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經典的故事書適合3歲以上孩子看的?

石玉磊


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因為他們慢慢懂得了一些事了會些思考了。這時的故事最好是選擇些帶點思考和有寓意的故事。

比如《西遊記》這個帶童話色彩的,孩子會想像妖怪是什麼樣的,神仙又是什麼樣的,我們要想孫悟空一樣做好事,打壞人


王豔麗的話


3歲年齡段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漸萌芽,已經明白書是一種“特殊”的玩具,不在撕書、咬書、把書搬來搬去。這個階段他們記憶力超強,唐詩、三字經啥的,給 啥背啥。開始有了符號、文字概念,喜歡重複的故事了,總是挑那幾本固定書目,要爸爸媽媽一遍又一遍地講讀;這是他們的經驗還不夠多,基於閱讀安全感理論, 對於熟悉的故事,有著極大的滿足感。

適合3歲孩子讀的圖畫書的7個特點:

1、主角是動物,表情和動態可愛,配合更加擬人化的情景。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中角色的憨厚神奇和動作;

2、口語簡潔化,如“我喜歡你”“我想要飛”;

3、情節的遞進有鮮明的節奏感,如《小鴨子想飛》中,一次、兩次、三次的試飛;

4、對日常生活細節的關注,如《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各種動物拉粑粑的不同之處;

5、幫助孩子完成情感表達,如《猜猜我有多愛你》中,親子間的溫柔情感;

6、明亮的色塊和簡潔有力的線條,如《鯨魚》那樣的粗線條勾勒;

7、重複出現的小細節,如《換一換》中用小雞的數量表示頁碼。

這一階段,複雜的句式還是不要出現為妙,同時,故事長度也應控制在五到十分鐘即可講完(請自己用中等語速認真讀一遍),如果情節設置得過分複雜、人物眾多、陌生事物出現頻繁,或者情感層次過高即使思想性藝術性兼備,一樣是不可能為3歲孩子欣賞和理解的。

另外,此書單並非只有這個年齡段可以讀,只是最適合這個年齡讀,一兩歲可以讀,四五歲也可以讀,並無嚴格的限定。

適合3歲孩子讀的圖畫書書目:

1、《大衛不可以》所有孩子都喜歡的淘氣鬼

這 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搗蛋鬼,真是讓我愛死了,我相信及肯定每一個看過《大衛,不可以》的孩子都會跟我一樣愛他。這個天真無邪、把家裡搞得一團糟的小男孩,讓 他們覺得又開心又釋懷,世界上哪一個孩子不渴望像大衛一樣隨心所欲地在牆壁上亂寫亂畫、把浴室變成一個沼澤地、頭戴鐵鍋敲得叮噹亂響……到了最後一頁。大 衛被媽媽緊緊地摟在懷裡,幸福地閉上了眼睛,媽媽一句“大衛乖,我愛你”,太經典了,一個童年惡作劇的故事就收場於這樣一個愛的動作。不管孩子有多調皮, 可是當他傷心的時候,母親的懷抱永遠是他溫情的港灣。

據 調查,孩子最喜歡的兩類書,一種是充滿趣味想象力,另一種就像《大衛不可以》這種犯了錯被原諒了繼續得到父母的愛,搗蛋的大衛不正是每一個小孩的縮影?如 果你擔心大衛的搗亂會成寶貝的模仿,一旦寶貝有危險行為的時候,你馬上說“大衛不可以,寶貝也不可以!”相信我,這招很見效哦!寶寶看到你溫柔而堅定的語 氣,肯定乖乖就範。

2、《鱷魚怕怕牙醫》對付孩子不刷牙的絕招

這 個繪本除了繪圖生動幽默外,一左一右,兩廂的“心裡打鼓”相映成趣。一見面,兩個都“啊”的一聲,接著兩邊都心驚驚地想“我一定得去嗎?”,又鼓勵自己 “我一定要勇敢” ……哈哈,兒童2—3歲正處於觀點採擇的轉變期,這個時候他們一會兒看看左邊的鱷魚“怕怕”,一會兒看看右邊的牙醫“怕怕”,一定是件 很有趣的事。

五味太郎繪畫的魅力了,為了孩子刷牙竟然編出這樣神的故事來,要是你家有個不愛刷牙的小傢伙,那趕緊把這本書入了吧。在日本,常會有媽媽拿著這本書與孩子進行角色扮演閱讀,你和寶寶也可以試試哦!

3、《晚安,大猩猩》最熱鬧的睡前故事全 書文字並不多,但幽默耐讀、溫情脈脈,圖畫更是閃耀著一種寶石般的卡通色彩,整個故事就像是作者用濃濃的夜色與五彩繽紛的熒光粉畫出的一個夢。活潑俏皮、 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讓人忍俊不禁;而氣球、小老鼠、大香蕉等一系列精心設計、充滿童真童趣的細節更是能讓孩子們立刻融入其中。讀完這個熱鬧又有趣的睡 前故事,大人一定會和孩子們一起哈哈大笑!

4、《鴨子騎車記》生活需要熱情去嘗試

鴨 子騎車?這可真是個瘋狂的想法!但有一隻鴨子真的辦到了!農場裡的馬、牛、羊、雞、狗、老鼠……對鴨子騎車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在一個平平常常的下午,動 物們幹了一件很不平凡的事情……作者通過這個讓人興奮又愉悅的故事,生動地描繪出孩子勇於探險的心理特徵,讓孩子讀後產生極大的滿足感。而大膽的筆觸和鮮 豔的色彩,既吸引孩子的目光,更深入孩子的心靈,讓他們萌發大膽嘗試的勇氣。

凱迪克大獎得主大衛•夏農繼《大衛,不可以》之後的又一傑作。突發奇想的鴨子,勇於嘗試的鴨子,我行我素的鴨子,分享快樂的鴨子,緊盯更高目標的鴨子——這本書可以實用到幫助孩子祛除學騎自行車的害怕,也可以詩意到帶給孩子精神飛翔的自由。

5、《小黑魚》關於勇氣與協作的不朽傑作

要怎樣來形容翻閱這本圖畫書時所受的震撼呢? 真的太美了!太漂亮了!淡淡的水彩拓印手法,每一幅畫面都平衡得恰到好處,色彩的運用成熟而老到,不著痕跡不奪眼球,卻處處叫人賞心悅目。好喜歡這種繪畫風格啊!

培養勇氣與協作以及領袖精神的佳作,尤其是本書最後一群小魚在小黑魚的指揮下排成一個大魚的形狀,並把真的大魚嚇怕時,我被作者的創意的深深震撼了。本書畫面精美,情節動人,強烈推薦家長朋友對3歲孩子進行本書的閱讀。

6、《我爸爸》《我媽媽》做孩子心中的理想爸媽吧

安 東尼•布朗絕對稱得上是“天才”。因為每一個看過他創作的《我爸爸》和《我媽媽》這兩本圖畫書的孩子都會喜歡這樣的爸爸和媽媽,也都希望有這樣的爸爸和媽 媽;每一個看過這兩《我媽媽》的爸爸都會喜歡這個爸爸,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這樣的爸爸,更希望有一個《我媽媽》這樣的太太;每一個看過《我媽媽》的媽媽都 會喜歡這個媽媽,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這樣的媽媽,也更希望有一個《我爸爸》這樣的先生。

這正如英國《婦女界》所稱許的那樣——“全天下的父母和孩子都會愛上它。”

7、《猜猜我有多愛你》生活需要熱情去嘗試

孩子們都應當學會對爸爸媽媽說:“猜猜我有多愛你?”“我愛你有這麼多!”如果沒有他們愛父母、愛長輩、愛一切盡了心的撫育者的遠到月亮那兒的感情,那麼大兔子的“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裡,再從月亮上回到這裡來”又怎麼會有?怎麼延續?生命裡遺傳的神奇也是有生命的理由的。

我好喜歡這隻小兔子。

我每一次朗讀到這“再從月亮上回到這裡來”的最後一句,都想流淚。它是一點兒也沒有誇張的,可是它卻讓我們感動得吃驚了。願你們也能感動!

8、《彩虹色的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彩 虹色的花》是一本風格極其獨特的作品。厚重的紋理,大塊的色彩,都給這本書帶來一種原始粗獷的美,但它敘述的卻是一個極其溫柔細膩的故事:一朵彩虹色的 花,將自己的花瓣都用來幫助有困難的小動物了,最後,自己卻被覆蓋在白雪下面,可是,它的希望和夢想還在繼續,當春天來到時,新的花朵又在陽光下綻放開 來……這本精裝書,最讓我難忘的就是那彩虹色的環襯,那色彩是如此地動人,幾乎包含了你所能想象的一切,生命、陽光、愛、夢幻……

真正的七色花,其實就開在每個孩子的心裡,健康、自信、感恩、慷慨、探索、誠信、擔當,讓孩子像彩虹色的花那樣,充滿希望,充滿生機,蓬勃生長!

9、《奧莉薇》家有女兒必讀之物

我真是愛極了這隻小豬。這一隻舉世聞名的小肥豬奧莉微,它多才多藝,鬼靈精怪的她,對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這 是一本讓孩子發出尖聲歡笑、讓大人露出會心微笑的書。如此廣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小豬奧利薇的故事非常貼近自由成長的兒童生活。她的一舉一動,很多小公主的 父母都似曾相識、見怪不怪!本書呈現給我們的,是無比的輕鬆與快樂,是充滿童趣的場景和氛圍,更是一家人之間濃濃的、滿滿的愛!

10、《是誰嗯嗯在我頭上》都是粑粑惹的禍

光看書名,就讓人又好奇又好笑,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居然用“嗯”──也就是便便來當主角,可真是令人拍案叫絕!但是對生性快樂的兒童來說,這本書不但有趣,可能還具有“爆笑”的效果。

“嗯 嗯”到底有什麼學問呢?故事透過一隻倒黴的小鼴鼠,尋找到底是哪個壞蛋“嗯嗯”在他頭上的過程,輕鬆愉快地讓我們瞭解:原來每一種動物的排洩物形狀都不 同,什麼樣的動物就“大”什麼樣的“便”,我們也從書中得到更深一層的認識。而最後小鼴鼠到底能不能找到那個“嗯嗯”在他頭上的壞蛋呢?專吃大便的蒼蠅可 是破案的關鍵喔!

這是一本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的好書,在書末還附上一篇“動物的吃喝拉撒”的文章,說明了動物的食物、消化與排洩的關係,讓小朋友在哈哈大笑之餘,也得到生物學相關的常識。

11、《第五個》幫助孩子戰勝黑暗與恐懼

五 個殘缺不全的玩具在一個光線昏暗的房間裡等待著,他們一個接一個地消失在門後,又煥然一新地走出來。排在第五個的小木偶越來越害怕,門後面到底是什麼 呢……作者恩斯特•楊德爾寥寥幾十字形成一種有節奏的重複,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氣氛,並將這種氣氛漸漸推向頂點。插圖作者諾爾曼•榮格用排列緊密的鋼筆線條 緊緊抓住了小讀者的心,畫面中冷暖色調的變化暗示著情節的起伏。

本書巧妙構思,設計出一出謎語般的故事,最後的答案令人會心一笑,幽默地反映出孩子怕見醫生的普遍心理,幫助孩子克服對黑暗的恐懼。

12、《小魔怪要上學》讓寶寶愛上讀書

小 魔怪是食人魔的孩子,可是他和父母不同,他不吃人,他羨慕人類的小孩子有那麼多遊戲的方法,有那麼多玩耍的快樂。有一天,他撿到了一本書,決定要去上學, “破譯”書中的秘密。從小魔怪上學這天起,一切都改變了。當他學會閱讀,念著書上的故事時,把食人魔爸爸和媽媽都吸引過來了,最後不但小魔怪每天可以吃到 香噴噴的水果蛋糕,連小魔怪的同學和食人魔爸爸媽媽也全都變成好朋友了呢!

閱 讀對於小魔怪而言,沒有直接的功利目的,他喜歡讀書的原因,只是為了快樂。所以,他才打著手電筒,躲在被窩裡琢磨那些黑色符號(有些人應該對這樣的情景很 熟悉吧),才會以“絕食”來要求上學。閱讀的快樂也感染了小魔怪的爸爸媽媽,他們在“再講一個”故事的乞求中,收穫了快樂和感動。看看書中小魔怪一家人或 坐或臥一起閱讀的情景,是多麼的其樂融融,令人感動(你注意到小魔怪家裡的那臺電視了嗎)。試想,如果小魔怪的父母是為了讓他學習更多的知識而去閱讀(例 如,如何抓到更多的小孩),小魔怪大概不會有這麼多快樂。想想我們自身的閱讀,是不是常有為了功利犧牲快樂的事情?

13、《魔法親親》一個讓孩子安心去上學的秘密

入園的孩子正在處於一個模仿的敏感期,父母的行為言語直接決定著孩子是什麼樣的心態和行為,所謂身教勝於言教正是如此。 而浣熊媽媽聰慧的行為不僅解決了小浣熊的焦慮,更是做出了榜樣和力量,從而激發了小浣熊心中愛的力量,他開始回報給媽媽。

小浣熊該上學了,浣熊媽媽送給小浣熊一個“魔法親親”。小浣熊好喜歡他的“魔法親親”,他知道,不管到哪裡,媽媽的愛都會永遠和他在一起。好多時候不是我們沒有愛,而是我們不善於表達,其實表達很重要對嗎,表達是最直接的讓對方感知的方法,所以我們都應該向浣熊母子學習。

14、《菲菲生氣了》寶寶發脾氣其實很正常

《菲 菲生氣了》,真的是一本非常非常好的關於情緒管理的,關於愛與尊重的書。那麼,當我們再次打開這本書的時候,希望我們能夠放下原來的那些目標,(也就是試 圖通過這本書讓孩子不再發脾氣的目標),和孩子一起真心的感受這個生氣的過程,和孩子探討一下,自己曾經生氣的經歷,不要不好意思,因為“生氣”本來就很 正常嘛。讓孩子知道,生氣就像高興一樣,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我 們必須要接受一個現實,孩子有他自己的小情緒是很正常的,這無關教養、無關品德,亦無關大人的面子。不論他本來的訴求是否合理,他因欲求得不到滿足而生 氣,這是一種正常而健康的反映。有情緒時,需要一些渠道發洩,也是正常的,跺跺腳,尖叫,摔東西,撕東西,大哭大叫,這些行為雖然不正確但也並不值得大驚 小怪。

15、《不睡覺世界冠軍》不睡覺也能拿冠軍?

睡覺時間到了,可是黛拉的玩具夥伴們櫻桃豬、霹靂鼠、豆豆蛙還都很清醒呢。他們一點兒都不想睡覺!黛拉怎麼才能讓他們變成最快睡覺的世界冠軍?!這是一本生動有趣、意境優美的晚安書。現實的場景和幻想的畫面交替穿插,時而活潑、童心童趣,時而抒情、悠揚雋永。

16、《大大行,我也行》讓孩子找到自我與自信

這 是一個溫馨有趣的故事,畫面柔和,語言優美,圖畫中的小熊和大熊的樣子憨憨的,很可愛,圖大字大,文字很少,適合小年齡段的孩子閱讀。故事主要講述了大熊 能做的事情,小熊也能做,非常符合孩子的心理,很喜歡模仿大人,大人做什麼就喜歡跟著做什麼,經常喜歡說:“我也來。”這時候就採用鼓勵的方式,讓孩子嘗 試著去做,我們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

17、《月亮你好嗎》大聲喊一聲:我很好,你好嗎?

關於“月亮”的圖畫書實在太多了。但是實在不能漏掉安德烈•德昂的這本《月亮,你好嗎》。

故事簡單,想法簡單,畫法簡單,形式簡單,人物簡單,文字簡單,但是卻樣樣生動有趣。

《月 亮,你好嗎》畫面的構成非常簡單,刪去一切不需要的背景與細節,一片天,一片海,一個月亮,一個小孩,一隻小船……只讓主角盡情地表演,擬人化的粉紅色月 亮,表情誇張生動,小孩與月亮之間的關係極具戲劇張力,不管情節如何,總有一種愉快、充滿希望的感覺。油畫顏料留下強烈筆觸的質感,加強了主角卡通化的律 動,輕輕鬆鬆讓整本書的畫面流動舒暢,其中一張用蠟筆勾勒月亮與小孩跳舞的畫面,簡潔幾筆粗黑線條,畫出了音樂舞蹈和嘻嘻哈哈的笑聲,更要命的是這多麼像 是孩子的塗鴉啊,真是令人快樂。

18、《月亮的味道》你想不想也來一口?

這是一本真正充滿了童趣的書。

是 誰激起了我們的好奇心? 月亮有味道?——月亮遙不可及,萬萬不曾想過她居然有味道!這本圖畫書如頑皮的精靈,闖入果果的生活,讓空氣裡瀰漫想象,讓好奇心就此啟航——“月亮是什 麼味道呢?是甜的還是鹹的?真想嘗一小口啊!”夜裡,動物們望著月亮,總是這麼想。可是呢,不管怎麼伸長了脖子,伸長了手,伸長了腿,也夠不著月亮。該怎 麼辦呢?快帶你的寶寶地翻開新的一頁,想盡快找到那個答案吧!

19、《好餓的小蛇》想象是起航的翅膀

小蛇吃到什麼,肚子就會變成那個東西的形狀,好好玩!這是一本關於形狀的繪本,爸爸媽媽在陪著寶貝讀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寶貝,比如小蛇吃到其他的水果會變成什麼樣子,鼓勵寶貝動手畫出來,同時畫出想象的顏色,這個過程會非常開心哦!

20、《可愛的鼠小弟》生活需要熱情去嘗試

在 日本,“可愛的鼠小弟”系列自1974年問世以來就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囊括日本各大童書獎項,累積重印1200次,被譽為“日本繪本史上不可逾越的巔 峰”,也是世界繪本經典中的經典。我想,《鼠小弟的小背心》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她獲得孩子們喜愛的最重要原因是它有趣,非常有趣,真正有趣。

你知道鼠小弟為什麼一定要畫得那麼小嗎?為什麼要留下那麼多空白?再仔細看一看,那小小的老鼠活脫脫就是個孩子呀!站在孩子的角度,與他相對應的世界就是那麼大,這個大大的世界之外還有更大的想象世界。

三、3歲親子閱讀疑點和技巧

煩惱1:給孩子讀的時候,我讀文字,但是他卻對圖感興趣,經常因為圖的內容打斷我的話。我應該怎麼辦?

tips:所謂繪本,就是,picturebook,這種書就是通過圖來,而文字只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所以孩子對圖感興趣是非常好的事情,父母不妨以孩子為主導,從圖入手,甚至只看圖不看字,一起猜猜內容。

煩惱2:即使是童書中也有很多書面語,我應該忠實於原著,讓孩子在聆聽中學會這些語言,還是應該翻譯成大白話?

tips: 首先,你要確保你讀的是高質量的童書,這類童書中出現的你認為的書面語,很可能是著譯者專門為孩子提供的學習機會,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詞彙量和凝練、獨特的 表達方式。如果是這樣,爸爸媽媽還是抱著尊重與寬容的心理,按照原文朗讀,對孩子很有益處。而且,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你覺得艱深的詞彙,他也許通過 圖畫自己就能領悟。其次,要檢查是不是給孩子看了不是這個年齡段的書。第三,就是改變自己對童書的認識——童書不是娃娃腔的書。當然,如果個別字詞確實與 你的語言習慣很不相符,你可以適當改編。

煩惱3:講的過程中孩子總是提問,我應該回答他嗎,如果那樣的話,故事就總被打斷了?

tips: 父母應該對孩子的問題作個判斷,他提出的是對於故事的問題,還是毫不相關的?如果是前者,比如有關故事背景的,父母就應該及時解答,以便讓孩子對故事更容 易接受。如果是為了拖延時間的問題,父母可以說“這個問題我們看完故事再討論吧”,然後在合上書本之後,花些時間和孩子聊聊故事,或者他感興趣的話題。如 果孩子沒有提問,不要自作多情地解釋,影響故事進程。

煩惱4:女兒總是重複聽一個故事,我應該尊重她的要求,還是應該給她介紹別的書呢?

tips: 孩子需要反覆聽才能學習,孩子對熟悉的事物感到安心。當孩子從書上學到所有他感興趣的東西之後,或者書本的內容對他來說太簡單之後,他就會把轉移到別的書 上了。雖然重複一個故事讓大家倒胃口,但是孩子卻收益良多。他們在一遍遍地聆聽中學習語言技巧和思考故事內容。而且,故事情節按照他的預測推進,可以讓他 獲得更好的安全感和。

3歲親子閱讀小提示

1、歲以前,給孩子重複讀少量的幾本書,比一次提供大量的書好得多。

2.如果是繪本,請讓孩子看到圖。

3.重複朗讀情節發展的書時,關鍵位置可以停下來,讓孩子自己說出來。

4.為了鼓勵參與,可以讓孩子幫忙翻頁。

5.不論已經讀過多少次,朗讀前請提一下書名、作者名和圖畫作者。

6.避免讀太長的、描述性的句子



三先生故事會


以下下面書都適合3歲的小孩看。

5.《列那狐的故事》,作者:季諾著。

6.《我要做個好孩子》,作者:黃蓓佳。

8.《特別的女生薩哈拉》,作者:米歇而。

12.《魯濱遜飄流記》,作者:笛福著。

14.《湯姆。索亞歷險記》,作者:馬克吐溫。

15.《格列佛遊記》,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著。

17.《女兒的故事》,作者:梅子涵。

18.《阿利的紅斗篷》,作者:湯米狄波拉。

19.《十萬個為什麼》,作者:盧嘉錫。

20.《海底兩萬裡》,作者:儒勒凡爾。

這些書有助於小孩的 ,我心裡成長,非常有幫助。啊推薦給大家。






奇聞六點半


在以前,父輩們的記憶和經驗,大多是用講故事的方式傳給後代的。

恬靜無事的夜晚,老人們閒閒搖扇,給趴在膝頭的孩子們講歷史和童話。

從這些故事裡,我們知道了為什麼要過年,瞭解到猜燈謎、吃粽子的由來,也聽到了嫦娥和織女的愛情……以及這些故事背後的情感和道理。

老鼠嫁女兒的故事,常常被做成年畫貼在門上

可如今,講故事的人漸漸逝去,聽到這些故事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

孩子們眼前,是鋪天蓋地的外國童話。有沒有人可以推薦一部又好又全的中國故事書?

臺灣的漢聲雜誌社,就做了這麼一件又酷又惠及子孫的偉大工作——

整理出版《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

精選362箇中國民間故事

搭配843幅傳統美術插圖

300多人的龐大製作團隊

出版後屢獲殊榮,陪伴兩代人成長,暢銷臺灣30年

2012年推出簡體中文版,至今,僅套裝就已賣出10萬套!

滿滿一大箱,36本,共362個故事,每天一篇,按照中國傳統農曆的順序編排,大家親切地叫它“中國的一千零一夜”。

故事包含了神話、歷史、民間傳說和寓言幾個大類,無論是睡前講述,還是課外閱讀,都很適合。尤其適合大人和孩子一起看,共度美好親密的家庭閱讀時光。

現在,我們把這362個故事推薦給你,原書定價699元,一條生活館特惠399元!

從精美的內頁設計上,我們可以體會到出版者的用心

數十年來,這套書稱得上是一部風靡全球華人世界的傳奇之作。

它曾獲得:

臺灣“優良圖書金鼎獎”

新加坡“最佳圖書金牌獎”

新加坡“最佳圖書美術設計首獎”

臺北市立圖書館“百名好書排行榜”兒童類第一名

……

它也在2006年時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亞洲最佳行家出版物”

簡體版推出後,更被多個媒體和平臺評為當年必讀的十大好書之一

還記得聰明機智的曹衝稱象的故事麼

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態度,才會做出這樣的一套書,吸引世界的眼光,更被無數人推薦?

1971年,為了搶救和保護中國民間文化,漢聲雜誌社成立了。他們一面蒐集整理資料,一面出版雜誌,向世人介紹那些日漸消失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和文化遺存。

後來,他們發現大多數的孩子只知有《格林童話》和迪士尼,不知有中國故事,於是決定做一套專門給中國孩子看的傳統讀物。

緋紅的杏花,人與動物和諧共處,來自“杏林春暖”的故事

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北京大學、中山大學的學者就開始了搶救中國民間傳說及童話故事的行動。《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中的素材,就是漢聲雜誌社在這批資料的基礎上,繼續蒐集、整理而成。

他們又專門聘請200多名美編和設計人員,請他們反覆閱讀故事,根據故事內容設定插圖的主題,再從年畫、皮影、刺繡、雕刻等傳統藝術中獲得靈感、繪製插圖。

1982年在臺灣出版後,一直非常暢銷。30年後,由大陸的讀客圖書正式引進版權,推出簡體中文版,被人們稱為“整整錯過三十年”。

在媽祖誕生的那天,講述溫情與愛

這樣一套廣受好評的書,漢聲的編輯們卻戲稱為一次“自討苦吃”的經歷。

首先,要把採集來的故事,在不失原有主題和趣味的前提下進行改寫,去掉了其中迷信和過度強調禮教的部分。並且是一個人讀原文,一個人按照口語的講述來重新記錄。

其次,在編寫的過程中,會到遊樂場邊邀請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來聽,以“聽到故事開頭的小朋友捨不得離開去玩皮球,一定要聽完才罷休”為標準,最後才完成定稿。

所以《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讀起來會感覺朗朗上口,興致盎然。

結合季節,在漸冷的冬季講閔子騫“蘆花襖”的故事

另外,對書中的每一幅插圖,都精益求精。既重視美感,又要求貼合情節,此外還極為講究畫面真實性。畫中的器物,都有參照《天工開物》這樣的古籍。

比如這幅搭配1月2日那天《傻女婿的故事》的插圖。

新年初二俗稱“歸寧”,是女兒女婿回孃家的日子。圖中的廳堂、供桌、掛像、水仙花,在以前都非常的常見,而牆上對聯所寫的“祖宗長佑子孝孫賢”,和柱子上的“世事讓三分天寬地闊”,也是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內容。

圖片的邊框,參考了傳統女性服飾的滾邊圖案。

孩子邊看畫邊聽故事,能對傳統時代的生活和文化展開豐富的想象。

端午節,人們賽龍舟,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

序言中,編者們寫了這麼一段話:“君不見,在一所廟宇裡,即使是一座小小的簷下斗拱,也畫了八個故事畫,更不必說那些壁畫、浮雕和詩文裡藏有多少民間傳奇和歷史故事掌故了……”

秉持著這樣的原則來做書,才能保證每一個故事、每一幅畫都能從我們的文化脈絡裡找到源頭。

簡體中文版,既尊重了原版書的風格,又把原來臺版的精裝改為了平裝,把每月一冊拆成了3冊,閱讀時更加輕便。

還增加了“給媽媽的話”的篇幅,讓大人在帶領孩子閱讀時能夠快速領會故事的大意。

在印刷時,為了保證顏色的準確和製作的精良,漢聲雜誌社的創始人黃永松還親自到北京督印。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在看到這套書後說:“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有濃濃中國味的傳統故事圖畫書。”

“它是送給小朋友的好禮物,也是成年人回味自己童年好載體。”

4月8日佛誕日,講釋迦摩尼誕生故事

現在,你只需每天花20分鐘到半個小時,為孩子和自己講一箇中國故事。經過365天的閱讀薰陶,一定帶給孩子和你不一樣的童年時光。

這些故事不只打開了他們的精神世界,開闊了他們的心胸,更會讓他們在多年以後想起父母的陪伴。

這套書,也非常經典

點擊封面查看詳情

“世界經典童話有聲繪本”系列

超大開本,全英文,暢銷至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40多個國家。

分別收入《小王子》、《愛麗絲夢遊仙境》、《美女與野獸》、《彼得·潘》、《綠野仙蹤》5個經典童話,更為中國小讀者增加英文朗讀。內容優異,裝幀精美,送人自留皆適宜。

還有這套書,也值得珍藏

點擊封面查看詳情

“讀小庫”套裝

國內最好的人文社科讀物類雜誌——讀庫,根據不同年齡段小朋友的特點,各挑選7-12本書定製的書箱。

包括:3-(適合3歲以下幼兒)、3+(適合3到6歲的小朋友)、6+(適合6到9歲的小朋友)、9+(適合9到12歲的小朋友)和12+(適合12歲以上少年)五個套裝。

以及這套書,同樣值得一讀

點擊封面查看詳情

法國繪本《偷文字的人》、《森林裡的小男孩》和《時光裡的秘密》

娜塔麗·米娜用神奇的畫筆和美妙的文字,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小男孩的成長經歷。我們將跟隨小主人公——一個住在森林裡的小男孩雷奧,一點點成長,學會和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

這套繪本暢銷法國、比利時,已被翻譯介紹到世界各地。中文版採用了和原版一致的全綵頁大開本,印刷精良。


流雲111


對於三歲的孩子,有著豐富多彩圖案的繪本或許更適合他們。

三歲孩童的認知、理解能力還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傳統故事的意義。而繪本通過直觀的圖案,配上簡單易懂的語言無疑更加符合此年齡段的孩子。

而且繪本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培養多元智能。

二十一世紀,繪本閱讀已經成了全世界兒童閱讀的時尚。

至於繪本的選擇上面,這個年齡段正是要上幼兒園的年紀,可以選擇一些適應幼兒園以及教他們基本禮節、社交、自理能力的繪本,比如:我愛幼兒園、我們一起玩、懂禮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

市面上的繪本故事千千萬,還需要父母用心去挑選適合自己孩子的繪本,畢竟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




三瓜先生


這幾套鍛鍊的特別全面,有趣,難易都有






會游泳的小兔紙


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因為他們慢慢懂得了一些事了會些思考了。這時的故事最好是選擇些帶點思考和有寓意的故事。

比如《西遊記》這個帶童話色彩的,孩子會想像妖怪是什麼樣的,神仙又是什麼樣的,我們要想孫悟空一樣做好事,打壞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