但中長期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都將呈現震盪下行態勢。

“利率是經濟金融發展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基礎變量,也是深刻影響保險業穩定發展與經營績效的重要變量。”繆建民表示,從歷史經驗看,長期低利率對保險公司資產端和負債端都將造成顯著影響。突出表現為:一是顛覆保險企業傳統的投資信條。保險投資以固定收益為主,固定收益資產往往佔到資產組合的70%以上。長期低利率將嚴重衝擊甚至顛覆保險企業傳統的以固定收益為主的投資信條。

二是低利率會拉低投資收益率增加利差損風險,並扭曲金融資產估值。我國保險業務中的壽險業務,其負債成本總體偏高,遠高於銀行業的負債成本。如果市場利率長期處於低水平,不僅新增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收益率會下降,在風險溢價不變的情況下,權益類產品收益率也會下降,這會導致保險企業整體的投資收益率下行,保險資產投資收益率低於保單承諾收益率,將導致利差損產生。同時,在現金流折現法下,低利率特別是負利率會扭曲金融資產估值,導致現值甚至高於未來值,影響到壽險保單的價值計算。

三是改變保險企業的風險偏好,放大信用風險。我國壽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的精算假設一般在5%左右,如利率出現趨勢性下降,收益率假設將下調,將影響到公司的新業務價值、內含價值。750天國債收益率曲線移動平均的下移,將使傳統壽險增提大量準備金,影響壽險公司當期利潤和償付能力。

四是儲蓄型壽險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客戶吸引力將下降。在負利率和低利率週期中,投資收益率會出現趨勢性下行,壽險公司將不得不降低儲蓄型、年金類產品的保單預定利率,導致這些保險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客戶吸引力降低。無保證收益的投資理財型保險一般設計為利率可變型產品的形式,受利率影響的彈性更大。利率下行週期往往伴隨著經濟增長乏力和通縮預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保險消費購買力弱化,使保險公司產品銷售承受較大壓力。

繆建民強調,面對低利率環境帶來的風險挑戰,應早做準備,優化商業模式、加強資產負債管理、預期管理和逆週期管理,重塑我國保險發展韌性。

一是優化商業模式,夯實保險韌性基礎。優化保險商業模式與推進保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密不可分。從保險供給方式看,傳統壽險的增員方式已逐漸遇到瓶頸,需要拓展與數字化時代相適應的銷售方式。從保險供給的產品看,壽險業過於聚焦於保證回報的儲蓄型產品以快速積累資金的模式越來越不可持續,需要創新保險產品,大量增加非利率敏感的保險產品,優化保險公司的利源結構,增強抵禦利率風險的能力。優化保險商業模式是夯實保險韌性的基礎。

二是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增強保險韌性支撐。通過加強資產負債管理,一方面防範流動性風險,一般通過免疫技術使資產的現值大於負債的現值,並使資產負債久期匹配,資產的凸性大於負債的凸性;另一方面防範償付能力風險,確保在不同的情境假設和壓力測試下,滿足綜合償付能力和核心償付能力的要求。

三是加強預期管理和逆週期管理,增強保險韌性建設的可持續性。要未雨綢繆,加強預期管理,提前佈局,應對利率風險,同時,加強逆週期管理,以增強保險韌性建設的可持續性。最近,銀保監管部門從逆週期監管的角度,將部分險種的評估利率上限從4.025%下調至3.5%,引導保險公司、保險消費者形成對長期利率變化趨勢的理性預期,這對於防範風險、增強保險韌性也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