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蘿蔔為什麼要摘葉呢?

醉美雪巖


小時候常聽農村老人常說一句話,那就是“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小時候一直覺得老人說這話是糊弄小孩們在冬季多吃蘿蔔,因為以前一到了冬天吃的最多的蔬菜就是蘿蔔和白菜,吃的多了自然就不喜歡吃,所以才會覺得老人們說這句話是糊弄我們。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慢慢認識到這句話的含義,知道冬天吃蘿蔔對身體是有很大的好處的。在農村蘿蔔是最常見的蔬菜,每年在立秋前後農村人都會在自家院子中種上一些蘿蔔,到了深秋時蘿蔔便會長的白白胖胖,將蘿蔔拔出來後可以吃上一冬天。農村人在種植蘿蔔時有個小訣竅可以使蘿蔔長的更好,那就是在蘿蔔生長期間會將蘿蔔葉子摘掉一部分,那麼摘蘿蔔葉子有什麼好處呢?

我家每年都會在院子中種上一些大蘿蔔,在我們這裡有“頭伏蘿蔔爾伏菜”的說法,意思就是在頭伏時要種植蘿蔔,在二伏時要種白菜。農村人種植蘿蔔一般並不會太多,尤其是近幾年農村人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冬季可以吃的蔬菜也種類繁多,所以在秋季種蘿蔔時會種上二三十棵蘿蔔意思一下。

爺爺是我們這裡種植蘿蔔的一把好手,因為每年我家種植的蘿蔔都比別人家的蘿蔔長的大,蘿蔔也特別直。聽爺爺說,要想讓蘿蔔長的好,就不能偷懶。現在很多年輕人在種了蘿蔔後除了澆水施肥以外,平時根本不管理蘿蔔。而爺爺種植蘿蔔後,會不定時的對蘿蔔除草中耕,還會時不時的將蘿蔔葉子掰下來一些,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摘葉。

聽爺爺說,種植蘿蔔之所以要摘葉是因為蘿蔔是典型的根莖型蔬菜,在根莖快速膨脹時不僅需要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同時也需要蘿蔔葉子為蘿蔔根莖膨大提供源源不斷的光合作用產物,但是蘿蔔葉子也會出現新舊更替,時間久了以後外面的蘿蔔葉子會慢慢變黃,變黃後的蘿蔔葉子產生的光合作用產物會減少,甚至沒有,這個時候就要將外面的黃葉子掰掉,黃葉子沒有後不僅能減少養分消耗,還可以促使新的葉子長出,並開始產生光合作用產物向蘿蔔根莖輸送,從而提高蘿蔔的產量。

在種植蘿蔔時除了合理的水肥管理和摘葉能提高蘿蔔產量以外,還要經常對蘿蔔進行中耕除草,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使土壤變得更加疏鬆,有利於根莖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二是可以防止雜草和蘿蔔爭奪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

對蘿蔔摘葉一般在蘿蔔根莖開始發育和膨大後再進行,雖然摘葉對蘿蔔生長有很大的好處,但是在對蘿蔔摘葉時一次不能採摘過多,會影響蘿蔔葉子產生光合作用產物,每次每棵蘿蔔最好摘下2-3片黃葉子就可以。


小馬話三農


種植蘿蔔要摘葉,這種事情,還是小時候幹過的。不過,那時候給蘿蔔摘葉,可不是為了蘿蔔長的大,長的好才摘葉,純粹是為了摘蘿蔔葉子喂家裡的年豬,或者雞鴨之類的家禽。

以前種植蘿蔔,也都是直播種子,直接撒播在田裡,後期通過間苗,慢慢的留下一些長的好,長的大的蘿蔔。當然了,這些間下來的幼苗,可不會浪費。除了炒了吃,或者下火鍋,也可以喂家裡的家禽什麼的。這個就是我們當地經常吃的蘿蔔菜,幾乎老一輩的人都特別愛吃。


若要說給蘿蔔進行摘葉管理到底有沒有好處,這裡我個人覺得是有好處的,但是一般情況下,很少有村民願意去給蘿蔔摘葉。原因是種植的蘿蔔面積一般都比較大,耗費那麼大的精力去給蘿蔔摘葉,很多人覺得不值當。雖然不值當,但是確實是有好處的,具體有下面幾點:

一、通風透氣。

我們當地種植蘿蔔都是幾把種子撒下去的,導致最後蘿蔔幾乎一個貼一個,會非常的密集。若不經常進行間苗,後期是不利於蘿蔔生長的。待蘿蔔長大一些後,葉片茂盛,植株之間的空氣流通就會差一些,就可能會引起一些病害的發生,而通過摘葉,就可以增加空氣流通。


二、減少消耗。

一般情況下,我們在給蘿蔔摘葉的時候,都是蘿蔔生長的中後期。原因是到了蘿蔔生長中後期的時候,一些最先長出來的葉子已經開始衰老,而他們就會開始消耗蘿蔔之前積攢的營養物質,所以我們通過人工摘葉以後,可以減少蘿蔔的營養物質的消耗,可以使蘿蔔的品質高,口感好。

摘葉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摘葉時間


一般我們在摘葉的時候,要考慮到一個問題,就是摘葉後,斷柄處傷口的癒合問題,所以為了傷口癒合快,我們一般摘葉會選擇在中午,或者上午11點鐘。儘可能要避開晨露水、雨天、陰天等,減少傷口感染病害的可能。

二、摘葉時機。

我在前面自己說了,摘葉的時候,最好選擇在蘿蔔生長的中後期。不在前期摘葉的原因是,摘除了葉片以後,會影響蘿蔔的光合作用,從而影響蘿蔔前期的生長。


著迷大鄉村


種植蘿蔔要摘葉,這種事情,還是小時候幹過的。不過,那時候給蘿蔔摘葉,可不是為了蘿蔔長的大,長的好才摘葉,純粹是為了摘蘿蔔葉子喂家裡的年豬,或者雞鴨之類的家禽。

以前種植蘿蔔,也都是直播種子,直接撒播在田裡,後期通過間苗,慢慢的留下一些長的好,長的大的蘿蔔。當然了,這些間下來的幼苗,可不會浪費。除了炒了吃,或者下火鍋,也可以喂家裡的家禽什麼的。這個就是我們當地經常吃的蘿蔔菜,幾乎老一輩的人都特別愛吃。


湘訊通


你好!農村老俗話來說說種植蘿蔔摘葉子的話題。

蘿蔔種植摘葉子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工序,浪費人力財力,減低種植純收入。題主說的種植蘿蔔“都”要摘葉子,起碼我地種植蘿蔔多年,還是頭一次聽說。不過萬不得已,也有摘葉子的時候。

蘿蔔葉子生長茂盛有沒有好處?

種植蘿蔔(這裡指的是白蘿蔔、青蘿蔔)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地下的膨大根而不是葉子。所以說種植密度大,水肥管理太勤不見得是好事兒。因此出現蘿蔔種植中後期摘葉子現象,無非是種植密度過大,水肥供給過多造成的,如果不摘除中下部的老葉殘葉,菜地通風散溼都成問題,當然後果就是蘿蔔根莖會出現病蟲害和腐爛變質等後果。

為了高產量產蘿蔔不得不密植嗎?

蘿蔔種植都在氣溫很高的季節,生長勢態旺盛,株行距一般在15到40公分之間,如果葉片散開,都是葉片疊加的,自然會影響到土壤以及蘿蔔根部的光照,對根部塊莖膨大沒有好處。


所以高產和量產是矛盾的,過於密植再加上土壤肥沃,真的需要採取人工摘葉的作業方式。從而讓蘿蔔株行距空間加大,增加採光面積,減少菜地溼度,不過建議摘葉不能太狠,摘除中下部的老葉就行,老葉已經老化失去光合能力。

科學的蘿蔔種植方式是什麼?

選好品種適時播種,合理施肥和間苗定植,做好澆水追肥和病蟲害防治。這裡主要說說蘿蔔種植對肥料的需求,因為出現摘葉現象不是土壤太肥沃就是施肥過多或者錯誤,以及種植密度的原因。

重視基肥的施入。以前農村種植蘿蔔多施入農家肥,要求腐熟有機肥每畝2000公斤以上,有的地方沒有農家肥,就多施磷酸鉀複合肥吧。在蘿蔔膨大前期要追施一次優質偏鉀型複合肥,並結合追肥澆水,對蘿蔔膨大肉質根生長有好處,建議不用氮素肥尿素,肥效太猛。


至於徒長後再摘除葉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摘除葉子不能控制徒長,還會造成病菌侵染。至於中後期摘除老化葉子,真心沒必要。那種說摘葉可以增加蘿蔔個頭的說法也不足信。以上就是農村老俗話對蘿蔔摘葉的一些看法,有不同見解的老師和菜友可以交流反饋。


農村老俗話


種植蘿蔔摘葉時間是在蘿蔔生長的中後期,摘除枯黃的老葉,有利於通風。

在蘿蔔的種植過程中,出苗以後要及時間苗,間苗是要根據蘿蔔品種來決定行株距,間苗的次數和時間要根據氣候情況,病蟲害危害的程度,以及播種量的多少來決定,間苗時應該掌握“早間苗,稀留苗,晚定苗”的選擇,澆水管理要依據“少澆勤澆”的選擇,追肥時還是要遵循“輕,重,輕”的選擇。根據蘿蔔品種來合理追肥。


對蘿蔔進行中耕除草時,要培土,摘除黃葉。蘿蔔在生長期間必須適時的中耕數次,把表土鋤松,尤其是在秋播蘿蔔的蘿蔔苗比較小的時候,這個時間天氣太熱,雨水還多,雜草容易生長,必須進行及時的中耕除草。如果是高畦栽培的蘿蔔,畦邊的泥土是很容易被雨水沖刷的,在中耕時必須同時進行培畦。你如果栽培中型蘿蔔,可以把間苗,除草和中耕這三項工作一起進行這樣可以節省勞力的。由於四季蘿蔔類型密度大,有草時就可以拔除,通常情況下不需要進行中耕,如果是長形露身的蘿蔔品種,因為根莖部是細長軟弱,比較容易彎曲和倒伏,在蘿蔔生長的初期就要培土壅根,再一個就是到了生長的中後期必須經常的摘除老葉,這樣有利於通風。中耕時要注意先深後淺,先近後遠,到了蘿蔔封行以後就停止中耕,這樣可以避免傷根。


黃曉紅果果


摘葉是蘿蔔種植戶在種植蘿蔔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農事操作。那種植蘿蔔為什麼要摘葉呢?想知道其中的玄機和奧妙的話就請認真看一下回答,讓鄉村螢火蟲告訴你其中的門道吧!

摘葉是預防蘿蔔病害的重要措施。

蘿蔔種植戶,在蘿蔔的種植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自家的蘿蔔遭受真菌、細菌或病毒的侵染,引發病害。而在蘿蔔的實際生產過程中,蘿蔔也確實容易受到病原菌侵害,發生霜黴病、黑斑病、白斑病、黑腐病、病毒病等病害。給蘿蔔摘葉的目的之一,就是降低這些病害發生和傳播的機率。

當蘿蔔的肉質根進入膨大期後,蘿蔔早期生長出的一些葉片已經進入衰退期。這些衰退的葉片變態發黃緊貼土壤,甚至腐爛,非常容易被病菌寄生,成為帶菌的病殘體。有些黃葉或老葉甚至已經被病菌侵染,發現蘿蔔植株上產生黃葉時及時摘除,也就可以有效避免危害蘿蔔的多種病害發生。

摘葉是為了扶正歪斜的蘿蔔,提高商品性。

扶蘿蔔是商品性蘿蔔種植過程中一項非常關鍵的管理措施。種植蘿蔔,尤其是種植相對較長的白蘿蔔或青蘿蔔,當蘿蔔的根莖長出土壤後,根部漸漸膨大,就會向一側傾斜或傾倒。如果此時不採取措施,加以管理而任其自由生長的話,蘿蔔的外形就不可避免地出現扭曲變形,不但看上去不美觀,還會嚴重影響蘿蔔的商品品質,降低銷售量,影響種植效益。

種植蘿蔔的農戶,在長期的蘿蔔種植實踐中已經自行總結出經驗。在蘿蔔的膨大根長出土壤3—5釐米時,要及時對生長歪斜的蘿蔔膨大根進行扶正。並在蘿蔔原本歪去的一邊墊一個硬土塊,支撐住蘿蔔的膨大根,使蘿蔔垂直向上生長。這樣採取措施後,再收穫蘿蔔時,蘿蔔的根型就會非常周正。菜場和超市裡出售的蘿蔔那麼直,好多就是種植蘿蔔的農民,對其扶正的結果。假如不先為蘿蔔摘葉的話,扶蘿蔔的這項工作是不是難以操作啊?

摘葉可以使蘿蔔臍部自行修整美化,使蘿蔔變得更受看。

及時幫助地裡的蘿蔔摘除哪些已經基本無效的黃葉和老葉,才能使蘿蔔的臍部正常開啟自行愈傷過程。被摘葉的蘿蔔與沒摘葉的蘿蔔相比,蘿蔔摘葉後,經過對臍部的自行愈傷,收穫時臍部會變得很小,也很圓滑。因此,也會更受消費者喜愛,商品性更好。

以上就是關於題主“種植蘿蔔為什麼要摘葉”的回答。如有什麼疑問和不同見解,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討論。關注我的頭條號“鄉村螢火蟲”,每天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知識。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點贊支持!


鄉村螢火蟲


我們通常會發現一些種植戶在蘿蔔種植後期會對蘿蔔進行摘葉處理,當然蘿蔔合理的摘葉好處很多,能提高蘿蔔植株間的通風透氣性,還能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當然最主要就是提高蘿蔔產量,增加經濟效益。但是蘿蔔葉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摘的,蘿蔔摘葉要把握好時機,摘葉要掌握合適的方法,只有科學摘葉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蘿蔔摘葉要把握好時機

蘿蔔種植時可以對老葉進行摘除,但是要掌握好採摘時機,時機掌握不好有可能造成減產。例如,如果在蘿蔔肉質根還沒形成或者肉質根剛開始膨大時採摘,就會減少植株的光合作用,影響蘿蔔養分的積累供應,甚至造成蘿蔔長不大,直接降低蘿蔔產量。

蘿蔔摘葉一般在蘿蔔即將採收前20天左右進行,這時候蘿蔔的肉質根已經膨大定型,後面主要是肉質根的幹物質積累,而且這個時候的蘿蔔葉一般都會張的比較茂盛,比較厚實,這時對蘿蔔進行摘葉,能減少葉片對養分的消耗,能保證蘿蔔吸收的養分完全供應到肉質根上。

蘿蔔摘葉要掌握合適的方法

1、蘿蔔摘葉一方面是摘掉老葉、黃葉、病葉,這些葉片對於蘿蔔生長作用不大,有時候反而是負擔,及時摘掉這些葉片能提高蘿蔔植株的生命力。

2、蘿蔔摘葉另一面是有選擇性的摘掉外圍的大葉片,只留下2-3片外圍葉片就行。

3、蘿蔔摘葉時要注意對蘿蔔根的保護,不能動了蘿蔔根,反而影響蘿蔔的生長,得不償失。

蘿蔔摘葉的好處

1、在蘿蔔生長後期,葉片會長得比較茂盛,比較厚實,整塊蘿蔔地的蘿蔔植株比較密集,不利於蘿蔔生長,還有可能誘發病蟲害,這時候摘葉能增強蘿蔔植株的通風透氣性,能夠保證蘿蔔生長的良好環境。

2、摘下的老葉還可以拿來作為飼料,是養殖戶不可多得的好飼料。

3、摘葉能夠保證蘿蔔肉質根後期對幹物質的積累,增加蘿蔔的品質和產量。據相關實驗證明,合理摘葉能提高15%-20%的產量。

其實如果沒有足夠人力支持,老衛建議可以不用對蘿蔔摘葉。如果蘿蔔價格本來就低,還要請工人來幫忙摘葉,經濟效益不一定能增加,而且如果採摘方法不當還會造成不良的後果。

我是【村頭老衛】,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希望能在蘿蔔種植過程中幫助到你,如果你還有什麼不同觀點,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村頭老衛


每年蘿蔔都會和大白菜一起種上一些,而在我們這裡種蘿蔔很少進行摘葉,雖說蘿蔔長出來還可以,就是個頭沒有市場售賣的大。直到村上有人搞起蔬菜大棚,才知道種植蘿蔔也要進行摘葉,這樣不僅有利於蘿蔔生長和發育,而且還能助高產。那麼種植蘿蔔為什麼要進行摘葉呢?



種植蘿蔔為何摘葉

蘿蔔屬於地下塊莖作物,只有充足的養分和水分才能促進根莖膨大,而在生長過程中,蘿蔔葉片生長旺盛,再加上基部會出現病葉、黃葉等多餘葉片,嚴重浪費植株吸收的養分,而進行合理摘葉,不僅可以控制植株徒長,不造成浪費過多的養分,而且還能將養分集中供給根莖膨大,這樣自然就會使蘿蔔增大,從而能有效提高產量。


蘿蔔摘葉固然對產量有所幫助,不過也並非所有種植的蘿蔔都需要摘葉,摘葉可根據蘿蔔長勢、葉片、天氣等因素,再來決定是否進行摘葉、少摘葉或不用摘葉。

蘿蔔摘葉要掌握好時間

蘿蔔摘葉要掌握好時間,依靠摘葉在蘿蔔膨大期進行即可。不可過早或過晚,如果過早進行摘葉,不僅影響葉片光合作用,而且還不利於根莖膨大。而過晚摘葉已經起不到作用,因為這時蘿蔔幾乎定型,所以蘿蔔摘葉掌握好時間才是關鍵。



蘿蔔摘葉注意事項

蘿蔔進行摘葉時,只需摘掉外部發黃、枯萎或生病的病葉即可,要保留中心長勢好、較嫩的新葉,這樣才能保證蘿蔔葉片生長,而且不影響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所以綜上所述,蘿蔔摘葉主要是為了養分不造成浪費,讓多餘的養分供給給地下莖塊從而達到高產的目的。當然,摘葉並非小事,一定要掌握摘葉準確時間,以免適得其反。

感謝大家關注“肥仔農經”,分享三農資訊,探討精彩三農。謝謝大家支持!!


肥仔農經


蘿蔔是我們中一種比較常見的蔬菜,人們都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因此在冬天吃蘿蔔是比較有營養的。我們常常喜歡用蘿蔔來燉骨頭,這樣的骨頭湯清甜可口,營養豐富。而且這樣的蘿蔔吃起來也更加的好吃,蘿蔔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增進腸胃蠕動、促進消化等等。那麼我們在種植蘿蔔的過程中為什麼要摘葉呢?



我們在農村種植蘿蔔的時候,人們經常會在蘿蔔根膨大後進行摘葉,其實這樣能夠減少養分的,沒必要的消耗。由於蘿蔔根塊正膨脹的時候,它所需要的養分特別的多,而如果這時候蘿蔔的葉子也增長旺盛,那麼它的葉子就會消耗大部分的養分,這樣無形當中就會抑制蘿蔔根塊的膨大。因此我們可以適當的對蘿蔔進行摘葉,摘除一些老葉。這樣就能夠增加蘿蔔根塊營養的吸收,最終促進蘿蔔的生長。



其實關於蘿蔔摘葉的問題,它並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夠摘葉的。特別是在蘿蔔的肉質剛剛開始生長和膨大的時候,這時候一定不能摘葉,因為這時候蘿蔔更快的生長是通過葉片光合作用不斷的產生養分,同時通過它的葉子不斷的向土壤中吸收、運輸養分,蘿蔔的葉子和蘿蔔肉質是相輔相成的。但是到了蘿蔔更快膨大到一定的時候,也就是說在蘿蔔採收前的半個月時間裡面,我們才可以對它進行摘除部分葉子。



因為在這個時候,蘿蔔的根塊已經膨脹的差不多。後續葉子消耗的養分只會抑制蘿蔔根塊的生長,而我們在收穫前的半個月摘葉,這樣都可以減少葉片對於養分的過度消耗,從而使更多的養分提供給地下的蘿蔔根塊。因此這也是一個種植蘿蔔實現增產的方法。大家平時種植蘿蔔有這樣做嗎?歡迎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鄉村波比


蘿蔔在農村可以說家家戶戶都離不開,主要是因為蘿蔔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的耐儲存,也就是說蘿蔔如果儲存的話可以6個月不會壞掉,所以農民朋友一般都會多種一些蘿蔔或者是白菜進行儲存,然後到了冬天的時候可以吃,畢竟到了冬天的時候露地上的蔬菜幾乎都不能種植了,但是今天我們著重講一講種植蘿蔔的經驗,以及蘿蔔在生長期為什麼要進行摘葉。


“首先了解一下蘿蔔的最佳種植時間”

其實蘿蔔是一種適應性非常好的一種蔬菜,因此種植蘿蔔的時間可以說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都是可以種植的,比如說春季種植蘿蔔的時間在一般都是在三月份到四月份,夏季種植蘿蔔是在六月份左右,秋季種植是在八月中旬左右,而冬季的蘿蔔種植則是在進入初冬以後就可以。

種植蘿蔔的方式也都非常簡單,比如說在露地種植的話,我們可以在休整好土壤以後把蘿蔔的種子每一個坑裡播種上3到4粒的蘿蔔種子,後期等到蘿蔔苗出來以後我們可以根據這幾粒種子所發出的苗進行擇優選擇,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剃苗把好一點的留下不好的苗則摘除就可以。



“種植的蘿蔔在生長期為什麼要摘葉呢”

蘿蔔一般需要摘葉的時間都是在生長的中期進行採摘葉子,主要是因為生長中期的蘿蔔正在長個頭,如果這個時候葉子比較茂盛的話就會和土壤裡結出的蘿蔔同時吸收養分,那麼也就是說如果葉子繁茂的話土壤裡的蘿蔔就會導致營養跟不上,所以這個時候農民朋友們都會把蘿蔔茂盛的葉子摘下一些來緩解這種現象。


我記得每年摘下的蘿蔔葉子都會拿回家放到鍋裡焯一遍,然後再撈出控幹水分以後進行晾曬,到了冬天這種蘿蔔葉子可以用來燉肉以及下麵條吃特別的美味,想必農村的朋友們幾乎都有吃過吧。

綜上所述:

摘蘿蔔葉子想必每一個地方的人們都會做,其主要作用剛才我們也講到了,為的都是讓蘿蔔長的更好,但是摘下的蘿蔔葉子可不要浪費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